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 張淳絪的 L'OREAL 六年行銷路 - 職涯
By Damian
at 2013-05-08T22:36
at 2013-05-08T22:36
Table of Contents
http://careher.net/?p=5115 (全文照片網頁版)
~~ 「六年–從不會法文到 L'OREAL 巴黎總部的行銷路」— 張淳絪專訪 ~~
張淳絪,年紀輕輕便擔任 L'OREAL 巴黎總部國際專案經理 (Chef de Projet
International),負責開發 L'Oreal Paris 品牌亞洲區保養品。
被彩妝、保養品圍繞不提,工作地點更是全世界浪漫指數最高的都市。在許多
女孩眼中,她有全世界最棒的工作。
同時,這也是她花了六年才爭取到的理想工作。
台大經濟系畢業後,淳絪在金融與行銷業中抉擇,因為拿不到行銷面試,她
先進金融業工作,伺機尋找機會轉行,或更正確地說,製造機會。
她到巴黎高等商學院 (HEC–École des hautes études commerciales
de Paris) 攻讀 MBA,在 L'OREAL 巴黎總部實習,回台灣 L'OREAL 工作
四年後,她重返巴黎。
這是一則真實的,理想實現的故事。
// 1. 我們先從妳什麼時候開始有這個法國夢聊起! //
應該是大學法文課吧。
我大學選修法文,才學了一點就跟朋友去法國自助旅行。對我來說那
二十五天的旅行是很特別的經驗。我們在台灣接收到的「西方資訊」
多半是「美國資訊」而非整個西方世界。實際用腳在歐洲走一趟後,
我對許多事物留下深刻的印象。
學生時代,行銷就是我的興趣之一。但大學畢業後嘗試投行銷工作,
我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
為了得到想要的職業,我設定「工作→進修 MBA →轉行」的路徑,
替自己增加機會。
選擇 MBA 時,我把目標鎖定在歐洲學校,特別是巴黎高等商學院 HEC,
因為我想去的公司幾乎是法商。比起學校在台灣的知名度,我更在乎
哪裡可以讓我找到不一樣的機會,我想換個方式跟其他求職者競爭。
// 2. 你在巴黎唸書,也在 L'OREAL 總部實習,為什麼最後選擇回到台灣? //
MBA 畢業後,我一開始找實習,連續收到六封各大精品美妝集團的燙金
感謝信,文雅又殘酷地拒絕我。最後才爭取到 L'OREAL 在巴黎總部 Asia Zone
的實習機會。
實習時不只有語言挑戰,面對亞洲12個國家各種問題,和 L'OREAL 內部
賽車般的運轉速度,讓我在六個月內大幅成長。實習結束後我面試正職,
儘管已經全程用法文,卻還是因為語言的緣故被拒絕了。
當時我很沮喪,實習的老闆特別把我找去,不但肯定我的工作表現,還
鼓勵我想想自己的中文優勢,建議我回亞洲看看,累積第一線市場的經
驗,才更有機會回巴黎做上游的品牌開發工作。
當然,我曾經懷疑過這只是安慰的台詞,但最終我選擇相信,因為,我
想要的是在巴黎做喜歡的工作,不是在巴黎做個還可以的工作。
人可以跟很多事物妥協,唯獨不能跟理想妥協。所以當時雖然有其他公司
正在跟我洽談,但我接受了老闆的建議,他立刻將我的履歷轉回台灣 L'OREAL。
往好的方面想,經過這麼多年,我總算拿到行銷正職的面試機會。
// 3. 在巴黎,你參與產品在亞洲區整體策略規劃,在台北,你從 //
第一線儲備幹部做起,是什麼感覺?
