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鬼島,最好還是念理工科系吧 - 職涯
By Rachel
at 2012-10-30T17:25
at 2012-10-30T17:25
Table of Contents
其實這個標題可能強烈了些,
但或許不是錯的.
分享一下自己的故事跟經驗,
我是末兩代黨國教科書的倖存者,還沒改版,
讀高中大概是十四五年前了.
高中讀男校,雖然是第一志願,但也比不上北中南都會區的第一志願.
那時讀高中已經注意到這種 社會人文/理工/醫的問題了.
起因是校方積極培自然組的學生,主要是醫學系,
但很奇怪的是,明明就社會組學生考得比較好,
為什麼要那麼在意已經好幾年沒考上台大醫的三類特別班要考醫學系的學生,
或者永遠在意二類組特別班的分數,給最好的老師跟技術性集中最好的學生.
希望他們最終「為校爭光」
那時候教育部剛開始嘗試推薦甄試沒幾年,
那年考試全校最高總級分落在我們這社會組班上,
理論上他應該是最接近可以去推甄台大醫科的人,
但學校也沒什麼在意,大概只因它也沒要考醫科.
一直不知道學校為什麼會有這種重理工輕社會組的傾向,
我自己是喜歡數學跟物理,成績也不錯的
關鍵是化學,儘管考試考得不錯,可實在對要背誦的化學方程式感到厭倦,
加上青春期總想要之後能多認識一點女生,於是就選了社會組,
我喜歡地理跟歷史,不過當時背誦式考法使得歷史一直算是中後段成績,
總之,就進了社會組.
高三那年,在發現我們班的第一名竟然是全校考最高級分的人,
我就開始從之前因為享有學校不平等待遇而開始討厭三類組跟二類組的態度,
轉變成明目張膽的揶揄跟諷刺,
記得不幸被拱上,擔任高三下大家都要拼聯考但我卻要做一堆雜事的班長後,
鄰近畢業,畢典上每班總要派人發表的簡短演說上,開始想方設法要去嗆學校,
後來擬好講稿,但演說人找不到有閒人士只好自己硬著頭皮上場,
畢典講台上,當著所有來賓面前,神色鎮定的但內容卻是訴說著校方
在社會組成績明顯比較好情況下,卻還是只在乎自然組學生的不公平待遇,
當時當然自然組一片噓聲,而社會組在事前運作下不斷努力鼓掌.
後來聯考成績出來,社會組上112的數量比理工科要多,
而在我進112社科院了解後才發現,原來高中爛爛的鄉下學校,
我們這社會組班整個班級的平均程度,大概跟中山女高差不多,
我大概是我們班第十名,同學也是他們班十名左右.
儘管大部分分數在我前頭的同班同學,都跑去念他校外文系或師範體系,或許很多在流浪.
總數上我們班也才兩人進112,而中山女高可能前二十名都在台大,
或許鄉下學校的劣勢就在此.
反過來想,如果說我們爛高中的社會組的程度不亞於全國前幾名的高中,
為何校方還是要獨厚連全國前十五名高中都排不上的自然組學生呢?
這個問題實在很困擾我.
當時的聯考,因為第一天可以上場考試練筆之故,即便是社會組,大家多半還是會報考三類,
所以我有去考了自然組數學,然後會跳過物理跟化學,去考社會組接著兩天的正試.
那時我自然組數學考得不錯,可能還有到高標,而國文英文就是一般社會組中上成績,
考完自己很無聊計算,才發現光靠國英數三科(理化都零分)我還可以上中正物理還電機.
但我還是去念了112的社科.為了女生毫無猶豫的.
以我並不特別傑出的資質,差不多一般中上程度的台灣學生來說,或許表示,
每個人腦袋裡對於理工知識的天份與社會人文知識的天份,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差距,
社會組學生絕對有能力在當初他選自然組時,以同樣的認真程度獲得在社會組的類似成績.
反過來自然組學生要轉到社會組也是,
當然這裡面可能無法涵蓋頂尖學術人才,或者說頂尖人才才更不受限領域限制.
對於中上學生來說,沒有在哪一組比較優秀或比較不優秀的問題.
但是卻有選擇的問題.
問題就在於選擇.
我還記得十五年前在畢典上諷刺學校的演說內容,
認為專注在矽島的建設發展會忽略了來自人文的關懷,
還很智障地引用nokia的slogan說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作為註腳.
