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西一年上榜心得文 - 考試
By Delia
at 2018-07-12T15:14
at 2018-07-12T15:14
Table of Contents
因為去年考前爬文覺得對我個人準備很有幫助,所以來pay it forward,
第一次po文格式請見諒,不小心打了很多,文長慎入XDD
最後,問、看了很多人,發現上榜生讀書方法百百種,
所以沒有最好的讀書方法,只有最適合自己的~
〔我的背景〕
決定來考後西醫之前,其實我已經工作了近五年時間,離認真念基礎學科時期相對遠。
所幸,高中、大學時我算是有認真念,所以還有一點微薄的基礎留著。
八月初決定報考後,便提出辭呈,我花了一個禮拜的時間認真地爬文,
看上榜生影片分享,兩間補習班各試聽兩次,教材也有看差別。
最後決定選擇台北三元,因為相信那裡的同學最具競爭力,
師資也是最完整、最好的。這一年走下來,我認為我相當受到祝福,
遇到很多很棒的老師和隊友,不斷並鞭策我努力,最後也好幾個一起達到終點:)
考試期間家人全力支持所以我可以心無旁騖地念書,當然這不是每個人都有的條件,
而考上的同學裡面也有邊上班邊唸書的,如果你/妳是這樣的同學,可以參考他們的經驗。
〔初期評估〕
後西醫的考試,我認為真的是一場認識自己後,才能打贏的戰爭。
或者,你越認識自己,你可以越快到達終點。
醫學之路是一場長期奮戰,如果費心費力進來,發現自己不喜歡或者不是自己所想像的,
會很可惜。很建議大家在暑假、或開學不久尚有閒情逸致時踏實地做一些自我探索,
確認自己真的是有熱誠、決心,出發之後就不要回頭!
網路意見可以參考,但更好的方式是透過深度閱讀汲取前人的經驗,我考前就去買了
* 醫者:披上白袍之前的14堂課
* 用心,在對的地方:黃達夫的醫療觀等書,
對我了解現在台灣醫療環境、確立從醫志向非常有幫助!
另外,我也有去買板上很多人推薦的“關於考試 你用的方法都是錯的”,
裡面有些心法蠻可以參考的~
〔準備大原則〕
* 切記:這場考試不是要找考滿分的人,而是要找各科平均至少可以達70%的人
-->時時保持這個想法可以減輕壓力,並且防止自己鑽牛角尖XD
* 如果可以做到考前錯過的題目、會的觀念都穩定地表現出來,機率很高,
考試是在找錯的少的人!
* 要了解自己的優缺點、讀書的狀態,不斷的修正、調整,找到最適合你的策略!
* 我認為如果自己不是太懂,就要相信專業,可以縮短準備的時間~
〔英文〕
初期我有按“關於考試 你用的方法都是錯的”這本書的建議,
在開學期間把英文考古題做了一遍,發現我裸考扣分在20~30分之間,
文法和單字量都需要再加強。所以我擬定的策略是每週固定去上文忠公英文課,
至少確認自己每個禮拜都有碰英文,然後所有關於英文的東西就在那三個小時解決。
老師上的很棒,大家要相信老師的步調,一步一腳印~
上課時我也會運用時間把當天的小考卷寫完+訂正完
其次,我認為背單字相當重要,雖然範圍大,但沒背就一定沒分,
而且近年所有考試單字比重越發加重、難,所以鼓勵大家還是要花心思。
前期我用了Eudic App裡面前大的單字卡功能,
運用通勤、吃飯等零碎時間把常考托福單字背過一遍,
後期我再用Quizlet App把常考的GRE單字能背多少算多少。
我自己是認為不要一次背厚厚一本7000個單字,因為心理壓力太大,難看得出成效,
也容易半途而廢。最好是選幾個能掌握的範圍,由簡入深,一山過一山的征服XD
其次,單字背了,一定要用才算真的有背起來,
建議同義字、常用片語、上下連接的介系詞一起看,也不要只看中文解釋,
不然會無法體會字義間細微的差別,考試後期我也會每天看BBC英文新聞,和經濟學人。
我覺得選自己有興趣的內容看即可,當你看到曾經背過的單字會加深印象,
刺激神經迴路形成,也會對日後閱讀、寫作有幫助~
英文這種東西真的需要累積,所以不建議留到考前衝刺,幾個月之後你會發現成效!
