101年高考統計上榜心得 - 考試
By Connor
at 2012-09-21T22:11
at 2012-09-21T22:11
Table of Contents
文長請見諒
分數如下
國文 58 (申42 測16)
法英 76
資料處理 72
統計實務 80
迴歸分析 89
抽樣方法 88
經濟學 98 (申50 測48)
統計學 41 (0 / 20 / 21)
總成績 75.8
之前我猜測會第一題的考生可能只有個位數
希望其他考生也可以報上統計成績,大概做個統計
以下為各科準備過程:
國文 選擇沒準備 公文在每次考試的前一天背格式
我作文很爛,因為從小到大幾乎沒在寫文章。地特考完,去圖書館看書時,
會先去借一本國考作文書放在書桌旁。專業科目唸到一個段落時,會翻個幾頁。
如果看到好的舉例,就會寫在A4紙上(筆記),大概維持了1個月左右。
事實證明臨時抱佛腳還是有用的。像我地特作文18分,關務32分,高考30分,
雖然還是偏低,但進步幅度也算很大呢!
法英 憲法看高上丁律師的四本講義,棒!
沒多花時間寫考古題,但寫了3張A4筆記考前記憶用。
法緒只有看遺產分配的法條,因為考古題蠻常出現的。考前一個月時,我
有想說要不要買本法緒的書來看,但後來想想其實法緒會包含幾題憲法、
幾題可以推論出答案的題目,剩下的就憑感覺猜,我得了20分。
英文的話,因為有報考關務,所以考完地特到考關務這段期間花了蠻多時間
在背單字!教材是手邊四年前買的新多益3000字。我的方法很簡單,
就從第一個單字開始看,如果是沒背過的單字或是
另有其他我不知道的意義的單字(Ex:minutes 會議紀錄),我就寫在A4
紙上。1000字以內時還好,大概8到10字左右我會寫上一個;但1000
到2000字時,大概3到5字要寫上一個;2000字以後,幾乎是每個字都
寫上去了…最後寫了7張密密麻麻的雙面A4紙。高考英文我得了30分,
沒準備英文的話,可能只有15分以內。
不過對英文真的完全沒興趣或是時間緊迫的考生,就自行斟酌吧。
統計 秦大成的講義。後面的homework,只做國家考試的部份(順便練習考古
題),研究所部份沒寫。我把常用公式及常做錯的題目寫在A4紙上,5張吧,
不多,我寫超精簡筆記的目的就是考試當天不必帶書,考前可快速瀏
覽一遍,其它科我也是這樣做。畢竟不是本科系,這次成績也不好,
這科我沒法給出好的建議。
統計實務
這科就行政院主計總處網站、宋欽增、統計法條及考古題。
建議最好自己整理筆記,比較有印象。
我花了很多時間上行政院主計總處收集資料;另外自行整理法條題
(含考古題及未曾出過的考猜題);宋欽增部分,我是從第一頁開始翻起,
認為有可能拿來出題的,就寫在筆記上(今年高考第一題我就有挑出來寫
在筆記上),看起來似乎是個大工程,但其實寫起來也沒有很多張啦,
10張(雙面)左右吧。因為很多內容已經跟主計總處的資料重複了。
考古題要注意計算題的部份,近幾年計算題的出法,漸漸脫離無腦計算,
而是要先知道基本定義才能帶入數字求出,像是純貿易條件、所得貿易條件、
標準化死亡率、單位產出勞動成本指數等。
在這邊大膽猜測一下農民所得條件應該快出現了。
迴歸
秦大成講義。後面練習題一樣只做國考題部份,順便當練習考古題。
矩陣部份,在自己能力內盡可能抓住,能力之外的就放棄了。不過今年
矩陣考題還在我能力範圍內,而且已經出過類似的bonferroni聯合信賴區間
考古題了。
一樣寫了6張雙面的A4筆記,包含公式、重要證明、易錯題目(含考古題)。
抽樣
這科……聽完馮老師一輪後,便決定買大家推薦的黃文隆來研究。
我知道有林定香審閱那本書,但看了考古題,基本上還是以黃的書為主,
就買這本了。這本書我大概反覆讀了10遍有(因為抽樣我就一本書阿)。
這本書我除了每題例題都寫、證明也看之外,還要問自己為什麼。
例如:為什麼課本介紹三種兩階段抽樣方法的例題一模一樣?
