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總感覺台灣的工作機會越來越少 - 科技業
By Freda
at 2007-11-18T15:09
at 2007-11-18T15:09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yuping308 (呼吸)》之銘言:
: 昨天有個對於龍應台的專訪
: 長期旅居德國的她說了很多很好的看法
: 也許可以從裡面尋找不同的觀點
: 首先.政府投資環境重不重要?
: ans:當然重要
: 如果政府能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
: 他能吸引許多的外商來國內設立公司
: 不考慮經濟層面的話
: 他也可以帶動一些與國際接軌的氛圍
: 外商來投資,很自然的會有外商孩子進入學校
: 學生從小與國際開始溝通
: 學會以更寬闊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
絕對沒這回事,
以中國大陸為例,
去投資的外資夠多了吧?
你覺得台商小孩是不是去台商學校,
美國小孩是不是去美國學校?
沒有什麼國際接軌氛圍這種事情,
除非你直接讓小孩子去交換學生或是留學.
: 2.她的孩子面對之後的就業競爭問題會不會焦慮
: ans:會
: 在歐洲,他們面對的是整個歐洲甚至是全世界的競爭
: 他們知道以後就業有可能會在法國.香港.甚至是美國
: 他的對手不只有國內.出了這個國家
: 就像瑞士人可能就會四種語言
: 他脫穎而出的機會就更高
: (看到這其實有種說不出的滋味,
: 對於英文,我只能達到流利的部份
: 還無法到達精通
: 我也沒有考慮過工作時,
: 可以與全球接軌,應該說沒有這樣的勇氣
: 我也曾經去歐洲自助旅行時,
: 碰到中文說的字正腔圓的瑞士人
: 可是那時候還沒有踏入職場
: 除了佩服,我不曾思考同樣的年紀下
: 原來我已經逐漸喪失我的競爭力)
語言優勢很重要,
這點完全贊同,
但是別忘了,跨國公司的全球化也必須配合在地化,
例如在中國拓展業務就非要借重中國在地人才不可,
所以究竟全球接軌這種事情有多重要?
我相信如果精通英文你要接軌西方社會就夠了,
不需要追求三四種語言能力,
畢竟語言是工具,不代表商業能力.
: 3.她是怎麼培養出擁有對於社會公義觀念的兩個孩子
: ans:在德國,許多議題會被列入教科書
: 就像第一點提過的外商學生共同就讀
: 他們的教科書裡,會介紹他們的文化
: 給予如何相處的學習方向
: 安德烈(她的孩子)有一天曾經帶回來一本教科書
: "媽媽這裡面有你的文章耶"
: 原來她曾經用德文發表的文章"在歐洲走在陸上的亞洲人會受到歧視"
: 他們很重視這樣的社會問題
: 從教育來面對這樣的問題
: 她也提到例如目前的台灣
: 我們也擁有許多新移民
: 事實上我們不應該壓縮他們的空間
: 把他們當成次等公民
: 反而可以透過一些國家與文化的介紹.
: 讓從孩子與不同人種的互動中
: 潛移默化地形成國際觀
龍女士十分"政治正確"的希望大家跟新移民好好相處,
單就理論上我也贊成應該要和他們好好相處,
但是實然面呢?
美國白種人歧視亞洲人歧視黑人歧視印度人,
而且從來沒有真正改善過,
但是你會覺得美國缺乏國際競爭力嗎?
國際觀和國際競爭力不能等量齊觀,
而我們真正迫切需要的是國際競爭力,
"國際觀"只能慢慢等國家富裕,進而影響文化才有機會.
畢竟,我們只是國際的孤兒而已.
: 其實還有許多很好的觀點,
: 但是這幾個項目是我印象最深刻的部份!
: 國家政策和教育對於我們的未來有沒有關係
: 當然很有關係!
教育很重要,
我們的教育政策一直有點曖昧,
一下說要頂尖大學走精英化,
一下又要社區化高中走普羅路線.
到底我們的國家教育政策是什麼?
說真的,不清楚.
: 當別的國家進行改革和推動政策時
: 停滯不前對我們有沒有關係?
: 當然有關係!