其實當時很幼稚,但反過來說卻也是很直接了當,
很多人會把社會人文關懷當成一種虛無飄渺的東西,
但它實際上卻是很被商業所需要的東西,
例如商品發想設計,挖掘不同類型使用者需求,集體的社會問題解決,
不過為何說幼稚,是因為壓根沒意識到那時高中校長的偏好其實只是台灣畸形產業的產物,
這些「實用的社會分析與人文關懷」大可成為企業發展的利基,
卻反過來完全無法適用台灣的畸形產業環境,
這是台灣產業結構所造成社會人文知識毫無使用之處的結果.
換個方式講更明白點,這問題其實很根本,
台灣的代工處境使得人才的需求只需要能夠接受指令並且解決技術問題的人才,
而不需要找到需求、發想策略、解決需求、重新發現問題的人才,
這很簡單就是說台灣根本不具備可能性,
去發現一個直覺性觸碰介面的通訊科技會造成這麼大的社會變革,以及巨大的商業獲利.
因而值得我們甚至花半個台灣去找到這需求、開發這需求也再所不惜.
這不僅僅是代工產業的問題,而是長期以來從出口導向的經濟政策所造成的,
台灣廠商不需要針對台灣市場做出回應跟改變,
它不需要找到台灣社會與市場所需要的產品,
它只要配合別的國家社會市場所需要的產品訂單,製造出來就好.
所以台灣廠商不需要去「發現問題,找出需求」,
而只需要完成「別人在他們社會裡所發現的問題以及相應生出的產品」的訂單就好了.
這除了是產品的問題,也同樣是職業選擇的問題.
念完112後,會發現當整個產業是如此,
這不僅僅只在消費層次上沒有辦法買到符合需求的東西,
更重要的是無法找到可以相應於「社會科學訓練」此專長的職業、職位,
我們被訓練需要去找到「社會的問題」,
這不是像debug那樣,你最終會在螢幕上找到一串錯誤的方程式,
而是需要各種「看都看不到的」理論工具去找出「看都看不到的」問題
進而提出可能策略.
就像貧窮,或者通訊與溝通的關係,或者社會年金制度設計,或者醫師與病人的衝突.
其他國家有這種工作,像美國或日本或歐洲,
可能有特定的商業公司在專門研究老人產品,因應高齡化社會,
或者有建築公司在設計新一代的都市住宅與區位,能適合不同形式的家庭.
或者大型開發公司研究新的都市更新開發模式,能夠容納舊住戶以及新住戶,降低爭議,
但這些在台灣都難以生存,沒有規模與分眾市場,沒有相應廠商鏈,沒有「資本家有意願」.
所以社會人文組的學生確實很難生存,
因為這個社會不需要他們「去發現那些看不見的需求與問題」,
也不需要他們去思考適合不同社會所需的特定解決方法,
台灣只要專注在進口跟出口就好,
專注在進口不一定適合自己的產品跟制度,
專注在出口別人社會已根據他們社會設計出來,適合他們社會的產品,
簡單講,一個過度仰賴代工產業或者出口導向的社會,
是一個為了其他社會而活的社會,是跟著其他社會步伐走的社會
不會有自己的市場能測試自己的商品、
沒有土壤發展自己的需求開發方式與需求解決方式,,
所以那些代表一個社會意識跟眼光的社會人文學生,很難有生存的空間.
大概是自己到了外國,或者聽在其他國家的好友們說,以及終於學到很多社會人文知識後,
我才了解當時只是為了嗆學校重理工輕社會人文的青春期叛逆,
原來可能是這麼龐大的環節所鏈結的枷鎖,
我也不能怪當時的校長的偏心了.
放到如今大家在生涯規劃與職涯選擇的主題上來看,
最根本的問題就是,這無關乎你個人的興趣與意願,
這種環境大大降低你選擇的可能性,你似乎沒什麼其他選項.
如今任何人都要倚賴資本主義體制而活,當這個畸形社會甚至無法給予你
一個起碼收入尊嚴過活以及符合你人生目標與價值的工作時,
你不是毫無選擇地進入理工科系並被限縮在甚少創造力的重複工作上,
就是祈求上天給你富裕家庭而讓你至少不虞匱乏地追尋對自己有意義的工作,
如今台灣年輕人的悲情就在此,他們不幸地必須在
「犧牲自己人生意義」以及「犧牲自己生活水平」的艱難抉擇中,做出決定.
而且你竟然是要一個人在高中階段就去做出此決定,這未免過於殘酷了.
--
但或許不是錯的.
分享一下自己的故事跟經驗,
我是末兩代黨國教科書的倖存者,還沒改版,
讀高中大概是十四五年前了.
高中讀男校,雖然是第一志願,但也比不上北中南都會區的第一志願.
