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高考 地震測報 上榜心得 - 考試
By Edith
at 2014-05-25T23:01
at 2014-05-25T23:01
Table of Contents
國考版常見多人競爭熱門類科的準備心得,我寫這篇冷僻科目上榜心得讓大家當作休閒看
看
<< 前情題要 >>
地震測報類科開缺單位只有一個,就是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上班位置固定於臺北市
中正區公園路64號,正職編制40人左右,要值班。我大學就讀臺灣師大地球科學系輔修物
理學系,碩士班畢業於臺大地質科學系(R95),於99年研發替代役期中考取普考地震測報
類科,保留受訓資格於101年報到。地震測報普考2-3年開缺一次,高考缺則在84年、93年
(2名正額)、102年(2名正額),開缺週期為9年一次。
<< 成績 >>
99年普考 102年高考
國文 59(43+16) 59(43+16) 兩次成績完全相同 !
法學知識&英文 82 38
觀測地震學 74 70
地震學 71 71
地球物理學 79 88
地球物理數學 72 85
普通地質學 71
時序分析 63
總成績 72.83 69.43
錄取標準 60.17 66.40
名次 2 1
報名人數 70 43
錄取人數 5 2
<< 準備策略 >>
2次考試都是該年4月初開始準備(事前無法得知是否開缺),由於要工作,上班只能利用很
小零碎空檔時間翻翻書,下班後陪家人吃晚餐聊天,平日讀書時間約2小時,假日則是到
圖書館自習室白天讀7小時。
以個人準備理科經驗而言,讀書與考試的關聯,不在於花時間多的人就會考得好,在於能
否理解、聯想、應用,這是我一直以來很注重的,多思考並從物理、數學觀念建立扎實的
根基,理解是達成記憶的最佳方式。
我習慣邊讀邊寫筆紀,過去修教育心理學得知,動筆書寫的過程會加強記憶深度,另一方
面是讓自己得到更為濃縮的考試資料,缺點是耗費較多時間,我的筆記會寫下完成日期,
最後寫筆記的時間是2013/07/03,當時覺得自己應該有強迫症,都快要考試還在寫新筆記
,這可能算是一種執著不放棄的氣魄 T_T。
準備考試前期我完全不看考古題,認為如果把教材內容理解透徹,無論遇到什麼樣的題目
都可以解決。有些人一開始就藉考古題來找答案以準備考試,個人看來容易把題型侷限住
,不知不覺就讀考古題上的那些相關內容,所以我都是在考前把歷屆考題當作測驗與參考
(我想板上很多人也都是如此),課本教材或該科的廣域理論範圍才是本質所在。
地震測報考科因為冷僻,無法補習,一切都要自己找參考書籍,高考或普考題目難度上沒
分別,有時普考題目反而比較難,以下為各科準備心得:
[ 地震學 ]:
個人認為全部最重要的科目,準備這一門相當於準備考試中的220分,涵蓋地震學+觀測地
震學+1/5地球物理學。常考的主題要完全掌握,如地震規模的種類、震波的類別、地震定
位、地球內部波傳特性、臺灣歷史重要地震事件相關、斷層力學與機制、震源機制解、地
震訊號處理、地震儀、臺灣地震觀測網,這些主題要弄懂也不是太難,但要能以主題為圓
心,向外聯想擴展,應用科學彼此現象都是相關的,要能看到一個主題就聯想到其根源科
學理論、應用、影響,才能在考試中寫出有深度的內容。
舉例說明:
Q:地震與爆炸的地動訊號有何不同?請利用震源特性及能量的觀點來解釋,此外爆炸的
紀錄上可以發現S 波嗎?(102普考)
Think:地動訊號怎麼來,從震源到儀器接收,會受到震源大小、方位、波的類型、路徑
材質、測站場址效應、儀器等影響。震源大多是斷層錯動產生,由radiation pattern知P
波、S波會在不同方位產生最大振幅能量波。斷層錯動依地震大小,有不同的滑移距離與
時間,越大的地震,滑移量大耗時長,長週期訊號較多,小地震因為破裂時間短,高頻訊
號為主要,爆炸也是一瞬間能量釋放。斷層錯動會在震源機制解形成double couple形態
,反觀爆炸,是一個點震源向外擴張,無剪力錯動,低指向性效應,遠處所觀測到的S波