贊成,
但是改革是一個緩慢而持續的過程,
急進式,間段式的改革永遠都是治標不治本,
我們真的不應該相信有什麼政策是萬靈丹,
只要實施了台灣的競爭力就會搖身一變一砲沖天.
: 如果國家的領導方針是逐漸切斷與國際的接軌
: 我們在全球的競爭力會逐漸下降
你說的對,
"如果"國家的領導方針是逐漸切斷與國際的接軌,
競爭力會逐漸下降.
但是到底有什麼政策讓你覺得我們切斷與國際接軌?
對中投資上限嗎?
別傻了,
你想的到想去中國投資的大企業,
包括新光集團,鴻海,台塑,中信等等,
都有方法繞過法規投資中國,只是比較麻煩.
投資上限40%其實真的是喊爽的比較多,
廢一廢也不妨,
只是別期望廢了會有什麼了不起的改變就是.
國際化很重要,
但是偏重中國的國際化思維並不是真正的國際化,
反而是狹隘的獨押中國,
沒有達到分散風險.
我們在心態上因為"語言的共通性"而對中國產生一種依賴性,
只要說要往外投資就只想得到中國,
好像中國是個金礦,人人滿懷夢想去掏金.
我認為往中國前進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要小心偏狹的國際化=中國化之盲點,
否則只是從本土化/台灣化的狹隘觀點跳到中國化的狹隘觀點而已.
: 市場萎縮.國力衰退.人口與企業外移
: 就業供需不均.失業人口大幅上升
: 最後就會造成社會動亂
面對全球化,
每個國家都會面對"外移"的產業問題,
就連鼓吹全球化最力的美國也不例外,
全球化是不可逆也不可擋的,
但是如果視為猛獸就忽略了全球化的商機,
全球化代表每個國家的市場越來越接近,
在一個市場成功=數十個市場成功的放大,
這是贏者全拿的時代,
台灣只能想辦法繼續在自己專精的產業繼續保持優勢,
而個人除了盡量提昇能力也沒有什麼別的指導原則,
指望政府是不可能的,
別忘了,
無能的政府絕對不是偶然而是常態,
今天經濟奇蹟不會隨著馬/謝上台出現,
經濟奇蹟只會隨著我們台灣人的自立自強而出現.
: 40.50歲的人們面對的是戰後復甦的經濟潮
: 他們已經完成只需要努力打拼就可以達成的經濟奇蹟
: 但站在當時他們年紀上的我們
: 面臨的卻是全球化資訊的快速流通
: 市場的流通與國際競爭壓力
: 不是崇洋或媚外的心理
: 只是當實際地思考這樣的問題時
: 心裡怎麼能不焦慮?
我們這代人都要努力,
焦慮是一定的,
只要能把焦慮轉為動力就是好事情,
不必害怕承受壓力,
每一代有每一代的優勢和弱點,
盡力就是了,共勉之.
: ----
: 爸爸的公司也向大陸擴張
: 姐姐與表哥的公司也都表明以後也許需要到大陸工作
: 每次長輩語重心長的分析現狀時
: 除了聽了不開心的反駁"我們有什麼不好?""為什麼要這麼悲觀"
: 總是會在心理問"我在做什麼?""我又能做些什麼?"
: 很懊惱自己所學與商業或科技無關
: 理想與現實總在內心裡拉鋸著...
: ※ 引述《OnlyRD (啊哈)》之銘言:
: : 其實這跟政府的政策非常有關係
: : 舉例來說...如果當年法令跟政策沒有成立科學園區..
: : 那現在還會有科技業嗎?當然沒有...
: : 尤其這幾年來
: : 台灣一直活在過去時空跟內部鬥爭的環境裡面
: : 加上大陸跟新興國家崛起之後
: : 台灣競爭的優勢已經漸漸不再
: : 政府空轉下的結果
: : 就是國際空間被壓縮
: : 產業在政策跟政治不安定社會不公義的環境下
: : 漸漸外移漸漸消失
: : 我常常覺得40.50歲的人批評現在年輕人是毫無立場的
: : 因為他們之所以能把台灣帶入經濟奇蹟
: : 其實是70歲那一輩人的正確眼光跟規劃
: : 可是呢...看看這群40.50的人們...
