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避險投銀精算財工財博大學部課表(三) - 金融分析師
By Hamiltion
at 2007-07-30T20:30
at 2007-07-30T20:30
Table of Contents
目次:
一、總結
二、FAQ入門版
三、課程選擇與相關資訊
四、FAQ進階版
五、後記
四、FAQ進階版
看到這邊的人,我都假設你程度不錯,專有名詞如果是直接拜GOOGLE大神就有解的,
就試著自己找答案吧。
Q1.1: 幹麻學這麼理論?
A1.1: 1)理論最大的用處是在訓練你的analytical rigor,analytical rigor
是在學校中能學習到的最有用能力,也是在學校當中能有效學習的能力。
真正的實務不可能在學校學,只能在工作中學。
市場上有許多人抱持著另一派的想法,
姑且稱之為「簡單課高分/課外活動/工讀/英文」派好了,
他們以親身的經驗告訴你,這些才是外商要的。
(p.s.英文當然要夠好,這是必要條件,但不是充份條件。)
但是你想想看:如果課外活動/工讀/英文這麼有用的話,外商何必找外國人?
更進一步來說:美商何必在美國找理工科系的?
課重的理工科系學生的over all GPA、課外活動、金融業工讀經驗、英文素養等
有比同校經濟系的人好?
(p.s.國外一流大學的大學部商學院並不興盛甚至是沒有)
理工科系學生所學的金融相關知識,有比經濟系的多嗎?
道理很簡單,因為理工訓練出來的人,analytical rigor比較好;
或者說analytical rigor比較好的人,傾向選理工科系。
analytical rigor,就是金融業最需要的智力,
金融業,就是不同人群,在運用智力角力的:
戰場
外商選人時,只要挑出智力高、個性也OK的,其他能力他們會教你。
打敗一般理工科系的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學習金融知識背後的理論,
在四年當中,學越深越好。
這樣既不會壓縮你三十歲前全職工作的年數,
也能幫助你在長達四十年的職涯中,打好最堅實基礎。
Q1.2: 為什麼要學這麼理論
A1.2: 1)人會忘記,世界卻不斷前進
金融業變化很快,大家工作都很累,不斷有最優秀的年輕人加入。
你要時時刻刻考慮:
未來,其他的player長什麼樣子。
現在大家幾乎都學過微積分,需要微積分為基礎的知識,
就可以廣泛在業界流傳,節省大家的時間。
因為同樣的東西,可能用英文寫要一大段,用數學寫只要一行。
五年、十年後呢?有可能長春藤名校的理工/經濟畢業生,
特別是在外商工作的那些,大都會高微。
當這些人充滿市場的時候,你能站哪裡?
我這不是危言聳聽,美國名校入學競爭超激烈,
現在就有為數眾多的理工/經濟系學生,在高中時早就讀過AP Calculus BC,
http://www.collegeboard.com/student/testing/ap/sub_calbc.html
一進大一,就從高微和線代開始學起。或是至少從多變量微積分開始學起,
大二再學高微。
以哈佛大學為例,完整的多變量微積分和線代就有21~55共4種版本,
從23開始就包括了高微的內容。重點不在於選23~55的人有多少,
而是這種人越來越多,而且有充足的經驗的時候,你還有多少競爭力?
比方說,15年經驗的你,如何和10年經驗的他們競爭?
那時你還能以最快的速度學會最新的金融知識嗎?
http://www.registrar.fas.harvard.edu/Courses/Mathematics.html
非常不幸的是,人的記憶力有限,也就是說,你微積分學得再好,還是會忘記,
高微也是,實分析亦如是。於是over preparation就變成唯一解答。
學了實分析,數年之後退步到剩高微的水準,剛好 XD
高統推 數統 還OK
「簡單課高分/課外活動/工讀/英文」派思考最大的漏洞,
就是
拿著今天四十歲左右的成功投資銀行合夥人的條件,
拿著即將變成昨天的今天,告訴你未來這條路仍然可行。
==>>說什麼他們也沒有學高微呀之類的。
這根本就是錯的。假設你現在二十歲,
拿現年四十歲的人的成功模式,假設未來會重現,
就等於是在說,Core 2 Duo,現在跑得動Vista,
二十年後一樣跑得動當代主流軟體
我是不知道這會不會成真啦,可是20年前的386跑不動Vista是確定的。
http://en.wikipedia.org/wiki/X86
重要的問題,應該是二十年後可能會是成功的投資銀行合夥人的人,
現在在幹麻吧?投銀愛用名校學生,名校喜歡高中的優異學生,
現在美國高中的優異學生在幹麻,才是重要的情報吧?