如果作者沒指定方法,要如何從題目判斷該使用哪種方法?
為什麼簡單兩階段及PPS兩階段都有介紹平均數及總數和,而比率兩階段
只介紹平均數?諸如此類的問題,可從寫考古題訓練自己判斷該用何種方法
解題。
基本上除了習題之外,整本書我都有看。不過可以的話,建議習題大家可以
組"解題會"解出來大家一起分享,因為其實有些習題跟考古題長的很像。
抽樣我有印考古題來寫(統計、迴歸直接寫講義後面附的考古題,
沒有另外印出來寫),遇到黃文隆書本沒出現的方法,Ex:HT取出不放回
抽樣法,我就在圖書館翻林定香審閱的那本原文書,直接背公式= ="。
所以這科就是以黃文隆為主,輔以考古題。
抽樣我一樣寫了精簡的6張雙面A4筆記,包含了公式、證明及各方法
之間的比較。考前幾分鐘快速複習加深印象對抽樣這科特別重要。
資處
大學成績很爛,所以才考比較有興趣的統計。即使過去成績很差,
我還是覺得優勢是一定有的。譬如必修課我幾乎都重修、三修,
考了數不清的期中期末考,就大概知道哪些是考試重點(這讓我想到
賈伯斯的話,生命是一連串的經驗累積而成的,誰知道當年的瘋狂重
修竟成為日後的考試優勢來源呢!)。
這科的話,以唐箏講義為主,然後找本比較簡單的教科書搭配使用。
譬如唸到網路,我就找本簡單的網路教科書,沒接觸過資處的,建議
可以搭配空中大學的教科書,寫的很簡單。如果講義有提到且我認為
有必要再加強內容的部份,就會翻教科書然後把重點寫在筆記上。
或是講義完全沒提到,但我翻教科書時覺得重要的,我也會寫在筆記上。
就這樣我大概寫了30張的A4紙,講義內容大約占7成,額外資料大約3成。
30張的筆記是我所有科目寫的最多的一科。考前一個小時可以快速複習一遍。
考古題的部份,要觸類旁通。譬如某年考了堆疊的特性,如何實作?
那麼你看教科書時,如果有看到佇列的特性、如何實作,
就一定要把它寫在筆記。當然我舉的例子佇列的特性,是講義裡面
本來就有的。譬如99年普考考了SMTP的執行指令,這個講義上沒有,
當我翻教科書時,我看到書上有提到POP3的執行指令,我就趕緊把它
寫在筆記上。所以這科平時也要勤看考古題題目,知道在考些什麼。
當然,如果真的沒興趣,那就熟讀講義吧。
經濟
這科,我是從0開始。一開始最恨的是它,最後讓我笑的最開心的也是它。
剛開始聽蔡老師上個經時,一個一個單元我還聽的懂。總經時,上到
凱因斯n部門模型,我已經鴨子聽雷了。然後一下古典一下又凱因斯的,
我就聽不下去了,不過這可能跟我純粹聽課、完全沒寫練習題有關吧。
總之,我就買了大家推薦的四人幫下策,也就是總經的部份。
這本書讀第一遍時,每個章節我都花了3到4小時精讀(不包括寫練習題),
課文裡的每一句話都仔細研讀。讀第一遍時,我還在課文某幾句話旁邊
標注”這邊寫錯了吧,應該是怎樣怎樣”,不過後來讀第二遍時,
發現是自己搞錯了,又增加標註”老師是對的!” 我
覺得有時候也要挑戰一下老師或是講義內容,可以增加自己的信心。
我在書本或講義常寫一些標注語。
不過在台大教授寫的書加標註似乎白目了點?