在台灣 L'OREAL,我跟剛畢業新鮮人一樣從儲備幹部做起,即使我有工作
經驗、有 MBA 學位。
老實講,面試時聽到這個職缺,我有些不滿,台北的人資總經理看出來了,
她說:「我知道讓妳從儲備幹部做起,妳會很不情願。但我們不是一間讓
員工職涯發展倒退的公司。有實力的人,將來的路不會跟別人一樣。」所以
我決定接下這份工作。
她說的沒錯。調整心態後,我發現儲備幹部有很多優勢,起先看不出來,
但會隨著時間慢慢發酵。做儲備幹部輪調的九個月,我得到各部門前輩的
寶貴叮嚀,好像帶著通關密碼上路,之後更常得到這些人脈的幫忙。同期
的同事儘管在不同品牌部門,依然常互相鼓勵,我並不是獨自一個人努力。
美妝市場變化迅速,競爭品牌各出奇招,行銷的工作又繁雜,需要隨時
保持彈性、同時處理多件任務,才不會被速度感吞噬。L'OREAL 是業界
有名的「混亂」,很多事沒有清楚的職掌和章程,儘管不確定感帶來巨
大壓力,但對我這種喜歡自己找機會的人來說,卻是「能照自己方式做
事」的大好時機。幾年下來,我見過很多高手,各自有一套生存之道,
我喜歡到處偷學大家的武林秘笈。L'OREAL雖然混亂,卻是個讓人能敢於
冒險,容許犯錯的地方,也是有可能少年出英雄的地方。
我們同事間常開玩笑,進這間公司就像被丟進游泳池的小寶寶,要自立
自濟,如果有本事游上岸,就再踹一腳踢下去。聽來似乎可笑,但某種
程度來說,市場激烈的競爭不也正是如此嗎?
在台北工作時,每年的年度評鑑我都和公司擬定績效目標,評量我要進
巴黎 DMI(品牌開發部門)尚須達成的能力標準。
這期間,我曾累得想放棄,但最終都堅持下去。經過了四年,終於有面試
的機會。
// 4. 我們一直說這是你理想的工作,能不能介紹你目前的 //
工作內容,以及你為什麼這麼喜歡行銷?
我現在在 L'Oreal 巴黎總部做行銷開發 (DMI, Développement Marketing
International) 的工作,與歐洲和美洲的團隊,開發未來的產品和廣告素材。
DMI 的主要工作是提出未來三到五年的品牌策略落實到新產品、並創造出「產品
概念 (concept)」。
產品概念,是要替這還在孕育的產品寶寶創造一則吸睛的故事。大至廣告
視覺,小至產品顏色、氣味、觸感……包裝設計、科學功效測試,都是故
事的一環。你得專注在每個細節,才能堆疊出美感,但同時又得保持創造
力和控制成本才能看清楚全局,這是非常有挑戰性的。
對行銷開發人而言,今日市場上發生的事情已經是歷史,我們得從已知的
歷史找到品牌的未來。這其實正是許多人對行銷的終極夢想—開創品牌的
未來命運,甚至改變市場。
我這六年來從實習生、第一線產品行銷、到現在開發未來產品概念,正是
一步步朝這個方向努力,現在在總部從事行銷開發,終於滿足了這個夢想。
// 5. 你從台灣外派到巴黎,面臨到哪些挑戰嗎? //
調到巴黎後,我才發現許多事要重新學起。以 Manager 的身份外派的困難
點在於,一接下新工作就得粉墨登場,加上得適應新的生活環境,種種難
題,前六個月我常常問自己:「不就是一份工作,選這麼難的幹嘛?」
幸好同事幫助我重新適應法文,讓我先過了一陣子聽法文說英語的雙語環境。
他們居然還安慰我「DMI 平均九個月就會上手,妳要堅持。」比起一般工作
預期三到六個月的緩衝期,同事居然說「九個月」就行,當下我有點傻眼。
卻也更萌生一股鬥志,我從沒想過要打退堂鼓。
這裡有世界各國的佼佼者,聰明、專注力高,與他們共事讓人充滿鬥志。有些
同事沒有第一線市場經驗,但是他們對美感很敏銳,不受商業思考的限制,創
意爆發力十足。像我這樣在市場待過的人,看到一個產品,則立刻能畫出它的
延長線,知道該怎麼操作行銷跟競品對打,推測消費者可能的反應。這些都是
過去幾年累積下來的基礎。我的求職之路雖然拐了幾次彎,但每段路都走得很
值得。
// 6. 終於到巴黎做著喜歡的工作了,你是如何制定跟規劃目標的呢? //
我原本是個愛規劃的人,記事本上總是寫滿滿的。
但關於規劃,我有一次很特別的經驗,發生在當年唸 MBA 連實習都找不到的時候。
