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司法官、高考法制考試準備經驗分享 - 考試技巧篇 - 考試
By Isabella
at 2007-03-28T00:11
at 2007-03-28T00:11
Table of Contents
一、避免犯『新手錯誤』 - 注意答題的機會成本
(一) 空間分配 – 將答案紙均分為4部份作答
現行考選部所使用國家考試答案紙共有7面,每面有22行,
所以總共有22 * 7 = 154行可供作答,所以如果平均分配,
每個題目應該各有38、38、39、39行可供作答。
法律考試通常出4題,每一題都是25分,
所以為了不發生考試新手常偏廢特定題目,會寫的寫很多,
不會寫的直接放棄或者著墨甚少,以致最後總成績慘不忍睹的情況,
筆者的作法都是在考試鍾聲響起後馬上先在第1頁第1行、
第2頁倒數第6行、第4頁第11行、第6頁第5行分別寫下題號。
之所以採取平均分配的作法,是因為一來每一題配分都一樣,
為求上榜絕對不應該厚此薄彼;二來答題得分的容易性就跟
從小到大學校成績進步幅度的容易性一樣,
要從墊底爬到中等或中上很容易,
要達到前百分之5甚至攻頂則相當困難。
所以在這一題耗盡氣力多拿3到5分很困難,
犧牲掉下一題輕易拿下10分的機會更是非常愚蠢而不經濟。
(最後可能慌張到最後幾題連題目都沒仔細看清楚,考完後再來扼腕)
甚至在某些學者期刊型的題目時,欲罷不能可能反而中了暗器,
多寫沒有加分反而扣分,因為是看法相反的老師出題。
尤其國家考試,只要每題分數都能在中上,
該科成績應該就在前10%左右,如果每科都這樣,
不但可以上榜,總名次應該會在50~100之間,
如果有一、二科分數飆高,甚至可以擠進前50。
(筆者自己雖然沒有很切實的執行,但是考試成績差不多就是這樣,
所以或許可以算是一個例子)
但是人性就是很容易見獵心喜,看到自己會的題目就猛寫,
甚至佔掉其他題目應有的答題空間。
所以要不斷提醒自己不能犯這樣的錯誤。
而之所以分配38、38、39、39而不是其他排列組合的可能性,
正是為了再次提醒自己不能犯『新手錯誤』。
但是稱之為『新手錯誤』其實有點名實不符,
因為即使是像筆者這樣從小到大考試經驗無數身經百戰的人,
去年律師高考也犯了很多次這樣的錯誤。
所以期勉各位考生更應該要戒之!慎之!
有沒有犯『新手錯誤』,對於許多人而言,應該正是能否上榜的關鍵!
(二) 時間分配 - 將2個小時扣除審題後的剩餘時間平均分配給4個題目。
二、審題 – 柿子挑軟的吃,分數落袋為安
投資基金此一理財工具,降低風險的方式是長期規劃
、定期檢視績效與嚴格執行達到預設停損、停利點時
就應出場的投資紀律,如果有賺就要趕快落袋為安,
貪婪通常是投資失敗的主因。
而落袋為安的投資哲學,正可拿來供國家考試一用。
當拿到考卷以後,一定要先作好審題的工作,
把4個題目從頭到尾好好看過一遍,然後挑裡面最容易的開始作答。
(當然前提是必須先分配好各題的答題空間)
因為既然4個題目配分都一樣,
從最困難的題目開始寫是相對不智的選擇。
因為一方面依照心理學的研究,在作答較簡單的題目的時候,
潛意識會自動思考並搜尋大腦記憶體中儲存與各該題目有關的資料,
因而常常可以多想到幾個關鍵的爭點與學說、實務爭議的內容;
另一方面先答完簡單的題目,因為一定比例的分數已經落袋為安,
心理會比較篤定,可以建立信心並發揮安定軍心的效果,
舒緩考試的緊張情緒。
而對自己有無信心與能否克服緊張的情緒,
正是決定國家考試臨場表現的關鍵因素。
不過要提醒在寫較容易的題目時,請勿忽略時間、空間分配
必須嚴格執行的紀律,犯下新手錯誤而導致全盤皆輸。
一旦如此,則先寫簡單的題目反而會得不償失。
三、行銷、包裝 – 答題要有層次,先明白寫出結論,分點分段,最好可以下標題
(一)參與考試人數每年大增
以律師考試為例,每年實際到考的人數約將近6千人,
往後每年還會不斷增加。
因為現在大學要自籌經費,設立法研所、科法所與碩乙班
與工學院、醫學院、農學院的研究所相比,
幾乎不需要任何額外成本(配合實驗的軟、硬體設備跟實驗材料),
甚至不需要專任教授只要有一間教室可以上課就可以開班,
而且法研所幾乎跟商學研究所一樣熱門,招生都會額滿,
對學校來說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此外各校法學院為了壯大勢力並爭取經費補助,
也在師資、設備沒有相應增加的情況下,不斷增加研究生名額,
像台大法研所現在研究生上課可能要用大學部的大教室才行了,
傳統國考組民商法組去年開始更增額錄取到30人。
稍微誇飾一點,或許真的一坨鳥大便掉下來都會砸到碩士了,
碩士多如狗似乎是相當中肯的評論。
因為如此,如果沒有記錯(根據台大黃銘傑老師寫的文章),
統計上每年大學加上研究所會新增3、4千個畢業生投入國家考試的行列。
加上參加法律國考所要求的資格條件相對寬鬆,
雙修、輔系甚至參加各大學撈錢學分班的非本科系生都可以參加考試
(這裡沒有負面評價的意思,請勿誤會)。
所以對想要考公務員的考生而言(包括司法官、檢事官、調查員、書記官