是P波在不連續介質轉換而成。
推薦書:
* An Introduction to Seismology, Earthquakes and Earth Structure / Seth Stein
這本書很適合初學者讀,由淺入深,主題涵蓋完整,從物理學的波動理論、惠更斯定理、
繞射講到地震波,讓你有全盤瞭解的快感。我一開始是讀中央大學中文版地震學講義,但
因為沒上過課,很多觀念想不透,五月初開始瘋狂細讀這本原文地震學,對表面波的原因
現象有比較懂了。數學方面此書推導較簡易部分,不會像另2本Modern Global
Seismology或Quantitative Seismology有很多太複雜的方程式。
* 臺大地質系地震學原理上課講義 (取材自Modern Global Seismology)
[ 地球物理數學 ]:
很多人都說這科是一決高下的關鍵,因為大多考此類科的人,對數學較為陌生懼怕。地震
測報考的數學,是沒有明訂範圍的,微積分、工程數學任何內容都有可能考出來,包括極
限、導數、各式積分、級數、微分方程ODE、PDE、複變、向量、矩陣、傅立葉、拉普拉斯
都曾考過,多算各類題型很重要,要達到一眼望穿的熟練度,見到題目就要有想法如何解
答。
前期準備要算過很多類別題目,增強理解、連貫性、熟練度,同時也寫公式懶人包筆記,
方便小空檔可複習強化記憶,考試前一週我就很少算題目了,主要練習觀察力,讓自己能
見到題目馬上知道解法,考試時沒有時間讓我們慢慢推導思考。
推薦書:
微積分精粹 (95年準備碩士班考試時3個月內整本算完,之後第一名錄取)
工程數學我沒有可推薦的書,手邊都是一些零碎碩士班修課講義
[ 地球物理學 ]:
此科幾乎問到大家都是七、八十分,讀的教材也都是中央大學中文版地球物理講義,雖然
有另一很厚內容多的「初版」,但我看過覺得沒啥幫助,瑣碎不重要的細節太多了,這科
掌握住每個理論的正確論述比較重要,尤其考古題出過的都要很熟,出題梗不多。
常考地球構造、重力異常、地殼均衡理論、地磁異常+大陸漂移、板塊理論,地電、定年
法很少考,但讀書就是這樣,要通吃,避免看到題目無力回答。
[ 時序分析 ]:
這科我滿弱的,沒修過相關課程,完全從零開始自學研究,只能掌握基礎,如時頻轉換、
convolution、correlation、FFT、濾波理論與應用、離散取樣、一些常見的效應
(leakage, ripple, end effect, aliasing)
書籍:「快速傅立葉分析」、臺大地質吳逸民教授講義
[ 地質學 ]:
地質學(錢憲和教授),相較於何春蓀教授的版本較精簡且多一些新內容。95年考臺大地質
研究所時曾經細讀過,所以這次完全讀筆記了。很多名詞與解釋要記憶,沒什麼能夠用理
解來加速記憶,只能多彙整,靠諧音、顏色、表格之類的來幫助記憶。
[ 法學緒論與憲法 ]:
99年準備普考時因為科目少,閒暇時間多,把志光出版(陳志宇老師)法學緒論讀3遍,當
時覺得法學很實用且有趣,但準備高考完全沒時間,放給它去了,合英文只有38分 T_T。
[ 國文與公文 ]:
考前三天看網路上青草茶的公文秘笈,並讀個幾篇範本掌握格式。
<< 結語 >>
準備考試的過程對我而言總是痛苦的,為了上榜目的被迫讀書,加上我考運向來都不好,
每次大考前家裡都會出狀況,需要花時間精力處理(母親生病),工作也無法暫停,不足的
時間內要吸收龐大的考試內容,容易產生悲觀、辦不到的念頭,但在我腦中會浮現一個場
景來激勵自己,就是漫畫棋魂北斗盃中,進藤光v.s.王世振的棋局,即使處於劣勢也不放
棄,全力一博的鬥志,不知怎麼,那一幕在我心中印象很深刻,也讓自己堅持到最後。休
息時我會看漫畫「東大特訓班」尾聲段,感染那種平穩自主的讀書習慣,否則生活中的誘
惑、雜七雜八的事情太多了,集中力容易潰散。
考試的動機,可以試想著考上有什麼優點與憧憬;如果落榜,就是看著別人開心,自己卻
是原地踏步,感覺超悶的,因此奮力讀書專注準備。高考通過直接跳三職等,否則熬長達
十年,再參加個升等考太累了,同樣要考試,這次就給他考過,當然爾要好好把握機會。
如果落榜,這段時間讀書所犧牲的生活玩樂都白白浪費了!