從下圖你可以很明顯看出,2004年時,
已經有多少人在高中就修過微積分和統計了吧?
http://tinyurl.com/ypstpq
你拿修過統計和微積分BC的人來看,再查查資料,
這人數和美國前十名大學的一個年級學生人數相比,哪個多?
那他們大學讀什麼?大一讀你大二讀的,大二讀你大三讀的
大三讀你大四讀的,大四會不會讀到台灣學生研究所才讀的東西?
那你要不要想辦法追趕,讓自己大四就讀到本來研究所才讀的東西?
為了未來的智力競爭,預先升級自己大腦的運算能力到極限,
實在是生存的不二法門。
Over preparation!
2)Practice/Technology日新月異,Science/Theory日久瀰新
在理工世界的 science/technology的關係,
類比到金融界就是 theory/practice。
technology & practice不管你學得再怎麼好,還是會很快過時。
在學校學再多,還是沒什麼用。因為實務還是要從工作中才能學會,
學校課程所教給你的,只有虛幻、或是過時的實務。上班之後完全沒用。
決定你能不能迅速pick up一波接一波的technology/practice wave的,
只有智力和對science/theory的掌握程度。而這些也是學校教育的強項,
所以需要在學校拼命鑽研。更甚者,學校老師也是最懂理論的人,
向他們學理論才對,向他們學實務是問錯人。
理論向學術界人士學,實務向有充份業界工作經驗的人學。
Q1.3: 會不會理論學太深就變得不食人間煙火,到業界有適應上的困難?
A1.3: 如果你從大一到博班畢業一共十年都在玩理論,有可能。
有些業界不喜歡數學或經濟博就是因為如此。可是依照上面的規劃,
大學四年畢業就上班,並不會有這種問題。
Q2: GPA怎麼辦?
A2: 你畢業之後的路基本上有兩種,
第一種是極看重你你GPA的,另一種是不重視你GPA的。
走比較不重視你GPA的路,你只要好好把自己的analytical rigor不斷提升,
並保有適當的社交活動、語文能力和生命體驗就夠了。就算你一開始不在
一流外商的一流單位,他們也會自動找上你,一點都不用急。
至於極看重你GPA的路...特別是申請財務博士
我必須很殘忍的告訴你,台大GPA沒什麼用。
就算你台大GPA 4.0,還是比不上UCLA GPA 3.7。而UCLA,
不過是在美國大學部排第25名的大學。
申請財務博士,你在台灣再優秀也很難申請上,通常都要去國外讀碩士過水,
名校的人就是比較相信名校的成績、名校大頭的推薦信、在名校做出的研究成果。
於是最有效的策略,就變成在維持國內GPA不算太差的情況下(>3.2),
盡可能把理論課全修完。然後自費去國外Top 20左右的財務碩士,
選修課專門選開給財博班的課程。
因為你在台灣已經打下了實分析、個體理論、高統推、計量理論的穩固基礎,
以碩士生的身份挑戰博班課還拿A的機會自然很大,
於是在大頭眼中留下深刻印象,表現優異就容易有大頭給的推薦信,
還有機會在讀碩班時和大頭做研究,表現不錯的話名校財博入學自然不難。
如果在國內為了衝GPA狂修商管高分廢炮實務選修課,
再和非世界級財務大頭做研究
(台灣的大頭再大頭,也沒有比國外Top 20隨便就能遇到的大頭,更大頭),
大學畢業想直衝財博失敗,
之後再抱怨為什麼人家財博班不要你,
然後出國花大筆銀子讀財務碩士過水,因為數學經濟統計基礎不夠,
修財務理論課還是拿不到好成績也沒人要給你推薦信,
最後才發現,當年在台灣,就應該把數學經濟統計理論練好才對的話,
就太慢了。
此時你可能已經白走了四年冤枉路和白花了數百萬學費。
