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學不知義?學?知?義?各是何指? - 工作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15-10-27T03:37

Table of Contents


已更新項目:
★可以舉例嗎?謝謝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KILSO0svJk
2個已更新項目:
在存在以下馬上就是單一性,其次就是真理,再次則是美麗,最後是善。
將超越特徵安排在甚麼秩序內!?
3個已更新項目:
我們所指出的存在的第三個特徵與第二個特徵有何不同之處?
4個已更新項目:
2015˙11˙05
善、惡、範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KJvnO-I57U
5個已更新項目:
2015˙11˙06
美麗、潛能及現實
Tags: 工作

All Comments

Wallis avatar
By Wallis
at 2015-11-01T00:29
學藝教育可以說是一種培養文化工程師的教育,它不單具有延續文化的作用,且需使文化不斷創新的發展。
古老的中國和希臘,學藝教育的內容,大抵相同,它們都重視歷史、文學、藝術、音樂、數學,但訓練的重點,有顯著的差別。希臘的學藝訓練,主要的目的在發展人的心智能力,中國則放在創造完美的人格。
發展心智能力.必須剃除實用動機.培養純知的思考.從事知性的工作。著重這些訓練.是希臘在較早時就能產生邏輯學.經驗科學.知識分類的原因之一。學藝教育的重點既在這一面.則知性或知識的追求者.有「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的想法.勢所難免.因發展心智能力的終極目標.在發現真理.要發現真理.需推翻舊說.不斷推陳出新.在這一目標下.師承是過渡性的.一個大哲學家必須獨立門戶.開闢新天地。我們讀西方哲學史.學派之眾多.猶如千門萬戶.個個傲然獨立.壁立萬仞.兩千多年的發展.就像連綿不斷的群山.期間雖有前後承續的關係.但如萬壑競流.個個有不同的精神面貌。
中國方面的情形完全不同。學藝教育的重點既在創造完美的人格.就不必去走一條曲折迂迴的路.先從知性方面訓練.而可以直接從行動.實踐中去磨練.「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就人格意義說.行的價值遠甚於知.孔.孟所重的古聖王.都是行動人物。先�
Daph Bay avatar
By Daph Bay
at 2015-10-28T21:28
西方哲學源於希臘,希臘哲學真正發展了西方人類對智慧探討的深度。在希臘的時代,所有哲學家所關心的,都是宇宙與人生的問題,及至今日,西方哲學,仍是以宇宙及人生為主。我們在探討希臘所以會探討宇宙及人生的問題,不外是感應到宇宙的無限偉大,及人生的有限渺小,在一個渺小的人中,仍要努力研究宇宙的問題,雖明知其不可為而仍然為之,這就是奧林匹斯精神的根本意義之一。
蘇格拉底的時代,是一個崇拜奧林匹斯山中諸神祇最熱烈的時代,蘇格拉底看到當時人如此的迷信於神明,乃提出知與行的問題。在蘇格拉底以前的人,他們所注重的、所分析、所觀察的,都是知識客體的問題、知識對象的問題。至於知識本身或重視知識主體的問題,則是從蘇格拉底開始。
我們每一個人對於自己從何而來,往何而去,如何行事,都有很大的疑惑,但人的知識領域,如果完全用理智的方法,有時並不能幫我們解決這些疑惑,只有用宗教的方法,才能幫我們解答。因為宗教不僅是對一個人類未來響往的解答,也是倫理、知識、宇宙觀的大結合。所以柏拉圖對宗教的架構,就是基於如此的方法及態度。
亞里斯多德的哲學之不同於柏拉圖,乃是因為柏拉圖是一個觀念論者,而亞里斯多德却是一個實在論者,觀念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15-10-29T13:47
借錢要還就是義
Thomas avatar
By Thomas
at 2015-10-28T23:44
善、惡、範疇
多樣性本身是否也有它的單一性?
單一性29~3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Kkxbw3s2pM
一滴水加進另一滴水,結果到底變成幾滴?
如何區分理性的真理與事實的真理?
譬如
有匿名回答者的回答一天內就有2位數的按讚數