作文,有的人是直接放棄(也是一種策略),
但我認為中期開始練並持續是可以看到進步的。
以我個人而言,我第一次模擬考英文作文9分,第二次11分,第三次14分,
在老師的糾正指導之下,越來越進步,到考試拿到16.5的高分;
補習期間,我也有幫同學改英文作文,朋友從個位數
到後來慈濟和義守作文達到16分的高分,證明有努力還是有回饋的。
學習作文的方式有很多種,基本句型、文法要先有掌握,但重點是不要害怕去寫,
有寫你才會發現你的的問題是什麼。譬如說,
非母語的學生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因為中英文語法結構不同,
當你發現不會寫的時候再去看範文,看同一個意思英文母語的人是怎麼表達的,
模仿並內化,這樣的進步是最直接的;另外考前,
我也會去看一些關於安樂死、人口老化等相關議題英文報導,把佳句背下來~
最後我認為任何學問的養成都有如蓋房子一樣,要先有鋼筋水泥基本架構,基本裝潢,
行有餘力才添購傢俱擺設等。作文亦是如此,
先求整體架構有(有論點),
再求好(能夠讓人理解),
最後求精(選單字、抽換詞面、修飾句型等)。
如果一開始只是背一些華而不實的句型,但整篇文章不知所云,
就好像沒有房子棄置在路邊的傢俱,也不是太有價值的。
[物理]
這科不用說,就是選擇林立言老師,人帥、專業而且在乎!!!
老師真的百年一見,比學生還要在乎考試,各種付出沒有上限,要好好保握老師的用心。
初期我認定物理這科會是決勝的關鍵,所以一開始花了近50%的讀書時間在唸物理,
每週念的範圍包括複習老師上課講的、算S版題庫、訂正S版題庫,這樣就很夠忙的了,
每個禮拜上課完也都會留下來問問題。
前面有很多強者包括去年137.5傳奇學長分享的讀書方法我就不贅述了,
重點還是上課要認真,仔細去聽老師的邏輯,自己做筆記,整
理出一套自己讀題、貼標籤、解題的邏輯,並且急早發現、面對自己的問題。
正課、題庫班、總複習三位一體,一起服用之後功力會加成,
尤其是總複習完後會突飛猛進,我自己事後檢討倒是覺得題庫題目不用做太多,
但是課本+總複習每一題型至少要做五次以上,所有錯過的題目也一定要確實訂正,
考場的要求是快、狠、準,不能有一絲一毫的猶豫,一分鐘內解不出來,就等於不會,
所以寧願把已經會的弄熟練,不用額外再去找太艱澀的題目。
另外,非常建議參與小考,和各種擬真模擬考,
雖然當時準備時壓力很大(考前的每個禮拜五連續六次小考簡直快要胃穿孔),
但是寧願把握考前每一個可以檢視自己盲點的機會,也比考後懊悔好,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高強度的磨練絕對是值得的。
雖然我花很多時間,但這科我學起來是最吃力,
我覺得物理這科的學習真的是需要不斷的對自己心理建設,跌倒了再爬起來
(這點林立言老師做得比其他老師都來得好、多,會利用各種機會、場合激勵大家,
有耳可聽的便應當聽XD)。其中對我最有幫助的是老師曾說過
「未來當醫生我們所要面對的是生離死別,有更大的時間壓力和更嚴重的後果,
相較之下,如果有明確解答的問題都不能掌握,要怎麼面對沒有解答的難題?」
在我屢屢想耍賴放棄時,這樣的觀點協助我調整想法,擦擦眼淚站起來再戰。
〔化學〕
選的是高進老師,老師上課幽默,口訣超級多,非常有幫助,但我也是適應了一陣子
才抓到要怎麼上課、做筆記,建議也是信任老師,研究範例做熟,不需要特別做其他題目
(雖然我自己額外做了很多但後來覺得不需要,因為真的撈不到,還是觀念熟種要)
東西真的很多,所以公式背熟和物理學習的邏輯差不多~
〔生化〕
三元的葉仲老師!我自己認為生化這科CP值最高,雖然難度、門檻相對高,
也真的需要花時間精神投資,但學會了就是你的。
葉仲老師本身是台大生化博士背景,底子深厚,教法深入淺出,
很願意將事情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口條佳而且運用各種聯想法,如五四三兄弟等等,
協助我在這科突破很多,也幫助我在生物不理解的東西增加理解!