千金難買早知道,今天有天上掉下來的文章送你,就參考參考吧。
實力遠比GPA重要,given你有限的智力和時間心力,
修對你來說簡單可是可以拿高分的課,你的成長很小。
堅持一直修對你來說很有挑戰性,但是再怎麼努力,可能也只有中等成績的課,
你的成長才會是最大的。
一步爬兩階當然比較喘,可是日子一久,心臟的強度、腳所站的高度、視野的遼闊,
是兩步爬一階的人,再多活一輩子都追不上的。
==>>對不重視GPA的外人來說自己的實力比較重要,對重視GPA的外人來說,
台灣的GPA沒用,所以要在台灣練好實力去國外拿好GPA。
==>>結論就是在台灣儘量練實力,GPA有3.2以上就好。
Q3: 高微不是非常難嗎?修得過嗎?
A3: 這已經是理論數學中最簡單的一門了,只要一週寫作業溫習共十小時,
就會過關。
p.s.一週聽講五小時的課,回家準備十小時本來就是應該的。
Q4: 李錫錕政治學?什麼東東?
A4: 詳細內容請參考NTUcourse版。在私募基金出現之後,為什麼要修這門課,
變的非常好說明。李錫錕政治學,教導你的就是,
控制資源的人,他們的思維是什麼。
不了解這種思維,你永遠不會了解駕馭一切的人,
腦中裝的是什麼,也很難變成他們。
Q5: 為什麼要考精算
A5: 在金融業,利潤來自於兩方面:
第一個是很多人關注的資產報酬不確定,於是我們就有賺取風險溢酬的可能。
另一個是負債支出不確定,所以我們就有可能以低廉的代價借到錢。
如果是產險保單,核保良好的話,甚至可以做到,平均而言,是用負的利率在融資。
這才是巴菲特賺錢的最大秘密,你不了解保險,無從了解巴菲特的財富根源。
巴菲特每年在他寫給股東的信上,第一個講到的事業就是保險,
在2003年的信中,他特別用這樣的話形容:
Let's start with insurance – since that's where the money is.
http://www.berkshirehathaway.com/letters/2003ltr.pdf
其他的自己看
http://www.berkshirehathaway.com/letters/letters.html
他選接班人,也是從保險背景的人裡挑。可惜的是,
不管巴菲特每年在寫給股東的信上怎麼解釋,懂巴菲特的人還是不多。
包括自稱為巴菲特主義者的人XD
在這微利時代,大家在資產面的收益越來越少,怎麼辦?cost down!
最後大家一定會把腦筋動到負債上。資產管理的專家有很多,CFA charterholders,
PhD or MS in finance, MBA等等。但是負債管理的尖端技術,全被精算師壟斷。
因為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負債的複雜度,比得上保險準備金。
現在製造業已經在講究精實生產了,下一步會不會有精實金融服務呢?
大家的焦點會不會轉往負債上挖,想挖出微利來?精實金融的時代,
負債面的技術,對負債最在行的精算科學,會不會受進一步的重視?
未來的趨勢已經很明顯了,就是結合精算科學和計量金融(財務工程),針對
RAT--Regulations, Accounting, Taxation之間的不一致,
進行資產<>負債雙面套利。
如果明明算出來,A風險、B風險、C風險的經濟價值應該相等,
但是在資本、 信用、 保險市場的價格不等,
在證交法、銀行法、保險法中,他們的名字也不一樣,
就存在有套利空間。
如果沒有market可以讓我們執行這交易實現獲利,
那我們就把market生出來(改變constraint),
賺更多!
Q6: 當sales也要會這些?會不會太誇張?