跟高、普、特考法制、政風、關務、智慧財產權行政、公平交易行政等)
,競爭只會愈來愈激烈,但對錄取率固定以到考人數一定比例計算的律師而言,
則可能愈多人參加考試愈好。
(二)改題老師閱卷每題不超過2分鐘
在上述現況之下,閱卷老師(通常1位或2位)只要每1題
多花1分鐘閱卷,可能就要多改考卷將近1個禮拜。
所以在理性選擇之下,通常每題閱卷時間不會超過2分鐘,
甚至有的老師不到1個禮拜就可以改完所有考卷了(如台大某柯姓老師)。
所以考生當然必須嚴肅思考,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讓改題者
抓到妳(你)所要表達的重點,這正是國家考試臨場表現成敗的另一個關鍵。
(三)答題要有層次感,突顯重點
就像BBS上沒有排版的文章會造成閱讀上的困難,
國家考試答案的編排與表現方式,絕對是影響分數高低的關鍵因素。
所以基於個人經驗,除了最基本的字體放大、字跡工整以外,
有幾點建議提供大家參考:
1.畫龍點睛,開門見山先寫結論
如果題目很明白需要表達立場,
則必須在答案一開始的地方就表明立場。
即使是不會寫的題目,採取拖延戰術在考生人數暴增的情況下,
很有可能只有很低的筆墨分數,
遇到極端的老師,非常可能給零分。
而筆墨分數在答案一目瞭然的答案卷上筆者猜想應該會更高,
而且更可能因為言之有物(很多老師不重結論而重推理過程)
或掰出幾點像樣的理由而增加分數。
閱卷老師的理性選擇絕對是跳過打模糊仗的考卷,
而不是嘗試花費寶貴的時間、精力找出隱藏在一大陀文字下的考生真意。
2.分點分段,如果可以的話,請再下大標題與子標題
通常在公家機關,前面四個層次使用一、 (一) 1. (1),
之後則似乎尚未統一(有錯請指正)。
答題時請使用實務慣用層次。
而因為題目通常已經把一、 (一) 二個層次用掉了,
所以建議考生在1. (1) 之後應該再選定4到6個層次備用。
例如筆者慣用A (A) a (a) Ⅰ (i)。
這在寫發展比較成熟,有固定實例題解題模式的學科最常用到。
例如刑法使用犯罪階層理論檢討各罪名
(注意一定要寫到競合,不然如同判決沒有主文,
在可能由實務界出題較多的司法官考試可能會很傷)
、民法請求權規範基礎之探尋、身分法結合親屬繼承題型、
憲法基本權、國私等,會用到很多層次。
其中尤以刑法會用到最多,
有時檢討三階層、主客觀構成要件要素時,
為了清楚呈現學說、實務爭議,
甚至會有遇到6個層次還不夠用的情況。
總而言之,根據前人的經驗,
答題沒有分點分段,要考上相當困難。
而根據個人經驗,如果可以答得內容又完整又多,當然最好。
但若非得要取捨,則寧可在答題前稍微構思,要精而不要多。
最重要的關鍵是:『在上述有固定解題思考方式的科目,
一定要透過答題層次的安排告訴閱卷老師,你(妳)對該科目已經有相當程度的掌握』
如果再輔以開門見山下結論,在段落前標出大小標題,
讓改題老師看起來很清楚、清爽,改起考卷來輕鬆如意,應該就成功一半了。
即使是沒有固定解題模式的科目、題目,標明層次除了方便閱卷之外,
更有『清楚交代思考流程』的功能
(通常可以使用法學三段論法,解釋構成要件與法律效果,
指出爭點與學說、實務爭議後,將案例事實涵攝於法律規範)。
總之,這是一個顧客導向,注重行銷與包裝的消費社會,
除了要有實力以外,也要重視包裝
(跟面臨社會上各種競爭時一樣,在其他條件相同時,
帥哥、美女總是比較佔優勢是一樣的道理)。
所以請各位考生站在閱卷老師的角度,思考他們的需求。
請了解如果她(他)們不欣賞妳(你)的商品(考卷),
結果就是請你(妳)再花一年的時間明年再來,
生命沒有這麼多一年可以浪費,
考試也絕對只是取得進入市場資格的手段而已,
不要看的太重,但也絕對不能等閒視之。
在多數人實力差距不大,實質內容相同的情況
(尤其在大家都不會寫的冷門題目),
答案的排版方式絕對是能否上榜的決勝點。
另外,請注意即使答題空間會減少,
為了方便閱讀,筆者仍建議各層次之間應該要縮排。
四、其他考試注意事項
(一) 請準備帶狀立可白(修正帶)
筆者的習慣是改的少用修正液,改的多用修正帶。
一定要帶修正帶的原因是,有時因為太過緊張,
寫到一半才發現答題方向完全錯誤,或者根本題目一開始就看錯了。
此時如果只用修正液,光要等它乾就耗時甚久,
國家考試,一寸光陰一寸金,差個10秒鐘能不能寫完答案,
可能就是上榜的臨門一腳。
所以為了節省修改答案的時間,請愛用修正帶。
(二) 一定要吃午餐,不要吃麵包
考試一整天,耗費腦力、體力極大,
只吃麵包絕對會影響下午考試時大腦運作的效率與反應能力。
筆者也不推薦吃巧克力,因為雖然可以補充熱量,
但是不營養也沒有飽足感,可能吃了還是會餓。
所以建議考生還是花一點時間吃便當,
讓自己的身體狀況保持在最佳狀態。
為了考試而臨時改為吃麵包,因為身體無法馬上適應,
所以結果通常是沒考上又壞了身體,得不償失。
(三) 善用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複習
考試不是敘舊、談戀愛或增進家人感情的時候,
尤其不可諱言記憶對國家考試成敗還是有很大的影響。
筆者反對背法條、釋字,尤其是一字不漏的方式,
