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roadife 28歲神經科學博士的心理掙扎 - 職涯
By Regina
at 2020-05-27T14:11
at 2020-05-27T14:11
Table of Contents
各位好,
這裡是Abroadife 旅外雜誌
謝謝各位上一篇的回覆與鼓勵,
我們與作家們都感到很開心我們的故事能幫助到各位:)
那你們的鼓勵與支持是我們的繼續分享動力
============
今天要分享的是一名28歲神經科學博士在學術界的心理掙扎
二十五歲時,V已在科學界最具盛名的期刊《自然》上發表了自己的研究論文
但這樣的情況下,對於自己的人生越來越倦怠
最後他下定決心做了一件事情
這個決定,讓他有了不同的思維
成就了現在的他,讓我們一起來看
美國・世界・瑞士:一場墮落後重生的跨洲復職之旅
科學家的成功定義與心理掙扎
圖文好讀版:https://reurl.cc/g7N1Kz
寧靜的日內瓦湖
一九年夏,當我離開美國時,擁有著鳳毛麟角的履歷與展望,在歐洲所面試的每個機構都
迫不及待地給予我職位,但我才正要開始世界旅行,也無法想見這場旅行的終點 &#
8943;
在美國學術生涯的尾聲,我卻只想著旅行
博士班二年級的那年我二十五歲,已在科學界最具盛名的期刊《自然》上發表了自己的研
究論文,但我並沒有感覺到生活有了任何變化,反而是開始想逃離逐漸失去目標的日常。
足足兩年,我平日的生活中除了研究沒有任何其他事。七點前起床後直奔實驗室,工作到
半夜一、兩點回到家中倒頭就睡,洗澡吃飯都是在研究所解決,曾有半年裡我只用過家中
的廁所三次。在論文發表後,除了增加商務旅行的假期以外,我也只是將待在研究所的時
間調整成早八晚十,更多是因為身體不堪勞累的關係。即便旁人戲謔地說道我早已完成學
位要求了,但眼前只見到更多必須進行的實驗與深入探討的問題。又經歷了不知多少成功
和失敗的研究企劃,不知不覺來到了學程所預期畢業的第五年;當時的我已經兩年多沒有
離開過美國了,心中只有一個不願退讓的想法——取得博士學位之後我要去旅行,至少一
年,彷彿這是畢業的最大誘因。
然而,身邊大部分的研究員們並不支持我想完全離開學界一年的想法;他們認爲我
必須繼續工作,與科學保持聯繫,否則這將對我在學術界的未來有著毀滅性的影響。
是的,最後的兩年裡,沒有人看出我已經 burn out 得像支已經被反覆添加燭油以避免燃
盡的蠟燭。
日內瓦市中心的街景
不容小覷的職業倦怠夢魘
職業倦怠,在學術界是有如佛地魔般不可直稱的存在,即便在網路世界有些許聽聞,也就
大概是由於長期過勞與壓力而引發的心力交瘁,結合著憂鬱、焦慮與自我懷疑等症狀。
如果說科學的職業生涯與其他行業有所不同,也許就是來自世界各地永無止盡的高度競爭
,研究經費和論文出版從來沒有足夠的一天,只能不斷地投注更多心力,否則就只能等著
被淘汰。
每當有人認知到自己已經無法負荷這樣的勞累之後,唯一的選擇似乎就只剩下了離開學術
圈;尤其是在從學生轉換成教職的漫長過程之中,為了充電而稍作停留,一般情況下不只
不會受到容忍,反而成為了一個被歸類為不稱職之研究員的鑿鑿證據。
其實自己身邊也不乏對於學術環境萌生倦怠感的共事,然而這通常都會被其他併發的身體
症狀所轉移,長期頭痛或失眠而申請病假,停止一切幕前的活動;然而,即便這些症狀隨
著遠離壓力而逐步痊癒,心理上的疑難卻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即使將工作量減至最低,參
與其他活動分散注意力,也不能保證倦怠感不會在關鍵時刻來襲;於是,淡出學術圈就成
了沒有選擇的唯一選擇。
我曾親眼見過那樣的終結,卻怎麼會想到,下一個輪到的竟是自己。
面試時招待入住的旅館
