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定位拼出人生拼圖 - 專訪鄭晴之小姐 - 職涯
By Leila
at 2013-04-08T23:20
at 2013-04-08T23:20
Table of Contents
http://careher.net/?p=4491 (照片網頁版)
== 找到定位拼出自己的人生拼圖- 專訪 Diana 鄭晴之小姐 ==
先前,我們人物專訪系列介紹過 Pinterest 第十名員工、科技網站執
行長、具法律背景的美食作家、日本史上最年輕女市長等等。今天要
分享的人物是GSK Taiwan 醫藥處處長--鄭晴之小姐 (Diana Cheng)。
Diana 畢業於台大醫學系,大學時期是知名補習班老師,畢業後在專利
事務所及醫院執業,之後決定前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就讀 MBA。研究所
畢業後,回到諾華藥廠台灣分公司開始工作,從醫藥學術專員成為臨床
研究醫學顧問,現為荷商葛蘭素史克藥廠(GSK)台灣分公司醫藥處長。
// 1. 很少會有醫生卸下身份轉讀MBA,為什麼會這樣決定呢?在選擇
前有設想過轉念後目標嗎? //
我從大學時,就一直在思考自己要做什麼?
為了解答這個疑惑,大學時期上過許多其它學院的課程,管理、工程、
電子。工作後,我也從事過醫生、補習班老師等不同工作。在這些經驗
嘗試後,漸漸摸索出自己對未來工作的期許—「時時學習新事物,運用
邏輯判斷,做出對世界有影響力的決定」。
大學時代我就開始擔任補習班老師的工作,一直到了大五大六,在補習
界中也開啓一點知名度,算是當時工作的高峰;就學時期也在醫院實習
過,從實習醫生的角色看未來在醫院工作的情形。雖然如此,這些經驗
中接觸的人事物不讓我覺得有想要作為一輩子志業的打算。後來是因為
大學時參加一場由麥肯錫顧問公司在學校辦的講座。雖然還持續在思考,
但從那次演講後,我就隱約感覺出,顧問業的工作型態與環境,可能與
我想像中的工作蠻相似的,因此出國時就決定就讀 MBA 了。
// 2. 那後來怎麼沒有到顧問業呢? //
在美國唸書時,身邊同學多半是金融體系出身,大家想要的職位也都以
金融業為主要,我認知到如果以金融業為戰場,並無法突顯出我的專長。
反觀我曾經從事過健康產業的第一線工作,受過相關的訓練,對醫藥界
有一定的瞭解,如果選擇以健康產業為出發點,我反而更加有優勢,再
加上,也許人還是對熟悉的事物容易激起熱情。因此,雖然畢業後我也
有申請到顧問業的工作,但在綜合考量下,如整體經濟狀況、個人因素,
我最終還是決定回到在台灣的藥廠。
我覺得在現今的職場上透過差異化,凸顯自己,讓別人了解到你的不同
是很重要。差異化不一定是學歷的不同,我認為它更像是一個過程。因
為工作內容的關係,有很多機會與公司的人資部門合作,了解到公司或
組織在尋找人才時,會從三個 E 看起 : Education, Exposure, Experience。
Education 比較像是門檻,例如你需要有特定的技能或是某個程度的學
歷;Exposure 則是你與多少不同職位或是不同地區的人共事過,你是否
俱備與不同類型的人的溝通技巧,能夠理解他們說的話;Experience 就
是看你做過多少事情,解決過多少問題,累積過多少經驗,是否瞭解每個
層級俱備的責任義務,能夠發揮的能耐等。
以我為例,進入職場工作,幾乎每年都會向公司爭取學習其他工作內容
的機會,就是希望能夠學到在各種位置應該俱備的能力。
// 3. 能聊聊現在的工作內容嗎? //
我現在的工作主要是負責新藥研發上市的過程。我很喜歡從零開始一個新
專案。這過程中當然有遇到麻煩、有需要適應調整的時候,但每當有新案
子可以研究,透過不同的嘗試,與專家們的討論,都能學到新東西,體驗
到新的事物。這種新鮮感,是我每天期待上班的熱情來源。
而一個新藥上市前,我們需要與醫生、業務代表、教授、病患密切討論、
