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考試心路歷程 - 考試
By Bennie
at 2014-09-22T23:07
at 2014-09-22T23:07
Table of Contents
前言:相對於這幾天高普考歡樂的心得文,這篇其實有點魯
不過已事先徵詢版主,心路歷程不僅限於上榜者,所以才鼓起勇氣
畢竟相對於上榜者,落榜者或還在填補成長空間的考生更是多數,
於是決定獻醜一番了(順便賺點P幣)!
一、背景
私大醫技系,國立生科所畢,在台北一間私人醫院從事醫檢師工作餬口數年。
有一個6歲的小孩,所以我是兼職+奶爸考生的身分,必須白天上班(外加偶而值班),
下班後就我一個人帶小孩,沒有另一半、爸媽或是岳父母的分攤(因素就不在此
贅述)。
二、選考類組
個人選考的類組比較冷門,以前叫法醫檢驗員,後來(2010年)改成法醫鑑識人員
三、會想考國考的動機
個人歸納後大致上有三點:
1.近幾年國內外對醫院的評鑑讓我有荒腔走板、本末倒置的感覺,因此興生
不如歸去的念頭。
2.工作的醫院雖是私人醫院,背後財團體質還算健全。儘管不像服務或製造業
處在景氣骨牌的前端,但已感受有往血汗傾倒的趨勢。
3.身為潛水艇的我,在臉書上看到昔日的同學的近況而有所感慨,覺得自己的在
校時不比他人差,只是因人生際遇走入另一條叉路而以至於斯也!因此在兼顧
現實環境下,選擇了司法特考,給自己一個肯定或證明吧!
四、心路歷程
第一階段(民國90~99年/渾沌摸索期) :
開始投入後,就像是在沒有固定航道的汪洋中展開無邊際的航行,
會有這樣的比喻感觸在於:
第一是連入門的教科書(法醫學)連醫學專業的書局(藝軒、合記)都沒有,必須抽空
請假到台大醫圖借來印
第二是這個缺不一定年年開缺,我(大概)從民國90年前後開始準備,都沒一直沒開缺,
最後一次開缺應該是民國94年吧(1個),一直到民國99年改考科為止才有開缺。
由於有連續數年沒開缺,準備就沒有那樣積極,甚至還曾放棄轉換跑道去考中醫檢
特考過。直到不經意逛考試院網站後已過報名時期,只能望著電腦螢幕扼腕。
儘管這階段沒有留下令人滿意的成果,但至少知道如何取得有用的資訊及書籍的途徑,
這對一般國考考生可能覺得很納悶(惑不解),相對於只要花錢給補習班就能去上課或
取得整理好的教材,這個類組是你花錢也買不到(針對考試有用的)書,遑論是補習班
上課/教材了,甚至去PTT法醫所版問還會有被刪購書文(甚至會針對刪你的推文)的窘
境。
也許這就是既特殊又封閉的生態的必然吧!