放錯區域發問的問題三天內就有3位數的回答數
以上透過網頁都可以證明它們是理性的真理~真的就是有那麼多
但是不是事實的真理呢?
數百個回答同時走錯地方去回同一則問題?
過去的知識+確實有過百人投票、評價沒錯
不過我們還是要問
它們是理智的真理或是事實的真理!?
「你現在不回答及負評了?改以廣告者身分擾亂!?」
「knowledgekeepsnobetterthenfish被封鎖後已開始做出回應了」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
Steve avatar
By Steve
at 2015-10-28T14:04
人不學不知義?學?知?義?各是何指?
第一年先端正其志向,同時學習句讀。
第三年教其治學的態度,以及與同門相處之道。
第六年鼓勵其廣事涉獵,以奠定深厚的基礎,並需多多親近其師。
第七年練習與同道討論問題。並擇取益友。
第九年,學習已達完成階段,這時候在知識方面已能觸類旁通,從事推理的思考,在個人方面已能自強獨立,即使沒有老師的鞭策,精神也不致退返。完成前四個階段謂之小成,到第五階段,則達大成之境,一個人經過此漫長的教育歷程,才算具備化民易俗的條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ZI5ST5BfNc
惡的觀念很顯明地應該由它所相反的善的觀念來著想。因為我們說過善主要是可追求的,所以凡是可以追求的都是善,所以結論應該只是不能是任何願望對象的能是一個惡。因為在自然所包羅的積極性裡沒有這樣的事物,所以必須把惡擲到非存在的階層裡。
實在,如同凡是存在都願望它的個別存在並且保護它,那麼應該結論是凡是存在,只因為它存在。就多多少少可願望的,因為欲望是善的真正判斷者,它的本質是願望的固有對象。
另一方面,一切事物顯示一種活動力.也因此顯露它的自然傾向;所以一切事物適宜它以外的某一事物,而這件事物對它乃是一個善。而惡本身不��
Vanessa avatar
By Vanessa
at 2015-10-31T08:45
在伊麗莎白時代的戲劇裡頭顯然有種甦醒的力量和無窮的眼界感
在宇宙中的每一件事物都不斷地在彼此移開
『有一天他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幫助一位拉着一車木材的苦力上坡又下坡.事後他看到車夫臉上的快樂.感激.心中覺得無比的充實.輕鬆。可是回到家中.說明遲歸的原因.他父親卻不悅的說:「一個堂堂大學生.在街上推車.不覺得失身分.丟面子嗎?」他對父親的話是:「呀!父親.我的心沉入黑暗的地牢.我真不明白您的思想!如今的大學生.已快成社會的特殊份子..只會消費的寄生蟲.我們早該覺醒.早該流汗.我們的生活是不應該脫離現實的。不應自恃過高.嬌生慣養.對於卑微的工作不屑一顧.變成一個軟弱.虛幻不實.空涵口號的書生。....父親請指導我.做一個有骨有血的人吧!」』
在以上的例子裏,父親代表士大夫傳統觀念的習俗反應,因此把身分、面子看的很重。兒子在一個傳統約束較少的社會長大,對勞力的價值有了新的認識,因而對他們也比較有同情心,於是有了新的觀念的反應。這代表一種新的轉變,得來確實不易,因為有這樣覺醒的青年並不多。
現代心理學家比傳統哲學家對習慣有進一步的了解,他們指出,行為和思考樣式的習慣累積之後,才成為一個人的故有習慣;此種習性之累積之統合形成了一個人的自
Olga avatar
By Olga
at 2015-10-28T23:19
經書不能完全靠理解需要靠生活來印證沒有相當道德生活艱苦奮鬥經驗的人很難有真正的悟解。以儒家的論語來說宋儒嘗說一個人在讀論語和讀論語後如果沒有甚麼改變等於沒有讀。從這話就不難知道這類書的性質。如果沒有道德的真誠和升高道德水平的決心就如同面臨寶山仍將是空手而回。
張橫渠說:「性者,心之體。情者,心之用。而心乃統性情者也。」
人之心體.雖然只具方寸間.但與天地同其大。而心之用.更與天地同流。人心不僅僅主乎一身.而實涵天下之理.理雖散在萬事.但並不外乎人心。一個人從「寂然不動」的靜之性.發而為「感而遂通」的動之情.這是人心的體用.也即是性情的表現。所以只要能夠充實吾心體之本源.則盈天地皆心也.不過充吾心體之本源.是極其艱苦的實踐。
達摩祖師曾說:「吾滿二百年後.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說理者多.通理者少。」
這一段話.乃是說充實吾心體之本源工夫.也是力行實踐的真功夫.不在乎言說。大凡反求諸己.明心見性的實踐.必先明諸知所住.然後力行以求全至.確實是一段極其艱苦的行程。所以王陽明說:
「聖人之心如明鏡,纖翳自無所容,自不消磨刮。若常人之心,如斑垢駁蝕之鏡,須痛磨刮一番,盡去駁蝕,然後纖塵即見,才拂便去,亦不消費力」
祇再痛��
Selena avatar
By Selena
at 2015-10-30T18:34
應該更進一步檢討這個基本概念:善
亞里斯多德說:善是一切事物所願望的。這個不斷被聖多瑪斯採納而又無可非議的定義,是我們這個問題的一切理論的基礎。值得想望是善的本名;所以找出願望的根源就是努力給善加一個定義。那麼,若不是它的完善,甚麼使一件事物是值得想望的?一切存在,根據某一方面,豈不都是在尋找能使它完善的嗎?何況,每一件事物的第一個完善就是它的現實性。可能的存在或潛能的存在不是任何事物的完善。最後,現實性最普遍的意義是存在。超越的存在,不管一切範疇或其他的區別,就是善的本質,這樣我們由於反證再度找到我們用以修飾並且註明它的屬性是起點的同一性。值得追求的存在,就是善。所以嚴格的講:一切的存在都是好的,我們也要立刻加添一句:正因為它是存在,那是千真萬確的。只有在缺乏裡才有惡,並且完全缺乏善的只有「虛無」了。
然而應該注意的是,正因為存在及善是不分軒輊的,只是論普遍方面,它們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而論平行的區分,它們則有區別。如果存在分潛能與現實,關於這一點我們以後還要詳談,善也實行這個區分,准物質本身也是好的,並且一個善的希望也是一種善,所以非存在本身也因某種方式分享善,其條件則是不要是一個絕��
Elvira avatar
By Elvira
at 2015-10-27T13:42
在存在以下馬上就是單一性,其次就是真理,再次則是美麗,最後是善。
將超越特徵安排在甚麼秩序內!?
我們所指出的存在的第三個特徵與第二個特徵有何不同之處?
有兩種審察存在的方式:第一是論它的因理想而把握的性質;第二是論分享這個性質的實體。所以如果存在與我們發生關係,那是因為它衡量我們並且也完成我們,而這可能由兩種方式實現:或者它以性體的資格而完成我們,那麼我們就在真的角度下考察它;或者它以實體及自然的積極性的姿態來完成我們,那便是善。所以我們說過真理首先並且原來是在我們內,相反的,善則在自己使我們響往它。
時間空間是哲學問題嗎?
老子和莊子何以是道教的代表?
Illusion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1qzm3UUTrg
♪≡♫≡♬≡♩≡♪≡♩≡♪≡♫≡♬≡♩≡……☆★☆…..≡♩≡♪≡♫≡♬≡♩≡♪≡♫≡♬≡♩≡♪≡♩≡♪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不計功利,不論成敗,是民族道德的力行實踐精神。
「朝聞道,,夕死可矣!」和「志士仁人,殺身成仁」,是為求真理而勇於犧牲的氣度。
「泰而不驕,剛毅木訥」和「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是個人克己修身,自覺反省功夫。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Tom avatar
By Tom
at 2015-10-31T03:18
教學是一門複雜的藝術和其他藝術一樣它富創造性又和其他藝術不同不能單憑天賦它需要有良好學藝教育的訓練還要愛心和特殊知人的能力然後才能諄諄善誘因材施教
在中國教學不只是灌輸知識最重要的是變化氣質改造人格培養社會領導人才。一個傑出教師甚至能影響一地區的風俗社會對教師的期待和他們給於教師的尊崇一樣的多。
禮記.學記.在古代教學理論上.是一篇重要的文獻.其中談及教學藝術
..
第一.認為「能博喻然後能為師」
第二.認為「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
孩子接受正式教育
傳統的大家庭裡,尤其是女性眾多的家庭,在孩子接受正式教育以前這段時間,往往流於驕縱,明代呂近溪對這種教養方式,頗不以為然。他說:「兒小任情驕慣,大來負了親心,費盡千辛萬苦,分明養個讐人。」哲學家呂坤也抱著同樣的看法:「從小做人,休壞一點,覆水難收,悔恨已晚。」
唐代孫思邈,對教養兒童的意見,對現代人仍有參考的價值。他主張對十歲以下的兒童,不宜採取壓制方式,以免使他的身心受到損害。同時他也不贊成太放任的方式。到十一歲以上的兒童,管教方式才應漸漸加嚴。明代打哲學家王陽明,贊同孫思邈對兒童不宜採取壓制方�
Hedy avatar
