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Citi MA - 金融分析師
By Kyle
at 2005-07-04T20:24
at 2005-07-04T20:24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Salary 看板]
作者: mk2 (CPA&CFA) 看板: Salary
標題: Re: Citi MA
時間: Mon Jul 4 17:15:39 2005
在台灣,Citi是個響噹當的招牌.收的客戶至少要25萬NT$balance/月
收進來的員工,MA從幾年前就幾乎布滿留學回去的MBA,
服務,在台灣看起來很不錯,因為那些MA都是台灣最前面的MA.
尤其是face還都有挑過.HSBC也是,恰巧我的MA在這兩家都是那種極美的.
應該不是巧合,真的有挑.
Citi那一位的工作能力又遠勝於HSBC那一位.
原因:台灣的金融業一點都不競爭.
好像每個在台灣的人都說台灣的金融業競爭.其實,錯的一塌糊塗.
所謂的競爭,是建立在體質不好的銀行或金融機構必須退出市場或者接受購併.
最近台灣是有多少家銀行消失?或者農漁會?合作社?
美國一年要倒掉不少家銀行,選銀行時,自己都要很小心.
香港,除了HSBC之外,差不多他們自己的銀行都倒得差不多了.
都是全世界的銀行在那裏競爭.
Citi的這點服務就可以在台灣拿取大客戶,在美國想都別想.
ING的活儲就給你3%以上的年利.
Local的銀行定存給你4%以上的年利.
Bank one開戶就送你$50~$150美金,十天內就送你.只要你存在那邊的錢
能維持半年不要結清.
在美國國內的銀行龍頭是Morgan&Chase.中文叫摩根大通集團
我在美國Citi的MA常常被換,因為很容易走掉.
上一個是中美州來的,現在這一個是印度來的.整間銀行的人員都皮膚黑黑的.
分行的manager是個女黑人.裏面絕對沒有一個是MBA畢業的.素質真是比台灣差.
我在Bank One的MA是白人,也沒被換過.男的帥,女的美.辦事很有效率.
都是大學剛畢業出來磨的.
我遇過最扯的是辦定存.我以前當中信銀teller的時候,
一個客戶的定存單大概十分鐘不到就搞定.
在美國citi給那個MA搞掉我五十幾分鐘.開戶那個MA也搞了我一個小時以上...
讓我在那邊一直等一直等,也沒倒杯水來給我喝.訓練真的很差.
在美國,銀行是比便利商店多很多的.ATM也是處處皆有.
台灣最自誇的消費金融.要真的沒對外商做管制(分行數)(業務範圍)
,放手讓它們進來開分行.本土銀行連一家都沒剩都有可能.
最簡單的實証:沒有任何一家台灣的銀行設在美國的分行有賺錢.
賠的錢倒是不少.美國對其它國家的銀行是沒設限的.
你有本事就多開幾家.像HSBC就有本錢開了很多家.
---------------------------------------------------
回過頭來.Citi就算在美國如此不中用.
在台灣,還是很響叮噹的.Citi最賺錢的手法就是做外國人的生意.
你要在台灣做個top MA就是要往Citi去.MA那一套是Citi帶進台灣來的.
HSBC很喜歡撿Citi淘汰的MA.然後本國銀行再撿HSBC挑剩的.
你要是進很鳥的台灣某小銀行當MA,出來之後,也沒什麼本錢去轉檯.
Citi則不同.就算你被刷下來,還是一堆人要你.
Citi的MA在台灣真的是非常的優.讓我不得不想把錢送進它們銀行裏.
因為在台灣我沒有更好的選擇.它們是真的很懂得抓客戶的心.
--------------------------------------------------------
題外話,
台灣的銀行有幾家想要走進國際,第一步就必須要拿掉自己國內的管制.
畢竟台灣的銀行若不是靠著法規保護(一年不可以開超過一家分行)
.早就被Citi和HSBC吃光光.
※ 引述《studycards (Beyond good)》之銘言:
: 有人可以分享一下你們對於citi MA的瞭解嗎
: 像是訓練 薪資福利等等
: 跟其他銀行的又差在哪裡呢?
--
愛落紅塵心已死,持刀抱劍了一生
刀狂劍癡
--
作者: mk2 (CPA&CFA) 看板: Salary
標題: Re: Citi MA
時間: Mon Jul 4 17:15:39 2005
在台灣,Citi是個響噹當的招牌.收的客戶至少要25萬NT$balance/月
收進來的員工,MA從幾年前就幾乎布滿留學回去的MBA,
服務,在台灣看起來很不錯,因為那些MA都是台灣最前面的MA.
尤其是face還都有挑過.HSBC也是,恰巧我的MA在這兩家都是那種極美的.
應該不是巧合,真的有挑.
Citi那一位的工作能力又遠勝於HSBC那一位.