A6: 這要看你要當terminal式的sales,一切都倚賴office(server)中analysts
的腦袋和運算,自己只負責交際應酬和嘴炮;
或是當mobile supercomputer式的sales,能夠當場運算,
幫客戶提出結構化的解決方案(structured solutions),
再回分給office中analysts做剩下的detailed work。
比較有效率的做生意的方法,
通常是向客戶中的投資長/副投資長打完嘴炮(策略)之後,
和小RA溝通技術性的細節。(這些人通常畢業不久,技術都還不錯),
如果這個時候一問三不知,每題都回說「我幫你們問我們公司的analysts」,
那就糗大了。如果能很快就解答小RA的問題,人家自然信得過你的專業,
以後生意自然源源不絕。
此外,還要看你sales當完想做什麼,
如果是想要做到global MD/branch CEO的話,免不了要管理內勤的人,
光會做業績,是沒辦法管理複雜又巨大的組織的。
所以你要在學校就做好over preparation,這樣之後要pick up最新的知識時,
才能比別人快三倍。(sales工作實在太忙了),
以後適當時機到內勤歷練時,技術的東西也都還玩得動,
之後背景資歷全了,才更容易往top executives挺進。
如果你是要當統帥的sales,那理論基礎、技術和analytical rigor,仍然必要。
--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
CFAiafeFSA看版 全國最大財務金融、財務工程與精算專業討論區
PTT (Domain Name: ptt.cc)
分組討論區->國家研究院->法律財經研究院->CFAiafeFSA
--
一、總結
二、FAQ入門版
三、課程選擇與相關資訊
四、FAQ進階版
五、後記
四、FAQ進階版
看到這邊的人,我都假設你程度不錯,專有名詞如果是直接拜GOOGLE大神就有解的,
就試著自己找答案吧。
Q1.1: 幹麻學這麼理論?
A1.1: 1)理論最大的用處是在訓練你的analytical rigor,analytical rigor
是在學校中能學習到的最有用能力,也是在學校當中能有效學習的能力。
真正的實務不可能在學校學,只能在工作中學。
市場上有許多人抱持著另一派的想法,
姑且稱之為「簡單課高分/課外活動/工讀/英文」派好了,
他們以親身的經驗告訴你,這些才是外商要的。
(p.s.英文當然要夠好,這是必要條件,但不是充份條件。)
但是你想想看:如果課外活動/工讀/英文這麼有用的話,外商何必找外國人?
更進一步來說:美商何必在美國找理工科系的?
課重的理工科系學生的over all GPA、課外活動、金融業工讀經驗、英文素養等
有比同校經濟系的人好?
(p.s.國外一流大學的大學部商學院並不興盛甚至是沒有)
理工科系學生所學的金融相關知識,有比經濟系的多嗎?
道理很簡單,因為理工訓練出來的人,analytical rigor比較好;
或者說analytical rigor比較好的人,傾向選理工科系。
analytical rigor,就是金融業最需要的智力,
金融業,就是不同人群,在運用智力角力的:
戰場
外商選人時,只要挑出智力高、個性也OK的,其他能力他們會教你。
打敗一般理工科系的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學習金融知識背後的理論,
在四年當中,學越深越好。
這樣既不會壓縮你三十歲前全職工作的年數,
也能幫助你在長達四十年的職涯中,打好最堅實基礎。
Q1.2: 為什麼要學這麼理論
A1.2: 1)人會忘記,世界卻不斷前進
金融業變化很快,大家工作都很累,不斷有最優秀的年輕人加入。
你要時時刻刻考慮:
未來,其他的player長什麼樣子。
現在大家幾乎都學過微積分,需要微積分為基礎的知識,
就可以廣泛在業界流傳,節省大家的時間。
因為同樣的東西,可能用英文寫要一大段,用數學寫只要一行。
五年、十年後呢?有可能長春藤名校的理工/經濟畢業生,
特別是在外商工作的那些,大都會高微。
當這些人充滿市場的時候,你能站哪裡?
