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是以前的人生太多了吧 - 職涯
By Margaret
at 2016-09-13T11:57
at 2016-09-13T11:57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charles269 (嵐)》之銘言:
: ※ 引述《acbwanatha (小傑富力士)》之銘言:
: 如果你從小個體(人)的觀點去看確實可能因為供需原則使一般勞工薪水增加
: 但是你若從國家觀點來看 你無法忽視我所提到的人口紅利消失的問題
哪裡是國家的觀點?別動不動搬「國家」二字來嚇人好嗎?
前面我打了那麼多字而你在那邊無動於衷嗎?
你來這個板發文,
不覺得這個板上的人都是在思考自已的生涯規劃的嗎?
哪裡會有你所提的,「但是從國家的觀點…」
這裡都是一個一個的「個人」,你來這個板,
就是得考量這個板的特殊性需求。
前面就有二篇標題為「茫然」的,
真得要睜大眼看啊!
如果你是公務界或是學者專家,
你不先去解決這個板上很多人失志不如意的問題,
反而訴諸國家這種大概念,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聽得進去。
: : 那我問你啦。你們這種人的想法很奇怪,
: : 假想依照你的思路來推理,為了增加繳稅人口,所以生更多小孩來繳稅,
: : 因為每個這些小孩將來也都會老,所以每個世代都需要有更多嬰兒出身來補高齡化的洞
: : 那麼照你們這種簡單的思考模式下,
: : 一個國家的人口總量只能夠無限制的上升,
: : 而無法倒退,可是這可能嗎?
: : 股市有上漲有崩盤,房市也是,而出現了所謂的景氣循環,
: : 唯獨人口數量就只能夠無限制地擴張?
: : 一個國家的地理環境就那麼大,我前面也有講過人就跟動物一樣,
: : 有一個環境承戴力的問題,總是會到達一個人口極限,
: : 超過後就會產生擁擠、髒亂、爭奪資源,甚至發生戰爭的情況,
: : 到時侯,是你負責嗎?
: 人口增加有人口增加的問題 人口減少有人口減少的問題
: 我並沒有說人口數量就只能夠無限制地擴張
: 今天臺灣是會面臨走向人口減少的時刻
: 所以才討論人口減少的問題
你這種回覆完全沒有用。
你也同意人口增加有問題,
那麼你第1篇回文一直強調「人口紅利」這四個字是幹什麼?
只有看到利益而刻意乎視弊害嗎?
有了環境承戴力這個限制條件,
人口減少就不再是問題了,而是解決問題的解藥。
至於人口減少所帶來的負面效用,
必須用機器人或是善用退休後的老人人力資源來解決,
而不是像你們這種人一直在那邊講什麼人口紅利,一直生小孩。
: : 老人們年輕的時侯不是都有存錢嗎? 難道大家都把錢都花掉了?
: : 戰後嬰兒潮世代可以說是目前整個台灣社會中最有錢的一個世代,
: : 因為他們經歷的是台灣經濟起飛時期,
: : 而現在年輕人普遍低薪的22k狀況,你又不是不清楚。
: : 他們都自顧不瑕了,有的人在台北工作,也許領26k或30k,
: : 但在這種高物價的地方,光是付房租或是食物等基本生活需求,
: : 就沒剩多少錢可以存了,哪還有能力去撫養老人?
: : 而且你只單方面考量人口數量這一變數,
: : 你有沒有想過他們的納稅能力是否也因為老板很摳門不願意分紅利
: : 過去16年來薪資負成長而下降?
: : 你不先解決板上很多人的失業、高學歷屈就低薪的現象,
: : 就一昧地想倚賴鼓吹年輕人生小孩,
: : 就以為20幾年他們長大後能夠補財政的洞,
: : 這也太天真了吧,沒錢是怎麼生小孩?