我讀生化的方式就是信任老師,按照老師上課講得做筆記,
代謝之後比較難,所以我幾乎代謝全部都有重聽,自己整理筆記,L6題目也是按著進度做,
葉仲老師很願意同理學生並花自己額外的時間幫助學習解答問題,
老師的經驗充足,只要跟著老師的腳步,信任他,這科應該OK。
(考題裡面老師的命中率大概達到八成以上,考出來的東西都是上課強調過的)
〔生物〕
雖然說我的本科系是生物相關,高中時也是三類的,
但老實說剛開始上沈浩老師的生物課我上得很辛苦。
八月中剛開學的時候,台北班是一週三堂生物和物理課,雖然內容相對(之後的)簡單,
但是新生上起來仍然吃力。沈浩老師上課速度相當快(有時候快到我會在心理尖叫),
老師的上法我認為對第二年補習的同學更好,
你會比較理解他埋的梗和一直強調重點筆記的原因是什麼。
我自己大概要到十月後才比較了解他上課的邏輯,和上課時要怎麼作筆記;
而要到總複習時,還有生化課程相輔相成之下才有真正開竅的感覺。
但是第一年考生,我們沒有時間,所以就要比別人更努力。
雖然我是第一年考,我從一進補習班就告訴自己一年就要上,因為我不年輕,也有實力,
所以努力的話是有機會。也就是因為這個信念和堅持,我告訴自己失敗不能找理由,
而且在總複習前,實力要可以和第二年補習的人競爭,
畢竟考場上很現實,考卷不會管你是第幾年補。
我認為這個心態很重要,「態度決定你是否會成功」。
後來統計數據也證明,後西醫改了考科之後,第一年準備的同學率取機率
相對前幾年提升很多,大家不要輕言放棄。
沈浩老師的生物課,有點像在爬山,第一本要適應老師的速度,
好不容易爬完厚厚一大本想要喘一下,才發現後面還有六座山頭要爬,
而且一山比一山高XD普通生物,猶如老師所講的,浩瀚無垠,所以老師在上課時
會丟很多、很多、很多東西給同學,我們上分生的時候常常會開玩笑說,
三四個小時下來有腦袋被綁架的感覺。
上完課之後,我會排時間去運動、重訓,把我的挫折感發洩一下,
但是發洩完之後還是要面對!每個禮拜的正課加起來很重,
所以最好的策略是上課一定要專注,不論能夠吸收多少,一定要全力以赴
(不可以放空或只是被動抄筆記)
把握課後黃金三天完成複習,若行有餘力,再做題目,但是不強求。
我自己一開始是有做A3,但十月之後課變重,也變難,
又加上還要準備模擬考複習進度等所以正課有落後大概兩個禮拜,
一直到農曆春節後我才全部追回來。這樣老實說不是很好,
後來也常常被老師嗆說我回家都沒有當天複習,所以會看不懂自己的筆記XD
大家可以自己評估進度,盡力做到今日事、今日畢。
到考前我才去翻原文書課本,其實覺得對整體學習也很有幫助,可以幫助作觀念連結,
原文書彩圖也很棒,但我太慢才看,所以建議英文程度ok的同學可以配合正課複習使用,
但是時間自己要控制好,另外我也會常常上youtube找相關影片、動畫,
對我這種圖像學習者很有幫助。
建議一定要去上正課,大概十月之後你會發現正課人數明顯漸減,
有同學覺得跟不上或者有其他理由所以選擇補帶。我是建議如果能,
一定要逼自己去上正課,因為正課雖然強度大且亦有挫折感,但是相對有效率。
而且好處是你看得到其他同學,也可以跟老師常點名的「指標同學」做比較。
考後西最可怕,也和以往我們考過的大考最不一樣的是,大家各自奮鬥,有各自的生活,
而且一年才有一次鑒別的機會,所以要好好把握在補習班這種「團體」的感覺。
我自己也是到了近11月的時候偶然用臉書問老師一個相對白目的問題,
結果此後每堂課就被點名回答問題XDDD
剛開始也覺得尷尬,回答不出來也覺得丟臉,
但後來老師的壓力加上我自己的自尊心變成我拼死唸生物最大的動力。
記得後期我會做惡夢,夢到一直被老師點名,
有時候台北班九點上課,我自己會早上六點多就起來再複習,
有時候信心滿滿覺得今天真的準備好了可以回擊,但常常還是被電得唏哩嘩啦
(這個心情就和物理擬真模考一模一樣),下課後趕快去翻自己回答不出來的東西
(扯的是常常一點印象都沒有,但是其他同學卻都答得出來,
懷疑說大家真的都在同一個時空裡面嗎?!)