那時讀高中已經注意到這種 社會人文/理工/醫的問題了.
起因是校方積極培自然組的學生,主要是醫學系,
但很奇怪的是,明明就社會組學生考得比較好,
為什麼要那麼在意已經好幾年沒考上台大醫的三類特別班要考醫學系的學生,
或者永遠在意二類組特別班的分數,給最好的老師跟技術性集中最好的學生.
希望他們最終「為校爭光」
那時候教育部剛開始嘗試推薦甄試沒幾年,
那年考試全校最高總級分落在我們這社會組班上,
理論上他應該是最接近可以去推甄台大醫科的人,
但學校也沒什麼在意,大概只因它也沒要考醫科.
一直不知道學校為什麼會有這種重理工輕社會組的傾向,
我自己是喜歡數學跟物理,成績也不錯的
關鍵是化學,儘管考試考得不錯,可實在對要背誦的化學方程式感到厭倦,
加上青春期總想要之後能多認識一點女生,於是就選了社會組,
我喜歡地理跟歷史,不過當時背誦式考法使得歷史一直算是中後段成績,
總之,就進了社會組.
高三那年,在發現我們班的第一名竟然是全校考最高級分的人,
我就開始從之前因為享有學校不平等待遇而開始討厭三類組跟二類組的態度,
轉變成明目張膽的揶揄跟諷刺,
記得不幸被拱上,擔任高三下大家都要拼聯考但我卻要做一堆雜事的班長後,
鄰近畢業,畢典上每班總要派人發表的簡短演說上,開始想方設法要去嗆學校,
後來擬好講稿,但演說人找不到有閒人士只好自己硬著頭皮上場,
畢典講台上,當著所有來賓面前,神色鎮定的但內容卻是訴說著校方
在社會組成績明顯比較好情況下,卻還是只在乎自然組學生的不公平待遇,
當時當然自然組一片噓聲,而社會組在事前運作下不斷努力鼓掌.
後來聯考成績出來,社會組上112的數量比理工科要多,
而在我進112社科院了解後才發現,原來高中爛爛的鄉下學校,
我們這社會組班整個班級的平均程度,大概跟中山女高差不多,
我大概是我們班第十名,同學也是他們班十名左右.
儘管大部分分數在我前頭的同班同學,都跑去念他校外文系或師範體系,或許很多在流浪.
總數上我們班也才兩人進112,而中山女高可能前二十名都在台大,
或許鄉下學校的劣勢就在此.
反過來想,如果說我們爛高中的社會組的程度不亞於全國前幾名的高中,
為何校方還是要獨厚連全國前十五名高中都排不上的自然組學生呢?
這個問題實在很困擾我.
當時的聯考,因為第一天可以上場考試練筆之故,即便是社會組,大家多半還是會報考三類,
所以我有去考了自然組數學,然後會跳過物理跟化學,去考社會組接著兩天的正試.
那時我自然組數學考得不錯,可能還有到高標,而國文英文就是一般社會組中上成績,
考完自己很無聊計算,才發現光靠國英數三科(理化都零分)我還可以上中正物理還電機.
但我還是去念了112的社科.為了女生毫無猶豫的.
以我並不特別傑出的資質,差不多一般中上程度的台灣學生來說,或許表示,
每個人腦袋裡對於理工知識的天份與社會人文知識的天份,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差距,
社會組學生絕對有能力在當初他選自然組時,以同樣的認真程度獲得在社會組的類似成績.
反過來自然組學生要轉到社會組也是,
當然這裡面可能無法涵蓋頂尖學術人才,或者說頂尖人才才更不受限領域限制.
對於中上學生來說,沒有在哪一組比較優秀或比較不優秀的問題.
但是卻有選擇的問題.
問題就在於選擇.
我還記得十五年前在畢典上諷刺學校的演說內容,
認為專注在矽島的建設發展會忽略了來自人文的關懷,
還很智障地引用nokia的slogan說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作為註腳.
其實當時很幼稚,但反過來說卻也是很直接了當,
很多人會把社會人文關懷當成一種虛無飄渺的東西,
但它實際上卻是很被商業所需要的東西,
例如商品發想設計,挖掘不同類型使用者需求,集體的社會問題解決,
不過為何說幼稚,是因為壓根沒意識到那時高中校長的偏好其實只是台灣畸形產業的產物,
這些「實用的社會分析與人文關懷」大可成為企業發展的利基,
卻反過來完全無法適用台灣的畸形產業環境,
這是台灣產業結構所造成社會人文知識毫無使用之處的結果.
