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三星與新力的一起一落 - 企管

Todd Johnson avatar
By Todd Johnson
at 2004-08-23T05:04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DC_Shopping 看板]

作者: jonathanhung (dsdsdsd) 看板: DC_Shopping
標題: [情報] 三星與新力的一起一落
時間: Sat Aug 21 11:30:29 2004

美國《商業週刊》6月中公布的「全球科技一百強」名單中,三星高踞第11名,新力則根本
沒進榜。7月底,《商業週刊》發表的第三項調查「全球市值1000大企業」中,三星再以71
0億美金的市值,勝過新力的337億美金。嚴格來說,新力和三星所在領域不同,雙方並不
具可比性,其實不論誰輸誰贏,都為其他亞洲公司圓了新夢,讓他們有新的借鏡對象。

《數位時代雙週》第88期.撰文/王志仁

2001年,一位三星電子的高層主管接受《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採訪時,
表達三星要在2005年超越新力,成為亞洲最知名的企業,這段話後來被記者如實引用在文
章裡。儘管這個目標在三星內部早已不是秘密,但是化作白紙黑字出現在全世界最有影響力
的財經報紙上,仍令新力相當難堪。新力當時的執行長出井伸之大怒,三星執行長尹鍾龍為
此還特地從漢城飛到東京道歉說明。

只是,出井伸之沒想到,他的怒火更加點燃三星的氣焰,將目標提前到2004年完成。在今
年多項企業實力評比中,三星都勝過新力。

以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Week)在6月中公布的「全球科技一百強」(Infotech 100
)名單中,三星高踞第11名,新力則根本沒進榜。《商業週刊》在7月初公布的第二項評比
「工業設計優良獎」(Industrial Design Excellence Award, IDEA)得獎名單中,三星
再次壓過新力,總計這項競賽過去4年來,累計得獎數目最多的兩家公司是三星和蘋果電腦。



三星的品牌價值超越新力?

7月底,《商業週刊》發表的第三項調查「全球市值1000大企業」中,三星再以710億美金
的市值,勝過新力的337億美金,而且超出1倍以上。8月上旬,《商業週刊》公布的第四項調
查「全球100大品牌」名單中,新力好不容易才以127億美金、排名全球第20名的品牌價值
,略為領先三星的125億美金(排名全球第21名),兩家企業名次緊挨,差距極小。再仔細分
析,新力的品牌價值比前一年減少3%,三星則是增加16%,照此下去明年三星的品牌價值勢
將超越新力。

這四項調查各自從企業的「成長獲利能力」、「工業設計能力」、「市值」和「品牌」切
入,指標截然不同,但三星在其中三項都取得顯著領先,已坐穩亞洲第一科技業的位置。新
力目前明顯贏過三星的,只剩企業規模(新力2003年營業額663億美金,稅後純益8億美金,
三星2003年營業額為544億美金,稅後純益50億美金),獲利能力則遠遠不如。

作為第一家成功打進世界市場的亞洲企業,新力有其不可磨滅的代表性。這家由井深大和
盛田昭夫兩位年輕人在1945年二戰後於東京成立的公司,一心洗雪日本敗戰恥辱,要把日本
產品推出國門,特別是到美國市場。井深大是安靜的工程師,盛田昭夫則是行銷天才,當年
力排眾議舉家搬到紐約,並在紐約設立國際總部,用美國人當負責人,這些在今天看來稀鬆
平常的事,在1950年代可是創舉。

新力能順利打開美國市場,進而攻克全球市場,盛田昭夫功不可沒。我記得在1994年初次
採訪施振榮先生,談到他心中最推崇的企業家,他不經思索就說盛田昭夫,而那正巧是宏碁
大舉進軍海外的時刻。新力在美國的成功,圓了亞洲企業的夢,讓後起之秀宏碁和三星有了
借鏡對象。


三星能創造出新生活型態?

1969年在漢城成立的三星電子,同樣糾結了複雜的民族情感,要把韓國產品推向世界。三
星從成立第一年就開始與日本企業交流,向他們學習並引進技術,最終目的則是擊敗他們。
從1969到1997年,在韓國政府的政策和貸款護航下,三星快速長大,但國際競爭力薄弱,產
品主要是內銷,經過1997年的金融風暴試煉,從瀕臨破產的整頓中重新站起,才成為今日的
三星。

嚴格來說,新力和三星所在的領域不同,雙方並不具可比性,三星超越新力之說多半是滿
足三星本身的期待。

新力自從隻手開創出隨身聽產業,並在1980年代跨入音樂和電影工業後,倚靠的不再只是
技術和量產能力,而是定義生活型態的能力。後續推出的V8家庭攝影機和PS2遊戲機,都是持
續展現新力定義新生活型態的能力。

反觀三星,則是從包山包海的產品範疇理出頭緒,專心投資研發關鍵零組件,在DRAM和Fla
sh等半導體記憶晶片都取得世界前兩名,TFT-LCD液晶面板則是世界第一,目前三星的獲利
主要來自這三項產品。但是三星顯然不以此滿足,也想跨入定義生活型態領域,但目前仍
未能有代表性產品出現,三星手機充其量只能算比同業表現更好,但還不足以到創造一種新
的生活型態的程度。


新力和三星究竟誰輸誰贏?