世界旅行中,仍如潮水般來襲的掙扎與抗拒
旅行的開頭是我聽取美國前老闆DF的建議,鎖定我有興趣的歐洲數間研究中心參與面試
,以保障旅行回來後的研究員工作;最後我意外地在日內瓦,被現在的瑞士老闆DH給完
全說服,畢竟這個建築於力學感覺和多重感官的同源演化理論之上,涉及跨物種的縱深研
究無非是唯一讓我再度燃起最初熱忱的企劃。於是我就帶著這樣美好的印象與簽署的合同
,踏上了未知的漫漫長途。
然而,一切並沒有想像中地一帆風順。從一開始,美國前老闆DF就預期我將繼續無酬勞
地遠端工作,直到所有的實驗結果都發表在期刊之上。因此,即便在環遊世界的路上,我
都無時無刻擔憂著開發中國家搖搖欲墜的網路,是否能實際上支援我連接著美國電腦的虛
擬私人網路;從埃及盧克索悶熱空蕩的公寓旅館內、哈薩克阿斯塔納冰冷的秋風裡、印度
拉達克那西藏高原上的稀薄空氣中到史瓦帝尼雨季潮濕的泥地上 永無休止
的追加業務與迫切想逃離的願望撕扯之間,我陷入了更加憂鬱的情緒之中。
一天,我無預警地告訴了DF關於離開學界轉換職涯的想法,說我厭倦了科學界的官僚、
主觀與自戀;也許我會重新來過成為一名獨立記者、小說家,或往出版業發展。不可置信
的DF勉强壓抑住震驚的情緒安撫我,他告訴我當他旅行時,心中也會浮現出許多「如果
」,如果他選擇了其他生涯,選擇了其他伴侶 現在一切又會如何?然而,
他將科學認定成了他的信仰,而信仰卻是不能被質疑的。
顯然,問題並沒有被解決,甚至讓我懷疑起了前往瑞士復職的決定。還記得年初回到台灣
,前去申請瑞士簽證的前一天,我走在二二八公園的池畔步道上,呼吸困難以至於不得不
坐躺下來,與其他穿著邋遢的群眾共享花圃旁的木棧。而在預計抵達日內瓦的前一個半月
,在波蘭湖畔的別墅酒店,我藉口室內暖氣太熱而離開友人,躺在冰冷的長廊走道上告訴
自己世界還沒有崩塌,窗外望去還有漂浮著雲朵的闃黑天空
面試晚宴所在的街角餐廳
旅行尾聲的心態轉變,歪打正著地按時來到瑞士
旅途的最後,疫情全球擴散,已經步步為營了數個月的我,最後也在限制旅行的波蘭暫時
住了下來,甚至連回到台灣的希望都被邊境限制與全面停航給完全抹煞。終於沒了不斷移
動的必要藉口,我重新開始了每日閱讀與寫作的習慣,思考關於過去、當下與外來,將過
去的五年與台灣的從前做了連結,人生不再是無數個毫無關聯的片段,人際不再是個別保
守秘密般的互動。我也有了機會和領域內外的老友故人深入談論心中的疑惑:
「由衷改變對於科學的態度才是唯一正解。」在釐清了當年問題的根源之餘,並理解了自
我所能掌握的人生以後,我不再追求那光鮮亮麗的履歷,甚至在學術圈扎根一生的必要;
憑藉瑞士相對優渥的薪資與生活品質,我將持續感受世界提供的奧妙,挖掘內心埋藏的熱
情,而非汲汲營營或除此別無的態度,享受著做科學研究的純粹。畢竟,科學突破往往都
屬於意外。
經歷了四分之三年橫跨非洲南北與亞洲東西的旅行,班機終於穿越過盤據東北歐陸的厚重
雲層,緩緩降落於陽光明媚之日內瓦的燦爛山河。
這些日子,除了在無盡移動的過程中抽離現實,經歷自我懷疑與價值崩壞的試煉,外界疫
情與世態動盪的重重波折,最後竟然又奇蹟般地跟原計劃一樣在五月一號前來到日內瓦就
職,當下感受竟是無法用言語形容。
雖然是近一年前就大抵作下的決定,經過這意外的旅程,直到今日還是難以置信;那天我
們快步穿越著城鎮,DH為我展示前身是十六世紀神學院的日內瓦大學 那
年的種子就這麼在不知不覺之中生長得枝繁葉茂,即將結下未知卻又名為契機的果實。
DH為我介紹日內瓦老城層層築起的歷史
若您想看到更多國家的故事
歡迎到我們官網來看來是世界各地的自身分享:)
https://reurl.cc/NjOgjQ
也務必到粉絲團與作家們有第一時間的互動
https://reurl.cc/NjOg6Q
你們的留言與鼓勵是我們在背後的動力~
Abroadife.