說明。因為一種新藥上市牽扯到的層面很廣,需要專家、患者的幫忙。我
也不會是解決所有問題的人,但是要能找到有能力解決問題的人,然後準
備充分的資料,協助這些專家,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
這都不是一個人能夠完成的,我現在越來越體認到,工作到最後,最重要
的能耐其實是能夠讓越來越多人幫你。
// 4. 您當過醫師、老師以及目前是藥廠的醫藥處長,這些身份有什麼
不同呢?在這幾個不同身份變換中,能否和我們分享如果要轉換
跑道,應該做好什麼準備呢? //
我現在的工作很多樣性,有些時候像老師一樣教人家知識;有時候則要像
醫師一樣研究患者狀況,它是一個多重角色的身分。在這個時候,以前從
事的各種職業學到的經驗,都派上了用場。
而如果要轉換跑道,我想,瞭解自己的定位在哪,是非常重要的。
好比說,轉換跑道前,你該先想想自己在這個位置上還能學到什麼?因為
每個位置可以看到的風景都是獨特的,如果考慮轉換,你就失去了這面風
景,你得確定你想看的,都已經看過了。我還是比較保守地認為,大公司
其實比較能夠讓你全面性地學到很多。
你也要先思考,在走到新的一片風景前,你預期會看到什麼?
舉例來說,當我在面試新人時會問:「你對於這份工作,預測會面臨什麼
挑戰?你又能夠做出什麼承諾面對這些可能的難題?」我認為如果設想過
可能會面對的狀況,知道自己的能耐,那麼你至少做好了某種程度的「轉
換」的準備,儘管想像跟實際永遠不可能一樣。
不過我鼓勵大家,有機會就該多方嘗試。曾經一位老闆跟我說過「你到死
的時候都還會有很想但是沒有完成的事。」有可能,就該去嘗試。
只是行動不是即知即行,是先從瞭解開始。平時多練習搜集資訊的管道,
很多時候你不是不懂,只是沒有吸收資訊的習慣。
我們每個人都該試著在每個階段累積一點東西,唯有透過經驗的累積,這
些看不見的東西才會在將來的某一天融合起來,變成「你」這個人的特質。
// 5. 您目前在大型跨國企業服務,又是亞洲區medical director,
想必會時時與不同國家的人共事,是怎麼樣的經驗? //
每個國家都有他們特有的趣味。
例如日本人非常重視完美,如果要上台報告,他們會希望你跟他們一起寫
簡報稿,會修改到最後一刻;泰國人非常友善,基本上你跟他們討論事情,
他們都會同意你的意見,只是最後成品可能會跟你預期得不太一樣 (笑);
新加坡人相較於其他國家是屬於比較好溝通的民族,因為他們英語化的程度
很高,只是,他們雖然在言語上非常的積極,但是執行上卻相對保守,這一
點如果到新加坡當地,會有更深地體會。
跟不同國家的人溝通,雖然大家都以英語溝通,但還是要透過多次的往來,
透過了解對方習慣的校正,才能知道真正表達的意思,甚至是沒表達出來的意思。
// 6. 如果對您現在的工作有興趣,應該要做哪些準備呢? //
藥廠做的事是把新藥送到患者手上。新藥在銷售及上市過程中有很多關卡
需要處理:要了解當地政府的規範,要說服各種對象接受新藥品。整體來
說,對於藥從出廠到交至患者手上的整趟旅程都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才
能夠勝任這份工作。
至於個性嘛,倒是沒有哪種特質的人才適合,我覺得人的本質基本上是不
太會改變的,而這些本質通常對工作不會是決定性的影響,而每個人所缺
乏的能力,是可以透過訓練加強的,例如社交技巧是你的弱點,那你可以
靠著參加社交課程來提升,也可以找其他有經驗的人來幫助你。
真要說的話,我反倒認為「瞭解自己」這個特質是很重要的,因為唯有瞭
解自己,才能改善你的弱點,或是找到跟你互補的夥伴。
// 7. 您遇到過哪些挫折?通常您會怎麼樣調適心情呢?//
私人生活的挫折需要靠個人的智慧解決,不過工作上的挫折我覺得可以
不用視作挫折,因為這畢竟不是生活最重要的部分。
如果你所做的嘗試是為了完成你的目標,就算是失敗我也都當作是練習。
我剛從 MBA 畢業時,因為景氣不好,什麼職缺都去應徵,履歷準備了好