那時我向一位老師請教該怎麼辦,他要求我試著去過一個沒有規劃的周末。
周末來臨時,我起先有點慌亂,因為不知道要做什麼。但靜下來後,我記起一些
想做但始終沒時間做的事。最後,我整個周末都在做「想做的事」而不是「規劃
好的事」,意外地過了個很充實的周末。
這個經驗讓我學到,雖然規劃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
多跟自己對話,找到自己喜歡什麼,適合什麼。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才能
追求對的目標。目標錯了,再完美的規劃也只是枉然。我不相信「堅持就會有
結果」這種話。不過我相信,了解、認清自己,當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在天秤
上能夠達成平衡時,才會真的開心。
// 7. 可以和我們分享法國的工作哲學嗎? //
法國人很重視家庭與生活。法國青年就算住外面,每隔兩周左右也會回家拜訪
父母。法國人常給人懶散的刻板印象,正是因為他們家庭觀念重,認為該把時
間保留給家人, 保留給自己的私人生活。他們認為工作是工作,跟生活是兩件
事情,法文「工作」這個單字 travail 其實源於拉丁文的 tripalium,意思
是「折磨人的刑具」。對法國人來講,只會工作的人沒什麼好驕傲的,他們更
重視經營生活。
重視家庭、重視私人時間、重視經營生活,這幾樣加起來,才給人一種法國人
不重視工作的懶散印象。這影響我很多,因為我發現能夠豐富生命,讓我快樂
的,並不是單純的工作成就感,而是自我實現的成就感。
這兩樣乍看之下相似。但代表的是不同的價值觀。也因為認同這樣的價值觀,
我當初才選擇回台灣,而不是硬待在巴黎。
不過,全球化浪潮席捲下,法國人現在也提高工時。法國的工作可以分成兩類:
Non-Cadre 和 Cadre 。前者屬一般職位,法定一周 35 小時,後者屬專業職,
能升遷至管理階層,工時相當於責任制。像我通常八點左右下班,許多同事也
跟我差不多時間。但比起加班的人,更多人是八點以前就提早到公司,為了準時離開。
說法國人都工作不認真,其實是有點不公平的。
// 8. 對於還沒進入職場,或還在職場裡迷惘的年輕人,妳有甚麼建議嗎? //
我覺得台灣的社會風氣和教育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引導大家在成長過程中發現
自己是誰。每個人都深怕當異類似的,盡在「主流」的路上競爭。殊不知所謂
的許多「流」,往往只是有時效的「潮流」。
我們必須先突破追逐主流的迷思。
台灣過度推崇了「努力就有收穫」這個觀念,又不相信「人各有天資」,喜歡
搞假象的平等。好比龜兔賽跑,我們都下意識地會站在烏龜那邊吧。但這故事
的本意應該是警惕兔子們勤勞的重要,不是去鼓勵烏龜去跟兔子賽跑啊。
能力分班、升學門檻這些制度原本立意良好,能充分發揮每個人的特質,只是
台灣現在的相關配套很弱,職技體系不受重視,社會又充斥著唯有讀書高的氛圍,
彷彿不擠身「主流精英階級」就無路可走。
這時,政府和師長還一直拿龜兔賽跑來激勵我們,蹉跎青春在沒效率的努力上。
在我看來,厲害的兔子是根本不會偷懶的,這樣,烏龜再怎麼努力也不會贏。
我相信每個人都是某一條跑道上的兔子。與其勉強自己做一隻跑不贏的烏龜,不如
做一隻不偷懶的兔子,找到你的跑道,快快樂樂的跑,那時,誰都贏不了你。
// 9. 如果有,請和我們分享您的人生楷模(role model)或者人生格言 //
「我努力,是為了有一天可以只做我喜歡的事。」
很少有人能夠一開始就做到喜歡的工作,但就算從不怎麼理想的工作開始,
還是可以享受往目標邁進的過程。無論是因為轉行、還是升遷,每當往夢想
更靠近一點,工作中喜歡的部分就會再多一點,討厭的部分再少一點。
對我來說,「喜歡的工作」是「喜歡的生活」的一部分,不想為了生活被迫
去做一堆討厭的事。
為了越來越接近這個願望而努力,感覺不是很棒嗎?