我這不是危言聳聽,美國名校入學競爭超激烈,
現在就有為數眾多的理工/經濟系學生,在高中時早就讀過AP Calculus BC,
http://www.collegeboard.com/student/testing/ap/sub_calbc.html
一進大一,就從高微和線代開始學起。或是至少從多變量微積分開始學起,
大二再學高微。
以哈佛大學為例,完整的多變量微積分和線代就有21~55共4種版本,
從23開始就包括了高微的內容。重點不在於選23~55的人有多少,
而是這種人越來越多,而且有充足的經驗的時候,你還有多少競爭力?
比方說,15年經驗的你,如何和10年經驗的他們競爭?
那時你還能以最快的速度學會最新的金融知識嗎?
http://www.registrar.fas.harvard.edu/Courses/Mathematics.html
非常不幸的是,人的記憶力有限,也就是說,你微積分學得再好,還是會忘記,
高微也是,實分析亦如是。於是over preparation就變成唯一解答。
學了實分析,數年之後退步到剩高微的水準,剛好 XD
高統推 數統 還OK
「簡單課高分/課外活動/工讀/英文」派思考最大的漏洞,
就是
拿著今天四十歲左右的成功投資銀行合夥人的條件,
拿著即將變成昨天的今天,告訴你未來這條路仍然可行。
==>>說什麼他們也沒有學高微呀之類的。
這根本就是錯的。假設你現在二十歲,
拿現年四十歲的人的成功模式,假設未來會重現,
就等於是在說,Core 2 Duo,現在跑得動Vista,
二十年後一樣跑得動當代主流軟體
我是不知道這會不會成真啦,可是20年前的386跑不動Vista是確定的。
http://en.wikipedia.org/wiki/X86
重要的問題,應該是二十年後可能會是成功的投資銀行合夥人的人,
現在在幹麻吧?投銀愛用名校學生,名校喜歡高中的優異學生,
現在美國高中的優異學生在幹麻,才是重要的情報吧?
從下圖你可以很明顯看出,2004年時,
已經有多少人在高中就修過微積分和統計了吧?
http://tinyurl.com/ypstpq
你拿修過統計和微積分BC的人來看,再查查資料,
這人數和美國前十名大學的一個年級學生人數相比,哪個多?
那他們大學讀什麼?大一讀你大二讀的,大二讀你大三讀的
大三讀你大四讀的,大四會不會讀到台灣學生研究所才讀的東西?
那你要不要想辦法追趕,讓自己大四就讀到本來研究所才讀的東西?
為了未來的智力競爭,預先升級自己大腦的運算能力到極限,
實在是生存的不二法門。
Over preparation!
2)Practice/Technology日新月異,Science/Theory日久瀰新
在理工世界的 science/technology的關係,
類比到金融界就是 theory/practice。
technology & practice不管你學得再怎麼好,還是會很快過時。
在學校學再多,還是沒什麼用。因為實務還是要從工作中才能學會,
學校課程所教給你的,只有虛幻、或是過時的實務。上班之後完全沒用。
決定你能不能迅速pick up一波接一波的technology/practice wave的,
只有智力和對science/theory的掌握程度。而這些也是學校教育的強項,
所以需要在學校拼命鑽研。更甚者,學校老師也是最懂理論的人,
向他們學理論才對,向他們學實務是問錯人。
理論向學術界人士學,實務向有充份業界工作經驗的人學。
Q1.3: 會不會理論學太深就變得不食人間煙火,到業界有適應上的困難?
A1.3: 如果你從大一到博班畢業一共十年都在玩理論,有可能。
有些業界不喜歡數學或經濟博就是因為如此。可是依照上面的規劃,
大學四年畢業就上班,並不會有這種問題。
Q2: GPA怎麼辦?