幾種版本,任何機會都去試,雖然很辛苦,但反過來想,這其實是了解別
人對你表現最快得到回饋的方式;又或者在職場上,我曾經提出更換職位
的申請,希望學會更多工作的技能,但是卻遭到主管拒絕,轉過頭想,或
許老天爺只是希望我先休息一下。
至於團隊工作中,保持樂觀跟正面思考也是很重要的。要時時相信自己和
整個團隊可以找到解決的方法,因為這是一種信任,很多時候只是時間還
沒到,或是能解決問題的人還沒出現;在人際關係上,盡量不要預設立場,
如果這些溝通上的摩擦不是決定性地影響到最後的成果,都不用太在意。
// 8. 假日休閒時都做些什麼?兼顧家庭與事業這件事對你來說是
一個什麼樣的議題? //
假日都在帶小孩(笑)
我會讓自己在固定一段時間就閱讀相關領域的資訊來源,我習慣吸收多媒
體資訊,所以我通常是看醫藥影片,吸收新知也順便練習英文。
保持自己更新資訊的管道,保持好奇心,可以讓你不停地保持思考,去瞭
解每件事情所代表的意義以及你在這之中可以發揮的可能性。
我希望工作跟家庭兩種生活是分開的,上班時全心專注在工作,下班後則
完全保留給家庭。其實有個地方讓你轉換注意力是很幸福的。家庭與事業
兩頭忙的女性,更需要家庭的支援。在這點,我滿幸運有家裡的支持而不
需要操心。
// 9. 能不能和我們分享你的人生楷模 (role model ) 或者人生格言? //
做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導師。
不會有人厲害到知道所有的事情,所以要找到可以解答問題或是幫你找到
解答的人。我倒是沒有固定的人生楷模,因為我覺得每個人都有值得學習
的一面。同事、朋友、老闆都是可以請教的對象。
關於人生格言,Diana 想了一會兒,最後說出
“Well-behaved women rarely make history.” (乖巧的女性鮮少創造歷史)
她指出現代女性相較以前是幸運的,不必用傳統的價值觀定義自己,她很
欣賞 resourceful 的人,這不是指背景多麼雄厚,或家財萬貫的那種刻板
印象的資源。而是相信自己,總有辦法找到方式,利用資源將問題解決。
// 【後記】 //
與 Diana 聊天時,發現 Diana 很能夠專注在她認為重要的事情上,因為
她勇於嘗試並保持思考,她也認為 resourceful 的人,就是有能力找到
合適的一小片一小片的圖片,把它們拼湊起來。這樣花的時間或許漫長,
有時候可能老天還會故意讓你休息一下,但是只要有耐心,終究會有拚好
的那天,那時,你將會看見屬於你自己的一幅畫。
http://www.facebook.com/Careher
--
--
CAREhER 提供職場女性關心的內容,包括人物專訪、企業報導、樂活抒壓、
職涯規劃相關活動、職場相關議題以及國際趨勢等。
https://www.facebook.com/Careher
我們的目標是:Career 提供職場女性更多選擇 Community 打造職場女性分享的平台
Change 激發職場女性的影響力
--
== 找到定位拼出自己的人生拼圖- 專訪 Diana 鄭晴之小姐 ==
先前,我們人物專訪系列介紹過 Pinterest 第十名員工、科技網站執
行長、具法律背景的美食作家、日本史上最年輕女市長等等。今天要
分享的人物是GSK Taiwan 醫藥處處長--鄭晴之小姐 (Diana Cheng)。
Diana 畢業於台大醫學系,大學時期是知名補習班老師,畢業後在專利
事務所及醫院執業,之後決定前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就讀 MBA。研究所
畢業後,回到諾華藥廠台灣分公司開始工作,從醫藥學術專員成為臨床
研究醫學顧問,現為荷商葛蘭素史克藥廠(GSK)台灣分公司醫藥處長。
// 1. 很少會有醫生卸下身份轉讀MBA,為什麼會這樣決定呢?在選擇
前有設想過轉念後目標嗎? //
我從大學時,就一直在思考自己要做什麼?
