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位一些求職上的建議 - 待業

By Annie
at 2012-10-13T14:10
at 2012-10-13T14:10
Table of Contents
今天在板上看了許多篇待業者的文章與部分的履歷,
發現除了那些等待伯樂的千里馬,很多人的履歷根本沒有重點。
有的人內容寫到所會的專業都只是基礎(自婊)、
工作經歷曾撰寫英文報告,後面卻補上TOEIC分數很低(又在自婊)、
徒有工作年資,卻未能確實表達工作資歷上的能力與經驗。
有的甚至連Windows、DOS、Office各系列都寫上來當做專業技能.....
人資都看不懂你會啥了,怎麼給你面試機會。
很多人力銀行都會開設面試技巧或是履歷撰寫的免費課程,
建議可以多去了解與學習。
你要了解人事主管的問題與用意,才可能作出正確的應對進退。
學習站在面試官的立場思考,你一週要看上幾百封的履歷,
怎麼可能每個都叫來面試,一定有所謂的篩選標準。
不同的工作職務,就是要準備不同的內容,讓你在履歷表裡呈現的特質符合這份工作。
例如:應徵作業員,工作性質就是要細心與穩定,就不要表現得活潑、舉一反三。
應徵業務,就是要表現出主動關心客戶、追蹤問題、協助處理的經驗與特質。
得到面試通知,就先請教屆時的面試流程、筆試方向,
以及對該公司的背景與目前的產業狀況要事先作些功課,
讓面試官知道你對這個面試機會的重視,也能在對話過程中有更多的互動,
以及面試結束後,透過電話或E-mail表達感謝惠予面試機會,
這些都有很大的加分作用。(人都喜歡尊重、有禮貌的人)
還有談薪資時,不要仗著有工作年資就亂喊價。
人資一定也會評估這個人是不是能為公司達到合理的獲益。
你若是出錢的老闆,只是找個處理文書作業的小員工,
工作資歷一、二十年又如何,可能給出四、五萬的薪水嗎??
履歷表的用意,就是推銷自己。
你都不用心推銷你自己了,誰會相信你會對公司的事務用心呢??
還有更多的履歷和面試技巧,沒辦法一一寫出,有緣的話,站內信與我討論吧。
底下的網址可以讓大家參考,希望大家都能順利擺脫待業期。
個人職業生涯SWOT分析範例
http://twblog.org/essay-73584-1-1.html
--
發現除了那些等待伯樂的千里馬,很多人的履歷根本沒有重點。
有的人內容寫到所會的專業都只是基礎(自婊)、
工作經歷曾撰寫英文報告,後面卻補上TOEIC分數很低(又在自婊)、
徒有工作年資,卻未能確實表達工作資歷上的能力與經驗。
有的甚至連Windows、DOS、Office各系列都寫上來當做專業技能.....
人資都看不懂你會啥了,怎麼給你面試機會。
很多人力銀行都會開設面試技巧或是履歷撰寫的免費課程,
建議可以多去了解與學習。
你要了解人事主管的問題與用意,才可能作出正確的應對進退。
學習站在面試官的立場思考,你一週要看上幾百封的履歷,
怎麼可能每個都叫來面試,一定有所謂的篩選標準。
不同的工作職務,就是要準備不同的內容,讓你在履歷表裡呈現的特質符合這份工作。
例如:應徵作業員,工作性質就是要細心與穩定,就不要表現得活潑、舉一反三。
應徵業務,就是要表現出主動關心客戶、追蹤問題、協助處理的經驗與特質。
得到面試通知,就先請教屆時的面試流程、筆試方向,
以及對該公司的背景與目前的產業狀況要事先作些功課,
讓面試官知道你對這個面試機會的重視,也能在對話過程中有更多的互動,
以及面試結束後,透過電話或E-mail表達感謝惠予面試機會,
這些都有很大的加分作用。(人都喜歡尊重、有禮貌的人)
還有談薪資時,不要仗著有工作年資就亂喊價。
人資一定也會評估這個人是不是能為公司達到合理的獲益。
你若是出錢的老闆,只是找個處理文書作業的小員工,
工作資歷一、二十年又如何,可能給出四、五萬的薪水嗎??
履歷表的用意,就是推銷自己。
你都不用心推銷你自己了,誰會相信你會對公司的事務用心呢??
還有更多的履歷和面試技巧,沒辦法一一寫出,有緣的話,站內信與我討論吧。
底下的網址可以讓大家參考,希望大家都能順利擺脫待業期。
個人職業生涯SWOT分析範例
http://twblog.org/essay-73584-1-1.html
--
Tags:
待業
All Comments

By Una
at 2012-10-18T04:40
at 2012-10-18T04:40

By Isabella
at 2012-10-19T04:21
at 2012-10-19T04:21

By Joe
at 2012-10-20T00:52
at 2012-10-20T00:52

By Robert
at 2012-10-23T13:20
at 2012-10-23T13:20

By Isabella
at 2012-10-28T09:42
at 2012-10-28T09:42

By Cara
at 2012-10-31T11:28
at 2012-10-31T11:28

By Erin
at 2012-11-03T16:04
at 2012-11-03T16:04

By Harry
at 2012-11-05T14:26
at 2012-11-05T14:26

By Freda
at 2012-11-10T06:06
at 2012-11-10T06:06

By Aaliyah
at 2012-11-11T05:06
at 2012-11-11T05:06

By John
at 2012-11-12T06:39
at 2012-11-12T06:39

By Susan
at 2012-11-15T23:27
at 2012-11-15T23:27

By Caroline
at 2012-11-19T05:29
at 2012-11-19T05:29

By Agnes
at 2012-11-19T15:37
at 2012-11-19T15:37

By Kelly
at 2012-11-19T17:14
at 2012-11-19T17:14

By Kama
at 2012-11-23T21:20
at 2012-11-23T21:20

By Kama
at 2012-11-27T18:28
at 2012-11-27T18:28

By Elvira
at 2012-11-27T20:09
at 2012-11-27T20:09
Related Posts
大家別氣餒

By Wallis
at 2012-10-12T23:09
at 2012-10-12T23:09
打去問面試結果,還問我還有再找其他工作

By Barb Cronin
at 2012-10-12T22:00
at 2012-10-12T22:00
待業之道

By Agatha
at 2012-10-12T18:37
at 2012-10-12T18:37
老實說 沒有勇氣投履歷

By Sarah
at 2012-10-12T16:34
at 2012-10-12T16:34
等待的煎熬

By Liam
at 2012-10-12T13:48
at 2012-10-12T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