第二階段(民國99~102年/精實準備期) :
因應法醫師法的通過,早期法醫檢驗員在日落條款期限後不能再做法醫師的工作
(好比驗膽固醇/B型肝炎的醫檢師不能當主治醫師開門診看病),相對也改了考科,
改了之後專業科目雖然少1科(考5科),但獨門的科目從2科(法醫學/法醫毒物學)
變3科(多了法醫生物學)
同時這段期間我也經歷(結婚/生子)的人生歷程,比較特殊的是我婚後因工作因素
沒跟老婆一起住,小朋友都是委託給宜蘭的褓母帶,而我週六日回宜蘭接手照顧
小孩。
因為我老婆個人因素加上工作時間/地點不固定,有時週末或假期她反而更不常在
家,照顧小孩的責任於是幾乎是全落在我身上。
所以我能讀書的時間就是周日晚上(回到台北住處)~週五上班前。型態等同於兼職
考生,就是下班回家、單純的基本生活作息後看書(1~6小時不等,視當下身心狀況
而定)、就寢。
而101年1月中旬後,小孩從宜蘭接回台北開始跟我一起生活,所以我除了兼職外、
又多加了爸爸考生的身分。故動線上大致是:帶小孩一起上/下班、醫院門口娃娃車
接送、基本的親子生活作息,周末則帶小朋友回宜蘭給媽媽敘舊一下。
是以我能看書的時間就更少了,於是我做了個賭注,就是用我的健康(犧牲部份睡眠)
去換取時間。
這段時期因為這樣的犧牲的確能做到部分上榜者整體規劃的SOP模式。大致上是
1.先地毯式瀏覽選定書籍+畫記重點
2.參考(有關於該章節)考古題配合課本及網路搜尋…等資訊,整理成考試的擬答
筆記(聖經版)
3.用手工抄寫在20孔活頁紙上,行有餘力則熟讀/精讀
4.歷經數輪後,甚至可以濃縮精簡到100K的小筆記本,方便零碎時間的利用。
雖然時間相對變多了,但也存在不定因素在阻礙著你,例如小朋友在隔壁房間睡,
若是半夜他沒發現我在旁邊必定哭鬧,於是我必須放下眼前事務跑去安撫。花好一
陣子等他睡著後才能繼續上工,運氣好一點一晚0~2次,差一點的今晚就泡湯別看
書了。
此外藉由犧牲睡眠(一天大概睡2~4小時左右),伴隨的是造成工作表現上多少會打
點折扣,例如第二天上班手會抖+注意力不集中,抽血時遇到有點難度的病人常失
敗而在眾人面前被酸。
此外長時間累積下來我的身體狀況也漸走下坡,光是外型而言原本橄欖球員的身材
變成相撲選手,也成了同事訕笑、以及另一半言語暴力的首要目標。
在這段點滴血淚交織的階段,我的成果是
99年首次開缺(4個),我連第一輪的書都還沒看完就去考場當炮灰(差6分)
100年(開缺3個)我第二輪(就是整理聖經版筆記)的進度約到75~80%左右(差2.22分)
101年的考試我快完成第三輪(濃縮精華筆記),第一輪的成績最後差2.5分,
(該年僅1個名額)
第三階段(民國102年~ /釋懷&轉換期) :
101年以後呢? 2年來至今已不再開缺,後來我輾轉得知這3年8個缺都分發到法務部
法醫研究所任職,編制已經補滿了,我心裡已有準備,大概又是走回當時第一階段
法醫檢驗員的後塵吧! 也就是除非有人離職,否則應該不會繼續開缺。
回顧一下,給自己安慰的是成績比100年進步(58.82 -> 61.06),而且白天上班,晚
上照顧小孩,只能利用半夜向上帝偷點時間準備,在一天只能唸0~3小時的劣勢下、
在炎涼世態的睥睨下,能將自己極盡燃燒拼成這樣,大概就是我的極限了。
期許自己剩下來要做的,就是:
1.補充並強化聖經版筆記、繼續完成精簡版的筆記,以防止如同94年突然開缺,
造成回防措手不及的窘境。
2.查了一下其他各種考試,只有高考二級的衛生技術跟我的領域考科有重複(2科),
若行有餘力就繼續完成剩下的(微生物免疫/生物統計),因為模式已建立,而且
這二科大學都曾學過,相對摸索期會較短吧。
最後的感言(或感觸),是要送給還在汪洋般的國考海中載浮載沉的考生:
1.我這條老魯蛇已經40多歲了,73年次算什麼
2.除了白天上班(偶而假日還要值班),我還有小孩要照顧,下班後疲累的兼職考生
已經是很幸運了
3.今年落榜算什麼,至少明年或是地特還有缺,而且有時缺還不只一個。我的缺明
年會不會開都不知道
4.當你以為處在第18層地獄是很痛苦沒錯,其實還有第19層的人正流著口水羨慕著你
5.實力做為整體的排名是大方向,但是當彼此實力接近或是落在那前幾個百分比的
領先群時,就是考運/個人環境條件在決定了,而這就不是你所能控制的,即使是
將你自己完全燃燒。
6.抽空google搜尋一下呂蒙正的「破窯賦」,對所承受的壓力跟打擊也許會釋懷些。
--
不過已事先徵詢版主,心路歷程不僅限於上榜者,所以才鼓起勇氣
畢竟相對於上榜者,落榜者或還在填補成長空間的考生更是多數,
於是決定獻醜一番了(順便賺點P幣)!