: : 除了自豪他們苦幹實幹之外...留下來給後代的
: : 是多麼畸形的社會跟價值觀...
: : 看著年輕人平均起薪這麼低
: : 看著這個社會越來越無恥
: : 看著這個社會越來越難翻身
: : 為什麼不能檢討一下現在身為中流砥柱的40.50歲世代呢?
: : 這幾年...台灣的經濟真的沒有不好...
: : 但是這一波跟著大陸崛起而崛起的亞洲熱來看
: : 沒有不好的台灣跟日本
: : 卻是這場世界性的影響力跟財富重分配下的超級輸家...
: : 沒有不好卻是輸家...很難想像吧...
: : 這就好比大家都考120分的時候...80分的人該怎麼評論好?
: : 所以很不知羞恥的公僕才會數著人民給的薪水說:臺灣人身在福中不知福...
: : 看看這幾年的數據
: : 台灣的出口非常暢旺
: : 可是台灣的內需卻非常低落
: : 這個結果就是有錢人大老闆賺進大把鈔票
: : 可是一般小老百姓因為內需不佳
: : 當你買的漢堡的漢堡店員工薪資不漲的時候
: : 你的薪資在老闆眼中當然是"其高無比"
: : +你個1.2K薪水就當成是恩惠
: : 但是我們這些愚民卻都被教育成
: : 只要讓大企業大公司有錢人願意投資好賺錢
: : 自然經濟就好!自然我們就會有高的薪水!
: : 可是...事實上是有錢人賺飽合法逃漏稅之後...
: : 質問你為何不更努力工作?為何你的薪資還敢提高?
: : 然後再來抱怨稅法苛刻抱怨投資環境不佳
: : M型化的社會最後一定會導致社會不安
: : 也會產生勞動力產出下降的結果
: : 當你不管幹啥起薪都25K個時候
: : 那我為啥要好好工作?
: : 那些以為跑去大陸發展就好的台商
: : 也會變得跟台灣這個社會毫無關係
: : 因為他就會變成大陸人...那就會是大陸人的問題...
: : 所以何必阻擋台商赴大陸發展呢?
: : 他出去了就會留下機會給在台灣打拼的人
: : 我們要留的是願意為台灣付出一份心力的人
: : 但前提是台灣要值得人家願意付出
: : 說真的
: : 現在政府台上的都是小丑政客
: : 不知長進的更年期中年大叔阿姨
: : 就是40.50歲世代人的一個縮影
: : 看了就覺得很可笑...
: : 他們的人生不知道感恩只知道仇恨
: : 不能客觀的面對自己的過去
: : 面對未來卻毫無自己的想法
: : 不知道如何享樂沒有文化素養
: : 更重要的是不能留給後代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
: : 這個世代的人到底都在幹麻?
: : 他們搭著嬰兒潮後人類歷史上最快速進步的列車
: : 動不動就10%成長率的好景氣
: : 物質 = 幸福 的根深蒂固觀念...
: : 其實還蠻可悲的啊...
: : 所以也不用期待什麼馬少主中興...
: : 因為我們的上一代是一個渾球集團...
: : 一個腦袋清楚的國王領導全國的瘋子
: : 最後也會變成是個瘋子的...
--
: 昨天有個對於龍應台的專訪
: 長期旅居德國的她說了很多很好的看法
: 也許可以從裡面尋找不同的觀點
: 首先.政府投資環境重不重要?
: ans:當然重要
: 如果政府能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
: 他能吸引許多的外商來國內設立公司
: 不考慮經濟層面的話
: 他也可以帶動一些與國際接軌的氛圍
: 外商來投資,很自然的會有外商孩子進入學校
: 學生從小與國際開始溝通
: 學會以更寬闊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
絕對沒這回事,
以中國大陸為例,
去投資的外資夠多了吧?
你覺得台商小孩是不是去台商學校,
美國小孩是不是去美國學校?
沒有什麼國際接軌氛圍這種事情,
除非你直接讓小孩子去交換學生或是留學.