: : 而且這些年政府在生育上的補助或是托育上面的誘因明顯不足,
: : 生小孩或是願意結婚的人越來越少。
: 我並沒有說要年輕人多生一點 沒有誘因和條件要生小孩本來就困難
: 只是講出臺灣應該要面對當前的狀況
: 我也是年輕人 目前也不打算生小孩
: 我想重點應該是台灣應該要怎麼面對高齡化的問題 而且是"快速的高齡化"
: 蔡英文政府要推長照 也是有人馬上就說財源哪找?
: 我自己也是不支持長照 在這只是舉一個會增加政府社會福利支出的例子
: 問題不在人口減少 是高齡化太快了
所以你這回答,完全沒有要解決板上失業,高學歷屈就低薪的問題啊!
另外,我這裡的回答,
除了對你以外,
還有針對你們那種持人口紅利萬用論的人來說的。
你沒看我第一篇發文底下,出現一堆出生率、人口維持等關鍵字眼嗎?
: : 你這段話是謬論,外資老早大部分就撤出這個市場了,
: : 現在的外資是炒股炒匯,也只比較大上市櫃公司才得到外資的資金,
: : 這方面的資訊我比較欠缺,我不曉得中小企業有誰有管道能夠獲得外資的奧援,
: : 台灣又不像矽谷有那麼多創投資金。
: : 何況,中國、東南亞國家才剛要從未開發國到開發中國家的階段,
: : 外資商業的主戰場早在人口紅利減少之前已移轉到那裡去了。
: : 何況,人口紅利不是只有數量,還要有便宜的人工,
: : 而台灣的人工因為有人炒房等因素,造成生活成本上升,轉價在工資上面,
: : 就是無法與對岸、東南亞和印度競爭,也因此你們光是喊要增加人口,是有何用?
: : 工資又低不過別人。
: 所以臺灣人口紅利的消失你也認同了 很高興我們有共識了
: 外資撤不撤出了沒我不知道
: 但我知道當賣一個產品現在可以賣10個人 未來只能賣7個人
: 內需消費市場的萎縮是不可爭的事實
: 或許很多商家會倒 你可以說本來就應該這樣 但是我們都應該去想這會有甚麼影響
: 未來會怎麼樣? 進口商品價格會不會升高?
: 人口少了 建案是不是也會少 建築業的未來?
: 而缺工的問題這幾年已經慢慢浮現 偶爾開始聽到工廠或公司找不到人的新聞
: 外資會想投入這樣的市場? 就算不投入 會不會考慮撤出?
有這共識沒有用啊。
因為你前面一直以為外資是因為人口紅利消失才撤出的,
我上面那篇回答就是指正你這種錯誤觀念,
明明1990年人口紅利還在,為何台商要轉去大陸、東南亞,
就是因為別人的人口紅利比我們還要強。
所以你得先承認你犯了這錯誤,我們再來談下面的事情,
不是我要和你有共識,而是你要改變錯誤的認知。
(台灣內需市場重要嗎?)
另外你談到內需市場因為人口減少而萎縮的事實,
這的確是一個問題,
不過台灣這座小島一向是出口導向,
過去是靠美國、其次歐洲市場,
現在是靠美國、其次中國市場,
所以目前人口減少所導致內需市場的萎縮的問題不大,
反而這幾個大國的高齡化是我們得仔細考慮的事。
(談缺工)
你公司不想提高薪水,當然就缺工啊。
這種簡單的供需原理也需要我教你嗎?
