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工作 - 職場
By Ida
at 2013-11-12T04:06
at 2013-11-12T04:06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souswan (search for meaning)》之銘言:
: 我不是想吐你, 但想點出來的是:青春過的很快,要用最有效率的方法成長.
: 我在澳洲住了很多年,沒打過工,沒辦法理解為什麼台灣那麼好還要到那裡
: 去住在當地人都不願意住的房子,有的住city的還要和別人睡同一個房間.
: 錢,到處都可以賺,如果完全為了賺錢,我鼓勵你去,但請千萬不要做黑工.
: 眼界, 如果要開眼界,去澳洲就算打工2年你只開了澳洲(且大部份是低層)的眼界.
: 當然不是說低層就不好還是怎麼樣,但你都說要開眼界了當然要開不同層次的.
: 開眼界可以自助去不同的國家旅遊.你會看到更多元的世界.
: 英文, 你不是小孩子了,不是把你丟在英文系國家你就會說. 只要成年了英文都
: 必須要札札實實的苦讀. 我認識英文好(不是以為只要能在PUB裡講英文就叫好)的
: 台灣人, 大概只有二種:在國外長大回台灣;高中畢業就出國苦讀英文學校再念大學.
: 但不少在台灣苦讀英文後再出國念書或沒出過國的也英文不錯都很夠用,所謂夠用
: 就是在工作時每天都要跟歪國人開會講英文,歪國人沒有回你他媽的講什麼我聽不懂,醬.
: 台灣是集體意識很強的地方,例如你只要在台北街上看20個女生大概就會猜出現在
: 流行什麼服裝. 在日本你大概看5個就知道了. 在澳洲你大概要看80個(如果在鄉下
: 可能永遠看不出來什麼叫流行). 所以你提到的什麼"台灣人會一直問賺多少?"其實
: 就是一種每個文化的社交/文化習性.這多看電視就知道了為什麼要跑去澳洲才學到?
: 去澳洲的原因我只鼓厲幾個原因:1當純種台勞(要當白工喔);2去念書拿學位;沒事幹
: 錢太多去觀光旅遊 . 其它我真的想不出來了
: : 我現在正在澳洲打工度假
: : 進入第十七個月
: : 先講大家最關心的賺多少
: : 我在這沒朋友沒人脈
: : 一開始在地獄邦德堡做了一個多月黑工 之後就都是白工
: : 第一年中總共有十個月有工作
: : 稅前合計賺了兩萬七澳幣左右
: : 第二年到現在五個月 其中有四個月在工作
: : 稅前合計賺了一萬二左右
: : 存多少這就見人見智 因為每個人的花錢態度不同
: : 總之在澳洲只要有份工作
: : 是可以過得很好的
: : 基本上無論都市鄉下 平均而言一週兩百五澳幣就可以過得不錯
: : 也就是一年只要一萬三澳幣左右
: : 是過得不錯喔
: : 若以很多背包客過生活的方式
: : 可能這數字的六七成就夠了
: : 當然這個兩百五不含一些額外花費 單純指生活用度和一些小小的旅遊行程
: : 如果要獨立養車就會多蠻多開銷
: : 但重點不是賺多少
: : 到了澳洲 一定要懂得改變心態 去接觸了解和體會各種不同的文化和價值觀
: : 去和各國的人交朋友
: : 我知道一堆人永遠都是台灣人一堆聚在一起
: : 頂多交交香港或韓國朋友
: : 怎樣都是亞洲人集團
: : 然後餐餐自己煮 絕不外食 沒事就宅在家看片
: : 旅遊就是熱門景點拍拍照打打卡就說自己有玩到
: : 這樣真的太太太浪費了
: : 有些東西對沒有體驗過的怎麼講也沒用
: : 到澳洲 重點其實不是到澳洲
: : 到澳洲打工只是一種方式
: : 一種低成本的體驗不同文化和價值觀的方式
: : 去探索陌生的大陸
: : 去聽不同人的故事
: : 去聽聽不同文化的看法
: : 眼界確實會開 會驚覺於台灣價值的狹隘和侷限
: : 會發現世界真的很大
: : 台灣人會一直問 賺多少? 英文有沒有變好? 有沒有玩到? 等等一類非常目的取向的問題
: : 許多其它文化就不會這樣看待事情
: : 很多人會說澳洲很好又怎樣 很好賺又怎樣
: : 最後還不是要回台灣
: : 所以吃了最後都會拉就不用吃? 錢最後死了都帶不走就不用賺? 伴侶最後都是會分開 ( 總有一個會先死) 就不用維持經營?