比較建議透過解析要件的方式,進行系統化的記憶。
(不過當然有些饒口的釋字慣用語句可能沒有要件可供解析,還是要認命嘗試去記憶)
但是如果連法學三段論法的大前提的大概內容或構成要件要素都不知道,
還要怎麼考試?
國考不是學校期末考,光憑法感是不可能上榜的。
所以請善用每一分、每一秒可用的時間複習。
或許因為這樣只多了1、2分,但差上榜分數總分1、2分的人,少說也有1、20個。
考生應該盡全力掌握每一寸光陰,不要因為少數分數而飲恨。
生命沒有這麼多一年可以虛擲,
尤其是30歲以前人生最精華時段的寶貴青春。
應該要把每一次考試都當成最後一次一樣全力以赴,才對的起自己與最親愛的家人。
最後,期許大家都能早日脫離國考輪迴,邁向人生的另一個階段。
--
今日容顏,老於昨日。到頭這一身,難逃那一刻。
百歲光陰,七十者稀。急急流年,滔滔逝水。
--
All Comments
By Elma
at 2007-03-30T22:43
at 2007-03-30T22:43
By Hedda
at 2007-04-03T20:05
at 2007-04-03T20:05
By Quanna
at 2007-04-07T05:05
at 2007-04-07T05:05
By Anonymous
at 2007-04-09T08:32
at 2007-04-09T08:32
By Dora
at 2007-04-10T22:04
at 2007-04-10T22:04
By Dinah
at 2007-04-15T02:45
at 2007-04-15T02:45
By Ida
at 2007-04-16T20:35
at 2007-04-16T20:35
By Tracy
at 2007-04-20T11:58
at 2007-04-20T11:58
By Charlie
at 2007-04-21T04:26
at 2007-04-21T04:26
By Zenobia
at 2007-04-25T15:24
at 2007-04-25T15:24
By Anonymous
at 2007-04-29T10:43
at 2007-04-29T10:43
By Yuri
at 2007-04-29T23:56
at 2007-04-29T23:56
By Erin
at 2007-05-01T06:19
at 2007-05-01T06:19
By Hardy
at 2007-05-01T12:38
at 2007-05-01T12:38
By Rebecca
at 2007-05-04T12:30
at 2007-05-04T12:30
By Jacky
at 2007-05-05T16:38
at 2007-05-05T16:38
By Elizabeth
at 2007-05-08T16:25
at 2007-05-08T16:25
By Yedda
at 2007-05-09T05:10
at 2007-05-09T05:10
By Lucy
at 2007-05-10T04:42
at 2007-05-10T04:42
By Elizabeth
at 2007-05-14T02:36
at 2007-05-14T02:36
By Tristan Cohan
at 2007-05-18T11:34
at 2007-05-18T11:34
By Liam
at 2007-05-19T13:09
at 2007-05-19T13:09
By Christine
at 2007-05-19T21:41
at 2007-05-19T21:41
By Eartha
at 2007-05-21T04:15
at 2007-05-21T04:15
By Wallis
at 2007-05-25T17:51
at 2007-05-25T17:51
By Robert
at 2007-05-28T16:26
at 2007-05-28T16:26
By Charlie
at 2007-06-01T16:46
at 2007-06-01T16:46
By Steve
at 2007-06-05T09:53
at 2007-06-05T09:53
By Isabella
at 2007-06-06T09:42
at 2007-06-06T09:42
By Hedda
at 2007-06-10T09:01
at 2007-06-10T09:01
By John
at 2007-06-11T10:15
at 2007-06-11T10:15
By Noah
at 2007-06-13T17:49
at 2007-06-13T17:49
By Ida
at 2007-06-18T11:47
at 2007-06-18T11:47
By Wallis
at 2007-06-21T10:45
at 2007-06-21T10:45
By Mia
at 2007-06-26T01:22
at 2007-06-26T01:22
By Oscar
at 2007-06-28T20:46
at 2007-06-28T20:46
By Wallis