缺工,老板的唯一解就是提高薪水直到找到自已想要的工人數量為止,
就是這樣子簡單。
如果老板們覺得薪資太高而吃不消,
那麼你們可以去怪租房子、租店面的地主,
因為就是他們在那邊亂漲價,
才造成生活成本提高,
讓薪資降不下來的元兇之一。
: 我想你很清楚戰後嬰兒潮是問題的所在
: 但這我只能說這是歷史共業 你無法說那些人直接消失
: 我們只能面對問題
: 或許你要說的就是那時候多生了而造成的問題而已 並沒甚麼
: 但是扶養比的增加 意味著負擔的增加
: 在一個社會福利國家 意味著政府負擔的增加 (老人增加 領老人福利和津貼的人增加)
: 政府負擔的增加 意味著就會排擠到其他預算
: 或許慢慢改變 我們政府可以調適 沉受下來
: 但是我們要面對的是史上數一數二快速的老年化
: 我一再強調是"快速"
: 一旦政府未來一直舉債 達舉債上限
: 突然面對一個全球經濟大衰退或是突發狀況 政府已沒有銀彈可用 下場是?
: 又是老年人口未來大量快速增加 安養院不夠用 如何解決?
: 另外若眾多老人破產 如何解決?
: 軍公教勞年金因請領人數和繳費人數失衡破產 政府埋單? 增加政府社會福利支出?
: 缺工問題擴大、勞力成本增加 部分企業出走或是倒閉
: 政府稅收不足 決定稅率提高 勞工大喊吃不消
: 很多學者已警告未來政府在不加稅下可運用的稅收可預期是會減少
: 我們已經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準備了
: 如果你覺得以上都不是問題 我也無言了
(別一直在講少子化)
對的。大家都只能夠去面對問題。
但如果你是資方或是媒體,
就別動不動把「少子化」這三個字拿出來講,
仿佛是在說都在怪你們年輕人不生孩子造成問題的。
錯不在於年輕人啊!
錯是在老人家啊!
年紀大的人應該先反省自已過去為何生了那麼多孩子,
造成了社會問題,
把該生的人口數量都生完了,
造成我這們這幾年次的人必須用低薪、不結婚等方式來還你們過去的債。
快速的老年化關板上大多數來問生涯規劃的人屁事啊。
至於你說得這一大堆問題,我又沒有否認,
這是政府必須去想辦法解決的,
可以用少子化三個字來擋嗎?
重點是別再說少子化了。
我們在這裡是很無奈地被動地力量渺小的地面對這個不利於已的大環境,
去思考未來該何去何從的平凡人而已。
這裡有很多熱心的板友包括我在這裡努力地解決比我們還年輕人的問題,
只是我們也只能夠以過去的經驗和教訓來提供一種方向而已。
--
: ※ 引述《acbwanatha (小傑富力士)》之銘言:
: 如果你從小個體(人)的觀點去看確實可能因為供需原則使一般勞工薪水增加
: 但是你若從國家觀點來看 你無法忽視我所提到的人口紅利消失的問題
哪裡是國家的觀點?別動不動搬「國家」二字來嚇人好嗎?
前面我打了那麼多字而你在那邊無動於衷嗎?
你來這個板發文,
不覺得這個板上的人都是在思考自已的生涯規劃的嗎?
哪裡會有你所提的,「但是從國家的觀點…」
這裡都是一個一個的「個人」,你來這個板,
就是得考量這個板的特殊性需求。
前面就有二篇標題為「茫然」的,
真得要睜大眼看啊!
如果你是公務界或是學者專家,
你不先去解決這個板上很多人失志不如意的問題,
反而訴諸國家這種大概念,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聽得進去。
: : 那我問你啦。你們這種人的想法很奇怪,
: : 假想依照你的思路來推理,為了增加繳稅人口,所以生更多小孩來繳稅,
: : 因為每個這些小孩將來也都會老,所以每個世代都需要有更多嬰兒出身來補高齡化的洞
: : 那麼照你們這種簡單的思考模式下,
: : 一個國家的人口總量只能夠無限制的上升,
: : 而無法倒退,可是這可能嗎?
: : 股市有上漲有崩盤,房市也是,而出現了所謂的景氣循環,
: : 唯獨人口數量就只能夠無限制地擴張?
: : 一個國家的地理環境就那麼大,我前面也有講過人就跟動物一樣,
: : 有一個環境承戴力的問題,總是會到達一個人口極限,
: : 超過後就會產生擁擠、髒亂、爭奪資源,甚至發生戰爭的情況,
: : 到時侯,是你負責嗎?