對新力來說,眼前最大的困難,不是產品銷售和獲利的衰退,而是提不出新的生活型態產
品。在隨身聽大獲成功之後,進入數位音樂時代,它卻還執著傳統唱片版權,因而輸給了靠
網路下載音樂的蘋果i-pod;在遊戲機方面,PS2仍然領先微軟的X-box,但功能和市占率的差
距正在縮小;在數位相機方面,新力仍居全球前兩名,但這個行業正在成為殺戮戰場;在
手機和筆記型電腦方面,新力則根本不在前6名。

更糟的是,為了確保新力的液晶電視所用的面板品質和來源無虞,它在今年和三星合資蓋
一座新的TFT-LCD廠,另一方面,為了擺脫對於三星在晶片供應上的依賴,新力在去年和東芝
與IBM合作,共同投資蓋一座新的晶片廠。問題是,自己擁有液晶面板和晶片,對於定義下
一世代的生活型態產品,究竟有什麼幫助?

在此同時,三星則繼續大手筆投資在研發、擴廠、工業設計和品牌形象上,把目標設定在
新的世界級對手上。新力和三星不論誰輸誰贏,都為其他亞洲公司圓了新夢,讓他們有新的
借鏡對象。只不過,從盛田昭夫到尹鍾龍,接下來的第三個名字,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出現在
台灣?(歡迎任何關於DC的新聞)(可用Ctrl-Y刪除本行)

轉貼自數位時代電子報

--
Tags: 企管

All Comments

David avatar
By David
at 2004-08-25T09:47
我們不要靠韓國圓什麼亞洲人的夢
Olive avatar
By Olive
at 2004-08-26T18:26
三星是韓狗政府出錢撐起來的 有資格進榜嗎
Mia avatar
By Mia
at 2004-08-27T13:41
唉..好酸..文章只是點明現實情況...
Leila avatar
By Leila
at 2004-08-27T15:17
Sony加油~~~~
Regina avatar
By Regina
at 2004-09-01T10:37
只能說品牌價值不等於品質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04-09-01T17:32
韓國是很強...但是我相信日本的技術
Delia avatar
By Delia
at 2004-09-02T15:01
但sony的品牌形象還是明顯勝過sumsung....
Ursula avatar
By Ursula
at 2004-09-05T04:42
推!拒買韓貨,韓國只會打價格戰,品質算了
Skylar DavisLinda avatar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04-09-06T11:49
如果我有錢的話,我會買車廠的手工打造車,
而非量產車,我想說的就這樣,目前sony格調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04-09-11T00:09
還是比三爽高
Brianna avatar
By Brianna
at 2004-09-12T04:46
就是討厭韓貨
Yuri avatar
By Yuri
at 2004-09-14T08:18
s"a"msung

產灣產業的未來..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04-08-21T00:43
※ 引述《Dcfu (結梗之雨)》之銘言: : 另外像中國的銀行多半都體質不好規模也太小 : 人員素質更是不佳 : 或許將來台灣的金融業會到大陸另起爐灶也不一定 我的回應跟整個討論串的主題沒有關聯... 請原諒我實在無法處理這麼大的問題... 所以就只挑這個小問題回應了... 台灣的金融業要進入大陸是很困難 ...

產灣產業的未來..

Hedy avatar
By Hedy
at 2004-08-19T22:53
※ 引述《ealvis (小雅好可愛 ^.^~)》之銘言: : XD 那是因為基礎知識的無對稱吧 : 一類組學生不考三類組...就我的生活經驗是因為討厭數理 ---andgt; 只剩社會組數學 : 但是二三類組學生不能因為喜歡數理...就不考國文英文(雖然恰好敝人很喜歡歷史地理) : 覺得像蓋房子一 ...

產灣產業的未來..

Tracy avatar
By Tracy
at 2004-08-19T21:44
: : 就專業技能來說...其實只要知道技術的結構知識就好啦 : : 比方說像是IC的研發流程...以及電腦零件之間的重要性質與優先性 : : 還有硬體結構的發展核心降就好了...這部分也不用學到4年...2年就ok摟 : 我想法不太一樣耶 : 兩年才剛唸個入門科目 : 並不是馬上進入 ...

產灣產業的未來..

Erin avatar
By Erin
at 2004-08-19T19:18
: 接著這個題外話:p : 我個人覺得大學不要先唸企管相關科系耶(我本身唸完後的心得) : 因為管理是需要實務經驗配合 而不是自己看看資料想當然爾的事 : 我想大學應該建立某種專業性技能 還有語文能力 : 在工作之後很難再有這樣的機會回頭學習 atatand#34;...這樣 ...

產灣產業的未來..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04-08-18T09:49
: 賜教不敢當 我只是個小小的大學生..  ̄▽ ̄||| 題外話...其實個人目前最羨慕的就是大學就能接觸企管的人了 七年前當家人考上電子...我就想來個工程師兄弟檔 誰曉得這並不是我的興趣...我要政大企研...T~T : 講到日本的體質 : 這個就要從歷史背景說起 : 其實日本本來也是以壓低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