--
這裡是Abroadife 旅外雜誌
謝謝各位上一篇的回覆與鼓勵,
我們與作家們都感到很開心我們的故事能幫助到各位:)
那你們的鼓勵與支持是我們的繼續分享動力
============
今天要分享的是一名28歲神經科學博士在學術界的心理掙扎
二十五歲時,V已在科學界最具盛名的期刊《自然》上發表了自己的研究論文
但這樣的情況下,對於自己的人生越來越倦怠
最後他下定決心做了一件事情
這個決定,讓他有了不同的思維
成就了現在的他,讓我們一起來看
美國・世界・瑞士:一場墮落後重生的跨洲復職之旅
科學家的成功定義與心理掙扎
圖文好讀版:https://reurl.cc/g7N1Kz
寧靜的日內瓦湖
一九年夏,當我離開美國時,擁有著鳳毛麟角的履歷與展望,在歐洲所面試的每個機構都
迫不及待地給予我職位,但我才正要開始世界旅行,也無法想見這場旅行的終點 &#
8943;
在美國學術生涯的尾聲,我卻只想著旅行
博士班二年級的那年我二十五歲,已在科學界最具盛名的期刊《自然》上發表了自己的研
究論文,但我並沒有感覺到生活有了任何變化,反而是開始想逃離逐漸失去目標的日常。
足足兩年,我平日的生活中除了研究沒有任何其他事。七點前起床後直奔實驗室,工作到
半夜一、兩點回到家中倒頭就睡,洗澡吃飯都是在研究所解決,曾有半年裡我只用過家中
的廁所三次。在論文發表後,除了增加商務旅行的假期以外,我也只是將待在研究所的時
間調整成早八晚十,更多是因為身體不堪勞累的關係。即便旁人戲謔地說道我早已完成學
位要求了,但眼前只見到更多必須進行的實驗與深入探討的問題。又經歷了不知多少成功
和失敗的研究企劃,不知不覺來到了學程所預期畢業的第五年;當時的我已經兩年多沒有
離開過美國了,心中只有一個不願退讓的想法——取得博士學位之後我要去旅行,至少一
年,彷彿這是畢業的最大誘因。
然而,身邊大部分的研究員們並不支持我想完全離開學界一年的想法;他們認爲我
必須繼續工作,與科學保持聯繫,否則這將對我在學術界的未來有著毀滅性的影響。
是的,最後的兩年裡,沒有人看出我已經 burn out 得像支已經被反覆添加燭油以避免燃
盡的蠟燭。
日內瓦市中心的街景
不容小覷的職業倦怠夢魘
職業倦怠,在學術界是有如佛地魔般不可直稱的存在,即便在網路世界有些許聽聞,也就
大概是由於長期過勞與壓力而引發的心力交瘁,結合著憂鬱、焦慮與自我懷疑等症狀。
如果說科學的職業生涯與其他行業有所不同,也許就是來自世界各地永無止盡的高度競爭
,研究經費和論文出版從來沒有足夠的一天,只能不斷地投注更多心力,否則就只能等著
被淘汰。
每當有人認知到自己已經無法負荷這樣的勞累之後,唯一的選擇似乎就只剩下了離開學術
圈;尤其是在從學生轉換成教職的漫長過程之中,為了充電而稍作停留,一般情況下不只
不會受到容忍,反而成為了一個被歸類為不稱職之研究員的鑿鑿證據。
其實自己身邊也不乏對於學術環境萌生倦怠感的共事,然而這通常都會被其他併發的身體
症狀所轉移,長期頭痛或失眠而申請病假,停止一切幕前的活動;然而,即便這些症狀隨
著遠離壓力而逐步痊癒,心理上的疑難卻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即使將工作量減至最低,參
與其他活動分散注意力,也不能保證倦怠感不會在關鍵時刻來襲;於是,淡出學術圈就成
了沒有選擇的唯一選擇。
我曾親眼見過那樣的終結,卻怎麼會想到,下一個輪到的竟是自己。
面試時招待入住的旅館
世界旅行中,仍如潮水般來襲的掙扎與抗拒
旅行的開頭是我聽取美國前老闆DF的建議,鎖定我有興趣的歐洲數間研究中心參與面試
,以保障旅行回來後的研究員工作;最後我意外地在日內瓦,被現在的瑞士老闆DH給完
全說服,畢竟這個建築於力學感覺和多重感官的同源演化理論之上,涉及跨物種的縱深研
究無非是唯一讓我再度燃起最初熱忱的企劃。於是我就帶著這樣美好的印象與簽署的合同
,踏上了未知的漫漫長途。
然而,一切並沒有想像中地一帆風順。從一開始,美國前老闆DF就預期我將繼續無酬勞
地遠端工作,直到所有的實驗結果都發表在期刊之上。因此,即便在環遊世界的路上,我
都無時無刻擔憂著開發中國家搖搖欲墜的網路,是否能實際上支援我連接著美國電腦的虛
擬私人網路;從埃及盧克索悶熱空蕩的公寓旅館內、哈薩克阿斯塔納冰冷的秋風裡、印度
拉達克那西藏高原上的稀薄空氣中到史瓦帝尼雨季潮濕的泥地上 永無休止