為了解答這個疑惑,大學時期上過許多其它學院的課程,管理、工程、
電子。工作後,我也從事過醫生、補習班老師等不同工作。在這些經驗
嘗試後,漸漸摸索出自己對未來工作的期許—「時時學習新事物,運用
邏輯判斷,做出對世界有影響力的決定」。
大學時代我就開始擔任補習班老師的工作,一直到了大五大六,在補習
界中也開啓一點知名度,算是當時工作的高峰;就學時期也在醫院實習
過,從實習醫生的角色看未來在醫院工作的情形。雖然如此,這些經驗
中接觸的人事物不讓我覺得有想要作為一輩子志業的打算。後來是因為
大學時參加一場由麥肯錫顧問公司在學校辦的講座。雖然還持續在思考,
但從那次演講後,我就隱約感覺出,顧問業的工作型態與環境,可能與
我想像中的工作蠻相似的,因此出國時就決定就讀 MBA 了。
// 2. 那後來怎麼沒有到顧問業呢? //
在美國唸書時,身邊同學多半是金融體系出身,大家想要的職位也都以
金融業為主要,我認知到如果以金融業為戰場,並無法突顯出我的專長。
反觀我曾經從事過健康產業的第一線工作,受過相關的訓練,對醫藥界
有一定的瞭解,如果選擇以健康產業為出發點,我反而更加有優勢,再
加上,也許人還是對熟悉的事物容易激起熱情。因此,雖然畢業後我也
有申請到顧問業的工作,但在綜合考量下,如整體經濟狀況、個人因素,
我最終還是決定回到在台灣的藥廠。
我覺得在現今的職場上透過差異化,凸顯自己,讓別人了解到你的不同
是很重要。差異化不一定是學歷的不同,我認為它更像是一個過程。因
為工作內容的關係,有很多機會與公司的人資部門合作,了解到公司或
組織在尋找人才時,會從三個 E 看起 : Education, Exposure, Experience。
Education 比較像是門檻,例如你需要有特定的技能或是某個程度的學
歷;Exposure 則是你與多少不同職位或是不同地區的人共事過,你是否
俱備與不同類型的人的溝通技巧,能夠理解他們說的話;Experience 就
是看你做過多少事情,解決過多少問題,累積過多少經驗,是否瞭解每個
層級俱備的責任義務,能夠發揮的能耐等。
以我為例,進入職場工作,幾乎每年都會向公司爭取學習其他工作內容
的機會,就是希望能夠學到在各種位置應該俱備的能力。
// 3. 能聊聊現在的工作內容嗎? //
我現在的工作主要是負責新藥研發上市的過程。我很喜歡從零開始一個新
專案。這過程中當然有遇到麻煩、有需要適應調整的時候,但每當有新案
子可以研究,透過不同的嘗試,與專家們的討論,都能學到新東西,體驗
到新的事物。這種新鮮感,是我每天期待上班的熱情來源。
而一個新藥上市前,我們需要與醫生、業務代表、教授、病患密切討論、
說明。因為一種新藥上市牽扯到的層面很廣,需要專家、患者的幫忙。我
也不會是解決所有問題的人,但是要能找到有能力解決問題的人,然後準
備充分的資料,協助這些專家,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
這都不是一個人能夠完成的,我現在越來越體認到,工作到最後,最重要
的能耐其實是能夠讓越來越多人幫你。
// 4. 您當過醫師、老師以及目前是藥廠的醫藥處長,這些身份有什麼
不同呢?在這幾個不同身份變換中,能否和我們分享如果要轉換
跑道,應該做好什麼準備呢? //
我現在的工作很多樣性,有些時候像老師一樣教人家知識;有時候則要像
醫師一樣研究患者狀況,它是一個多重角色的身分。在這個時候,以前從
事的各種職業學到的經驗,都派上了用場。
而如果要轉換跑道,我想,瞭解自己的定位在哪,是非常重要的。
好比說,轉換跑道前,你該先想想自己在這個位置上還能學到什麼?因為
每個位置可以看到的風景都是獨特的,如果考慮轉換,你就失去了這面風
景,你得確定你想看的,都已經看過了。我還是比較保守地認為,大公司
其實比較能夠讓你全面性地學到很多。
你也要先思考,在走到新的一片風景前,你預期會看到什麼?