過去我擔任好幾年國中補習班老師,工作內容是教導學生如何在考試中高度發揮,精神力
(毅力、意志力、情緒穩定)一直是我覺得很關鍵的,102年高考試前一晚我嚴重失眠,三
天考試期間雖然精神不佳、眼皮沉重,但想到人已經上考場了,能控制的部分要好好把握
(情緒、心態、好勝心),空堂時跑去其他間教室缺考座位專心複習強化短期記憶,而不是
待在原教室跟朋友聊天(考試時對手大多都認識);考試時則冷靜專注於每一個題目上,幾
乎聽不到朋友說的噪音之類。
雖然這一篇文章能幫助的人非常少,考地震測報的人少缺也少,對我而言是一個準備考試
的歷程紀錄,心態上勇於參與競爭,不要多想些有的沒的減自己威風,個人有個人的準備
步調與進度,同時感謝支持我與唱衰我的人,讓我能堅毅至考完最後一科,102/9/17放榜
時我完全沒關心是否上榜,正在聽刑事案件解析演講,由於考試時狀況太差,覺得根本不
可能錄取,是別人告訴我才知道的,很有意外感。最後,期盼大家都能在備考過程有新的
領悟與放榜時滿意的結果,謝謝 !
至於怎麼到現在才寫完這篇,只能說太怠惰,起初寫個開頭,拖到現在...
--
看
<< 前情題要 >>
地震測報類科開缺單位只有一個,就是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上班位置固定於臺北市
中正區公園路64號,正職編制40人左右,要值班。我大學就讀臺灣師大地球科學系輔修物
理學系,碩士班畢業於臺大地質科學系(R95),於99年研發替代役期中考取普考地震測報
類科,保留受訓資格於101年報到。地震測報普考2-3年開缺一次,高考缺則在84年、93年
(2名正額)、102年(2名正額),開缺週期為9年一次。
<< 成績 >>
99年普考 102年高考
國文 59(43+16) 59(43+16) 兩次成績完全相同 !
法學知識&英文 82 38
觀測地震學 74 70
地震學 71 71
地球物理學 79 88
地球物理數學 72 85
普通地質學 71
時序分析 63
總成績 72.83 69.43
錄取標準 60.17 66.40
名次 2 1
報名人數 70 43
錄取人數 5 2
<< 準備策略 >>
2次考試都是該年4月初開始準備(事前無法得知是否開缺),由於要工作,上班只能利用很
小零碎空檔時間翻翻書,下班後陪家人吃晚餐聊天,平日讀書時間約2小時,假日則是到
圖書館自習室白天讀7小時。
以個人準備理科經驗而言,讀書與考試的關聯,不在於花時間多的人就會考得好,在於能
否理解、聯想、應用,這是我一直以來很注重的,多思考並從物理、數學觀念建立扎實的
根基,理解是達成記憶的最佳方式。
我習慣邊讀邊寫筆紀,過去修教育心理學得知,動筆書寫的過程會加強記憶深度,另一方
面是讓自己得到更為濃縮的考試資料,缺點是耗費較多時間,我的筆記會寫下完成日期,
最後寫筆記的時間是2013/07/03,當時覺得自己應該有強迫症,都快要考試還在寫新筆記
,這可能算是一種執著不放棄的氣魄 T_T。
準備考試前期我完全不看考古題,認為如果把教材內容理解透徹,無論遇到什麼樣的題目
都可以解決。有些人一開始就藉考古題來找答案以準備考試,個人看來容易把題型侷限住
,不知不覺就讀考古題上的那些相關內容,所以我都是在考前把歷屆考題當作測驗與參考
(我想板上很多人也都是如此),課本教材或該科的廣域理論範圍才是本質所在。
地震測報考科因為冷僻,無法補習,一切都要自己找參考書籍,高考或普考題目難度上沒
分別,有時普考題目反而比較難,以下為各科準備心得:
[ 地震學 ]:
個人認為全部最重要的科目,準備這一門相當於準備考試中的220分,涵蓋地震學+觀測地
震學+1/5地球物理學。常考的主題要完全掌握,如地震規模的種類、震波的類別、地震定
位、地球內部波傳特性、臺灣歷史重要地震事件相關、斷層力學與機制、震源機制解、地
震訊號處理、地震儀、臺灣地震觀測網,這些主題要弄懂也不是太難,但要能以主題為圓
心,向外聯想擴展,應用科學彼此現象都是相關的,要能看到一個主題就聯想到其根源科
學理論、應用、影響,才能在考試中寫出有深度的內容。
舉例說明:
Q:地震與爆炸的地動訊號有何不同?請利用震源特性及能量的觀點來解釋,此外爆炸的
紀錄上可以發現S 波嗎?(102普考)
Think:地動訊號怎麼來,從震源到儀器接收,會受到震源大小、方位、波的類型、路徑
材質、測站場址效應、儀器等影響。震源大多是斷層錯動產生,由radiation pattern知P