四人幫唸完後,大概有了概念,我開始回頭念蔡老師的參考書總經部份,
也就是其實我的課程只上到古典跟凱因斯那邊,後來我就沒上下去了,
都自己看書本。
就這樣總經部分暫告一段落後,這時個經也忘的差不多了(前面說了
我只上課,完全沒寫習題)。我就在圖書館借了謝登隆、徐繼達的個經
來研讀,會借本書是因為這本有附習題解答。讀完這本,又借了陳正倉、
林惠玲、陳忠榮、鄭秀玲合著的個經來研讀,這本習題沒解答,
所以只看課文沒寫習題。這兩本讀完後,這時回頭看蔡老師參考書的
個經部分。
所以書單就是 個經部分:蔡老師參考書、謝登隆等、林惠玲等
總經部分:蔡老師參考書、四人幫
另外常見的消費模型讓我蠻頭痛的,所以有特別針對消費模型
翻閱其他本書,不過幫助好像不大。
練習題目的部份,蔡老師的選擇與申論我都有買,比較推薦申論那本,
寫了裡面的題目,今年申論第二題我才比較下的了筆。
筆記的話,大概寫了20頁左右,大部份是申論題庫裡面我覺得比較重要
的題型,少部份是名詞解釋。名詞解釋是針對關務寫的,
不過今年關務沒考名詞解釋,今害。
考試心得
針對考試的部份,我也寫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今年我也有報普考,但名落孫山。追根究底,我犯了很多嚴重的錯誤。
一、時間分配
沒想到普考一個半小時,是這麼快就過去了,像我資處會寫的一題
就寫了半小時,導致壓縮其他題目的時間。建議大家一定要有在1.5小時內
寫完普考考古題的經驗。像我只有抽樣有完整寫一份考古題,
而且沒看時間 = ="
二、先看題目,不會的或複雜的題目就先跳過
統計學概要第二題,花了我半小時,最後發現寫錯了!又花了20分鐘
邊抖邊繼續寫,答對機率就很低了,只得6分。剩10分鐘寫第三題,
才發現第三題比第二題容易多了,不過沒寫完就收工,只得8分。
我跟我同學說這次考試的經驗,他回:遜耶!不會的要先跳過啊!
我只能跟他說:我也知道,但實際考試時很難控制(手)。
三、題目仔細看及選項要看完
有好幾題選擇題犯這種錯,再加上我有個壞習慣,如果前面我的答案
很少出現D時,那麼下一題我會很快看過題目然後接著看D選項,
覺得答案OK就選D了,但可能有更好的答案在ABC等著我。
還有一題經濟,ad我也可以看成ab。
經過前兩天慘烈的戰役,我告訴自己,本來就志在高考,這兩天犯的錯
一定不要在高考出現。果然高考我就調整的很好,選擇題都很仔細看完,
也都正確選了我要選的答案;申論的話,最明顯就是統計第一題直接跳過,
以及迴歸不懂型一SS的意思,那題寫了自己會寫的之後,
不會寫的不多做考慮就馬上往下一題作答。
最後建議大家,一定要親筆製作考前可快速複習的精簡筆記,尤其是抽樣
寫的有點多及雜亂,請大家見諒。
至於心路歷程就不多說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完成終身大事,9月得知金榜題名,
也算是在今年達到了成家立業的里程碑。
--
分數如下
國文 58 (申42 測16)
法英 76
資料處理 72
統計實務 80
迴歸分析 89
抽樣方法 88
經濟學 98 (申50 測48)
統計學 41 (0 / 20 / 21)
總成績 75.8
之前我猜測會第一題的考生可能只有個位數
希望其他考生也可以報上統計成績,大概做個統計
以下為各科準備過程:
國文 選擇沒準備 公文在每次考試的前一天背格式
我作文很爛,因為從小到大幾乎沒在寫文章。地特考完,去圖書館看書時,
會先去借一本國考作文書放在書桌旁。專業科目唸到一個段落時,會翻個幾頁。
如果看到好的舉例,就會寫在A4紙上(筆記),大概維持了1個月左右。
事實證明臨時抱佛腳還是有用的。像我地特作文18分,關務32分,高考30分,
雖然還是偏低,但進步幅度也算很大呢!
法英 憲法看高上丁律師的四本講義,棒!