http://careher.net/
https://www.facebook.com/Careher
--
CAREhER 提供職場女性關心的內容,包括人物專訪、企業報導、樂活抒壓、
職涯規劃相關活動、職場相關議題以及國際趨勢等。
我們的目標是:Career 提供職場女性更多選擇 Community 打造職場女性分享的平台
Change 激發職場女性的影響力
--
~~ 「六年–從不會法文到 L'OREAL 巴黎總部的行銷路」— 張淳絪專訪 ~~
張淳絪,年紀輕輕便擔任 L'OREAL 巴黎總部國際專案經理 (Chef de Projet
International),負責開發 L'Oreal Paris 品牌亞洲區保養品。
被彩妝、保養品圍繞不提,工作地點更是全世界浪漫指數最高的都市。在許多
女孩眼中,她有全世界最棒的工作。
同時,這也是她花了六年才爭取到的理想工作。
台大經濟系畢業後,淳絪在金融與行銷業中抉擇,因為拿不到行銷面試,她
先進金融業工作,伺機尋找機會轉行,或更正確地說,製造機會。
她到巴黎高等商學院 (HEC–École des hautes études commerciales
de Paris) 攻讀 MBA,在 L'OREAL 巴黎總部實習,回台灣 L'OREAL 工作
四年後,她重返巴黎。
這是一則真實的,理想實現的故事。
// 1. 我們先從妳什麼時候開始有這個法國夢聊起! //
應該是大學法文課吧。
我大學選修法文,才學了一點就跟朋友去法國自助旅行。對我來說那
二十五天的旅行是很特別的經驗。我們在台灣接收到的「西方資訊」
多半是「美國資訊」而非整個西方世界。實際用腳在歐洲走一趟後,
我對許多事物留下深刻的印象。
學生時代,行銷就是我的興趣之一。但大學畢業後嘗試投行銷工作,
我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
為了得到想要的職業,我設定「工作→進修 MBA →轉行」的路徑,
替自己增加機會。
選擇 MBA 時,我把目標鎖定在歐洲學校,特別是巴黎高等商學院 HEC,
因為我想去的公司幾乎是法商。比起學校在台灣的知名度,我更在乎
哪裡可以讓我找到不一樣的機會,我想換個方式跟其他求職者競爭。
// 2. 你在巴黎唸書,也在 L'OREAL 總部實習,為什麼最後選擇回到台灣? //
MBA 畢業後,我一開始找實習,連續收到六封各大精品美妝集團的燙金
感謝信,文雅又殘酷地拒絕我。最後才爭取到 L'OREAL 在巴黎總部 Asia Zone
的實習機會。
實習時不只有語言挑戰,面對亞洲12個國家各種問題,和 L'OREAL 內部
賽車般的運轉速度,讓我在六個月內大幅成長。實習結束後我面試正職,
儘管已經全程用法文,卻還是因為語言的緣故被拒絕了。
當時我很沮喪,實習的老闆特別把我找去,不但肯定我的工作表現,還
鼓勵我想想自己的中文優勢,建議我回亞洲看看,累積第一線市場的經
驗,才更有機會回巴黎做上游的品牌開發工作。
當然,我曾經懷疑過這只是安慰的台詞,但最終我選擇相信,因為,我
想要的是在巴黎做喜歡的工作,不是在巴黎做個還可以的工作。
人可以跟很多事物妥協,唯獨不能跟理想妥協。所以當時雖然有其他公司
正在跟我洽談,但我接受了老闆的建議,他立刻將我的履歷轉回台灣 L'OREAL。
往好的方面想,經過這麼多年,我總算拿到行銷正職的面試機會。
// 3. 在巴黎,你參與產品在亞洲區整體策略規劃,在台北,你從 //
第一線儲備幹部做起,是什麼感覺?
在台灣 L'OREAL,我跟剛畢業新鮮人一樣從儲備幹部做起,即使我有工作
經驗、有 MBA 學位。
老實講,面試時聽到這個職缺,我有些不滿,台北的人資總經理看出來了,
她說:「我知道讓妳從儲備幹部做起,妳會很不情願。但我們不是一間讓
員工職涯發展倒退的公司。有實力的人,將來的路不會跟別人一樣。」所以
我決定接下這份工作。
她說的沒錯。調整心態後,我發現儲備幹部有很多優勢,起先看不出來,
但會隨著時間慢慢發酵。做儲備幹部輪調的九個月,我得到各部門前輩的
寶貴叮嚀,好像帶著通關密碼上路,之後更常得到這些人脈的幫忙。同期
的同事儘管在不同品牌部門,依然常互相鼓勵,我並不是獨自一個人努力。
美妝市場變化迅速,競爭品牌各出奇招,行銷的工作又繁雜,需要隨時
保持彈性、同時處理多件任務,才不會被速度感吞噬。L'OREAL 是業界
有名的「混亂」,很多事沒有清楚的職掌和章程,儘管不確定感帶來巨
大壓力,但對我這種喜歡自己找機會的人來說,卻是「能照自己方式做
事」的大好時機。幾年下來,我見過很多高手,各自有一套生存之道,
我喜歡到處偷學大家的武林秘笈。L'OREAL雖然混亂,卻是個讓人能敢於
冒險,容許犯錯的地方,也是有可能少年出英雄的地方。
我們同事間常開玩笑,進這間公司就像被丟進游泳池的小寶寶,要自立
自濟,如果有本事游上岸,就再踹一腳踢下去。聽來似乎可笑,但某種
程度來說,市場激烈的競爭不也正是如此嗎?