原因:台灣的金融業一點都不競爭.
好像每個在台灣的人都說台灣的金融業競爭.其實,錯的一塌糊塗.
所謂的競爭,是建立在體質不好的銀行或金融機構必須退出市場或者接受購併.
最近台灣是有多少家銀行消失?或者農漁會?合作社?
美國一年要倒掉不少家銀行,選銀行時,自己都要很小心.
香港,除了HSBC之外,差不多他們自己的銀行都倒得差不多了.
都是全世界的銀行在那裏競爭.
Citi的這點服務就可以在台灣拿取大客戶,在美國想都別想.
ING的活儲就給你3%以上的年利.
Local的銀行定存給你4%以上的年利.
Bank one開戶就送你$50~$150美金,十天內就送你.只要你存在那邊的錢
能維持半年不要結清.
在美國國內的銀行龍頭是Morgan&Chase.中文叫摩根大通集團
我在美國Citi的MA常常被換,因為很容易走掉.
上一個是中美州來的,現在這一個是印度來的.整間銀行的人員都皮膚黑黑的.
分行的manager是個女黑人.裏面絕對沒有一個是MBA畢業的.素質真是比台灣差.
我在Bank One的MA是白人,也沒被換過.男的帥,女的美.辦事很有效率.
都是大學剛畢業出來磨的.
我遇過最扯的是辦定存.我以前當中信銀teller的時候,
一個客戶的定存單大概十分鐘不到就搞定.
在美國citi給那個MA搞掉我五十幾分鐘.開戶那個MA也搞了我一個小時以上...
讓我在那邊一直等一直等,也沒倒杯水來給我喝.訓練真的很差.
在美國,銀行是比便利商店多很多的.ATM也是處處皆有.
台灣最自誇的消費金融.要真的沒對外商做管制(分行數)(業務範圍)
,放手讓它們進來開分行.本土銀行連一家都沒剩都有可能.
最簡單的實証:沒有任何一家台灣的銀行設在美國的分行有賺錢.
賠的錢倒是不少.美國對其它國家的銀行是沒設限的.
你有本事就多開幾家.像HSBC就有本錢開了很多家.
---------------------------------------------------
回過頭來.Citi就算在美國如此不中用.
在台灣,還是很響叮噹的.Citi最賺錢的手法就是做外國人的生意.
你要在台灣做個top MA就是要往Citi去.MA那一套是Citi帶進台灣來的.
HSBC很喜歡撿Citi淘汰的MA.然後本國銀行再撿HSBC挑剩的.
你要是進很鳥的台灣某小銀行當MA,出來之後,也沒什麼本錢去轉檯.
Citi則不同.就算你被刷下來,還是一堆人要你.
Citi的MA在台灣真的是非常的優.讓我不得不想把錢送進它們銀行裏.
因為在台灣我沒有更好的選擇.它們是真的很懂得抓客戶的心.
--------------------------------------------------------
題外話,
台灣的銀行有幾家想要走進國際,第一步就必須要拿掉自己國內的管制.
畢竟台灣的銀行若不是靠著法規保護(一年不可以開超過一家分行)
.早就被Citi和HSBC吃光光.
※ 引述《studycards (Beyond good)》之銘言:
: 有人可以分享一下你們對於citi MA的瞭解嗎
: 像是訓練 薪資福利等等
: 跟其他銀行的又差在哪裡呢?
--
愛落紅塵心已死,持刀抱劍了一生
刀狂劍癡
--
Tags:
金融分析師
All Comments
By Faithe
at 2005-07-06T05:40
at 2005-07-06T05:40
By Olivia
at 2005-07-09T05:05
at 2005-07-09T05:05
By Anthony
at 2005-07-12T11:56
at 2005-07-12T11:56
By Dora
at 2005-07-14T19:09
at 2005-07-14T19:09
By Bennie
at 2005-07-18T12:02
at 2005-07-18T12:02
By Odelette
at 2005-07-20T05:39
at 2005-07-20T05:39
By Victoria
at 2005-07-23T20:39
at 2005-07-23T20:39
By George
at 2005-07-28T14:06
at 2005-07-28T14:06
Related Posts
只為拿 CFA L1而考,可以嗎
By Steve
at 2005-07-04T19:50
at 2005-07-04T19:50
CFAI 2005年薪資調查
By Andrew
at 2005-07-03T19:00
at 2005-07-03T19:00
Re: 滑鐵盧waterloo或多倫多toronto..大學...哪一 …
By Quanna
at 2005-06-29T15:33
at 2005-06-29T15:33
酷啊,八千萬當八十億,好樣的
By Callum
at 2005-06-28T02:06
at 2005-06-28T02:06
酷啊,八千萬當八十億,好樣的
By Liam
at 2005-06-28T01:29
at 2005-06-28T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