換個方式講更明白點,這問題其實很根本,
台灣的代工處境使得人才的需求只需要能夠接受指令並且解決技術問題的人才,
而不需要找到需求、發想策略、解決需求、重新發現問題的人才,
這很簡單就是說台灣根本不具備可能性,
去發現一個直覺性觸碰介面的通訊科技會造成這麼大的社會變革,以及巨大的商業獲利.
因而值得我們甚至花半個台灣去找到這需求、開發這需求也再所不惜.
這不僅僅是代工產業的問題,而是長期以來從出口導向的經濟政策所造成的,
台灣廠商不需要針對台灣市場做出回應跟改變,
它不需要找到台灣社會與市場所需要的產品,
它只要配合別的國家社會市場所需要的產品訂單,製造出來就好.
所以台灣廠商不需要去「發現問題,找出需求」,
而只需要完成「別人在他們社會裡所發現的問題以及相應生出的產品」的訂單就好了.
這除了是產品的問題,也同樣是職業選擇的問題.
念完112後,會發現當整個產業是如此,
這不僅僅只在消費層次上沒有辦法買到符合需求的東西,
更重要的是無法找到可以相應於「社會科學訓練」此專長的職業、職位,
我們被訓練需要去找到「社會的問題」,
這不是像debug那樣,你最終會在螢幕上找到一串錯誤的方程式,
而是需要各種「看都看不到的」理論工具去找出「看都看不到的」問題
進而提出可能策略.
就像貧窮,或者通訊與溝通的關係,或者社會年金制度設計,或者醫師與病人的衝突.
其他國家有這種工作,像美國或日本或歐洲,
可能有特定的商業公司在專門研究老人產品,因應高齡化社會,
或者有建築公司在設計新一代的都市住宅與區位,能適合不同形式的家庭.
或者大型開發公司研究新的都市更新開發模式,能夠容納舊住戶以及新住戶,降低爭議,
但這些在台灣都難以生存,沒有規模與分眾市場,沒有相應廠商鏈,沒有「資本家有意願」.
所以社會人文組的學生確實很難生存,
因為這個社會不需要他們「去發現那些看不見的需求與問題」,
也不需要他們去思考適合不同社會所需的特定解決方法,
台灣只要專注在進口跟出口就好,
專注在進口不一定適合自己的產品跟制度,
專注在出口別人社會已根據他們社會設計出來,適合他們社會的產品,
簡單講,一個過度仰賴代工產業或者出口導向的社會,
是一個為了其他社會而活的社會,是跟著其他社會步伐走的社會
不會有自己的市場能測試自己的商品、
沒有土壤發展自己的需求開發方式與需求解決方式,,
所以那些代表一個社會意識跟眼光的社會人文學生,很難有生存的空間.
大概是自己到了外國,或者聽在其他國家的好友們說,以及終於學到很多社會人文知識後,
我才了解當時只是為了嗆學校重理工輕社會人文的青春期叛逆,
原來可能是這麼龐大的環節所鏈結的枷鎖,
我也不能怪當時的校長的偏心了.
放到如今大家在生涯規劃與職涯選擇的主題上來看,
最根本的問題就是,這無關乎你個人的興趣與意願,
這種環境大大降低你選擇的可能性,你似乎沒什麼其他選項.
如今任何人都要倚賴資本主義體制而活,當這個畸形社會甚至無法給予你
一個起碼收入尊嚴過活以及符合你人生目標與價值的工作時,
你不是毫無選擇地進入理工科系並被限縮在甚少創造力的重複工作上,
就是祈求上天給你富裕家庭而讓你至少不虞匱乏地追尋對自己有意義的工作,
如今台灣年輕人的悲情就在此,他們不幸地必須在
「犧牲自己人生意義」以及「犧牲自己生活水平」的艱難抉擇中,做出決定.
而且你竟然是要一個人在高中階段就去做出此決定,這未免過於殘酷了.