By Hedy
at 2015-10-30T08:30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說到為人子者,必須從小就求學,為什麼要求學呢?這裡就先舉了一個例子:
「玉不琢,不成器。」玉石如果不加以琢磨,就沒有辦法成為有用的器具。我們知道古人常常用玉來做成各種裝飾品或器皿,這些我們可以在臺北的故宮博物院中觀賞到。當我們看到一件件光滑溫潤的玉器時,無不讚嘆它的冰清玉潔與雕工的精細,但是可曾想過,一件玉器實在是得來不易啊!
「玉」本來是以石頭的狀態存在於深山中,我們稱作玉石,它並不是一挖出來就是一塊美玉的,我們由「和氏璧」的歷史故事可以知道:一塊玉石若不是稍具眼力的人是看不出來的。玉,它包在璞當中,要先切開,再把旁一邊的廢石磋掉,這時玉質一現出來了,但玉面還不平整仍然很難看,這時玉工就著玉的形狀和顏色,決定要做什樣東西,才琢成所需的樣式,完成後再慢慢細磨,才顯出它的平滑光亮,成為一件美麗的玉器,如果沒有經過琢磨的工夫又怎能成器呢?
人也跟玉一樣,想成器,就要求學,「人不學,不知義。」如果不求學,就不知道聖賢的道理,不知道那些是合乎義理,是應該做的;那些是不合乎義理不應該做的。若不會分辨,心中沒有一個標準,任由自己的喜好去做,就不免要做錯事了。也因為分不��
Tom avatar
By Tom
at 2015-10-27T09:30
在伊麗莎白時代的戲劇裡頭顯然有種甦醒的力量和無窮的眼界感
在宇宙中的每一件事物都不斷地在彼此移開
教學是一門複雜的藝術和其他藝術一樣它富創造性又和其他藝術不同不能單憑天賦它需要有良好學藝教育的訓練還要愛心和特殊知人的能力然後才能諄諄善誘因材施教
在中國教學不只是灌輸知識最重要的是變化氣質改造人格培養社會領導人才。一個傑出教師甚至能影響一地區的風俗社會對教師的期待和他們給於教師的尊崇一樣的多。
百丈懷海在馬祖道一門下時
師徒兩人出外散步
看到一群野鴨飛過去
..................
「今天我的鼻子已經不痛了」
「你已完全了解我的意思了」
龐蘊第一次見石頭希遷
「不予萬法做伴的人是誰?」
「等你一口吸進了西江之水我才告訴你」
南拳普願對弟子趙州從稔說
「現在我們最好是離群與異類為五」
「先不說「異」字請問什麼是類」趙州說
..........
「我懊悔沒有多踢他一腳」
這種奇異的教學法現代人已很難領會。無疑的在中國教學史上它代表極高境界成為人精神教育智慧教育的一個典型。精神教育需依賴健旺的精神智慧教育要靠活潑的智慧而且世俗的格套越少越好這樣教者與學者之間才能有高度的溝通和充分的開放。從這個觀點大禪師們的�
Callum avatar
By Callum
at 2015-10-29T21:05
樓主啊!網友啊!
「記住!我只能告訴你真相。」探求真相,解脫煩惱,便是修行的實義,......
億萬人口渾渾噩噩過活,完全無知。
如是、如是眾生無明多愚癡,易如是「蠅愛尋光紙上鑽,不能透處幾多難。」
難如是「蠅愛尋光紙上鑽,不能透處幾多難。忽然撞著來時路,始覺平生被眼瞞。」
這時,話若是要說透機,淚水是撥抹離.......
樓主、網友
你有沒有看著這世界,
驚嘆它的完美和造物主的天才呢?
億萬人口渾渾噩噩過活,完全無知。
──《駭客任務》對白
詳細,請恭閱[佛教正覺同修會]正犀菩薩的慈悲開示
請恭閱
十方論壇 http://a202.idv.tw/discuz/forum.php
我看電影《駭客任務》(第4期目次5)
我看電影「駭客任務」
你有沒有看著這世界,
驚嘆它的完美和造物主的天才呢?
億萬人口渾渾噩噩過活,完全無知。
──《駭客任務》對白
電影”Matrix”(台灣譯為《駭客任務》,香港譯為《廿二世紀殺人網絡──主體》)第二集於今年(2003年)上演,我還沒看過,我現在講的是第一集,好像是在1999年上演。這部電影我已在有線電視上看過二、三次,但是精彩的對話太多,來不及抄下來,只好租DVD回家慢慢欣賞。這部電影真的很難得,即使佛教界自己籌資,拍一部電影來�

技術人員找在家兼職工作兼職會很累嗎?

Barb Cronin avatar
By Barb Cronin
at 2015-10-27T02:38
希望大家可以幫小的回答!!!!!and#39;.and#39;.

想做兼職我想找個兼職小工作?

David avatar
By David
at 2015-10-27T02:31
網路*賺錢and#39;and#39;and#39;在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