波、S波會在不同方位產生最大振幅能量波。斷層錯動依地震大小,有不同的滑移距離與
時間,越大的地震,滑移量大耗時長,長週期訊號較多,小地震因為破裂時間短,高頻訊
號為主要,爆炸也是一瞬間能量釋放。斷層錯動會在震源機制解形成double couple形態
,反觀爆炸,是一個點震源向外擴張,無剪力錯動,低指向性效應,遠處所觀測到的S波
是P波在不連續介質轉換而成。
推薦書:
* An Introduction to Seismology, Earthquakes and Earth Structure / Seth Stein
這本書很適合初學者讀,由淺入深,主題涵蓋完整,從物理學的波動理論、惠更斯定理、
繞射講到地震波,讓你有全盤瞭解的快感。我一開始是讀中央大學中文版地震學講義,但
因為沒上過課,很多觀念想不透,五月初開始瘋狂細讀這本原文地震學,對表面波的原因
現象有比較懂了。數學方面此書推導較簡易部分,不會像另2本Modern Global
Seismology或Quantitative Seismology有很多太複雜的方程式。
* 臺大地質系地震學原理上課講義 (取材自Modern Global Seismology)
[ 地球物理數學 ]:
很多人都說這科是一決高下的關鍵,因為大多考此類科的人,對數學較為陌生懼怕。地震
測報考的數學,是沒有明訂範圍的,微積分、工程數學任何內容都有可能考出來,包括極
限、導數、各式積分、級數、微分方程ODE、PDE、複變、向量、矩陣、傅立葉、拉普拉斯
都曾考過,多算各類題型很重要,要達到一眼望穿的熟練度,見到題目就要有想法如何解
答。
前期準備要算過很多類別題目,增強理解、連貫性、熟練度,同時也寫公式懶人包筆記,
方便小空檔可複習強化記憶,考試前一週我就很少算題目了,主要練習觀察力,讓自己能
見到題目馬上知道解法,考試時沒有時間讓我們慢慢推導思考。
推薦書:
微積分精粹 (95年準備碩士班考試時3個月內整本算完,之後第一名錄取)
工程數學我沒有可推薦的書,手邊都是一些零碎碩士班修課講義
[ 地球物理學 ]:
此科幾乎問到大家都是七、八十分,讀的教材也都是中央大學中文版地球物理講義,雖然
有另一很厚內容多的「初版」,但我看過覺得沒啥幫助,瑣碎不重要的細節太多了,這科
掌握住每個理論的正確論述比較重要,尤其考古題出過的都要很熟,出題梗不多。
常考地球構造、重力異常、地殼均衡理論、地磁異常+大陸漂移、板塊理論,地電、定年
法很少考,但讀書就是這樣,要通吃,避免看到題目無力回答。
[ 時序分析 ]:
這科我滿弱的,沒修過相關課程,完全從零開始自學研究,只能掌握基礎,如時頻轉換、
convolution、correlation、FFT、濾波理論與應用、離散取樣、一些常見的效應
(leakage, ripple, end effect, aliasing)
書籍:「快速傅立葉分析」、臺大地質吳逸民教授講義
[ 地質學 ]:
地質學(錢憲和教授),相較於何春蓀教授的版本較精簡且多一些新內容。95年考臺大地質
研究所時曾經細讀過,所以這次完全讀筆記了。很多名詞與解釋要記憶,沒什麼能夠用理
解來加速記憶,只能多彙整,靠諧音、顏色、表格之類的來幫助記憶。
[ 法學緒論與憲法 ]:
99年準備普考時因為科目少,閒暇時間多,把志光出版(陳志宇老師)法學緒論讀3遍,當
時覺得法學很實用且有趣,但準備高考完全沒時間,放給它去了,合英文只有38分 T_T。
[ 國文與公文 ]:
考前三天看網路上青草茶的公文秘笈,並讀個幾篇範本掌握格式。
<< 結語 >>
準備考試的過程對我而言總是痛苦的,為了上榜目的被迫讀書,加上我考運向來都不好,
每次大考前家裡都會出狀況,需要花時間精力處理(母親生病),工作也無法暫停,不足的
時間內要吸收龐大的考試內容,容易產生悲觀、辦不到的念頭,但在我腦中會浮現一個場
景來激勵自己,就是漫畫棋魂北斗盃中,進藤光v.s.王世振的棋局,即使處於劣勢也不放
棄,全力一博的鬥志,不知怎麼,那一幕在我心中印象很深刻,也讓自己堅持到最後。休
息時我會看漫畫「東大特訓班」尾聲段,感染那種平穩自主的讀書習慣,否則生活中的誘
惑、雜七雜八的事情太多了,集中力容易潰散。
考試的動機,可以試想著考上有什麼優點與憧憬;如果落榜,就是看著別人開心,自己卻
是原地踏步,感覺超悶的,因此奮力讀書專注準備。高考通過直接跳三職等,否則熬長達
十年,再參加個升等考太累了,同樣要考試,這次就給他考過,當然爾要好好把握機會。
如果落榜,這段時間讀書所犧牲的生活玩樂都白白浪費了!