: 2.她的孩子面對之後的就業競爭問題會不會焦慮
: ans:會
: 在歐洲,他們面對的是整個歐洲甚至是全世界的競爭
: 他們知道以後就業有可能會在法國.香港.甚至是美國
: 他的對手不只有國內.出了這個國家
: 就像瑞士人可能就會四種語言
: 他脫穎而出的機會就更高
: (看到這其實有種說不出的滋味,
: 對於英文,我只能達到流利的部份
: 還無法到達精通
: 我也沒有考慮過工作時,
: 可以與全球接軌,應該說沒有這樣的勇氣
: 我也曾經去歐洲自助旅行時,
: 碰到中文說的字正腔圓的瑞士人
: 可是那時候還沒有踏入職場
: 除了佩服,我不曾思考同樣的年紀下
: 原來我已經逐漸喪失我的競爭力)
語言優勢很重要,
這點完全贊同,
但是別忘了,跨國公司的全球化也必須配合在地化,
例如在中國拓展業務就非要借重中國在地人才不可,
所以究竟全球接軌這種事情有多重要?
我相信如果精通英文你要接軌西方社會就夠了,
不需要追求三四種語言能力,
畢竟語言是工具,不代表商業能力.
: 3.她是怎麼培養出擁有對於社會公義觀念的兩個孩子
: ans:在德國,許多議題會被列入教科書
: 就像第一點提過的外商學生共同就讀
: 他們的教科書裡,會介紹他們的文化
: 給予如何相處的學習方向
: 安德烈(她的孩子)有一天曾經帶回來一本教科書
: "媽媽這裡面有你的文章耶"
: 原來她曾經用德文發表的文章"在歐洲走在陸上的亞洲人會受到歧視"
: 他們很重視這樣的社會問題
: 從教育來面對這樣的問題
: 她也提到例如目前的台灣
: 我們也擁有許多新移民
: 事實上我們不應該壓縮他們的空間
: 把他們當成次等公民
: 反而可以透過一些國家與文化的介紹.
: 讓從孩子與不同人種的互動中
: 潛移默化地形成國際觀
龍女士十分"政治正確"的希望大家跟新移民好好相處,
單就理論上我也贊成應該要和他們好好相處,
但是實然面呢?
美國白種人歧視亞洲人歧視黑人歧視印度人,
而且從來沒有真正改善過,
但是你會覺得美國缺乏國際競爭力嗎?
國際觀和國際競爭力不能等量齊觀,
而我們真正迫切需要的是國際競爭力,
"國際觀"只能慢慢等國家富裕,進而影響文化才有機會.
畢竟,我們只是國際的孤兒而已.
: 其實還有許多很好的觀點,
: 但是這幾個項目是我印象最深刻的部份!
: 國家政策和教育對於我們的未來有沒有關係
: 當然很有關係!
教育很重要,
我們的教育政策一直有點曖昧,
一下說要頂尖大學走精英化,
一下又要社區化高中走普羅路線.
到底我們的國家教育政策是什麼?
說真的,不清楚.
: 當別的國家進行改革和推動政策時
: 停滯不前對我們有沒有關係?
: 當然有關係!
贊成,
但是改革是一個緩慢而持續的過程,
急進式,間段式的改革永遠都是治標不治本,
我們真的不應該相信有什麼政策是萬靈丹,
只要實施了台灣的競爭力就會搖身一變一砲沖天.
: 如果國家的領導方針是逐漸切斷與國際的接軌
: 我們在全球的競爭力會逐漸下降
你說的對,
"如果"國家的領導方針是逐漸切斷與國際的接軌,
競爭力會逐漸下降.
但是到底有什麼政策讓你覺得我們切斷與國際接軌?
對中投資上限嗎?
別傻了,
你想的到想去中國投資的大企業,
包括新光集團,鴻海,台塑,中信等等,
都有方法繞過法規投資中國,只是比較麻煩.
投資上限40%其實真的是喊爽的比較多,
廢一廢也不妨,
只是別期望廢了會有什麼了不起的改變就是.
國際化很重要,
但是偏重中國的國際化思維並不是真正的國際化,
反而是狹隘的獨押中國,
沒有達到分散風險.