A2: 你畢業之後的路基本上有兩種,
第一種是極看重你你GPA的,另一種是不重視你GPA的。
走比較不重視你GPA的路,你只要好好把自己的analytical rigor不斷提升,
並保有適當的社交活動、語文能力和生命體驗就夠了。就算你一開始不在
一流外商的一流單位,他們也會自動找上你,一點都不用急。
至於極看重你GPA的路...特別是申請財務博士
我必須很殘忍的告訴你,台大GPA沒什麼用。
就算你台大GPA 4.0,還是比不上UCLA GPA 3.7。而UCLA,
不過是在美國大學部排第25名的大學。
申請財務博士,你在台灣再優秀也很難申請上,通常都要去國外讀碩士過水,
名校的人就是比較相信名校的成績、名校大頭的推薦信、在名校做出的研究成果。
於是最有效的策略,就變成在維持國內GPA不算太差的情況下(>3.2),
盡可能把理論課全修完。然後自費去國外Top 20左右的財務碩士,
選修課專門選開給財博班的課程。
因為你在台灣已經打下了實分析、個體理論、高統推、計量理論的穩固基礎,
以碩士生的身份挑戰博班課還拿A的機會自然很大,
於是在大頭眼中留下深刻印象,表現優異就容易有大頭給的推薦信,
還有機會在讀碩班時和大頭做研究,表現不錯的話名校財博入學自然不難。
如果在國內為了衝GPA狂修商管高分廢炮實務選修課,
再和非世界級財務大頭做研究
(台灣的大頭再大頭,也沒有比國外Top 20隨便就能遇到的大頭,更大頭),
大學畢業想直衝財博失敗,
之後再抱怨為什麼人家財博班不要你,
然後出國花大筆銀子讀財務碩士過水,因為數學經濟統計基礎不夠,
修財務理論課還是拿不到好成績也沒人要給你推薦信,
最後才發現,當年在台灣,就應該把數學經濟統計理論練好才對的話,
就太慢了。
此時你可能已經白走了四年冤枉路和白花了數百萬學費。
千金難買早知道,今天有天上掉下來的文章送你,就參考參考吧。
實力遠比GPA重要,given你有限的智力和時間心力,
修對你來說簡單可是可以拿高分的課,你的成長很小。
堅持一直修對你來說很有挑戰性,但是再怎麼努力,可能也只有中等成績的課,
你的成長才會是最大的。
一步爬兩階當然比較喘,可是日子一久,心臟的強度、腳所站的高度、視野的遼闊,
是兩步爬一階的人,再多活一輩子都追不上的。
==>>對不重視GPA的外人來說自己的實力比較重要,對重視GPA的外人來說,
台灣的GPA沒用,所以要在台灣練好實力去國外拿好GPA。
==>>結論就是在台灣儘量練實力,GPA有3.2以上就好。
Q3: 高微不是非常難嗎?修得過嗎?
A3: 這已經是理論數學中最簡單的一門了,只要一週寫作業溫習共十小時,
就會過關。
p.s.一週聽講五小時的課,回家準備十小時本來就是應該的。
Q4: 李錫錕政治學?什麼東東?
A4: 詳細內容請參考NTUcourse版。在私募基金出現之後,為什麼要修這門課,
變的非常好說明。李錫錕政治學,教導你的就是,
控制資源的人,他們的思維是什麼。
不了解這種思維,你永遠不會了解駕馭一切的人,
腦中裝的是什麼,也很難變成他們。
Q5: 為什麼要考精算
A5: 在金融業,利潤來自於兩方面:
第一個是很多人關注的資產報酬不確定,於是我們就有賺取風險溢酬的可能。
另一個是負債支出不確定,所以我們就有可能以低廉的代價借到錢。
如果是產險保單,核保良好的話,甚至可以做到,平均而言,是用負的利率在融資。
這才是巴菲特賺錢的最大秘密,你不了解保險,無從了解巴菲特的財富根源。
巴菲特每年在他寫給股東的信上,第一個講到的事業就是保險,
在2003年的信中,他特別用這樣的話形容:
Let's start with insurance – since that's where the money is.
http://www.berkshirehathaway.com/letters/2003ltr.pdf
其他的自己看
http://www.berkshirehathaway.com/letters/letters.html
他選接班人,也是從保險背景的人裡挑。可惜的是,
不管巴菲特每年在寫給股東的信上怎麼解釋,懂巴菲特的人還是不多。
包括自稱為巴菲特主義者的人XD
在這微利時代,大家在資產面的收益越來越少,怎麼辦?cost down!