很多同學會怕被老師問問題、或是去問老師問題,老師確實有時候講話比較直接,
但是出發點好的。丟臉的話,牙一咬就過了,或轉念一想當心志訓練,
因為未來當醫生要面對的壓力肯定有增無減。
成功真的沒有訣竅,每天紮實地跟進度複習,就這樣一直反覆下去。
如果有挫折也請堅持下去,回頭看,自己真的會有成長,重點是要挺過來。
我也是在上完題庫班之後才覺得功力有進步,前面半年完全懵懵懂懂就是死命追進度。
鼓勵大家常常跟昨天的自己比較,並做個會讓明天的自己感謝的人。
選擇沈浩老師的另一個原因,是老師自我要求很高,盡心盡力。
所有的資料會有原文書佐證,自己也很認真不斷補充、修改,
這個嚴以律己的精神會影響到同學的上進心;
相對地,如果老師很放鬆,你也會不自覺懈怠。
沈浩老師上課的板書非常有幫助,很多圖表都是精簡過後的心血,
但總體資料量真的很多,所以大家要做好判斷,不要因噎廢食,
考前還是要回歸到最基本、最核心的觀念,我自己是生理那邊進度特別弱,
所以有回去補帶全部重看一次(其實植物、分生也有挑部分重補),
邊看會有新的心得,重點還是要把握時間複習,並和已知知識大量做連結。
考前衝刺在時間壓力下一堆要背的東西,我發明了一堆意象聯想法,意外有效,
如病毒表中單股RNA病毒Falvivirus,我就掰了一個故事:
叫Zika的小男孩,住在尼羅河(West Nile)旁邊,被一隻蚊子(帶有登革熱)叮,
結果得了C肝,整個人變黃色(Yellow Fever)的XDDD
相當沒有邏輯,但至少背一次終生不會忘記。
考後西醫真的是一場心力競賽,需要運氣更需要努力和信念,
最後,建議大家要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學,而且不要害怕互相分享、學習,
我們一群“剛好”坐前面的同學常常互相討論、
被電的時候互相支援、難過的時候互相打氣,最後好幾個一起上榜。
祝福大家都找到可以互相勉勵的夥伴,並努力成為你想要成為的人!