我們在心態上因為"語言的共通性"而對中國產生一種依賴性,
只要說要往外投資就只想得到中國,
好像中國是個金礦,人人滿懷夢想去掏金.
我認為往中國前進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要小心偏狹的國際化=中國化之盲點,
否則只是從本土化/台灣化的狹隘觀點跳到中國化的狹隘觀點而已.
: 市場萎縮.國力衰退.人口與企業外移
: 就業供需不均.失業人口大幅上升
: 最後就會造成社會動亂
面對全球化,
每個國家都會面對"外移"的產業問題,
就連鼓吹全球化最力的美國也不例外,
全球化是不可逆也不可擋的,
但是如果視為猛獸就忽略了全球化的商機,
全球化代表每個國家的市場越來越接近,
在一個市場成功=數十個市場成功的放大,
這是贏者全拿的時代,
台灣只能想辦法繼續在自己專精的產業繼續保持優勢,
而個人除了盡量提昇能力也沒有什麼別的指導原則,
指望政府是不可能的,
別忘了,
無能的政府絕對不是偶然而是常態,
今天經濟奇蹟不會隨著馬/謝上台出現,
經濟奇蹟只會隨著我們台灣人的自立自強而出現.
: 40.50歲的人們面對的是戰後復甦的經濟潮
: 他們已經完成只需要努力打拼就可以達成的經濟奇蹟
: 但站在當時他們年紀上的我們
: 面臨的卻是全球化資訊的快速流通
: 市場的流通與國際競爭壓力
: 不是崇洋或媚外的心理
: 只是當實際地思考這樣的問題時
: 心裡怎麼能不焦慮?
我們這代人都要努力,
焦慮是一定的,
只要能把焦慮轉為動力就是好事情,
不必害怕承受壓力,
每一代有每一代的優勢和弱點,
盡力就是了,共勉之.
: ----
: 爸爸的公司也向大陸擴張
: 姐姐與表哥的公司也都表明以後也許需要到大陸工作
: 每次長輩語重心長的分析現狀時
: 除了聽了不開心的反駁"我們有什麼不好?""為什麼要這麼悲觀"
: 總是會在心理問"我在做什麼?""我又能做些什麼?"
: 很懊惱自己所學與商業或科技無關
: 理想與現實總在內心裡拉鋸著...
: ※ 引述《OnlyRD (啊哈)》之銘言:
: : 其實這跟政府的政策非常有關係
: : 舉例來說...如果當年法令跟政策沒有成立科學園區..
: : 那現在還會有科技業嗎?當然沒有...
: : 尤其這幾年來
: : 台灣一直活在過去時空跟內部鬥爭的環境裡面
: : 加上大陸跟新興國家崛起之後
: : 台灣競爭的優勢已經漸漸不再
: : 政府空轉下的結果
: : 就是國際空間被壓縮
: : 產業在政策跟政治不安定社會不公義的環境下
: : 漸漸外移漸漸消失
: : 我常常覺得40.50歲的人批評現在年輕人是毫無立場的
: : 因為他們之所以能把台灣帶入經濟奇蹟
: : 其實是70歲那一輩人的正確眼光跟規劃
: : 可是呢...看看這群40.50的人們...
: : 除了自豪他們苦幹實幹之外...留下來給後代的
: : 是多麼畸形的社會跟價值觀...
: : 看著年輕人平均起薪這麼低
: : 看著這個社會越來越無恥
: : 看著這個社會越來越難翻身
: : 為什麼不能檢討一下現在身為中流砥柱的40.50歲世代呢?
: : 這幾年...台灣的經濟真的沒有不好...
: : 但是這一波跟著大陸崛起而崛起的亞洲熱來看
: : 沒有不好的台灣跟日本
: : 卻是這場世界性的影響力跟財富重分配下的超級輸家...
: : 沒有不好卻是輸家...很難想像吧...
: : 這就好比大家都考120分的時候...80分的人該怎麼評論好?
: : 所以很不知羞恥的公僕才會數著人民給的薪水說:臺灣人身在福中不知福...
