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UW/Smith/Babson錄取(顧問David Lee) - 工管
By Jack
at 2020-06-20T14:23
at 2020-06-20T14:23
Table of Contents
在準備MBA申請的路上跌跌撞撞,很幸運的在一年內準備並申請上學校。
在有太太以及小朋友的情況下準備著實不易,能夠有這樣的結果已經非常滿意。
在這段期間,大致上可以規劃出一些心得,包含以下幾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準備流程(GMAT/TOEFL)
2)尋找顧問(合作對象為 David Lee)
3)訪談校友,準備面試
4)Mock interview以及獎學金爭取
申請背景簡介
年齡: 34
學歷: 124學士/115碩士
工作經驗: 6y 軟體工程師經驗
GMAT: 一戰560, 三戰610
TOEFL: 95
GPA: 大學 3.45/4, 研究所3.56/4
MBA申請結果(全部投R3)
申請名單: USC(IBear)/Forster-TMMBA/Boston College/
Babson College/Maryland/Kellogg/McCombs
Rejected: Boston College(with interview) / Kellogg(without interview)
Admitted: USC/Foster-TMMBA/Babson/Maryland(all with $$)
Unknown: McCombs
準備流程(GMAT/TOEFL)
在這邊非常建議大家先準備GMAT,畢竟MBA申請上,TOEFL分數不是決定性的因素(除非有
些學校設定requirement)。
GMAT考試當中可以學到一些閱讀文章的方法,以及培養自己閱讀以及邏輯方面的習慣。對
於準備TOEFL的Reading部分會有些幫助。
由於分數部分我不是非常理想,只能夠建議大家適當的準備順序。
尋找顧問
顧問的部分我找了兩位做免費諮詢,分別是Sabina Huang(AKAD) 以及 David Lee(每周一
MBA生涯公益解惑日作者)。
建議大家要做免費諮詢了解顧問的磁場是否合適,畢竟是需要合作接近半年的。
最後選擇了David Lee,因為David主要的強項是職涯規劃,可以在準備MBA申請的過程當
中,透過他巧妙的引導以及討論之下,了解更深層的自己並知道知己與眾不同的長處。
另外就是David Lee非常好聊,感覺像是朋友一樣,還是覺得要找聊的來得顧問合作。
透過David Lee獨門的三趨力理論,找出從小到大培養出來的三種特性,並用這三種長處
力壓群雄。
基本上與David Lee的合作分為三階段,
1)探勘職涯三趨力以及修改履歷
David Lee跟我在這部分花了非常多的時間討論,主要是透過了解你的家庭背景以及成長
過程,推敲培養出來的三趨力,這些討論的內容,也會在之後撰寫Essay當中發揮出他的
威力。
雖然一開始花了約八週跟David Lee慢慢討論,但是這些素材準備後之後,後面寫Essay就
如魚得水。
順帶一提,這個過程比較像是跟心理諮商師討論,透過這過程找出你自己本身無法被取代
的強大之處。
2)選校以及Essay編撰
David Lee會根據推出來的三趨力,推薦適合你的學校。 當然GMAT的分數也很重要,主要
選擇學校的決定權還是在你。
在故事挖掘完整與細節充分的情況下,David的Essay架構功力與效率都令人滿意。
讓我能在兩個月內完成所有學校的Essay與其他申請文件。
3)訪談校友,準備面試
這部分我花了些心思,在開始準備GMAT以及TOEFL之前我就常跑一些Mingle event,
Ambassador event,或 Coffee Chat.
對於非常有興趣的學校,我會先研究這間學校我想要的Program進行提問。
舉例來說,如果是創業相關的學程的話,我就會去參考學校創業中心的資源以及課程,然
後在Linkin上找校友詢問問題。
大部分的校友人都非常好,大部分都會願意跟你通個電話討論,在討論過程前,準備好你
的疑問,以及想了解學校的問題,會非常有效的在短短30分鐘內讓你瞭解這間學校。
非常建議,在申請學校前多透過學生了解這間學校,不然很有可能期待與實際會有很大的
落差。
4)Mock interview以及獎學金爭取
Interview 準備也是David的強項,用他的131結構及CARL
(Challenge,Action,Results,Learning)讓整體的回答更有架構性。
面試過程中沒有碰到出乎意料的題目,倒是在準備Mock Interview的過程中,了解自己遺
漏的部分。
面試的過程中,我認為最先要克服的是心理上面的緊張。我是一個很容易緊張的人,希望
把事情做得非常完美,所以在面試的時候都非常抖,哈哈。
大致上就是要在Interview準備中錄影,在練習幾次過後回來看看自己有沒有需要調整的
部分(包含姿體表達,用字,以及是否流暢等。)
申請上學校之後,David Lee這邊也提供了如何爭取獎學金的策略,結果來看非常有效。
感謝這一路上伸出援手的朋友,熱心的校友和樂於分享打氣的戰友們。
還沒開始MBA生活便感受到Networking的力量與重要性。
期待有一天我能夠幫助未來的申請人能夠更加了解我的學校。
由於篇幅關係,就不贅述Essay與面試的細節。
對這些學校有興趣者,可私下站內信給我,希望我能夠給予你幫助!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健健康康,申請MBA順利。
--
在有太太以及小朋友的情況下準備著實不易,能夠有這樣的結果已經非常滿意。
在這段期間,大致上可以規劃出一些心得,包含以下幾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準備流程(GMAT/TOEFL)
2)尋找顧問(合作對象為 David Lee)
3)訪談校友,準備面試
4)Mock interview以及獎學金爭取
