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人生─我有個虛擬老闆! - 企管
![Lydia avatar](/img/woman.jpg)
By Lydia
at 2007-08-17T23:02
at 2007-08-17T23:02
Table of Contents
典型的管理問題,大家可以思考看看,
這問題是不是問題?如果這是個問題,那你該怎麼做(各種角色)?
或者分享實際遇過的狀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D人生─我有個虛擬老闆!
羅清岳/台北 2007/08/13
前言:Richard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基層工程師;老林是Richard的直屬小老闆;老
張則是兩人的大主管。職場上、中、下階層看似分明的狀態裡,為何出現了虛擬化現象呢
?
「適用的人,應該必須擺在正確的位置上」,這是每位成功企業管理者在接受媒體訪問時
,總會脫口而出的一句用人哲學,但是在工作職場上卻絕非如此,可能看到的是光怪陸離
的現象,加上令人捧腹大笑的場景,也許這才能真實的呈現出工作職場上的百態。
Richard每天一早起床的固定模式就是刷牙、洗臉,然後就一邊嗑三明治、奶茶,一邊想
著今天會有什麼樣的工作,仔細盤算一下連著開了幾個晚上的案子已告一段落,今天似乎
可以輕鬆一下了。心中懷抱著愉悅的心情,踏著輕快的腳步到了公司,和每位碰面的同事
打招呼、互道早安,到茶水間去倒了一杯咖啡,順便跟同事相互交換公司八卦,再與總機
小妹打屁聊天,心中暗自希望今天就這樣順利地過下去。
懷抱著於心情的Richard回到了自己的位子上,公式化般的打開電腦、收信,一連收了好
幾封署名為「緊急」信件,且都是要Richard立即必須要回答的問題,不過所提到的這些問題都 不是Richard應該要回答的問題,更不是基層工程師這個職位應該做的回應,但是
就是有人要Richard回答。而且,那一排寄件人和副本收件人當中,也只有Richard是「基
層」,其他都是層級都是「理」字輩。
當Richard忿忿不平的跑去跟老林抗議時,老林竟然一臉茫然的望著他,因為連老林也不
知道這件事。其實很多時候,公司內部的高階主管跳過了中階主管,直接對「基層」發佈
命令,要他去做這個、做那個;再不然,就是公司內部不屬於同一個部門的主管,要他去
執行某個工作任務,將身為Richard直屬中階主管的老林當成虛擬般看待。
其實,這樣的戲碼幾乎都會在每家公司發生,況且老林又不是毫無感情的機器人,再加上
社會大學中打滾這麼多年,一旦遇到這種事情不可能會沒有任何感覺。表面上的的理由,
Richard是老林的部下,一旦他被叫去做什麼事情,而他不知道的話,那要用人的時候怎
麼辦?這樣根本沒有辦法控制自己部門的人力資源。但,老林想著,是不是公司要冷凍他
?所以才把老林手底下的人都給調走,要讓他的部門鬧空城計。
故事說到這邊,相信身為中高階主管的人,若過去曾有這樣的舉動,或許會說:這都是為
了公司在做事,先把目前眼前的問題解決,至於公司階層的問題就以後在說。
所謂「虛擬的定義」,若要用在人的身上,就是那種你知道這個人存在,但又不是真實存
在的東西;再不然就是這個人確實存在,但是卻沒有發揮任何作用,有等於沒有,但又不
能忽視。說真的!畢竟是工作,只要有事情做,不論是誰做都可以,一般人也不太會介意
,而在面對新的事物之後,或多或少會學到一些新的東西。
但是公司畢竟有一套完整的階級制度,不能說因為高層臨時要誰負責這個案子,位於中階
主管就可以什麼都不管,有了問題問他,除非是這個產品的規格,或者是排程上的問題,
不然身為主管的當然要有情有義的幫忙「基層」解決問題,不可以將這個問題再推給別人
。其實,Richard的職務只是個研發工程師,要讓他去擔負那種決策的責任,實在只有為