--
All Comments
By Bethany
at 2012-11-04T03:26
at 2012-11-04T03:26
By Barb Cronin
at 2012-11-07T16:13
at 2012-11-07T16:13
By Poppy
at 2012-11-08T08:12
at 2012-11-08T08:12
By Agnes
at 2012-11-12T18:00
at 2012-11-12T18:00
By Jack
at 2012-11-14T23:05
at 2012-11-14T23:05
By Queena
at 2012-11-19T16:40
at 2012-11-19T16:40
By Queena
at 2012-11-20T11:27
at 2012-11-20T11:27
By John
at 2012-11-21T22:52
at 2012-11-21T22:52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2-11-22T02:32
at 2012-11-22T02:32
By Skylar Davis
at 2012-11-22T15:53
at 2012-11-22T15:53
By Hedwig
at 2012-11-23T11:38
at 2012-11-23T11:38
By Poppy
at 2012-11-25T09:57
at 2012-11-25T09:57
By Hamiltion
at 2012-11-28T19:16
at 2012-11-28T19:16
By Valerie
at 2012-12-02T04:05
at 2012-12-02T04:05
By Donna
at 2012-12-07T03:25
at 2012-12-07T03:25
By Jack
at 2012-12-08T21:26
at 2012-12-08T21:26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2-12-13T12:27
at 2012-12-13T12:27
By Hamiltion
at 2012-12-16T05:18
at 2012-12-16T05:18
By Aaliyah
at 2012-12-19T13:05
at 2012-12-19T13:05
By Heather
at 2012-12-22T05:27
at 2012-12-22T05:27
By Candice
at 2012-12-25T02:40
at 2012-12-25T02:40
By Steve
at 2012-12-28T11:26
at 2012-12-28T11:26
By Quanna
at 2012-12-31T05:22
at 2012-12-31T05:22
By Dinah
at 2013-01-03T16:11
at 2013-01-03T16:11
By Heather
at 2013-01-07T00:02
at 2013-01-07T00:02
By Freda
at 2013-01-11T13:06
at 2013-01-11T13:06
By Quanna
at 2013-01-13T21:13
at 2013-01-13T21:13
By Quintina
at 2013-01-15T14:27
at 2013-01-15T14:27
By Callum
at 2013-01-19T05:00
at 2013-01-19T05:00
By Todd Johnson
at 2013-01-21T00:32
at 2013-01-21T00:32
By Andrew
at 2013-01-22T22:14
at 2013-01-22T22:14
By Barb Cronin
at 2013-01-27T21:23
at 2013-01-27T21:23
By Kristin
at 2013-01-28T06:39
at 2013-01-28T06:39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3-01-29T00:50
at 2013-01-29T00:50
By Sandy
at 2013-01-31T04:42
at 2013-01-31T04:42
By Carol
at 2013-02-04T15:26
at 2013-02-04T15:26
By Kelly
at 2013-02-07T21:27
at 2013-02-07T21:27
By Caroline
at 2013-02-08T06:25
at 2013-02-08T06:25
By Hamiltion
at 2013-02-10T20:12
at 2013-02-10T20:12
By Andy
at 2013-02-11T04:43
at 2013-02-11T04:43
By Genevieve
at 2013-02-14T09:42
at 2013-02-14T09:42
By Noah
at 2013-02-16T23:30
at 2013-02-16T23:30
By Erin
at 2013-02-18T20:35
at 2013-02-18T20:35
By Elma
at 2013-02-21T07:10
at 2013-02-21T07:10
By Frederica
at 2013-02-21T14:36
at 2013-02-21T14:36
By Zenobia
at 2013-02-25T10:07
at 2013-02-25T10:07
By Caitlin
at 2013-02-28T19:15
at 2013-02-28T19:15
By Necoo
at 2013-03-01T04:56
at 2013-03-01T04:56
By Elizabeth
at 2013-03-01T20:38
at 2013-03-01T20:38
By Jacky
at 2013-03-03T22:12
at 2013-03-03T22:12
By Sarah
at 2013-03-05T15:12
at 2013-03-05T15:12
By Erin
at 2013-03-06T23:43
at 2013-03-06T23:43
By Rosalind
at 2013-03-07T14:09
at 2013-03-07T14:09
By Faithe
at 2013-03-09T16:42
at 2013-03-09T16:42
By Jacky
at 2013-03-13T11:45
at 2013-03-13T11:45
By Lily
at 2013-03-14T17:20
at 2013-03-14T17:20
By Delia
at 2013-03-17T16:17
at 2013-03-17T16:17
By Connor
at 2013-03-18T14:39
at 2013-03-18T14:39
By Leila
at 2013-03-18T19:48
at 2013-03-18T19:48
Related Posts
好的視野思考,成就快樂人生!
By Mason
at 2012-10-30T12:19
at 2012-10-30T12:19
外籍傭兵是否適合我呢?
By Susan
at 2012-10-30T07:07
at 2012-10-30T07:07
生在鬼島,最好還是念理工科系吧
By Blanche
at 2012-10-30T04:31
at 2012-10-30T04:31
研究所休學?重考大學?
By Quanna
at 2012-10-30T01:31
at 2012-10-30T01:31
外籍傭兵是否適合我呢?
By Doris
at 2012-10-30T01:15
at 2012-10-30T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