at 2007-07-01T03:08
at 2007-07-01T03:08
By Caitlin
at 2007-07-04T23:43
at 2007-07-04T23:43
By Oliver
at 2007-07-07T20:18
at 2007-07-07T20:18
By Victoria
at 2007-07-12T04:33
at 2007-07-12T04:33
By Ethan
at 2007-07-12T16:26
at 2007-07-12T16:26
By Lily
at 2007-07-13T08:24
at 2007-07-13T08:24
By Necoo
at 2007-07-18T01:19
at 2007-07-18T01:19
By Sarah
at 2007-07-19T22:02
at 2007-07-19T22:02
By Leila
at 2007-07-23T01:19
at 2007-07-23T01:19
By Annie
at 2007-07-27T15:00
at 2007-07-27T15:00
By Emma
at 2007-07-31T19:25
at 2007-07-31T19:25
By Caitlin
at 2007-08-02T03:43
at 2007-08-02T03:43
By John
at 2007-08-04T06:28
at 2007-08-04T06:28
By Anthony
at 2007-08-07T23:41
at 2007-08-07T23:41
By Blanche
at 2007-08-12T02:44
at 2007-08-12T02:44
By Frederica
at 2007-08-15T04:14
at 2007-08-15T04:14
By Ursula
at 2007-08-15T18:52
at 2007-08-15T18:52
By Ida
at 2007-08-19T16:57
at 2007-08-19T16:57
By Gilbert
at 2007-08-20T08:18
at 2007-08-20T08:18
By Madame
at 2007-08-24T21:48
at 2007-08-24T21:48
By Ursula
at 2007-08-26T06:19
at 2007-08-26T06:19
By Todd Johnson
at 2007-08-28T06:24
at 2007-08-28T06:24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07-08-31T21:33
at 2007-08-31T21:33
By Charlotte
at 2007-09-05T18:42
at 2007-09-05T18:42
By Hedy
at 2007-09-10T16:01
at 2007-09-10T16:01
By Aaliyah
at 2007-09-12T05:25
at 2007-09-12T05:25
By Jacob
at 2007-09-14T02:48
at 2007-09-14T02:48
By Linda
at 2007-09-17T07:58
at 2007-09-17T07:58
By Catherine
at 2007-09-22T01:19
at 2007-09-22T01:19
By Olga
at 2007-09-27T00:40
at 2007-09-27T00:40
By Agatha
at 2007-09-27T04:43
at 2007-09-27T04:43
By Audriana
at 2007-09-28T07:07
at 2007-09-28T07:07
By Steve
at 2007-10-02T03:23
at 2007-10-02T03:23
By Emma
at 2007-10-07T03:00
at 2007-10-07T03:00
By Vanessa
at 2007-10-08T21:30
at 2007-10-08T21:30
By Joe
at 2007-10-10T04:33
at 2007-10-10T04:33
Related Posts
自學會計高普考
By Ophelia
at 2007-03-27T23:27
at 2007-03-27T23:27
國考講座聽到的消息
By Damian
at 2007-03-27T15:42
at 2007-03-27T15:42
會計和經建行政如何選擇??
By Brianna
at 2007-03-25T23:41
at 2007-03-25T23:41
給想考國家考試的人一些小建議
By Gary
at 2007-03-25T19:54
at 2007-03-25T19:54
普考資格
By Charlotte
at 2007-03-25T00:42
at 2007-03-25T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