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經典食材─滋養於自然中的經典 - 社企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13-08-05T23:24

Table of Contents

本月社企:東風經典食材─滋養於自然中的經典

精彩圖文網址:http://www.seinsights.asia/story/257/5/1311#sthash.RvLcTvaI.dpbs

文:張簡如閔/圖:東風經典食材


「本月社企」為社企流編輯室其中一個撰寫主題,每個月會介紹一個具有社會創新性、獲
利能力、與永續經營潛力的社會企業,除了分析該企業的社會創新模式外,也會較為深入
地報導其在經營管理上的成功關鍵或面臨挑戰,希望讓讀者全方位認識一個社會企業。


離開喧囂的大都市、來到台灣東部的工作經驗,使一位素來喜好文化、藝術的廣告人,放
慢原本匆促、競爭的腳步,重新檢視令她感到喜悅、有成就感,但始終無法心安的生活。
在與土地及農民的互動中,開啟了她數年後投入研發、推廣食材的契機。2009年,她創立
東風經典食材」(以下簡稱東風)這個農產品牌,藉由研發、供應純淨、滋養、風尚的
食材,以及推廣食材「共購」的理念,向更多人宣導「良知消費」和「土地復耕」的理念
及行動。


觸動:金針為什麼要開花?

東風的創辦人─李筱貞女士,十多年前服務於廣告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殺出重圍,她
回憶起以前的工作:「年輕時所學的都是『贏』,愈競爭的地方愈容易成功。」在服務過
水上樂園園區之後,她看到設施建置時對在地環境的破壞,遂在開發案結束後、應邀擔任
花蓮縣政府觀光局行銷顧問時,轉而以較為軟性、推廣在地固有水資源的訴求,以低成本
兼能保護生態的方式,奠定當地觀光發展的重點項目。

在花蓮第一線接觸觀光農業的經驗,使她發覺台灣農業面臨著極大問題。當她望著花東漫
山遍野的金針花田,與絡繹不絕、前來賞玩金針花的遊客,她開始想著:「金針為什麼要
開花呢?」一旦金針開花,那就僅剩觀賞用途,而未能照顧到土地滋養、作為食材的用途
。當大批遊客蜂擁至該處賞花,亦將使整座山種滿原不屬於這片土的花田,那些原生、適
地生長的植物種類勢必無法留存。


起步:我有祖宗產,妳唔妳怎麼樣?

隨著工作案子結束,她重新審視廣告工作之於自己的意義,總覺得仍有什麼使命尚未完成
,她期許自己的所做所為能為下一代找到出路。在一次聚會言談間,李筱貞受到一位富二
代小開的話刺激:「我有祖宗產,妳唔妳怎麼樣?(台語)」乍聽下刺耳的話,卻使她認
真思考自己究竟適合投入什麼樣的事,而她的父母又留給她什麼資產?認清自己骨子裡具
有愛打抱不平、充滿創意的特質後,她停下遊走於藝文界的雅趣生活,順應自身崇尚自然
、環保節約的本性,開始從事環保材料的進口,同時一邊進修中醫基本理論,花了三、四
年時間學習、調養身體。在學習中醫的過程中,她觀察到生態界原本就有一個不斷循環的
系統,關於宇宙間的物質如何分配,一切早已有所基礎。李筱貞說道:「每當我一閉目養
神,就會看到綠色的植物、水流,還需要有設計高速公路流量的人來幫我們設計水資源流
量。」

2008年,李筱貞受政府委託到花蓮做文創專案。那時的她,更深入地看見台灣農業的嚴峻
現實。首先是糧食自給率偏低,再來則是廢耕、土地破碎化,以及其後所衍生出水資源汙
染問題。「學中醫的那四年裡,我發現過去做的很多事情,很多是錢丟進去、根本做不下
去的事,這樣一來投資就變成學費了。」有了這樣的體悟,她毅然決然告別廣告人的身分
,投入過去甚少接觸的農業與食品業,於2009年創立「雅域全球股份有限公司」,並開始
經營「東風經典食材」的農產品牌。


實踐:土地復耕,良知消費

「最近食品出了許多問題,我們叫做『經典食材』,是因為覺得若要讓台灣的農產品變得
更好,一定要從『食材』著手。」因此,東風將關注焦點聚於「土地復耕」與「良知消費
」兩方面。由於台灣山坡地多、降雨強度大,當降水流到山與平原的接觸地帶時,經常因
為慣行農法作物的種植,而使得該處缺乏原有的護土植被,讓水流很快地流失,危及整體
生態系統的運作。李筱貞說道,「我是淡水小孩,小學讀書那裡是大屯山區,可以看到梯
田,水流下來時一開始還是乾淨的,到中段後若變成水泥地,水迅速就流走了。要改善這
樣的現象,關鍵在於水、土、植物三者。」

東風認清了保存既有野菜品種的重要,積極在山坡與平原交界處復育既有物種,並開始了
他們第一個項目:野菜,藉著找出該片土地適合保水的野菜物種,期望能在執行農作物耕
作、加工的過程中,逐漸恢復與農產之耕種面積,使得環境能永續、生生不息。除了野菜
之外,有鑑於稻米在台灣作為主食角色,再加上其保水的功能,東風也積極開發特殊種類
的米,李筱貞表示:「水、土、品種三者間有很大關聯,一片稻田能保住豐沛的水源,使
土地復生。」