的追加業務與迫切想逃離的願望撕扯之間,我陷入了更加憂鬱的情緒之中。
一天,我無預警地告訴了DF關於離開學界轉換職涯的想法,說我厭倦了科學界的官僚、
主觀與自戀;也許我會重新來過成為一名獨立記者、小說家,或往出版業發展。不可置信
的DF勉强壓抑住震驚的情緒安撫我,他告訴我當他旅行時,心中也會浮現出許多「如果
」,如果他選擇了其他生涯,選擇了其他伴侶 現在一切又會如何?然而,
他將科學認定成了他的信仰,而信仰卻是不能被質疑的。
顯然,問題並沒有被解決,甚至讓我懷疑起了前往瑞士復職的決定。還記得年初回到台灣
,前去申請瑞士簽證的前一天,我走在二二八公園的池畔步道上,呼吸困難以至於不得不
坐躺下來,與其他穿著邋遢的群眾共享花圃旁的木棧。而在預計抵達日內瓦的前一個半月
,在波蘭湖畔的別墅酒店,我藉口室內暖氣太熱而離開友人,躺在冰冷的長廊走道上告訴
自己世界還沒有崩塌,窗外望去還有漂浮著雲朵的闃黑天空
面試晚宴所在的街角餐廳
旅行尾聲的心態轉變,歪打正著地按時來到瑞士
旅途的最後,疫情全球擴散,已經步步為營了數個月的我,最後也在限制旅行的波蘭暫時
住了下來,甚至連回到台灣的希望都被邊境限制與全面停航給完全抹煞。終於沒了不斷移
動的必要藉口,我重新開始了每日閱讀與寫作的習慣,思考關於過去、當下與外來,將過
去的五年與台灣的從前做了連結,人生不再是無數個毫無關聯的片段,人際不再是個別保
守秘密般的互動。我也有了機會和領域內外的老友故人深入談論心中的疑惑:
「由衷改變對於科學的態度才是唯一正解。」在釐清了當年問題的根源之餘,並理解了自
我所能掌握的人生以後,我不再追求那光鮮亮麗的履歷,甚至在學術圈扎根一生的必要;
憑藉瑞士相對優渥的薪資與生活品質,我將持續感受世界提供的奧妙,挖掘內心埋藏的熱
情,而非汲汲營營或除此別無的態度,享受著做科學研究的純粹。畢竟,科學突破往往都
屬於意外。
經歷了四分之三年橫跨非洲南北與亞洲東西的旅行,班機終於穿越過盤據東北歐陸的厚重
雲層,緩緩降落於陽光明媚之日內瓦的燦爛山河。
這些日子,除了在無盡移動的過程中抽離現實,經歷自我懷疑與價值崩壞的試煉,外界疫
情與世態動盪的重重波折,最後竟然又奇蹟般地跟原計劃一樣在五月一號前來到日內瓦就
職,當下感受竟是無法用言語形容。
雖然是近一年前就大抵作下的決定,經過這意外的旅程,直到今日還是難以置信;那天我
們快步穿越著城鎮,DH為我展示前身是十六世紀神學院的日內瓦大學 那
年的種子就這麼在不知不覺之中生長得枝繁葉茂,即將結下未知卻又名為契機的果實。
DH為我介紹日內瓦老城層層築起的歷史
若您想看到更多國家的故事
歡迎到我們官網來看來是世界各地的自身分享:)
https://reurl.cc/NjOgjQ
也務必到粉絲團與作家們有第一時間的互動
https://reurl.cc/NjOg6Q
你們的留言與鼓勵是我們在背後的動力~
Abroadife.
--
All Comments
By Isla
at 2020-05-30T08:00
at 2020-05-30T08:00
By Genevieve
at 2020-05-30T14:01
at 2020-05-30T14:01
By Jacob
at 2020-06-01T13:59
at 2020-06-01T13:59
Related Posts
FB粉絲專頁免費經營 X 廣告精準投放講座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20-05-27T12:01
at 2020-05-27T12:01
2020 空服面試準備諮詢活動-免費報名
By Lily
at 2020-05-25T17:22
at 2020-05-25T17:22
要重考藥學系嗎
By Thomas
at 2020-05-25T10:28
at 2020-05-25T10:28
從場地管理到活動營運-會展做甚麼?
By Hamiltion
at 2020-05-25T10:13
at 2020-05-25T10:13
外語系畢業技能樹該怎麼點
By Charlie
at 2020-05-25T00:19
at 2020-05-25T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