: : 看看這幾年的數據
: : 台灣的出口非常暢旺
: : 可是台灣的內需卻非常低落
: : 這個結果就是有錢人大老闆賺進大把鈔票
: : 可是一般小老百姓因為內需不佳
: : 當你買的漢堡的漢堡店員工薪資不漲的時候
: : 你的薪資在老闆眼中當然是"其高無比"
: : +你個1.2K薪水就當成是恩惠
: : 但是我們這些愚民卻都被教育成
: : 只要讓大企業大公司有錢人願意投資好賺錢
: : 自然經濟就好!自然我們就會有高的薪水!
: : 可是...事實上是有錢人賺飽合法逃漏稅之後...
: : 質問你為何不更努力工作?為何你的薪資還敢提高?
: : 然後再來抱怨稅法苛刻抱怨投資環境不佳
: : M型化的社會最後一定會導致社會不安
: : 也會產生勞動力產出下降的結果
: : 當你不管幹啥起薪都25K個時候
: : 那我為啥要好好工作?
: : 那些以為跑去大陸發展就好的台商
: : 也會變得跟台灣這個社會毫無關係
: : 因為他就會變成大陸人...那就會是大陸人的問題...
: : 所以何必阻擋台商赴大陸發展呢?
: : 他出去了就會留下機會給在台灣打拼的人
: : 我們要留的是願意為台灣付出一份心力的人
: : 但前提是台灣要值得人家願意付出
: : 說真的
: : 現在政府台上的都是小丑政客
: : 不知長進的更年期中年大叔阿姨
: : 就是40.50歲世代人的一個縮影
: : 看了就覺得很可笑...
: : 他們的人生不知道感恩只知道仇恨
: : 不能客觀的面對自己的過去
: : 面對未來卻毫無自己的想法
: : 不知道如何享樂沒有文化素養
: : 更重要的是不能留給後代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
: : 這個世代的人到底都在幹麻?
: : 他們搭著嬰兒潮後人類歷史上最快速進步的列車
: : 動不動就10%成長率的好景氣
: : 物質 = 幸福 的根深蒂固觀念...
: : 其實還蠻可悲的啊...
: : 所以也不用期待什麼馬少主中興...
: : 因為我們的上一代是一個渾球集團...
: : 一個腦袋清楚的國王領導全國的瘋子
: : 最後也會變成是個瘋子的...
--
All Comments
By Daniel
at 2007-11-21T21:52
at 2007-11-21T21:52
By Jack
at 2007-11-22T02:39
at 2007-11-22T02:39
By Megan
at 2007-11-24T03:30
at 2007-11-24T03:30
By Robert
at 2007-11-28T12:48
at 2007-11-28T12:48
By John
at 2007-12-01T16:31
at 2007-12-01T16:31
By Oscar
at 2007-12-04T22:58
at 2007-12-04T22:58
By Tristan Cohan
at 2007-12-05T11:11
at 2007-12-05T11:11
By Aaliyah
at 2007-12-07T06:54
at 2007-12-07T06:54
By Steve
at 2007-12-10T05:18
at 2007-12-10T05:18
By Kama
at 2007-12-10T08:10
at 2007-12-10T08:10
By Emma
at 2007-12-12T11:29
at 2007-12-12T11:29
By Susan
at 2007-12-12T19:18
at 2007-12-12T19:18
By Yedda
at 2007-12-13T20:39
at 2007-12-13T20:39
By Gilbert
at 2007-12-15T23:47
at 2007-12-15T23:47
By Ivy
at 2007-12-19T09:28
at 2007-12-19T09:28
By Agnes
at 2007-12-20T12:10
at 2007-12-20T12:10
By Franklin
at 2007-12-22T21:44
at 2007-12-22T21:44
By Victoria
at 2007-12-23T04:43
at 2007-12-23T04:43
By Andrew
at 2007-12-25T02:19
at 2007-12-25T02:19
By Erin
at 2007-12-25T03:54
at 2007-12-25T03:54
By William
at 2007-12-26T13:16
at 2007-12-26T13:16
By Barb Cronin
at 2007-12-30T07:24
at 2007-12-30T07:24
By Olivia
at 2008-01-03T05:54
at 2008-01-03T05:54
By Edward Lewis
at 2008-01-07T15:11
at 2008-01-07T15:11
By Annie
at 2008-01-08T12:29
at 2008-01-08T12:29
By Daniel
at 2008-01-11T07:08
at 2008-01-11T07:08
By Olga
at 2008-01-14T04:29
at 2008-01-14T04:29
By Linda
at 2008-01-14T17:19
at 2008-01-14T17:19
By Zora
at 2008-01-16T14:38
