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證照 讓知識跟上時代 - 證照
By Zora
at 2012-05-16T21:34
at 2012-05-16T21:34
Table of Contents
新聞來源:聯合報 〔吳泓勳〕
新加坡副總理尚達曼在4月時的一場演說中提出「台灣故事」(Taiwan story),把台灣
引為負面教材。尚達曼指出,台灣人平均薪資下降,原因在於台灣對外國人才採取「閉關
政策」;台灣優秀的人才變少了,有些移往國外,外人進不來。的確,台灣人過去十多年
的平均名目所得增長有限;如果再將通膨因素考慮進去,實質所得幾乎停滯。
為什麼?台灣因為種種原因,逐漸成為一個封閉市場,大眾對國際情勢或國際財經漠不關
心,每天習慣接收的都是本地新聞,例如哪裡的小吃大排長龍,或是藝人三角戀的風花雪
月,對真正影響世界變動的國際新聞,尤其財經方面,敏感度相當的低,人才的整體水平
不見提升,妨礙台灣的進步。
要如何提升台灣的競爭力、提升台灣的水平?我們需要培養更多的人才。但人才是需要教
育,人才更要學習。台灣現有168所大學,高等教育相當普及,但多數人畢業後就不再學
習,財經知識的活用更是有限。我們需要提高台灣民眾的知識能力,轉化成國際競爭力。
個人能力要透過學習時時提升,將學習轉化成習慣;一個借力使力的簡單方法就是藉由測
驗,提升自己。在考前準備過程中,自然而然養成習慣,內化新知的吸取。
提升國際競爭力首要基本條件在於語言能力。想成為國際優秀人才,外語能力的是必須的
。因此現在各大專院校普遍要求學生要通過一定程度的語文檢定,才能畢業。畢竟英文還
是國際通用語言,因此多益、雅思、托福、甚至GRE都值得年輕朋友挑戰。
另外,像台灣人對日本不算陌生,藉由日劇,大家對日本也有一定程度的認識,但先前我
與日本交流協會的對談中發現,日方普遍覺得,現在台灣新世代的年輕人對日文不夠深入
。日本在失落20年後,急於尋找新市場、新工廠,他們也看上中國大陸。但從東京到北京
,最短的路要經過台北。年輕人學習日語,通過日文檢定,成為知日派,也是值得投資的
方向。
在語言之外,提升國際競爭力另一個重點在於財經知識。有充足的財經知識,才可以快速
掌握國際情勢變化,為個人、為公司作出最好的應對,尤其國際財經情勢瞬息萬變,沒有
持續觀察學習,很快就會落後。如同學習語言一般,在初期可以藉由檢定測驗的方式,提
升學習的成效與動力。
舉例來說,歐債事件就像一場連續劇,每天都有新事件。先前歐盟要求各國採行撙節政策
,財政減赤,但由儉入奢易,由奢返簡難;法國總統沙克吉連任失利,就是法國民眾的反
撲。新任總統歐蘭德就是要採擴張政策,這會影響未來歐盟走向。這幾天德國總理梅克爾
的政黨在北萊茵西伐利亞邦選舉落敗,希臘債務展延不順,相關動向都是觀察重點。小小
風吹草動,蝴蝶效應,都可能引發全球風暴。
財經知識檢定,不同於過去考高中、大學的基測、學測,沒有一個固定範圍,但可以培養
你去注意財經議題,將課本死板板的知識,生活化,融入現實的財經問題中。「跟著時代
走」,不但理解了財經知識,了解了最熱門的財經現勢,也學會掌握商機中的先機。
對於自我要求高,追求頂尖競爭力的人,則可以更上一層樓,追求國際級的專業證照例如
:CFA、CPA、CMA,循序漸進,考到最高等級。我們需要更多熟悉國際遊戲規則的台灣人
才。國際證照幫台灣向國際市場敲門。
最後我們也要了解,「考試只是重複別人的發現」,考試只是把標準答案寫出來。天底下
,很多事情沒有標準答案,創新更是原來沒有的。台灣需要培養更多的創新人材,才能掌
握微笑曲線的兩端,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但問題是,如果沒有足夠的基本能力,是沒辦
法創新的。基本能力的培養、競爭力的提升,恐怕還是要借力使力,利用內外在的壓力,
戰勝無知的怠惰。
http://www.edupo.com.tw/information10.asp?id=1128
--
新加坡副總理尚達曼在4月時的一場演說中提出「台灣故事」(Taiwan story),把台灣
引為負面教材。尚達曼指出,台灣人平均薪資下降,原因在於台灣對外國人才採取「閉關
政策」;台灣優秀的人才變少了,有些移往國外,外人進不來。的確,台灣人過去十多年
的平均名目所得增長有限;如果再將通膨因素考慮進去,實質所得幾乎停滯。