沒多花時間寫考古題,但寫了3張A4筆記考前記憶用。
法緒只有看遺產分配的法條,因為考古題蠻常出現的。考前一個月時,我
有想說要不要買本法緒的書來看,但後來想想其實法緒會包含幾題憲法、
幾題可以推論出答案的題目,剩下的就憑感覺猜,我得了20分。
英文的話,因為有報考關務,所以考完地特到考關務這段期間花了蠻多時間
在背單字!教材是手邊四年前買的新多益3000字。我的方法很簡單,
就從第一個單字開始看,如果是沒背過的單字或是
另有其他我不知道的意義的單字(Ex:minutes 會議紀錄),我就寫在A4
紙上。1000字以內時還好,大概8到10字左右我會寫上一個;但1000
到2000字時,大概3到5字要寫上一個;2000字以後,幾乎是每個字都
寫上去了…最後寫了7張密密麻麻的雙面A4紙。高考英文我得了30分,
沒準備英文的話,可能只有15分以內。
不過對英文真的完全沒興趣或是時間緊迫的考生,就自行斟酌吧。
統計 秦大成的講義。後面的homework,只做國家考試的部份(順便練習考古
題),研究所部份沒寫。我把常用公式及常做錯的題目寫在A4紙上,5張吧,
不多,我寫超精簡筆記的目的就是考試當天不必帶書,考前可快速瀏
覽一遍,其它科我也是這樣做。畢竟不是本科系,這次成績也不好,
這科我沒法給出好的建議。
統計實務
這科就行政院主計總處網站、宋欽增、統計法條及考古題。
建議最好自己整理筆記,比較有印象。
我花了很多時間上行政院主計總處收集資料;另外自行整理法條題
(含考古題及未曾出過的考猜題);宋欽增部分,我是從第一頁開始翻起,
認為有可能拿來出題的,就寫在筆記上(今年高考第一題我就有挑出來寫
在筆記上),看起來似乎是個大工程,但其實寫起來也沒有很多張啦,
10張(雙面)左右吧。因為很多內容已經跟主計總處的資料重複了。
考古題要注意計算題的部份,近幾年計算題的出法,漸漸脫離無腦計算,
而是要先知道基本定義才能帶入數字求出,像是純貿易條件、所得貿易條件、
標準化死亡率、單位產出勞動成本指數等。
在這邊大膽猜測一下農民所得條件應該快出現了。
迴歸
秦大成講義。後面練習題一樣只做國考題部份,順便當練習考古題。
矩陣部份,在自己能力內盡可能抓住,能力之外的就放棄了。不過今年
矩陣考題還在我能力範圍內,而且已經出過類似的bonferroni聯合信賴區間
考古題了。
一樣寫了6張雙面的A4筆記,包含公式、重要證明、易錯題目(含考古題)。
抽樣
這科……聽完馮老師一輪後,便決定買大家推薦的黃文隆來研究。
我知道有林定香審閱那本書,但看了考古題,基本上還是以黃的書為主,
就買這本了。這本書我大概反覆讀了10遍有(因為抽樣我就一本書阿)。
這本書我除了每題例題都寫、證明也看之外,還要問自己為什麼。
例如:為什麼課本介紹三種兩階段抽樣方法的例題一模一樣?
如果作者沒指定方法,要如何從題目判斷該使用哪種方法?
為什麼簡單兩階段及PPS兩階段都有介紹平均數及總數和,而比率兩階段
只介紹平均數?諸如此類的問題,可從寫考古題訓練自己判斷該用何種方法
解題。
基本上除了習題之外,整本書我都有看。不過可以的話,建議習題大家可以
組"解題會"解出來大家一起分享,因為其實有些習題跟考古題長的很像。
抽樣我有印考古題來寫(統計、迴歸直接寫講義後面附的考古題,
沒有另外印出來寫),遇到黃文隆書本沒出現的方法,Ex:HT取出不放回
抽樣法,我就在圖書館翻林定香審閱的那本原文書,直接背公式= ="。
所以這科就是以黃文隆為主,輔以考古題。
抽樣我一樣寫了精簡的6張雙面A4筆記,包含了公式、證明及各方法
之間的比較。考前幾分鐘快速複習加深印象對抽樣這科特別重要。
資處
大學成績很爛,所以才考比較有興趣的統計。即使過去成績很差,
我還是覺得優勢是一定有的。譬如必修課我幾乎都重修、三修,
考了數不清的期中期末考,就大概知道哪些是考試重點(這讓我想到
賈伯斯的話,生命是一連串的經驗累積而成的,誰知道當年的瘋狂重
修竟成為日後的考試優勢來源呢!)。
這科的話,以唐箏講義為主,然後找本比較簡單的教科書搭配使用。
譬如唸到網路,我就找本簡單的網路教科書,沒接觸過資處的,建議
可以搭配空中大學的教科書,寫的很簡單。如果講義有提到且我認為
有必要再加強內容的部份,就會翻教科書然後把重點寫在筆記上。
或是講義完全沒提到,但我翻教科書時覺得重要的,我也會寫在筆記上。
就這樣我大概寫了30張的A4紙,講義內容大約占7成,額外資料大約3成。
30張的筆記是我所有科目寫的最多的一科。考前一個小時可以快速複習一遍。
考古題的部份,要觸類旁通。譬如某年考了堆疊的特性,如何實作?