at 2008-01-16T14:38
By Olive
at 2008-01-20T22:00
at 2008-01-20T22:00
By Ida
at 2008-01-23T15:41
at 2008-01-23T15:41
By Steve
at 2008-01-26T18:57
at 2008-01-26T18:57
By Franklin
at 2008-01-29T15:24
at 2008-01-29T15:24
By Aaliyah
at 2008-02-03T02:18
at 2008-02-03T02:18
By Tracy
at 2008-02-03T11:50
at 2008-02-03T11:50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08-02-08T09:50
at 2008-02-08T09:50
By Erin
at 2008-02-11T19:34
at 2008-02-11T19:34
By Brianna
at 2008-02-15T01:42
at 2008-02-15T01:42
By Robert
at 2008-02-15T21:09
at 2008-02-15T21:09
By Caitlin
at 2008-02-17T03:08
at 2008-02-17T03:08
By Poppy
at 2008-02-17T08:35
at 2008-02-17T08:35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08-02-17T18:54
at 2008-02-17T18:54
By Bethany
at 2008-02-21T01:18
at 2008-02-21T01:18
By Ethan
at 2008-02-21T13:27
at 2008-02-21T13:27
By Sarah
at 2008-02-25T09:38
at 2008-02-25T09:38
By Edward Lewis
at 2008-02-25T21:17
at 2008-02-25T21:17
By Hedwig
at 2008-03-01T16:09
at 2008-03-01T16:09
By Ethan
at 2008-03-05T03:42
at 2008-03-05T03:42
By Elizabeth
at 2008-03-07T19:50
at 2008-03-07T19:50
By Freda
at 2008-03-12T17:07
at 2008-03-12T17:07
By Freda
at 2008-03-16T06:23
at 2008-03-16T06:23
By Vanessa
at 2008-03-17T15:30
at 2008-03-17T15:30
By Kelly
at 2008-03-22T11:59
at 2008-03-22T11:59
By Selena
at 2008-03-27T11:06
at 2008-03-27T11:06
By Wallis
at 2008-03-31T20:55
at 2008-03-31T20:55
By Lauren
at 2008-04-05T15:17
at 2008-04-05T15:17
By Erin
at 2008-04-09T17:30
at 2008-04-09T17:30
By Rebecca
at 2008-04-13T07:59
at 2008-04-13T07:59
By Anthony
at 2008-04-17T18:03
at 2008-04-17T18:03
By Gilbert
at 2008-04-18T01:31
at 2008-04-18T01:31
By Aaliyah
at 2008-04-20T06:57
at 2008-04-20T06:57
By Mason
at 2008-04-24T13:52
at 2008-04-24T13:52
By Quintina
at 2008-04-29T05:18
at 2008-04-29T05:18
By Olga
at 2008-05-01T16:03
at 2008-05-01T16:03
By Rae
at 2008-05-03T16:12
at 2008-05-03T16:12
By Yedda
at 2008-05-04T13:09
at 2008-05-04T13:09
By Gary
at 2008-05-08T17:30
at 2008-05-08T17:30
Related Posts
Re: 北部跟中南部的家長觀念
By Eartha
at 2007-11-15T01:15
at 2007-11-15T01:15
土木系畢業的學長姊「轉行」都做哪些工作?
By Sierra Rose
at 2007-11-14T14:48
at 2007-11-14T14:48
國外業務的發展性
By Linda
at 2007-11-05T22:04
at 2007-11-05T22:04
有關於市場行銷
By Ivy
at 2007-10-31T11:54
at 2007-10-31T11:54
技術員還是走本科做紡織業務助理?
By Kristin
at 2007-10-18T15:52
at 2007-10-18T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