難而已。因此,身為中階主管的老林是不是就應該負起責任;另一方面,假設這家公司的
管理高層就有相互鬥爭的情況,那麼一個不小心Richard就可能會因而失去了這個工作。
雖然這種事情,在各式各樣類型的公司都有可能會發生,不過在電子公司發生的機率最高
。為甚麼?因為當問題出現的時候,大家想到第一個人就是工程師,而不是工程師的主管
。不管是業務還是採購,甚至是客戶,只要有一點點雞毛蒜皮的小事情,大家會找的 都
是工程師,而且找的都是一些名片遞出來就會嚇死人的職位。
故事走下去的Richard,在面對這種事情,想破了頭都沒有辦法,只好任憑類似的事情重
覆發生。因此,在某次同學聚會上提出來與其他同學分享,希望能有個好辦法防止諸如此
類的情況再次發生。
Calos最會用的就是「裝笨」,只要是自己的工作範圍以外的事情,大都推說不懂、不清
楚、不知道、不了解,然後再將主管拉進來一起討論,將這個燙手山竽丟給它的主管,幾
次之後Calos的直屬主管便會常常來關心工作狀況了。而Peter則說到除了他的主管之外,
只要任何「理」字輩的人來找他,Peter就會擺個臭臉給他看,甚至要表現出很不耐煩的
樣子。如此一來,這些理字輩的主管便會識趣的走開,再去找個可以管得住他頂頭上司的
來進行「溝通」。
也許公司的管理者在用人方面,必須大膽與審慎並重,做到量才適用。小才大用,大才小
用,都不是理想的用人之道,惟有量才適用,才能發揮人的最大能量。
出處:http://www.digitimes.com.tw/ext/ext.asp?BigExtID=495
--
這問題是不是問題?如果這是個問題,那你該怎麼做(各種角色)?
或者分享實際遇過的狀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D人生─我有個虛擬老闆!
羅清岳/台北 2007/08/13
前言:Richard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基層工程師;老林是Richard的直屬小老闆;老
張則是兩人的大主管。職場上、中、下階層看似分明的狀態裡,為何出現了虛擬化現象呢
?
「適用的人,應該必須擺在正確的位置上」,這是每位成功企業管理者在接受媒體訪問時
,總會脫口而出的一句用人哲學,但是在工作職場上卻絕非如此,可能看到的是光怪陸離
的現象,加上令人捧腹大笑的場景,也許這才能真實的呈現出工作職場上的百態。
Richard每天一早起床的固定模式就是刷牙、洗臉,然後就一邊嗑三明治、奶茶,一邊想
著今天會有什麼樣的工作,仔細盤算一下連著開了幾個晚上的案子已告一段落,今天似乎
可以輕鬆一下了。心中懷抱著愉悅的心情,踏著輕快的腳步到了公司,和每位碰面的同事
打招呼、互道早安,到茶水間去倒了一杯咖啡,順便跟同事相互交換公司八卦,再與總機
小妹打屁聊天,心中暗自希望今天就這樣順利地過下去。
懷抱著於心情的Richard回到了自己的位子上,公式化般的打開電腦、收信,一連收了好
幾封署名為「緊急」信件,且都是要Richard立即必須要回答的問題,不過所提到的這些問題都 不是Richard應該要回答的問題,更不是基層工程師這個職位應該做的回應,但是
就是有人要Richard回答。而且,那一排寄件人和副本收件人當中,也只有Richard是「基
層」,其他都是層級都是「理」字輩。
當Richard忿忿不平的跑去跟老林抗議時,老林竟然一臉茫然的望著他,因為連老林也不
知道這件事。其實很多時候,公司內部的高階主管跳過了中階主管,直接對「基層」發佈
命令,要他去做這個、做那個;再不然,就是公司內部不屬於同一個部門的主管,要他去
執行某個工作任務,將身為Richard直屬中階主管的老林當成虛擬般看待。
其實,這樣的戲碼幾乎都會在每家公司發生,況且老林又不是毫無感情的機器人,再加上
社會大學中打滾這麼多年,一旦遇到這種事情不可能會沒有任何感覺。表面上的的理由,
Richard是老林的部下,一旦他被叫去做什麼事情,而他不知道的話,那要用人的時候怎