--
第一次po文格式請見諒,不小心打了很多,文長慎入XDD
最後,問、看了很多人,發現上榜生讀書方法百百種,
所以沒有最好的讀書方法,只有最適合自己的~
〔我的背景〕
決定來考後西醫之前,其實我已經工作了近五年時間,離認真念基礎學科時期相對遠。
所幸,高中、大學時我算是有認真念,所以還有一點微薄的基礎留著。
八月初決定報考後,便提出辭呈,我花了一個禮拜的時間認真地爬文,
看上榜生影片分享,兩間補習班各試聽兩次,教材也有看差別。
最後決定選擇台北三元,因為相信那裡的同學最具競爭力,
師資也是最完整、最好的。這一年走下來,我認為我相當受到祝福,
遇到很多很棒的老師和隊友,不斷並鞭策我努力,最後也好幾個一起達到終點:)
考試期間家人全力支持所以我可以心無旁騖地念書,當然這不是每個人都有的條件,
而考上的同學裡面也有邊上班邊唸書的,如果你/妳是這樣的同學,可以參考他們的經驗。
〔初期評估〕
後西醫的考試,我認為真的是一場認識自己後,才能打贏的戰爭。
或者,你越認識自己,你可以越快到達終點。
醫學之路是一場長期奮戰,如果費心費力進來,發現自己不喜歡或者不是自己所想像的,
會很可惜。很建議大家在暑假、或開學不久尚有閒情逸致時踏實地做一些自我探索,
確認自己真的是有熱誠、決心,出發之後就不要回頭!
網路意見可以參考,但更好的方式是透過深度閱讀汲取前人的經驗,我考前就去買了
* 醫者:披上白袍之前的14堂課
* 用心,在對的地方:黃達夫的醫療觀等書,
對我了解現在台灣醫療環境、確立從醫志向非常有幫助!
另外,我也有去買板上很多人推薦的“關於考試 你用的方法都是錯的”,
裡面有些心法蠻可以參考的~
〔準備大原則〕
* 切記:這場考試不是要找考滿分的人,而是要找各科平均至少可以達70%的人
-->時時保持這個想法可以減輕壓力,並且防止自己鑽牛角尖XD
* 如果可以做到考前錯過的題目、會的觀念都穩定地表現出來,機率很高,
考試是在找錯的少的人!
* 要了解自己的優缺點、讀書的狀態,不斷的修正、調整,找到最適合你的策略!
* 我認為如果自己不是太懂,就要相信專業,可以縮短準備的時間~
〔英文〕
初期我有按“關於考試 你用的方法都是錯的”這本書的建議,
在開學期間把英文考古題做了一遍,發現我裸考扣分在20~30分之間,
文法和單字量都需要再加強。所以我擬定的策略是每週固定去上文忠公英文課,
至少確認自己每個禮拜都有碰英文,然後所有關於英文的東西就在那三個小時解決。
老師上的很棒,大家要相信老師的步調,一步一腳印~
上課時我也會運用時間把當天的小考卷寫完+訂正完
其次,我認為背單字相當重要,雖然範圍大,但沒背就一定沒分,
而且近年所有考試單字比重越發加重、難,所以鼓勵大家還是要花心思。
前期我用了Eudic App裡面前大的單字卡功能,
運用通勤、吃飯等零碎時間把常考托福單字背過一遍,
後期我再用Quizlet App把常考的GRE單字能背多少算多少。
我自己是認為不要一次背厚厚一本7000個單字,因為心理壓力太大,難看得出成效,
也容易半途而廢。最好是選幾個能掌握的範圍,由簡入深,一山過一山的征服XD
其次,單字背了,一定要用才算真的有背起來,
建議同義字、常用片語、上下連接的介系詞一起看,也不要只看中文解釋,
不然會無法體會字義間細微的差別,考試後期我也會每天看BBC英文新聞,和經濟學人。
我覺得選自己有興趣的內容看即可,當你看到曾經背過的單字會加深印象,
刺激神經迴路形成,也會對日後閱讀、寫作有幫助~
英文這種東西真的需要累積,所以不建議留到考前衝刺,幾個月之後你會發現成效!