: 人口增加有人口增加的問題 人口減少有人口減少的問題
: 我並沒有說人口數量就只能夠無限制地擴張
: 今天臺灣是會面臨走向人口減少的時刻
: 所以才討論人口減少的問題
你這種回覆完全沒有用。
你也同意人口增加有問題,
那麼你第1篇回文一直強調「人口紅利」這四個字是幹什麼?
只有看到利益而刻意乎視弊害嗎?
有了環境承戴力這個限制條件,
人口減少就不再是問題了,而是解決問題的解藥。
至於人口減少所帶來的負面效用,
必須用機器人或是善用退休後的老人人力資源來解決,
而不是像你們這種人一直在那邊講什麼人口紅利,一直生小孩。
: : 老人們年輕的時侯不是都有存錢嗎? 難道大家都把錢都花掉了?
: : 戰後嬰兒潮世代可以說是目前整個台灣社會中最有錢的一個世代,
: : 因為他們經歷的是台灣經濟起飛時期,
: : 而現在年輕人普遍低薪的22k狀況,你又不是不清楚。
: : 他們都自顧不瑕了,有的人在台北工作,也許領26k或30k,
: : 但在這種高物價的地方,光是付房租或是食物等基本生活需求,
: : 就沒剩多少錢可以存了,哪還有能力去撫養老人?
: : 而且你只單方面考量人口數量這一變數,
: : 你有沒有想過他們的納稅能力是否也因為老板很摳門不願意分紅利
: : 過去16年來薪資負成長而下降?
: : 你不先解決板上很多人的失業、高學歷屈就低薪的現象,
: : 就一昧地想倚賴鼓吹年輕人生小孩,
: : 就以為20幾年他們長大後能夠補財政的洞,
: : 這也太天真了吧,沒錢是怎麼生小孩?
: : 而且這些年政府在生育上的補助或是托育上面的誘因明顯不足,
: : 生小孩或是願意結婚的人越來越少。
: 我並沒有說要年輕人多生一點 沒有誘因和條件要生小孩本來就困難
: 只是講出臺灣應該要面對當前的狀況
: 我也是年輕人 目前也不打算生小孩
: 我想重點應該是台灣應該要怎麼面對高齡化的問題 而且是"快速的高齡化"
: 蔡英文政府要推長照 也是有人馬上就說財源哪找?
: 我自己也是不支持長照 在這只是舉一個會增加政府社會福利支出的例子
: 問題不在人口減少 是高齡化太快了
所以你這回答,完全沒有要解決板上失業,高學歷屈就低薪的問題啊!
另外,我這裡的回答,
除了對你以外,
還有針對你們那種持人口紅利萬用論的人來說的。
你沒看我第一篇發文底下,出現一堆出生率、人口維持等關鍵字眼嗎?
: : 你這段話是謬論,外資老早大部分就撤出這個市場了,
: : 現在的外資是炒股炒匯,也只比較大上市櫃公司才得到外資的資金,
: : 這方面的資訊我比較欠缺,我不曉得中小企業有誰有管道能夠獲得外資的奧援,
: : 台灣又不像矽谷有那麼多創投資金。
: : 何況,中國、東南亞國家才剛要從未開發國到開發中國家的階段,
: : 外資商業的主戰場早在人口紅利減少之前已移轉到那裡去了。
: : 何況,人口紅利不是只有數量,還要有便宜的人工,
: : 而台灣的人工因為有人炒房等因素,造成生活成本上升,轉價在工資上面,
: : 就是無法與對岸、東南亞和印度競爭,也因此你們光是喊要增加人口,是有何用?