申請背景簡介
年齡: 34
學歷: 124學士/115碩士
工作經驗: 6y 軟體工程師經驗
GMAT: 一戰560, 三戰610
TOEFL: 95
GPA: 大學 3.45/4, 研究所3.56/4
MBA申請結果(全部投R3)
申請名單: USC(IBear)/Forster-TMMBA/Boston College/
Babson College/Maryland/Kellogg/McCombs
Rejected: Boston College(with interview) / Kellogg(without interview)
Admitted: USC/Foster-TMMBA/Babson/Maryland(all with $$)
Unknown: McCombs
準備流程(GMAT/TOEFL)
在這邊非常建議大家先準備GMAT,畢竟MBA申請上,TOEFL分數不是決定性的因素(除非有
些學校設定requirement)。
GMAT考試當中可以學到一些閱讀文章的方法,以及培養自己閱讀以及邏輯方面的習慣。對
於準備TOEFL的Reading部分會有些幫助。
由於分數部分我不是非常理想,只能夠建議大家適當的準備順序。
尋找顧問
顧問的部分我找了兩位做免費諮詢,分別是Sabina Huang(AKAD) 以及 David Lee(每周一
MBA生涯公益解惑日作者)。
建議大家要做免費諮詢了解顧問的磁場是否合適,畢竟是需要合作接近半年的。
最後選擇了David Lee,因為David主要的強項是職涯規劃,可以在準備MBA申請的過程當
中,透過他巧妙的引導以及討論之下,了解更深層的自己並知道知己與眾不同的長處。
另外就是David Lee非常好聊,感覺像是朋友一樣,還是覺得要找聊的來得顧問合作。
透過David Lee獨門的三趨力理論,找出從小到大培養出來的三種特性,並用這三種長處
力壓群雄。
基本上與David Lee的合作分為三階段,
1)探勘職涯三趨力以及修改履歷
David Lee跟我在這部分花了非常多的時間討論,主要是透過了解你的家庭背景以及成長
過程,推敲培養出來的三趨力,這些討論的內容,也會在之後撰寫Essay當中發揮出他的
威力。
雖然一開始花了約八週跟David Lee慢慢討論,但是這些素材準備後之後,後面寫Essay就
如魚得水。
順帶一提,這個過程比較像是跟心理諮商師討論,透過這過程找出你自己本身無法被取代
的強大之處。
2)選校以及Essay編撰
David Lee會根據推出來的三趨力,推薦適合你的學校。 當然GMAT的分數也很重要,主要
選擇學校的決定權還是在你。
在故事挖掘完整與細節充分的情況下,David的Essay架構功力與效率都令人滿意。
讓我能在兩個月內完成所有學校的Essay與其他申請文件。
3)訪談校友,準備面試
這部分我花了些心思,在開始準備GMAT以及TOEFL之前我就常跑一些Mingle event,
Ambassador event,或 Coffee Chat.
對於非常有興趣的學校,我會先研究這間學校我想要的Program進行提問。
舉例來說,如果是創業相關的學程的話,我就會去參考學校創業中心的資源以及課程,然
後在Linkin上找校友詢問問題。
大部分的校友人都非常好,大部分都會願意跟你通個電話討論,在討論過程前,準備好你
的疑問,以及想了解學校的問題,會非常有效的在短短30分鐘內讓你瞭解這間學校。
非常建議,在申請學校前多透過學生了解這間學校,不然很有可能期待與實際會有很大的
落差。
4)Mock interview以及獎學金爭取
Interview 準備也是David的強項,用他的131結構及CARL
(Challenge,Action,Results,Learning)讓整體的回答更有架構性。
面試過程中沒有碰到出乎意料的題目,倒是在準備Mock Interview的過程中,了解自己遺
漏的部分。
面試的過程中,我認為最先要克服的是心理上面的緊張。我是一個很容易緊張的人,希望
把事情做得非常完美,所以在面試的時候都非常抖,哈哈。
大致上就是要在Interview準備中錄影,在練習幾次過後回來看看自己有沒有需要調整的
部分(包含姿體表達,用字,以及是否流暢等。)
申請上學校之後,David Lee這邊也提供了如何爭取獎學金的策略,結果來看非常有效。
感謝這一路上伸出援手的朋友,熱心的校友和樂於分享打氣的戰友們。
還沒開始MBA生活便感受到Networking的力量與重要性。
期待有一天我能夠幫助未來的申請人能夠更加了解我的學校。
由於篇幅關係,就不贅述Essay與面試的細節。
對這些學校有興趣者,可私下站內信給我,希望我能夠給予你幫助!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健健康康,申請MBA順利。
--
Tags:
工管
All Comments
By Annie
at 2020-06-24T12:18
at 2020-06-24T12:18
Related Posts
美國公民對於錄取率影響
By Jacob
at 2020-06-16T17:12
at 2020-06-16T17:12
徵求練習case interview夥伴
By Steve
at 2020-05-27T23:53
at 2020-05-27T23:53
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用MBA蓋生涯金字塔1
By Ula
at 2020-05-20T00:18
at 2020-05-20T00:18
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免試入學如何選校?
By Franklin
at 2020-05-12T18:10
at 2020-05-12T18:10
Hitotsubashi ICS (一橋) MBA申請經驗
By Jack
at 2020-05-10T17:31
at 2020-05-10T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