一、背景
私大醫技系,國立生科所畢,在台北一間私人醫院從事醫檢師工作餬口數年。
有一個6歲的小孩,所以我是兼職+奶爸考生的身分,必須白天上班(外加偶而值班),
下班後就我一個人帶小孩,沒有另一半、爸媽或是岳父母的分攤(因素就不在此
贅述)。
二、選考類組
個人選考的類組比較冷門,以前叫法醫檢驗員,後來(2010年)改成法醫鑑識人員
三、會想考國考的動機
個人歸納後大致上有三點:
1.近幾年國內外對醫院的評鑑讓我有荒腔走板、本末倒置的感覺,因此興生
不如歸去的念頭。
2.工作的醫院雖是私人醫院,背後財團體質還算健全。儘管不像服務或製造業
處在景氣骨牌的前端,但已感受有往血汗傾倒的趨勢。
3.身為潛水艇的我,在臉書上看到昔日的同學的近況而有所感慨,覺得自己的在
校時不比他人差,只是因人生際遇走入另一條叉路而以至於斯也!因此在兼顧
現實環境下,選擇了司法特考,給自己一個肯定或證明吧!
四、心路歷程
第一階段(民國90~99年/渾沌摸索期) :
開始投入後,就像是在沒有固定航道的汪洋中展開無邊際的航行,
會有這樣的比喻感觸在於:
第一是連入門的教科書(法醫學)連醫學專業的書局(藝軒、合記)都沒有,必須抽空
請假到台大醫圖借來印
第二是這個缺不一定年年開缺,我(大概)從民國90年前後開始準備,都沒一直沒開缺,
最後一次開缺應該是民國94年吧(1個),一直到民國99年改考科為止才有開缺。
由於有連續數年沒開缺,準備就沒有那樣積極,甚至還曾放棄轉換跑道去考中醫檢
特考過。直到不經意逛考試院網站後已過報名時期,只能望著電腦螢幕扼腕。
儘管這階段沒有留下令人滿意的成果,但至少知道如何取得有用的資訊及書籍的途徑,
這對一般國考考生可能覺得很納悶(惑不解),相對於只要花錢給補習班就能去上課或
取得整理好的教材,這個類組是你花錢也買不到(針對考試有用的)書,遑論是補習班
上課/教材了,甚至去PTT法醫所版問還會有被刪購書文(甚至會針對刪你的推文)的窘
境。
也許這就是既特殊又封閉的生態的必然吧!