過去我擔任好幾年國中補習班老師,工作內容是教導學生如何在考試中高度發揮,精神力
(毅力、意志力、情緒穩定)一直是我覺得很關鍵的,102年高考試前一晚我嚴重失眠,三
天考試期間雖然精神不佳、眼皮沉重,但想到人已經上考場了,能控制的部分要好好把握
(情緒、心態、好勝心),空堂時跑去其他間教室缺考座位專心複習強化短期記憶,而不是
待在原教室跟朋友聊天(考試時對手大多都認識);考試時則冷靜專注於每一個題目上,幾
乎聽不到朋友說的噪音之類。
雖然這一篇文章能幫助的人非常少,考地震測報的人少缺也少,對我而言是一個準備考試
的歷程紀錄,心態上勇於參與競爭,不要多想些有的沒的減自己威風,個人有個人的準備
步調與進度,同時感謝支持我與唱衰我的人,讓我能堅毅至考完最後一科,102/9/17放榜
時我完全沒關心是否上榜,正在聽刑事案件解析演講,由於考試時狀況太差,覺得根本不
可能錄取,是別人告訴我才知道的,很有意外感。最後,期盼大家都能在備考過程有新的
領悟與放榜時滿意的結果,謝謝 !
至於怎麼到現在才寫完這篇,只能說太怠惰,起初寫個開頭,拖到現在...
--
All Comments
By Blanche
at 2014-05-30T05:08
at 2014-05-30T05:08
By Ula
at 2014-06-03T01:55
at 2014-06-03T01:55
By Linda
at 2014-06-07T11:34
at 2014-06-07T11:34
By Candice
at 2014-06-11T00:15
at 2014-06-11T00:15
By Kelly
at 2014-06-13T06:50
at 2014-06-13T06:50
By Liam
at 2014-06-13T17:17
at 2014-06-13T17:17
By Charlie
at 2014-06-16T19:13
at 2014-06-16T19:13
By Quanna
at 2014-06-21T15:21
at 2014-06-21T15:21
By Frederic
at 2014-06-22T22:19
at 2014-06-22T22:19
By Candice
at 2014-06-24T01:06
at 2014-06-24T01:06
By Heather
at 2014-06-27T19:16
at 2014-06-27T19:16
By Harry
at 2014-06-28T17:36
at 2014-06-28T17:36
By Jessica
at 2014-06-30T10:47
at 2014-06-30T10:47
By Franklin
at 2014-07-03T19:05
at 2014-07-03T19:05
By Aaliyah
at 2014-07-03T23:19
at 2014-07-03T23:19
Related Posts
請問如果沒有基礎第一級要準備多久??
By Hamiltion
at 2014-05-25T22:21
at 2014-05-25T22:21
張文忠今年三元英文作文加強課講義
By Tracy
at 2014-05-25T22:03
at 2014-05-25T22:03
電磁極化波判斷
By Callum
at 2014-05-25T19:07
at 2014-05-25T19:07
102普考會概 公司會計
By Eden
at 2014-05-25T16:53
at 2014-05-25T16:53
關於土登及地測新修法條
By Charlotte
at 2014-05-25T15:38
at 2014-05-25T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