除了在土地上的努力,東風也透過聚會分享及客戶服務方式推動「良知消費」。李筱貞說
道,在一般人既有的觀念裡,對於應該攝取何種食物的概念經常是零星且不均衡的,常認
為多喝一杯豆漿、喝一杯杏仁,就會比較營養。事實上,只吃豆漿、豆花,就只有賴胺酸
,只吃堅果的話就只有蛋胺酸,營養還是不均衡,身體的循環代謝也隨之壅塞。她擔憂:
「賣食物的人往往會為了增加利潤,會把食物的好處片面擴大,但事實上食物(攝取)一
定要均衡,而且得有要點。」

為了使社會大眾吃得更均衡、健康,東風除了推廣自家具有穀類、維生素、礦物質與植化
素的農產品之外,更在近來與幾間廚具與鍋具公司合作,推廣「共購廚房」的概念。共構
廚房,兼有「共grow」,及「共購」的涵義,藉著一群人共同購買食材,甚至一起煮飯、
吃飯的機會,一方面省下各自購買食材時的較高價格,也能一同煮出東風與許多主廚研發
出的健康菜色,還能隨堂學習到營養與安全食材的觀念。


突破:一連串的覺知與立志

在從廣告行銷跨足經營農產品的過程中,李筱貞經歷過許多學習與磨合的顛簸,其中包括
品質管控、與農民交涉溝通、試驗不成賠掉重來……種種問題。對於未來,東風期許能夠
做到「生根」和「深耕」,透過異業結盟、與學校建立合作關係後,成立小型安全加工廠
,在地方「生根」其適地保水的農產品,以及「深耕」其良知消費的理念。

「東風沒有『故事』,因為我們還正在起步,我們有的是一連串的覺知與立志。」李筱貞
笑著說道:「現在的我很喜悅與心安於自己所擁有的事物,並愈能感受與相信吾道不孤。



延伸閱讀

東風經典食材官方網站
http://www.e-wind.com.tw/news_1.aspx?id=27

東風經典食材Facebook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e.wind2011

老園丁的綠園:跟著良知,探索農耕新價值-東風經典食材
http://www.seinsights.asia/story/250/5/1312


--
更多有關社會創新與社會企業

社企流─台灣第一個華文社會企業資訊匯流平台 http://www.seinsights.asia/
社企流 Social Enterprise Insights Facebook粉絲團 http://ppt.cc/OHGY
社會企業討論區 PTT1 看板《Social-Ent》

--
Tags: 社企

All Comments

8月份社企流小學堂報名囉!!!

Selena avatar
By Selena
at 2013-08-02T23:02
還記得七月的社企流小學堂帶給你的創意與感動嗎?社企流編輯們也準備好在八月的社企 流小學堂上與各位分享囉! 八月領域為「弱勢就業」,上半月的「創不同」小學堂將於8/15(四)登場,帶你轉換思維 ,一同來認識創業家運用智慧和創意,幫助弱勢兒童與婦女們為自己爭取尊嚴與生活條件 ,以及弱勢者也可以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

打造可負擔住宅:來自紐西蘭的嘗試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13-08-01T18:50
打造可負擔住宅:來自紐西蘭的嘗試 圖文版網址:http://www.seinsights.asia/story/614/797/1207 編譯:林子豪 在全球經濟普遍保持低迷的同時,紐西蘭也不例外。紐西蘭的房價一直居高不下,導致越 來越多的年輕人買不起房子。根據今年度的國際房價負擔能力報告(Demog ...

老師架網推銷 復興水蜜桃熱賣

Aaliyah avatar
By Aaliyah
at 2013-08-01T18:22
老師架網推銷 復興水蜜桃熱賣 本文網址:http://www.seinsights.asia/news/131/1257 聯合報/記者劉愛生(2013年6月30日) 復興鄉光華國小代課老師鄭宜豪透過臉書、部落格促銷拉拉山水蜜桃,網友熱心支持,成 功的替學生家長額外銷售800多盒水蜜桃。 25歲的鄭宜豪 ...

社企流第七期電子報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13-07-31T18:14
跨界思考—善用跨領域的激盪,可以產生想像不到的創新與變革力量。 跨界這個詞對大家並不陌生,但當跨界已成為顯學的時候,你不能不去忽略跨界思考是個 能帶動創意的機會 本期的電子報精選幾篇跨界好文,從南韓的社企創業力、科技與社企火花、社企變身成精 品業等,這都是跨界思考,應用創意的好案例,讓我們一起體會這些社會 ...

讓社會企業與傳統企業合作創效的五項法寶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13-07-31T16:20
讓社會企業與傳統企業合作創效的五項法寶 本文網址:http://www.seinsights.asia/news/131/1195 編譯:林慧欣 傳統企業以營利為目的,追求「利益極大化」;而社會企業則是以解決社會或環境問題為 目的,追求「影響力極大化」。看似平行的兩個世界,卻有越來越頻繁的交流。但令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