: : 這一年半我收穫良多
: : 在金錢上我沒有付出太多代價 就有非常深刻的異國生活體驗
: : 有非常多很深刻的異國文化交流
: : 當然我賠上在台灣兩年的職場經驗累積
: : 當然我最後還是得回到鬼島 ( 出國後我真的深深感受到我好愛台灣, 僅管它真的是個鬼島 )
: : 但其實對於到澳洲我是有點後悔的
: : 後悔我太晚來
: : 如果再早幾年
: : 也許我的人生會有更多不同
: : 以上和版友們分享
我想這就是我說的
有些事跟不懂的人再怎麼講也是沒用
到澳洲只是一個方式 不是唯一的方式
重點在於心態
我認識一對八十歲 已結婚五十年的老夫妻
聽他們說如何維持婚姻恩愛
聽他們說當時戰爭的狀況和他們的心情
聽他們說他們如何看待和接納我們這些來自異國的年輕人
一個七十歲的老街頭藝人
聽他說他年輕的故事
親眼看著他僅管七十歲仍是想去哪裡說走就走的性格
開著一台露營車走到哪唱到哪
我們後來因為工作移動 他竟然跑了八百公里遠特地來找我們聚聚
一個22歲的女孩
已經是高中物理老師
同時從小就多次自費出國參加西洋棋比賽
聽她說她對於人生未來的期待
感受到生命的自由
一個六十歲的瑞士女人
她每年二月在塔斯採櫻桃 四到九月在昆士蘭包橘子
然後回國過聖誕
這樣的日子已過了二十年
有錢的很 基本就有兩棟房子
一對和我差不多同年的年輕夫婦
三個孩子 但後來才知道原來老大是老婆和前夫生的
聽他們談未來談家庭
看爸爸仍然對老大視如己出的對待
另一對夫婦
老公是澳洲小有知名度的沙漠跑者 舉過雪梨奧運的聖火
老婆在政府單位工作
兩人都是再婚
聽他們說他們對於婚姻和人生的感觸
同時他們也都是非常熱心於社區公益的人
在水災期間給與鎮上非常多的幫助
一個六十歲的老男人 還到農場來採果
聊天之後才知道
他原本自己有一個小型牧場
但因為澳洲前兩大超市之間的牛奶價格戰
衝擊到整個奶農產業
最後選擇收掉牧場 找尋別的工作
一個在巴西出生 九歲後搬到德國的女孩
在德國唸的和從事的都是心理相關
基本就會說葡萄牙語德語和英文
聽她說跨文化對她的成長過程有何影響
聽她說她對於感情的憧憬
一個年約五十的澳洲女人
第一任婚姻九年後老公意外死亡
碰到第二任只短短三個月就結婚
十年幸福至今
她說 life is short, no time to waste
一些在旅遊中遇到的路人
他們會因為喜歡一個地方就搬去定居
工作到了再找
幾乎每個我碰過有一定年紀的澳洲人都環過澳
以上只是大概簡述
我想真的是很 "底層" 的眼界
( 很愛幫別人區分高低是不是台灣特有的文化? )
我沒有說非到澳洲不可
心態打開在台灣也可以有很多體驗
心態不開去再多國家也是一樣鳥
所以我一直說心態是重點
找工作也是 交朋友也是 體驗生活也是
心態都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澳洲或許很好 但心態不對就真的只是來當台勞
住破爛屋 吃的很糟糕 只有一群同為台勞的朋友
台灣或許問題很多 但心態正確的話也是個福爾摩沙
懂得享受生活 獨立思考 不人云亦云隨波逐流
有很多人很利害很有慧根
在台灣就什麼都學的到體驗的到
我沒有這種能耐只好靠到國外生活來體驗
也有很多人更利害
總是知道別種更有效率更有效果的選擇 比方到海外當義工 ( 但不知道有誰真的去做過? )
我自己也有類似想法 我會好好參考
澳洲只是地球上一小塊地方
兩千多萬澳洲人也只是全球人口一小部份
( 台灣也是 )
世界真的很大
如果你和我一樣 不是那些不出門就能知道體驗學會天下事的秀才
或許多出門走走是個好選擇
但切記心態一定要改變
就算到澳洲 工作不會突然掉下來 運氣不會突然變好 英文不會突然進步 也不會突然有一堆外國人跑來跟你交朋友
一切還是得靠自己
--
Sent from my Android
--
: 我不是想吐你, 但想點出來的是:青春過的很快,要用最有效率的方法成長.
: 我在澳洲住了很多年,沒打過工,沒辦法理解為什麼台灣那麼好還要到那裡
: 去住在當地人都不願意住的房子,有的住city的還要和別人睡同一個房間.
: 錢,到處都可以賺,如果完全為了賺錢,我鼓勵你去,但請千萬不要做黑工.
: 眼界, 如果要開眼界,去澳洲就算打工2年你只開了澳洲(且大部份是低層)的眼界.