在台北工作時,每年的年度評鑑我都和公司擬定績效目標,評量我要進
巴黎 DMI(品牌開發部門)尚須達成的能力標準。
這期間,我曾累得想放棄,但最終都堅持下去。經過了四年,終於有面試
的機會。
// 4. 我們一直說這是你理想的工作,能不能介紹你目前的 //
工作內容,以及你為什麼這麼喜歡行銷?
我現在在 L'Oreal 巴黎總部做行銷開發 (DMI, Développement Marketing
International) 的工作,與歐洲和美洲的團隊,開發未來的產品和廣告素材。
DMI 的主要工作是提出未來三到五年的品牌策略落實到新產品、並創造出「產品
概念 (concept)」。
產品概念,是要替這還在孕育的產品寶寶創造一則吸睛的故事。大至廣告
視覺,小至產品顏色、氣味、觸感……包裝設計、科學功效測試,都是故
事的一環。你得專注在每個細節,才能堆疊出美感,但同時又得保持創造
力和控制成本才能看清楚全局,這是非常有挑戰性的。
對行銷開發人而言,今日市場上發生的事情已經是歷史,我們得從已知的
歷史找到品牌的未來。這其實正是許多人對行銷的終極夢想—開創品牌的
未來命運,甚至改變市場。
我這六年來從實習生、第一線產品行銷、到現在開發未來產品概念,正是
一步步朝這個方向努力,現在在總部從事行銷開發,終於滿足了這個夢想。
// 5. 你從台灣外派到巴黎,面臨到哪些挑戰嗎? //
調到巴黎後,我才發現許多事要重新學起。以 Manager 的身份外派的困難
點在於,一接下新工作就得粉墨登場,加上得適應新的生活環境,種種難
題,前六個月我常常問自己:「不就是一份工作,選這麼難的幹嘛?」
幸好同事幫助我重新適應法文,讓我先過了一陣子聽法文說英語的雙語環境。
他們居然還安慰我「DMI 平均九個月就會上手,妳要堅持。」比起一般工作
預期三到六個月的緩衝期,同事居然說「九個月」就行,當下我有點傻眼。
卻也更萌生一股鬥志,我從沒想過要打退堂鼓。
這裡有世界各國的佼佼者,聰明、專注力高,與他們共事讓人充滿鬥志。有些
同事沒有第一線市場經驗,但是他們對美感很敏銳,不受商業思考的限制,創
意爆發力十足。像我這樣在市場待過的人,看到一個產品,則立刻能畫出它的
延長線,知道該怎麼操作行銷跟競品對打,推測消費者可能的反應。這些都是
過去幾年累積下來的基礎。我的求職之路雖然拐了幾次彎,但每段路都走得很
值得。
// 6. 終於到巴黎做著喜歡的工作了,你是如何制定跟規劃目標的呢? //
我原本是個愛規劃的人,記事本上總是寫滿滿的。
但關於規劃,我有一次很特別的經驗,發生在當年唸 MBA 連實習都找不到的時候。
那時我向一位老師請教該怎麼辦,他要求我試著去過一個沒有規劃的周末。
周末來臨時,我起先有點慌亂,因為不知道要做什麼。但靜下來後,我記起一些
想做但始終沒時間做的事。最後,我整個周末都在做「想做的事」而不是「規劃
好的事」,意外地過了個很充實的周末。
這個經驗讓我學到,雖然規劃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
多跟自己對話,找到自己喜歡什麼,適合什麼。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才能
追求對的目標。目標錯了,再完美的規劃也只是枉然。我不相信「堅持就會有
結果」這種話。不過我相信,了解、認清自己,當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在天秤
上能夠達成平衡時,才會真的開心。
// 7. 可以和我們分享法國的工作哲學嗎? //
法國人很重視家庭與生活。法國青年就算住外面,每隔兩周左右也會回家拜訪
父母。法國人常給人懶散的刻板印象,正是因為他們家庭觀念重,認為該把時
間保留給家人, 保留給自己的私人生活。他們認為工作是工作,跟生活是兩件
事情,法文「工作」這個單字 travail 其實源於拉丁文的 tripalium,意思
是「折磨人的刑具」。對法國人來講,只會工作的人沒什麼好驕傲的,他們更
重視經營生活。
重視家庭、重視私人時間、重視經營生活,這幾樣加起來,才給人一種法國人
不重視工作的懶散印象。這影響我很多,因為我發現能夠豐富生命,讓我快樂
的,並不是單純的工作成就感,而是自我實現的成就感。