: : 工資又低不過別人。
: 所以臺灣人口紅利的消失你也認同了 很高興我們有共識了
: 外資撤不撤出了沒我不知道
: 但我知道當賣一個產品現在可以賣10個人 未來只能賣7個人
: 內需消費市場的萎縮是不可爭的事實
: 或許很多商家會倒 你可以說本來就應該這樣 但是我們都應該去想這會有甚麼影響
: 未來會怎麼樣? 進口商品價格會不會升高?
: 人口少了 建案是不是也會少 建築業的未來?
: 而缺工的問題這幾年已經慢慢浮現 偶爾開始聽到工廠或公司找不到人的新聞
: 外資會想投入這樣的市場? 就算不投入 會不會考慮撤出?
有這共識沒有用啊。
因為你前面一直以為外資是因為人口紅利消失才撤出的,
我上面那篇回答就是指正你這種錯誤觀念,
明明1990年人口紅利還在,為何台商要轉去大陸、東南亞,
就是因為別人的人口紅利比我們還要強。
所以你得先承認你犯了這錯誤,我們再來談下面的事情,
不是我要和你有共識,而是你要改變錯誤的認知。
(台灣內需市場重要嗎?)
另外你談到內需市場因為人口減少而萎縮的事實,
這的確是一個問題,
不過台灣這座小島一向是出口導向,
過去是靠美國、其次歐洲市場,
現在是靠美國、其次中國市場,
所以目前人口減少所導致內需市場的萎縮的問題不大,
反而這幾個大國的高齡化是我們得仔細考慮的事。
(談缺工)
你公司不想提高薪水,當然就缺工啊。
這種簡單的供需原理也需要我教你嗎?
缺工,老板的唯一解就是提高薪水直到找到自已想要的工人數量為止,
就是這樣子簡單。
如果老板們覺得薪資太高而吃不消,
那麼你們可以去怪租房子、租店面的地主,
因為就是他們在那邊亂漲價,
才造成生活成本提高,
讓薪資降不下來的元兇之一。
: 我想你很清楚戰後嬰兒潮是問題的所在
: 但這我只能說這是歷史共業 你無法說那些人直接消失
: 我們只能面對問題
: 或許你要說的就是那時候多生了而造成的問題而已 並沒甚麼
: 但是扶養比的增加 意味著負擔的增加
: 在一個社會福利國家 意味著政府負擔的增加 (老人增加 領老人福利和津貼的人增加)
: 政府負擔的增加 意味著就會排擠到其他預算
: 或許慢慢改變 我們政府可以調適 沉受下來
: 但是我們要面對的是史上數一數二快速的老年化
: 我一再強調是"快速"
: 一旦政府未來一直舉債 達舉債上限
: 突然面對一個全球經濟大衰退或是突發狀況 政府已沒有銀彈可用 下場是?
: 又是老年人口未來大量快速增加 安養院不夠用 如何解決?
: 另外若眾多老人破產 如何解決?
: 軍公教勞年金因請領人數和繳費人數失衡破產 政府埋單? 增加政府社會福利支出?
: 缺工問題擴大、勞力成本增加 部分企業出走或是倒閉
: 政府稅收不足 決定稅率提高 勞工大喊吃不消
: 很多學者已警告未來政府在不加稅下可運用的稅收可預期是會減少
: 我們已經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準備了
: 如果你覺得以上都不是問題 我也無言了
(別一直在講少子化)
對的。大家都只能夠去面對問題。
但如果你是資方或是媒體,
就別動不動把「少子化」這三個字拿出來講,
仿佛是在說都在怪你們年輕人不生孩子造成問題的。
錯不在於年輕人啊!
錯是在老人家啊!
年紀大的人應該先反省自已過去為何生了那麼多孩子,
造成了社會問題,
把該生的人口數量都生完了,
造成我這們這幾年次的人必須用低薪、不結婚等方式來還你們過去的債。
快速的老年化關板上大多數來問生涯規劃的人屁事啊。
至於你說得這一大堆問題,我又沒有否認,
這是政府必須去想辦法解決的,
可以用少子化三個字來擋嗎?