舉例來說,當我在面試新人時會問:「你對於這份工作,預測會面臨什麼
挑戰?你又能夠做出什麼承諾面對這些可能的難題?」我認為如果設想過
可能會面對的狀況,知道自己的能耐,那麼你至少做好了某種程度的「轉
換」的準備,儘管想像跟實際永遠不可能一樣。
不過我鼓勵大家,有機會就該多方嘗試。曾經一位老闆跟我說過「你到死
的時候都還會有很想但是沒有完成的事。」有可能,就該去嘗試。
只是行動不是即知即行,是先從瞭解開始。平時多練習搜集資訊的管道,
很多時候你不是不懂,只是沒有吸收資訊的習慣。
我們每個人都該試著在每個階段累積一點東西,唯有透過經驗的累積,這
些看不見的東西才會在將來的某一天融合起來,變成「你」這個人的特質。
// 5. 您目前在大型跨國企業服務,又是亞洲區medical director,
想必會時時與不同國家的人共事,是怎麼樣的經驗? //
每個國家都有他們特有的趣味。
例如日本人非常重視完美,如果要上台報告,他們會希望你跟他們一起寫
簡報稿,會修改到最後一刻;泰國人非常友善,基本上你跟他們討論事情,
他們都會同意你的意見,只是最後成品可能會跟你預期得不太一樣 (笑);
新加坡人相較於其他國家是屬於比較好溝通的民族,因為他們英語化的程度
很高,只是,他們雖然在言語上非常的積極,但是執行上卻相對保守,這一
點如果到新加坡當地,會有更深地體會。
跟不同國家的人溝通,雖然大家都以英語溝通,但還是要透過多次的往來,
透過了解對方習慣的校正,才能知道真正表達的意思,甚至是沒表達出來的意思。
// 6. 如果對您現在的工作有興趣,應該要做哪些準備呢? //
藥廠做的事是把新藥送到患者手上。新藥在銷售及上市過程中有很多關卡
需要處理:要了解當地政府的規範,要說服各種對象接受新藥品。整體來
說,對於藥從出廠到交至患者手上的整趟旅程都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才
能夠勝任這份工作。
至於個性嘛,倒是沒有哪種特質的人才適合,我覺得人的本質基本上是不
太會改變的,而這些本質通常對工作不會是決定性的影響,而每個人所缺
乏的能力,是可以透過訓練加強的,例如社交技巧是你的弱點,那你可以
靠著參加社交課程來提升,也可以找其他有經驗的人來幫助你。
真要說的話,我反倒認為「瞭解自己」這個特質是很重要的,因為唯有瞭
解自己,才能改善你的弱點,或是找到跟你互補的夥伴。
// 7. 您遇到過哪些挫折?通常您會怎麼樣調適心情呢?//
私人生活的挫折需要靠個人的智慧解決,不過工作上的挫折我覺得可以
不用視作挫折,因為這畢竟不是生活最重要的部分。
如果你所做的嘗試是為了完成你的目標,就算是失敗我也都當作是練習。
我剛從 MBA 畢業時,因為景氣不好,什麼職缺都去應徵,履歷準備了好
幾種版本,任何機會都去試,雖然很辛苦,但反過來想,這其實是了解別
人對你表現最快得到回饋的方式;又或者在職場上,我曾經提出更換職位
的申請,希望學會更多工作的技能,但是卻遭到主管拒絕,轉過頭想,或
許老天爺只是希望我先休息一下。
至於團隊工作中,保持樂觀跟正面思考也是很重要的。要時時相信自己和
整個團隊可以找到解決的方法,因為這是一種信任,很多時候只是時間還
沒到,或是能解決問題的人還沒出現;在人際關係上,盡量不要預設立場,
如果這些溝通上的摩擦不是決定性地影響到最後的成果,都不用太在意。
// 8. 假日休閒時都做些什麼?兼顧家庭與事業這件事對你來說是
一個什麼樣的議題? //
假日都在帶小孩(笑)
我會讓自己在固定一段時間就閱讀相關領域的資訊來源,我習慣吸收多媒
體資訊,所以我通常是看醫藥影片,吸收新知也順便練習英文。
保持自己更新資訊的管道,保持好奇心,可以讓你不停地保持思考,去瞭
解每件事情所代表的意義以及你在這之中可以發揮的可能性。