這兩樣乍看之下相似。但代表的是不同的價值觀。也因為認同這樣的價值觀,
我當初才選擇回台灣,而不是硬待在巴黎。
不過,全球化浪潮席捲下,法國人現在也提高工時。法國的工作可以分成兩類:
Non-Cadre 和 Cadre 。前者屬一般職位,法定一周 35 小時,後者屬專業職,
能升遷至管理階層,工時相當於責任制。像我通常八點左右下班,許多同事也
跟我差不多時間。但比起加班的人,更多人是八點以前就提早到公司,為了準時離開。
說法國人都工作不認真,其實是有點不公平的。
// 8. 對於還沒進入職場,或還在職場裡迷惘的年輕人,妳有甚麼建議嗎? //
我覺得台灣的社會風氣和教育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引導大家在成長過程中發現
自己是誰。每個人都深怕當異類似的,盡在「主流」的路上競爭。殊不知所謂
的許多「流」,往往只是有時效的「潮流」。
我們必須先突破追逐主流的迷思。
台灣過度推崇了「努力就有收穫」這個觀念,又不相信「人各有天資」,喜歡
搞假象的平等。好比龜兔賽跑,我們都下意識地會站在烏龜那邊吧。但這故事
的本意應該是警惕兔子們勤勞的重要,不是去鼓勵烏龜去跟兔子賽跑啊。
能力分班、升學門檻這些制度原本立意良好,能充分發揮每個人的特質,只是
台灣現在的相關配套很弱,職技體系不受重視,社會又充斥著唯有讀書高的氛圍,
彷彿不擠身「主流精英階級」就無路可走。
這時,政府和師長還一直拿龜兔賽跑來激勵我們,蹉跎青春在沒效率的努力上。
在我看來,厲害的兔子是根本不會偷懶的,這樣,烏龜再怎麼努力也不會贏。
我相信每個人都是某一條跑道上的兔子。與其勉強自己做一隻跑不贏的烏龜,不如
做一隻不偷懶的兔子,找到你的跑道,快快樂樂的跑,那時,誰都贏不了你。
// 9. 如果有,請和我們分享您的人生楷模(role model)或者人生格言 //
「我努力,是為了有一天可以只做我喜歡的事。」
很少有人能夠一開始就做到喜歡的工作,但就算從不怎麼理想的工作開始,
還是可以享受往目標邁進的過程。無論是因為轉行、還是升遷,每當往夢想
更靠近一點,工作中喜歡的部分就會再多一點,討厭的部分再少一點。
對我來說,「喜歡的工作」是「喜歡的生活」的一部分,不想為了生活被迫
去做一堆討厭的事。
為了越來越接近這個願望而努力,感覺不是很棒嗎?
http://careher.net/
https://www.facebook.com/Careher
--
CAREhER 提供職場女性關心的內容,包括人物專訪、企業報導、樂活抒壓、
職涯規劃相關活動、職場相關議題以及國際趨勢等。
我們的目標是:Career 提供職場女性更多選擇 Community 打造職場女性分享的平台
Change 激發職場女性的影響力
--
All Comments
By Elizabeth
at 2013-05-10T16:29
at 2013-05-10T16:29
By Una
at 2013-05-12T07:14
at 2013-05-12T07:14
By Gilbert
at 2013-05-13T11:29
at 2013-05-13T11:29
By Enid
at 2013-05-15T08:47
at 2013-05-15T08:47
By Emily
at 2013-05-20T07:43
at 2013-05-20T07:43
By Sarah
at 2013-05-23T05:41
at 2013-05-23T05:41
Related Posts
轉學還是直接讀碩士?
By Gary
at 2013-05-07T15:08
at 2013-05-07T15:08
轉學還是直接讀碩士?
By Edwina
at 2013-05-07T14:54
at 2013-05-07T14:54
現在的我想做些事還來的及嗎?
By Erin
at 2013-05-07T06:27
at 2013-05-07T06:27
關於唸書與工作
By David
at 2013-05-07T01:23
at 2013-05-07T01:23
實習與出國讀書問題
By Hardy
at 2013-05-07T00:14
at 2013-05-07T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