麼辦?這樣根本沒有辦法控制自己部門的人力資源。但,老林想著,是不是公司要冷凍他
?所以才把老林手底下的人都給調走,要讓他的部門鬧空城計。
故事說到這邊,相信身為中高階主管的人,若過去曾有這樣的舉動,或許會說:這都是為
了公司在做事,先把目前眼前的問題解決,至於公司階層的問題就以後在說。
所謂「虛擬的定義」,若要用在人的身上,就是那種你知道這個人存在,但又不是真實存
在的東西;再不然就是這個人確實存在,但是卻沒有發揮任何作用,有等於沒有,但又不
能忽視。說真的!畢竟是工作,只要有事情做,不論是誰做都可以,一般人也不太會介意
,而在面對新的事物之後,或多或少會學到一些新的東西。
但是公司畢竟有一套完整的階級制度,不能說因為高層臨時要誰負責這個案子,位於中階
主管就可以什麼都不管,有了問題問他,除非是這個產品的規格,或者是排程上的問題,
不然身為主管的當然要有情有義的幫忙「基層」解決問題,不可以將這個問題再推給別人
。其實,Richard的職務只是個研發工程師,要讓他去擔負那種決策的責任,實在只有為
難而已。因此,身為中階主管的老林是不是就應該負起責任;另一方面,假設這家公司的
管理高層就有相互鬥爭的情況,那麼一個不小心Richard就可能會因而失去了這個工作。
雖然這種事情,在各式各樣類型的公司都有可能會發生,不過在電子公司發生的機率最高
。為甚麼?因為當問題出現的時候,大家想到第一個人就是工程師,而不是工程師的主管
。不管是業務還是採購,甚至是客戶,只要有一點點雞毛蒜皮的小事情,大家會找的 都
是工程師,而且找的都是一些名片遞出來就會嚇死人的職位。
故事走下去的Richard,在面對這種事情,想破了頭都沒有辦法,只好任憑類似的事情重
覆發生。因此,在某次同學聚會上提出來與其他同學分享,希望能有個好辦法防止諸如此
類的情況再次發生。
Calos最會用的就是「裝笨」,只要是自己的工作範圍以外的事情,大都推說不懂、不清
楚、不知道、不了解,然後再將主管拉進來一起討論,將這個燙手山竽丟給它的主管,幾
次之後Calos的直屬主管便會常常來關心工作狀況了。而Peter則說到除了他的主管之外,
只要任何「理」字輩的人來找他,Peter就會擺個臭臉給他看,甚至要表現出很不耐煩的
樣子。如此一來,這些理字輩的主管便會識趣的走開,再去找個可以管得住他頂頭上司的
來進行「溝通」。
也許公司的管理者在用人方面,必須大膽與審慎並重,做到量才適用。小才大用,大才小
用,都不是理想的用人之道,惟有量才適用,才能發揮人的最大能量。
出處:http://www.digitimes.com.tw/ext/ext.asp?BigExtID=495
--
Tags:
企管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請問如何讀管理學
![Gilbert avatar](/img/cat2.jpg)
By Gilbert
at 2007-08-07T17:34
at 2007-08-07T17:34
關於申論題
![Margaret avatar](/img/woman-ring.jpg)
By Margaret
at 2007-08-07T17:13
at 2007-08-07T17:13
請問如何讀管理學
![Puput avatar](/img/cat5.jpg)
By Puput
at 2007-08-07T17:13
at 2007-08-07T17:13
請問如何讀管理學
![George avatar](/img/cat1.jpg)
By George
at 2007-08-07T00:39
at 2007-08-07T00:39
企業管理/管理學 讀書會
![Yedda avatar](/img/woman-biz.jpg)
By Yedda
at 2007-08-02T16:36
at 2007-08-02T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