那麼你看教科書時,如果有看到佇列的特性、如何實作,
就一定要把它寫在筆記。當然我舉的例子佇列的特性,是講義裡面
本來就有的。譬如99年普考考了SMTP的執行指令,這個講義上沒有,
當我翻教科書時,我看到書上有提到POP3的執行指令,我就趕緊把它
寫在筆記上。所以這科平時也要勤看考古題題目,知道在考些什麼。
當然,如果真的沒興趣,那就熟讀講義吧。
經濟
這科,我是從0開始。一開始最恨的是它,最後讓我笑的最開心的也是它。
剛開始聽蔡老師上個經時,一個一個單元我還聽的懂。總經時,上到
凱因斯n部門模型,我已經鴨子聽雷了。然後一下古典一下又凱因斯的,
我就聽不下去了,不過這可能跟我純粹聽課、完全沒寫練習題有關吧。
總之,我就買了大家推薦的四人幫下策,也就是總經的部份。
這本書讀第一遍時,每個章節我都花了3到4小時精讀(不包括寫練習題),
課文裡的每一句話都仔細研讀。讀第一遍時,我還在課文某幾句話旁邊
標注”這邊寫錯了吧,應該是怎樣怎樣”,不過後來讀第二遍時,
發現是自己搞錯了,又增加標註”老師是對的!” 我
覺得有時候也要挑戰一下老師或是講義內容,可以增加自己的信心。
我在書本或講義常寫一些標注語。
不過在台大教授寫的書加標註似乎白目了點?
四人幫唸完後,大概有了概念,我開始回頭念蔡老師的參考書總經部份,
也就是其實我的課程只上到古典跟凱因斯那邊,後來我就沒上下去了,
都自己看書本。
就這樣總經部分暫告一段落後,這時個經也忘的差不多了(前面說了
我只上課,完全沒寫習題)。我就在圖書館借了謝登隆、徐繼達的個經
來研讀,會借本書是因為這本有附習題解答。讀完這本,又借了陳正倉、
林惠玲、陳忠榮、鄭秀玲合著的個經來研讀,這本習題沒解答,
所以只看課文沒寫習題。這兩本讀完後,這時回頭看蔡老師參考書的
個經部分。
所以書單就是 個經部分:蔡老師參考書、謝登隆等、林惠玲等
總經部分:蔡老師參考書、四人幫
另外常見的消費模型讓我蠻頭痛的,所以有特別針對消費模型
翻閱其他本書,不過幫助好像不大。
練習題目的部份,蔡老師的選擇與申論我都有買,比較推薦申論那本,
寫了裡面的題目,今年申論第二題我才比較下的了筆。
筆記的話,大概寫了20頁左右,大部份是申論題庫裡面我覺得比較重要
的題型,少部份是名詞解釋。名詞解釋是針對關務寫的,
不過今年關務沒考名詞解釋,今害。
考試心得
針對考試的部份,我也寫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今年我也有報普考,但名落孫山。追根究底,我犯了很多嚴重的錯誤。
一、時間分配
沒想到普考一個半小時,是這麼快就過去了,像我資處會寫的一題
就寫了半小時,導致壓縮其他題目的時間。建議大家一定要有在1.5小時內
寫完普考考古題的經驗。像我只有抽樣有完整寫一份考古題,
而且沒看時間 = ="
二、先看題目,不會的或複雜的題目就先跳過
統計學概要第二題,花了我半小時,最後發現寫錯了!又花了20分鐘
邊抖邊繼續寫,答對機率就很低了,只得6分。剩10分鐘寫第三題,
才發現第三題比第二題容易多了,不過沒寫完就收工,只得8分。
我跟我同學說這次考試的經驗,他回:遜耶!不會的要先跳過啊!