作文,有的人是直接放棄(也是一種策略),
但我認為中期開始練並持續是可以看到進步的。
以我個人而言,我第一次模擬考英文作文9分,第二次11分,第三次14分,
在老師的糾正指導之下,越來越進步,到考試拿到16.5的高分;
補習期間,我也有幫同學改英文作文,朋友從個位數
到後來慈濟和義守作文達到16分的高分,證明有努力還是有回饋的。
學習作文的方式有很多種,基本句型、文法要先有掌握,但重點是不要害怕去寫,
有寫你才會發現你的的問題是什麼。譬如說,
非母語的學生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因為中英文語法結構不同,
當你發現不會寫的時候再去看範文,看同一個意思英文母語的人是怎麼表達的,
模仿並內化,這樣的進步是最直接的;另外考前,
我也會去看一些關於安樂死、人口老化等相關議題英文報導,把佳句背下來~
最後我認為任何學問的養成都有如蓋房子一樣,要先有鋼筋水泥基本架構,基本裝潢,
行有餘力才添購傢俱擺設等。作文亦是如此,
先求整體架構有(有論點),
再求好(能夠讓人理解),
最後求精(選單字、抽換詞面、修飾句型等)。
如果一開始只是背一些華而不實的句型,但整篇文章不知所云,
就好像沒有房子棄置在路邊的傢俱,也不是太有價值的。
[物理]
這科不用說,就是選擇林立言老師,人帥、專業而且在乎!!!
老師真的百年一見,比學生還要在乎考試,各種付出沒有上限,要好好保握老師的用心。
初期我認定物理這科會是決勝的關鍵,所以一開始花了近50%的讀書時間在唸物理,
每週念的範圍包括複習老師上課講的、算S版題庫、訂正S版題庫,這樣就很夠忙的了,
每個禮拜上課完也都會留下來問問題。
前面有很多強者包括去年137.5傳奇學長分享的讀書方法我就不贅述了,
重點還是上課要認真,仔細去聽老師的邏輯,自己做筆記,整
理出一套自己讀題、貼標籤、解題的邏輯,並且急早發現、面對自己的問題。
正課、題庫班、總複習三位一體,一起服用之後功力會加成,
尤其是總複習完後會突飛猛進,我自己事後檢討倒是覺得題庫題目不用做太多,
但是課本+總複習每一題型至少要做五次以上,所有錯過的題目也一定要確實訂正,
考場的要求是快、狠、準,不能有一絲一毫的猶豫,一分鐘內解不出來,就等於不會,
所以寧願把已經會的弄熟練,不用額外再去找太艱澀的題目。
另外,非常建議參與小考,和各種擬真模擬考,
雖然當時準備時壓力很大(考前的每個禮拜五連續六次小考簡直快要胃穿孔),
但是寧願把握考前每一個可以檢視自己盲點的機會,也比考後懊悔好,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高強度的磨練絕對是值得的。
雖然我花很多時間,但這科我學起來是最吃力,
我覺得物理這科的學習真的是需要不斷的對自己心理建設,跌倒了再爬起來
(這點林立言老師做得比其他老師都來得好、多,會利用各種機會、場合激勵大家,
有耳可聽的便應當聽XD)。其中對我最有幫助的是老師曾說過
「未來當醫生我們所要面對的是生離死別,有更大的時間壓力和更嚴重的後果,
相較之下,如果有明確解答的問題都不能掌握,要怎麼面對沒有解答的難題?」
在我屢屢想耍賴放棄時,這樣的觀點協助我調整想法,擦擦眼淚站起來再戰。
〔化學〕
選的是高進老師,老師上課幽默,口訣超級多,非常有幫助,但我也是適應了一陣子
才抓到要怎麼上課、做筆記,建議也是信任老師,研究範例做熟,不需要特別做其他題目
(雖然我自己額外做了很多但後來覺得不需要,因為真的撈不到,還是觀念熟種要)
東西真的很多,所以公式背熟和物理學習的邏輯差不多~
〔生化〕
三元的葉仲老師!我自己認為生化這科CP值最高,雖然難度、門檻相對高,
也真的需要花時間精神投資,但學會了就是你的。
葉仲老師本身是台大生化博士背景,底子深厚,教法深入淺出,
很願意將事情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口條佳而且運用各種聯想法,如五四三兄弟等等,
協助我在這科突破很多,也幫助我在生物不理解的東西增加理解!