第二階段(民國99~102年/精實準備期) :
因應法醫師法的通過,早期法醫檢驗員在日落條款期限後不能再做法醫師的工作
(好比驗膽固醇/B型肝炎的醫檢師不能當主治醫師開門診看病),相對也改了考科,
改了之後專業科目雖然少1科(考5科),但獨門的科目從2科(法醫學/法醫毒物學)
變3科(多了法醫生物學)
同時這段期間我也經歷(結婚/生子)的人生歷程,比較特殊的是我婚後因工作因素
沒跟老婆一起住,小朋友都是委託給宜蘭的褓母帶,而我週六日回宜蘭接手照顧
小孩。
因為我老婆個人因素加上工作時間/地點不固定,有時週末或假期她反而更不常在
家,照顧小孩的責任於是幾乎是全落在我身上。
所以我能讀書的時間就是周日晚上(回到台北住處)~週五上班前。型態等同於兼職
考生,就是下班回家、單純的基本生活作息後看書(1~6小時不等,視當下身心狀況
而定)、就寢。
而101年1月中旬後,小孩從宜蘭接回台北開始跟我一起生活,所以我除了兼職外、
又多加了爸爸考生的身分。故動線上大致是:帶小孩一起上/下班、醫院門口娃娃車
接送、基本的親子生活作息,周末則帶小朋友回宜蘭給媽媽敘舊一下。
是以我能看書的時間就更少了,於是我做了個賭注,就是用我的健康(犧牲部份睡眠)
去換取時間。
這段時期因為這樣的犧牲的確能做到部分上榜者整體規劃的SOP模式。大致上是
1.先地毯式瀏覽選定書籍+畫記重點
2.參考(有關於該章節)考古題配合課本及網路搜尋…等資訊,整理成考試的擬答
筆記(聖經版)
3.用手工抄寫在20孔活頁紙上,行有餘力則熟讀/精讀
4.歷經數輪後,甚至可以濃縮精簡到100K的小筆記本,方便零碎時間的利用。
雖然時間相對變多了,但也存在不定因素在阻礙著你,例如小朋友在隔壁房間睡,
若是半夜他沒發現我在旁邊必定哭鬧,於是我必須放下眼前事務跑去安撫。花好一
陣子等他睡著後才能繼續上工,運氣好一點一晚0~2次,差一點的今晚就泡湯別看
書了。
此外藉由犧牲睡眠(一天大概睡2~4小時左右),伴隨的是造成工作表現上多少會打
點折扣,例如第二天上班手會抖+注意力不集中,抽血時遇到有點難度的病人常失
敗而在眾人面前被酸。
此外長時間累積下來我的身體狀況也漸走下坡,光是外型而言原本橄欖球員的身材
變成相撲選手,也成了同事訕笑、以及另一半言語暴力的首要目標。
在這段點滴血淚交織的階段,我的成果是
99年首次開缺(4個),我連第一輪的書都還沒看完就去考場當炮灰(差6分)
100年(開缺3個)我第二輪(就是整理聖經版筆記)的進度約到75~80%左右(差2.22分)
101年的考試我快完成第三輪(濃縮精華筆記),第一輪的成績最後差2.5分,
(該年僅1個名額)
第三階段(民國102年~ /釋懷&轉換期) :
101年以後呢? 2年來至今已不再開缺,後來我輾轉得知這3年8個缺都分發到法務部
法醫研究所任職,編制已經補滿了,我心裡已有準備,大概又是走回當時第一階段
法醫檢驗員的後塵吧! 也就是除非有人離職,否則應該不會繼續開缺。
回顧一下,給自己安慰的是成績比100年進步(58.82 -> 61.06),而且白天上班,晚
上照顧小孩,只能利用半夜向上帝偷點時間準備,在一天只能唸0~3小時的劣勢下、
在炎涼世態的睥睨下,能將自己極盡燃燒拼成這樣,大概就是我的極限了。
期許自己剩下來要做的,就是:
1.補充並強化聖經版筆記、繼續完成精簡版的筆記,以防止如同94年突然開缺,
造成回防措手不及的窘境。
2.查了一下其他各種考試,只有高考二級的衛生技術跟我的領域考科有重複(2科),
若行有餘力就繼續完成剩下的(微生物免疫/生物統計),因為模式已建立,而且
這二科大學都曾學過,相對摸索期會較短吧。
最後的感言(或感觸),是要送給還在汪洋般的國考海中載浮載沉的考生:
1.我這條老魯蛇已經40多歲了,73年次算什麼
2.除了白天上班(偶而假日還要值班),我還有小孩要照顧,下班後疲累的兼職考生
已經是很幸運了
3.今年落榜算什麼,至少明年或是地特還有缺,而且有時缺還不只一個。我的缺明
年會不會開都不知道
4.當你以為處在第18層地獄是很痛苦沒錯,其實還有第19層的人正流著口水羨慕著你
5.實力做為整體的排名是大方向,但是當彼此實力接近或是落在那前幾個百分比的
領先群時,就是考運/個人環境條件在決定了,而這就不是你所能控制的,即使是
將你自己完全燃燒。
6.抽空google搜尋一下呂蒙正的「破窯賦」,對所承受的壓力跟打擊也許會釋懷些。
--
All Comments
By Una
at 2014-09-24T07:38
at 2014-09-24T07:38
By Zora
at 2014-09-27T00:18
at 2014-09-27T00:18
By Ophelia
at 2014-10-01T05:02
at 2014-10-01T05:02
By Leila
at 2014-10-05T17:47
at 2014-10-05T17:47
By Frederica
at 2014-10-09T00:45
at 2014-10-09T00:45
By Quintina
at 2014-10-11T14:00
at 2014-10-11T14:00