我希望工作跟家庭兩種生活是分開的,上班時全心專注在工作,下班後則
完全保留給家庭。其實有個地方讓你轉換注意力是很幸福的。家庭與事業
兩頭忙的女性,更需要家庭的支援。在這點,我滿幸運有家裡的支持而不
需要操心。
// 9. 能不能和我們分享你的人生楷模 (role model ) 或者人生格言? //
做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導師。
不會有人厲害到知道所有的事情,所以要找到可以解答問題或是幫你找到
解答的人。我倒是沒有固定的人生楷模,因為我覺得每個人都有值得學習
的一面。同事、朋友、老闆都是可以請教的對象。
關於人生格言,Diana 想了一會兒,最後說出
“Well-behaved women rarely make history.” (乖巧的女性鮮少創造歷史)
她指出現代女性相較以前是幸運的,不必用傳統的價值觀定義自己,她很
欣賞 resourceful 的人,這不是指背景多麼雄厚,或家財萬貫的那種刻板
印象的資源。而是相信自己,總有辦法找到方式,利用資源將問題解決。
// 【後記】 //
與 Diana 聊天時,發現 Diana 很能夠專注在她認為重要的事情上,因為
她勇於嘗試並保持思考,她也認為 resourceful 的人,就是有能力找到
合適的一小片一小片的圖片,把它們拼湊起來。這樣花的時間或許漫長,
有時候可能老天還會故意讓你休息一下,但是只要有耐心,終究會有拚好
的那天,那時,你將會看見屬於你自己的一幅畫。
http://www.facebook.com/Careher
--
--
CAREhER 提供職場女性關心的內容,包括人物專訪、企業報導、樂活抒壓、
職涯規劃相關活動、職場相關議題以及國際趨勢等。
https://www.facebook.com/Careher
我們的目標是:Career 提供職場女性更多選擇 Community 打造職場女性分享的平台
Change 激發職場女性的影響力
--
All Comments
By Sierra Rose
at 2013-04-13T12:19
at 2013-04-13T12:19
By Elizabeth
at 2013-04-16T07:21
at 2013-04-16T07:21
By Jake
at 2013-04-18T15:51
at 2013-04-18T15:51
By Zora
at 2013-04-23T13:23
at 2013-04-23T13:23
By Andrew
at 2013-04-26T11:29
at 2013-04-26T11:29
By Eden
at 2013-04-29T12:01
at 2013-04-29T12:01
Related Posts
砍掉重練之網頁設計師之路
By Queena
at 2013-04-08T21:12
at 2013-04-08T21:12
考上公職到底值不值得高興
By Tracy
at 2013-04-08T21:03
at 2013-04-08T21:03
新加坡搶人才 全球第二高薪
By Rebecca
at 2013-04-08T16:25
at 2013-04-08T16:25
論文訪談對象-贈統一禮券400元
By Elizabeth
at 2013-04-08T13:46
at 2013-04-08T13:46
請問資助青年的機構或計畫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3-04-08T06:40
at 2013-04-08T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