重點是別再說少子化了。
我們在這裡是很無奈地被動地力量渺小的地面對這個不利於已的大環境,
去思考未來該何去何從的平凡人而已。
這裡有很多熱心的板友包括我在這裡努力地解決比我們還年輕人的問題,
只是我們也只能夠以過去的經驗和教訓來提供一種方向而已。
--
Tags:
職涯
All Comments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6-09-14T04:41
at 2016-09-14T04:41
By David
at 2016-09-17T21:34
at 2016-09-17T21:34
By Adele
at 2016-09-19T07:00
at 2016-09-19T07:00
By Puput
at 2016-09-20T17:11
at 2016-09-20T17:11
By Blanche
at 2016-09-22T06:44
at 2016-09-22T06:44
By Hedy
at 2016-09-24T10:49
at 2016-09-24T10:49
By Tracy
at 2016-09-25T04:25
at 2016-09-25T04:25
By Faithe
at 2016-09-27T05:03
at 2016-09-27T05:03
By Caitlin
at 2016-09-30T00:00
at 2016-09-30T00:00
By Jake
at 2016-10-01T18:41
at 2016-10-01T18:41
By Ingrid
at 2016-10-05T00:35
at 2016-10-05T00:35
By Mary
at 2016-10-07T22:50
at 2016-10-07T22:50
By Lucy
at 2016-10-12T02:32
at 2016-10-12T02:32
By Aaliyah
at 2016-10-13T17:42
at 2016-10-13T17:42
By Sarah
at 2016-10-13T22:17
at 2016-10-13T22:17
By Harry
at 2016-10-14T12:31
at 2016-10-14T12:31
By Annie
at 2016-10-15T13:53
at 2016-10-15T13:53
By Una
at 2016-10-17T05:10
at 2016-10-17T05:10
By Oliver
at 2016-10-19T21:40
at 2016-10-19T21:40
By Steve
at 2016-10-20T04:13
at 2016-10-20T04:13
By John
at 2016-10-20T22:18
at 2016-10-20T22:18
By Vanessa
at 2016-10-21T22:41
at 2016-10-21T22:41
By Eden
at 2016-10-23T18:18
at 2016-10-23T18:18
By Barb Cronin
at 2016-10-25T14:24
at 2016-10-25T14:24
By Robert
at 2016-10-26T22:41
at 2016-10-26T22:41
By Lily
at 2016-10-28T23:13
at 2016-10-28T23:13
By Enid
at 2016-10-31T05:33
at 2016-10-31T05:33
By Lily
at 2016-11-02T17:21
at 2016-11-02T17:21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6-11-07T00:01
at 2016-11-07T00:01
By Andy
at 2016-11-11T02:00
at 2016-11-11T02:00
By Xanthe
at 2016-11-11T08:27
at 2016-11-11T08:27
By Agnes
at 2016-11-15T12:02
at 2016-11-15T12:02
By Michael
at 2016-11-17T01:31
at 2016-11-17T01:31
By Daniel
at 2016-11-20T02:35
at 2016-11-20T02:35
By George
at 2016-11-20T15:06
at 2016-11-20T15:06
By William
at 2016-11-25T01:48
at 2016-11-25T01:48
By Linda
at 2016-11-26T04:15
at 2016-11-26T04:15
By Anonymous
at 2016-11-27T03:30
at 2016-11-27T03:30
Related Posts
郵局考試
By Blanche
at 2016-09-12T20:24
at 2016-09-12T20:24
轉資工?
By Hardy
at 2016-09-12T18:20
at 2016-09-12T18:20
丙紳開講:如何探索有意義的人生?
By Megan
at 2016-09-12T17:11
at 2016-09-12T17:11
轉職
By Lydia
at 2016-09-12T17:05
at 2016-09-12T17:05
內心的補償機制?
By Damian
at 2016-09-12T13:54
at 2016-09-12T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