我讀生化的方式就是信任老師,按照老師上課講得做筆記,
代謝之後比較難,所以我幾乎代謝全部都有重聽,自己整理筆記,L6題目也是按著進度做,
葉仲老師很願意同理學生並花自己額外的時間幫助學習解答問題,
老師的經驗充足,只要跟著老師的腳步,信任他,這科應該OK。
(考題裡面老師的命中率大概達到八成以上,考出來的東西都是上課強調過的)
〔生物〕
雖然說我的本科系是生物相關,高中時也是三類的,
但老實說剛開始上沈浩老師的生物課我上得很辛苦。
八月中剛開學的時候,台北班是一週三堂生物和物理課,雖然內容相對(之後的)簡單,
但是新生上起來仍然吃力。沈浩老師上課速度相當快(有時候快到我會在心理尖叫),
老師的上法我認為對第二年補習的同學更好,
你會比較理解他埋的梗和一直強調重點筆記的原因是什麼。
我自己大概要到十月後才比較了解他上課的邏輯,和上課時要怎麼作筆記;
而要到總複習時,還有生化課程相輔相成之下才有真正開竅的感覺。
但是第一年考生,我們沒有時間,所以就要比別人更努力。
雖然我是第一年考,我從一進補習班就告訴自己一年就要上,因為我不年輕,也有實力,
所以努力的話是有機會。也就是因為這個信念和堅持,我告訴自己失敗不能找理由,
而且在總複習前,實力要可以和第二年補習的人競爭,
畢竟考場上很現實,考卷不會管你是第幾年補。
我認為這個心態很重要,「態度決定你是否會成功」。
後來統計數據也證明,後西醫改了考科之後,第一年準備的同學率取機率
相對前幾年提升很多,大家不要輕言放棄。
沈浩老師的生物課,有點像在爬山,第一本要適應老師的速度,
好不容易爬完厚厚一大本想要喘一下,才發現後面還有六座山頭要爬,
而且一山比一山高XD普通生物,猶如老師所講的,浩瀚無垠,所以老師在上課時
會丟很多、很多、很多東西給同學,我們上分生的時候常常會開玩笑說,
三四個小時下來有腦袋被綁架的感覺。
上完課之後,我會排時間去運動、重訓,把我的挫折感發洩一下,
但是發洩完之後還是要面對!每個禮拜的正課加起來很重,
所以最好的策略是上課一定要專注,不論能夠吸收多少,一定要全力以赴
(不可以放空或只是被動抄筆記)
把握課後黃金三天完成複習,若行有餘力,再做題目,但是不強求。
我自己一開始是有做A3,但十月之後課變重,也變難,
又加上還要準備模擬考複習進度等所以正課有落後大概兩個禮拜,
一直到農曆春節後我才全部追回來。這樣老實說不是很好,
後來也常常被老師嗆說我回家都沒有當天複習,所以會看不懂自己的筆記XD
大家可以自己評估進度,盡力做到今日事、今日畢。
到考前我才去翻原文書課本,其實覺得對整體學習也很有幫助,可以幫助作觀念連結,
原文書彩圖也很棒,但我太慢才看,所以建議英文程度ok的同學可以配合正課複習使用,
但是時間自己要控制好,另外我也會常常上youtube找相關影片、動畫,
對我這種圖像學習者很有幫助。
建議一定要去上正課,大概十月之後你會發現正課人數明顯漸減,
有同學覺得跟不上或者有其他理由所以選擇補帶。我是建議如果能,
一定要逼自己去上正課,因為正課雖然強度大且亦有挫折感,但是相對有效率。
而且好處是你看得到其他同學,也可以跟老師常點名的「指標同學」做比較。
考後西最可怕,也和以往我們考過的大考最不一樣的是,大家各自奮鬥,有各自的生活,
而且一年才有一次鑒別的機會,所以要好好把握在補習班這種「團體」的感覺。
我自己也是到了近11月的時候偶然用臉書問老師一個相對白目的問題,
結果此後每堂課就被點名回答問題XDDD
剛開始也覺得尷尬,回答不出來也覺得丟臉,
但後來老師的壓力加上我自己的自尊心變成我拼死唸生物最大的動力。
記得後期我會做惡夢,夢到一直被老師點名,
有時候台北班九點上課,我自己會早上六點多就起來再複習,
有時候信心滿滿覺得今天真的準備好了可以回擊,但常常還是被電得唏哩嘩啦
(這個心情就和物理擬真模考一模一樣),下課後趕快去翻自己回答不出來的東西
(扯的是常常一點印象都沒有,但是其他同學卻都答得出來,
懷疑說大家真的都在同一個時空裡面嗎?!)