: 當然不是說低層就不好還是怎麼樣,但你都說要開眼界了當然要開不同層次的.
: 開眼界可以自助去不同的國家旅遊.你會看到更多元的世界.
: 英文, 你不是小孩子了,不是把你丟在英文系國家你就會說. 只要成年了英文都
: 必須要札札實實的苦讀. 我認識英文好(不是以為只要能在PUB裡講英文就叫好)的
: 台灣人, 大概只有二種:在國外長大回台灣;高中畢業就出國苦讀英文學校再念大學.
: 但不少在台灣苦讀英文後再出國念書或沒出過國的也英文不錯都很夠用,所謂夠用
: 就是在工作時每天都要跟歪國人開會講英文,歪國人沒有回你他媽的講什麼我聽不懂,醬.
: 台灣是集體意識很強的地方,例如你只要在台北街上看20個女生大概就會猜出現在
: 流行什麼服裝. 在日本你大概看5個就知道了. 在澳洲你大概要看80個(如果在鄉下
: 可能永遠看不出來什麼叫流行). 所以你提到的什麼"台灣人會一直問賺多少?"其實
: 就是一種每個文化的社交/文化習性.這多看電視就知道了為什麼要跑去澳洲才學到?
: 去澳洲的原因我只鼓厲幾個原因:1當純種台勞(要當白工喔);2去念書拿學位;沒事幹
: 錢太多去觀光旅遊 . 其它我真的想不出來了
: : 我現在正在澳洲打工度假
: : 進入第十七個月
: : 先講大家最關心的賺多少
: : 我在這沒朋友沒人脈
: : 一開始在地獄邦德堡做了一個多月黑工 之後就都是白工
: : 第一年中總共有十個月有工作
: : 稅前合計賺了兩萬七澳幣左右
: : 第二年到現在五個月 其中有四個月在工作
: : 稅前合計賺了一萬二左右
: : 存多少這就見人見智 因為每個人的花錢態度不同
: : 總之在澳洲只要有份工作
: : 是可以過得很好的
: : 基本上無論都市鄉下 平均而言一週兩百五澳幣就可以過得不錯
: : 也就是一年只要一萬三澳幣左右
: : 是過得不錯喔
: : 若以很多背包客過生活的方式
: : 可能這數字的六七成就夠了
: : 當然這個兩百五不含一些額外花費 單純指生活用度和一些小小的旅遊行程
: : 如果要獨立養車就會多蠻多開銷
: : 但重點不是賺多少
: : 到了澳洲 一定要懂得改變心態 去接觸了解和體會各種不同的文化和價值觀
: : 去和各國的人交朋友
: : 我知道一堆人永遠都是台灣人一堆聚在一起
: : 頂多交交香港或韓國朋友
: : 怎樣都是亞洲人集團
: : 然後餐餐自己煮 絕不外食 沒事就宅在家看片
: : 旅遊就是熱門景點拍拍照打打卡就說自己有玩到
: : 這樣真的太太太浪費了
: : 有些東西對沒有體驗過的怎麼講也沒用
: : 到澳洲 重點其實不是到澳洲
: : 到澳洲打工只是一種方式
: : 一種低成本的體驗不同文化和價值觀的方式
: : 去探索陌生的大陸
: : 去聽不同人的故事
: : 去聽聽不同文化的看法
: : 眼界確實會開 會驚覺於台灣價值的狹隘和侷限
: : 會發現世界真的很大
: : 台灣人會一直問 賺多少? 英文有沒有變好? 有沒有玩到? 等等一類非常目的取向的問題
: : 許多其它文化就不會這樣看待事情
: : 很多人會說澳洲很好又怎樣 很好賺又怎樣
: : 最後還不是要回台灣
: : 所以吃了最後都會拉就不用吃? 錢最後死了都帶不走就不用賺? 伴侶最後都是會分開 ( 總有一個會先死) 就不用維持經營?