By Ina
at 2014-10-13T01:54
at 2014-10-13T01:54
By Cara
at 2014-10-15T12:11
at 2014-10-15T12:11
By Vanessa
at 2014-10-16T05:44
at 2014-10-16T05:44
By David
at 2014-10-16T21:33
at 2014-10-16T21:33
By Vanessa
at 2014-10-17T11:44
at 2014-10-17T11:44
By Edwina
at 2014-10-20T06:50
at 2014-10-20T06:50
By Frederica
at 2014-10-22T14:04
at 2014-10-22T14:04
By Vanessa
at 2014-10-23T03:33
at 2014-10-23T03:33
By Emma
at 2014-10-23T16:26
at 2014-10-23T16:26
By Selena
at 2014-10-23T17:47
at 2014-10-23T17:47
By Valerie
at 2014-10-25T02:23
at 2014-10-25T02:23
By Candice
at 2014-10-26T14:12
at 2014-10-26T14:12
By Barb Cronin
at 2014-10-30T16:10
at 2014-10-30T16:10
By Audriana
at 2014-11-04T05:11
at 2014-11-04T05:11
By Jessica
at 2014-11-06T20:41
at 2014-11-06T20:41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4-11-11T01:22
at 2014-11-11T01:22
By Sandy
at 2014-11-12T03:49
at 2014-11-12T03:49
By Linda
at 2014-11-14T08:50
at 2014-11-14T08:50
By Caroline
at 2014-11-15T08:16
at 2014-11-15T08:16
By Enid
at 2014-11-15T20:57
at 2014-11-15T20:57
By Jacky
at 2014-11-17T22:52
at 2014-11-17T22:52
By Belly
at 2014-11-18T01:33
at 2014-11-18T01:33
By Queena
at 2014-11-21T02:35
at 2014-11-21T02:35
By Bennie
at 2014-11-26T00:49
at 2014-11-26T00:49
By Christine
at 2014-11-28T07:00
at 2014-11-28T07:00
By Cara
at 2014-12-02T19:25
at 2014-12-02T19:25
By Poppy
at 2014-12-02T23:17
at 2014-12-02T23:17
By Olive
at 2014-12-06T06:44
at 2014-12-06T06:44
By Rebecca
at 2014-12-06T17:07
at 2014-12-06T17:07
By Tom
at 2014-12-10T20:02
at 2014-12-10T20:02
By Anonymous
at 2014-12-12T14:44
at 2014-12-12T14:44
By Dora
at 2014-12-17T05:54
at 2014-12-17T05:54
By Hedwig
at 2014-12-19T17:30
at 2014-12-19T17:30
By Liam
at 2014-12-20T17:18
at 2014-12-20T17:18
By Oscar
at 2014-12-23T00:18
at 2014-12-23T00:18
Related Posts
103年普考電力工程上榜心得
By Dorothy
at 2014-09-22T23:02
at 2014-09-22T23:02
103高考公職社工師上榜心得
By John
at 2014-09-22T22:57
at 2014-09-22T22:57
資訊處理組 高考 調特的考科差異
By Charlotte
at 2014-09-22T22:56
at 2014-09-22T22:56
高普考一般行政超函專業科目師資選擇
By Blanche
at 2014-09-22T22:47
at 2014-09-22T22:47
103資訊高考資料庫第二題
By Brianna
at 2014-09-22T22:43
at 2014-09-22T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