很多同學會怕被老師問問題、或是去問老師問題,老師確實有時候講話比較直接,
但是出發點好的。丟臉的話,牙一咬就過了,或轉念一想當心志訓練,
因為未來當醫生要面對的壓力肯定有增無減。
成功真的沒有訣竅,每天紮實地跟進度複習,就這樣一直反覆下去。
如果有挫折也請堅持下去,回頭看,自己真的會有成長,重點是要挺過來。
我也是在上完題庫班之後才覺得功力有進步,前面半年完全懵懵懂懂就是死命追進度。
鼓勵大家常常跟昨天的自己比較,並做個會讓明天的自己感謝的人。
選擇沈浩老師的另一個原因,是老師自我要求很高,盡心盡力。
所有的資料會有原文書佐證,自己也很認真不斷補充、修改,
這個嚴以律己的精神會影響到同學的上進心;
相對地,如果老師很放鬆,你也會不自覺懈怠。
沈浩老師上課的板書非常有幫助,很多圖表都是精簡過後的心血,
但總體資料量真的很多,所以大家要做好判斷,不要因噎廢食,
考前還是要回歸到最基本、最核心的觀念,我自己是生理那邊進度特別弱,
所以有回去補帶全部重看一次(其實植物、分生也有挑部分重補),
邊看會有新的心得,重點還是要把握時間複習,並和已知知識大量做連結。
考前衝刺在時間壓力下一堆要背的東西,我發明了一堆意象聯想法,意外有效,
如病毒表中單股RNA病毒Falvivirus,我就掰了一個故事:
叫Zika的小男孩,住在尼羅河(West Nile)旁邊,被一隻蚊子(帶有登革熱)叮,
結果得了C肝,整個人變黃色(Yellow Fever)的XDDD
相當沒有邏輯,但至少背一次終生不會忘記。
考後西醫真的是一場心力競賽,需要運氣更需要努力和信念,
最後,建議大家要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學,而且不要害怕互相分享、學習,
我們一群“剛好”坐前面的同學常常互相討論、
被電的時候互相支援、難過的時候互相打氣,最後好幾個一起上榜。
祝福大家都找到可以互相勉勵的夥伴,並努力成為你想要成為的人!
--
Tags:
考試
All Comments
By Doris
at 2018-07-17T10:03
at 2018-07-17T10:03
By Franklin
at 2018-07-18T14:04
at 2018-07-18T14:04
By Kama
at 2018-07-20T18:34
at 2018-07-20T18:34
By Mary
at 2018-07-23T14:31
at 2018-07-23T14:31
By Susan
at 2018-07-25T01:15
at 2018-07-25T01:15
By Megan
at 2018-07-27T10:42
at 2018-07-27T10:42
By Dorothy
at 2018-07-28T12:57
at 2018-07-28T12:57
By Joe
at 2018-08-01T05:33
at 2018-08-01T05:33
By Anonymous
at 2018-08-04T13:29
at 2018-08-04T13:29
By Noah
at 2018-08-07T10:49
at 2018-08-07T10:49
By Edwina
at 2018-08-09T15:30
at 2018-08-09T15:30
By Lydia
at 2018-08-14T02:25
at 2018-08-14T02:25
By Selena
at 2018-08-14T07:05
at 2018-08-14T07:05
By Blanche
at 2018-08-15T13:46
at 2018-08-15T13:46
Related Posts
化學及國文師資選擇
By Vanessa
at 2018-07-12T13:03
at 2018-07-12T13:03
上榜生出清詳解、題庫
By Ivy
at 2018-07-12T11:17
at 2018-07-12T11:17
後中用書(題庫類)
By Blanche
at 2018-07-12T08:40
at 2018-07-12T08:40
後西上榜心得
By Leila
at 2018-07-11T20:41
at 2018-07-11T20:41
後中西醫梁傑化學+分章試題
By Victoria
at 2018-07-11T17:53
at 2018-07-11T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