: : 這一年半我收穫良多
: : 在金錢上我沒有付出太多代價 就有非常深刻的異國生活體驗
: : 有非常多很深刻的異國文化交流
: : 當然我賠上在台灣兩年的職場經驗累積
: : 當然我最後還是得回到鬼島 ( 出國後我真的深深感受到我好愛台灣, 僅管它真的是個鬼島 )
: : 但其實對於到澳洲我是有點後悔的
: : 後悔我太晚來
: : 如果再早幾年
: : 也許我的人生會有更多不同
: : 以上和版友們分享
我想這就是我說的
有些事跟不懂的人再怎麼講也是沒用
到澳洲只是一個方式 不是唯一的方式
重點在於心態
我認識一對八十歲 已結婚五十年的老夫妻
聽他們說如何維持婚姻恩愛
聽他們說當時戰爭的狀況和他們的心情
聽他們說他們如何看待和接納我們這些來自異國的年輕人
一個七十歲的老街頭藝人
聽他說他年輕的故事
親眼看著他僅管七十歲仍是想去哪裡說走就走的性格
開著一台露營車走到哪唱到哪
我們後來因為工作移動 他竟然跑了八百公里遠特地來找我們聚聚
一個22歲的女孩
已經是高中物理老師
同時從小就多次自費出國參加西洋棋比賽
聽她說她對於人生未來的期待
感受到生命的自由
一個六十歲的瑞士女人
她每年二月在塔斯採櫻桃 四到九月在昆士蘭包橘子
然後回國過聖誕
這樣的日子已過了二十年
有錢的很 基本就有兩棟房子
一對和我差不多同年的年輕夫婦
三個孩子 但後來才知道原來老大是老婆和前夫生的
聽他們談未來談家庭
看爸爸仍然對老大視如己出的對待
另一對夫婦
老公是澳洲小有知名度的沙漠跑者 舉過雪梨奧運的聖火
老婆在政府單位工作
兩人都是再婚
聽他們說他們對於婚姻和人生的感觸
同時他們也都是非常熱心於社區公益的人
在水災期間給與鎮上非常多的幫助
一個六十歲的老男人 還到農場來採果
聊天之後才知道
他原本自己有一個小型牧場
但因為澳洲前兩大超市之間的牛奶價格戰
衝擊到整個奶農產業
最後選擇收掉牧場 找尋別的工作
一個在巴西出生 九歲後搬到德國的女孩
在德國唸的和從事的都是心理相關
基本就會說葡萄牙語德語和英文
聽她說跨文化對她的成長過程有何影響
聽她說她對於感情的憧憬
一個年約五十的澳洲女人
第一任婚姻九年後老公意外死亡
碰到第二任只短短三個月就結婚
十年幸福至今
她說 life is short, no time to waste
一些在旅遊中遇到的路人
他們會因為喜歡一個地方就搬去定居
工作到了再找
幾乎每個我碰過有一定年紀的澳洲人都環過澳
以上只是大概簡述
我想真的是很 "底層" 的眼界
( 很愛幫別人區分高低是不是台灣特有的文化? )
我沒有說非到澳洲不可
心態打開在台灣也可以有很多體驗
心態不開去再多國家也是一樣鳥
所以我一直說心態是重點
找工作也是 交朋友也是 體驗生活也是
心態都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澳洲或許很好 但心態不對就真的只是來當台勞
住破爛屋 吃的很糟糕 只有一群同為台勞的朋友
台灣或許問題很多 但心態正確的話也是個福爾摩沙
懂得享受生活 獨立思考 不人云亦云隨波逐流
有很多人很利害很有慧根
在台灣就什麼都學的到體驗的到
我沒有這種能耐只好靠到國外生活來體驗
也有很多人更利害
總是知道別種更有效率更有效果的選擇 比方到海外當義工 ( 但不知道有誰真的去做過? )
我自己也有類似想法 我會好好參考
澳洲只是地球上一小塊地方
兩千多萬澳洲人也只是全球人口一小部份
( 台灣也是 )
世界真的很大
如果你和我一樣 不是那些不出門就能知道體驗學會天下事的秀才
或許多出門走走是個好選擇
但切記心態一定要改變
就算到澳洲 工作不會突然掉下來 運氣不會突然變好 英文不會突然進步 也不會突然有一堆外國人跑來跟你交朋友
一切還是得靠自己
--
Sent from my Android
--
Tags:
職場
All Comments
By Donna
at 2013-11-16T20:45
at 2013-11-16T20:45
By Liam
at 2013-11-18T16:37
at 2013-11-18T16:37
By Liam
at 2013-11-22T07:16
at 2013-11-22T07:16
By Noah
at 2013-11-22T12:39
at 2013-11-22T12:39
By Olga
at 2013-11-26T00:21
at 2013-11-26T00:21
By Barb Cronin
at 2013-11-29T09:19
at 2013-11-29T09:19
By Frederic
at 2013-12-02T19:31
at 2013-12-02T19:31
By Quintina
at 2013-12-04T20:13
at 2013-12-04T20:13
By Callum
at 2013-12-07T16:44
at 2013-12-07T16:44
Related Posts
澳洲工作
By Tom
at 2013-11-11T19:36
at 2013-11-11T19:36
澳洲工作
By Odelette
at 2013-11-11T18:16
at 2013-11-11T18:16
請問會計師事務所內的法務工作內容
By Oscar
at 2013-11-11T15:52
at 2013-11-11T15:52
都市更新法規與實務課程免費講座
By Quanna
at 2013-11-11T15:33
at 2013-11-11T15:33
有關品管的工作...
By Joseph
at 2013-11-11T12:53
at 2013-11-11T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