為什麼?台灣因為種種原因,逐漸成為一個封閉市場,大眾對國際情勢或國際財經漠不關
心,每天習慣接收的都是本地新聞,例如哪裡的小吃大排長龍,或是藝人三角戀的風花雪
月,對真正影響世界變動的國際新聞,尤其財經方面,敏感度相當的低,人才的整體水平
不見提升,妨礙台灣的進步。
要如何提升台灣的競爭力、提升台灣的水平?我們需要培養更多的人才。但人才是需要教
育,人才更要學習。台灣現有168所大學,高等教育相當普及,但多數人畢業後就不再學
習,財經知識的活用更是有限。我們需要提高台灣民眾的知識能力,轉化成國際競爭力。
個人能力要透過學習時時提升,將學習轉化成習慣;一個借力使力的簡單方法就是藉由測
驗,提升自己。在考前準備過程中,自然而然養成習慣,內化新知的吸取。
提升國際競爭力首要基本條件在於語言能力。想成為國際優秀人才,外語能力的是必須的
。因此現在各大專院校普遍要求學生要通過一定程度的語文檢定,才能畢業。畢竟英文還
是國際通用語言,因此多益、雅思、托福、甚至GRE都值得年輕朋友挑戰。
另外,像台灣人對日本不算陌生,藉由日劇,大家對日本也有一定程度的認識,但先前我
與日本交流協會的對談中發現,日方普遍覺得,現在台灣新世代的年輕人對日文不夠深入
。日本在失落20年後,急於尋找新市場、新工廠,他們也看上中國大陸。但從東京到北京
,最短的路要經過台北。年輕人學習日語,通過日文檢定,成為知日派,也是值得投資的
方向。
在語言之外,提升國際競爭力另一個重點在於財經知識。有充足的財經知識,才可以快速
掌握國際情勢變化,為個人、為公司作出最好的應對,尤其國際財經情勢瞬息萬變,沒有
持續觀察學習,很快就會落後。如同學習語言一般,在初期可以藉由檢定測驗的方式,提
升學習的成效與動力。
舉例來說,歐債事件就像一場連續劇,每天都有新事件。先前歐盟要求各國採行撙節政策
,財政減赤,但由儉入奢易,由奢返簡難;法國總統沙克吉連任失利,就是法國民眾的反
撲。新任總統歐蘭德就是要採擴張政策,這會影響未來歐盟走向。這幾天德國總理梅克爾
的政黨在北萊茵西伐利亞邦選舉落敗,希臘債務展延不順,相關動向都是觀察重點。小小
風吹草動,蝴蝶效應,都可能引發全球風暴。
財經知識檢定,不同於過去考高中、大學的基測、學測,沒有一個固定範圍,但可以培養
你去注意財經議題,將課本死板板的知識,生活化,融入現實的財經問題中。「跟著時代
走」,不但理解了財經知識,了解了最熱門的財經現勢,也學會掌握商機中的先機。
對於自我要求高,追求頂尖競爭力的人,則可以更上一層樓,追求國際級的專業證照例如
:CFA、CPA、CMA,循序漸進,考到最高等級。我們需要更多熟悉國際遊戲規則的台灣人
才。國際證照幫台灣向國際市場敲門。
最後我們也要了解,「考試只是重複別人的發現」,考試只是把標準答案寫出來。天底下
,很多事情沒有標準答案,創新更是原來沒有的。台灣需要培養更多的創新人材,才能掌
握微笑曲線的兩端,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但問題是,如果沒有足夠的基本能力,是沒辦
法創新的。基本能力的培養、競爭力的提升,恐怕還是要借力使力,利用內外在的壓力,
戰勝無知的怠惰。
http://www.edupo.com.tw/information10.asp?id=1128
--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金氏紀錄重點集錦:審計學
By Edith
at 2012-05-16T21:14
at 2012-05-16T21:14
達特補習班在高雄將發放講義part2
By Ursula
at 2012-05-16T09:52
at 2012-05-16T09:52
Wade有機第七版習題解答
By Wallis
at 2012-05-16T00:44
at 2012-05-16T00:44
建國 後醫 教材 (99年) 內有詳情
By Suhail Hany
at 2012-05-15T20:14
at 2012-05-15T20:14
文大AutoCAD國際認證2011研習(含考照)
By Hedda
at 2012-05-15T18:23
at 2012-05-15T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