我只能跟他說:我也知道,但實際考試時很難控制(手)。
三、題目仔細看及選項要看完
有好幾題選擇題犯這種錯,再加上我有個壞習慣,如果前面我的答案
很少出現D時,那麼下一題我會很快看過題目然後接著看D選項,
覺得答案OK就選D了,但可能有更好的答案在ABC等著我。
還有一題經濟,ad我也可以看成ab。
經過前兩天慘烈的戰役,我告訴自己,本來就志在高考,這兩天犯的錯
一定不要在高考出現。果然高考我就調整的很好,選擇題都很仔細看完,
也都正確選了我要選的答案;申論的話,最明顯就是統計第一題直接跳過,
以及迴歸不懂型一SS的意思,那題寫了自己會寫的之後,
不會寫的不多做考慮就馬上往下一題作答。
最後建議大家,一定要親筆製作考前可快速複習的精簡筆記,尤其是抽樣
寫的有點多及雜亂,請大家見諒。
至於心路歷程就不多說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完成終身大事,9月得知金榜題名,
也算是在今年達到了成家立業的里程碑。
--
All Comments
By Callum
at 2012-09-26T06:40
at 2012-09-26T06:40
By Wallis
at 2012-09-30T07:24
at 2012-09-30T07:24
By Adele
at 2012-09-30T23:24
at 2012-09-30T23:24
By Robert
at 2012-10-01T13:59
at 2012-10-01T13:59
By Barb Cronin
at 2012-10-05T09:39
at 2012-10-05T09:39
By Callum
at 2012-10-08T15:49
at 2012-10-08T15:49
By Brianna
at 2012-10-13T04:58
at 2012-10-13T04:58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2-10-15T10:05
at 2012-10-15T10:05
By Anthony
at 2012-10-19T13:18
at 2012-10-19T13:18
By Hazel
at 2012-10-19T17:42
at 2012-10-19T17:42
By Daniel
at 2012-10-22T11:27
at 2012-10-22T11:27
By Daniel
at 2012-10-25T09:43
at 2012-10-25T09:43
By Carol
at 2012-10-27T04:02
at 2012-10-27T04:02
By Jake
at 2012-10-29T21:12
at 2012-10-29T21:12
By Freda
at 2012-11-02T20:40
at 2012-11-02T20:40
By Mary
at 2012-11-04T22:46
at 2012-11-04T22:46
By Vanessa
at 2012-11-07T08:05
at 2012-11-07T08:05
By Lauren
at 2012-11-12T04:10
at 2012-11-12T04:10
By Odelette
at 2012-11-17T01:09
at 2012-11-17T01:09
By Madame
at 2012-11-19T20:59
at 2012-11-19T20:59
By Callum
at 2012-11-24T15:54
at 2012-11-24T15:54
By Sarah
at 2012-11-26T02:12
at 2012-11-26T02:12
By Xanthe
at 2012-11-28T23:08
at 2012-11-28T23:08
By David
at 2012-12-02T22:34
at 2012-12-02T22:34
By Agnes
at 2012-12-05T02:00
at 2012-12-05T02:00
By Agnes
at 2012-12-06T19:06
at 2012-12-06T19:06
Related Posts
高考一般行政落榜心得
By Andy
at 2012-09-21T21:42
at 2012-09-21T21:42
法律廉政落榜心得
By Ursula
at 2012-09-21T21:24
at 2012-09-21T21:24
高考一般行政落榜心得
By Sarah
at 2012-09-21T21:01
at 2012-09-21T21:01
101 人事高普落榜心得
By Edwina
at 2012-09-21T20:32
at 2012-09-21T20:32
101文化行政高普考落榜分數
By Liam
at 2012-09-21T20:27
at 2012-09-21T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