最後大家一定會把腦筋動到負債上。資產管理的專家有很多,CFA charterholders,
PhD or MS in finance, MBA等等。但是負債管理的尖端技術,全被精算師壟斷。
因為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負債的複雜度,比得上保險準備金。
現在製造業已經在講究精實生產了,下一步會不會有精實金融服務呢?
大家的焦點會不會轉往負債上挖,想挖出微利來?精實金融的時代,
負債面的技術,對負債最在行的精算科學,會不會受進一步的重視?
未來的趨勢已經很明顯了,就是結合精算科學和計量金融(財務工程),針對
RAT--Regulations, Accounting, Taxation之間的不一致,
進行資產<>負債雙面套利。
如果明明算出來,A風險、B風險、C風險的經濟價值應該相等,
但是在資本、 信用、 保險市場的價格不等,
在證交法、銀行法、保險法中,他們的名字也不一樣,
就存在有套利空間。
如果沒有market可以讓我們執行這交易實現獲利,
那我們就把market生出來(改變constraint),
賺更多!
Q6: 當sales也要會這些?會不會太誇張?
A6: 這要看你要當terminal式的sales,一切都倚賴office(server)中analysts
的腦袋和運算,自己只負責交際應酬和嘴炮;
或是當mobile supercomputer式的sales,能夠當場運算,
幫客戶提出結構化的解決方案(structured solutions),
再回分給office中analysts做剩下的detailed work。
比較有效率的做生意的方法,
通常是向客戶中的投資長/副投資長打完嘴炮(策略)之後,
和小RA溝通技術性的細節。(這些人通常畢業不久,技術都還不錯),
如果這個時候一問三不知,每題都回說「我幫你們問我們公司的analysts」,
那就糗大了。如果能很快就解答小RA的問題,人家自然信得過你的專業,
以後生意自然源源不絕。
此外,還要看你sales當完想做什麼,
如果是想要做到global MD/branch CEO的話,免不了要管理內勤的人,
光會做業績,是沒辦法管理複雜又巨大的組織的。
所以你要在學校就做好over preparation,這樣之後要pick up最新的知識時,
才能比別人快三倍。(sales工作實在太忙了),
以後適當時機到內勤歷練時,技術的東西也都還玩得動,
之後背景資歷全了,才更容易往top executives挺進。
如果你是要當統帥的sales,那理論基礎、技術和analytical rigor,仍然必要。
--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
CFAiafeFSA看版 全國最大財務金融、財務工程與精算專業討論區
PTT (Domain Name: ptt.cc)
分組討論區->國家研究院->法律財經研究院->CFAiafeFSA
--
Tags:
金融分析師
All Comments
By Rebecca
at 2007-08-03T13:41
at 2007-08-03T13:41
By Damian
at 2007-08-07T19:18
at 2007-08-07T19:18
By Iris
at 2007-08-08T00:33
at 2007-08-08T00:33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07-08-08T23:03
at 2007-08-08T23:03
By Kama
at 2007-08-11T12:33
at 2007-08-11T12:33
By Victoria
at 2007-08-12T12:46
at 2007-08-12T12:46
By Mary
at 2007-08-12T14:44
at 2007-08-12T14:44
By Elvira
at 2007-08-17T02:54
at 2007-08-17T02:54
By Yedda
at 2007-08-21T23:35
at 2007-08-21T23:35
By Susan
at 2007-08-23T03:58
at 2007-08-23T03:58
By Andy
at 2007-08-26T03:08
at 2007-08-26T03:08
By Madame
at 2007-08-30T16:21
at 2007-08-30T16:21
By Jake
at 2007-08-30T19:10
at 2007-08-30T19:10
By Victoria
at 2007-08-31T13:26
at 2007-08-31T13:26
By Genevieve
at 2007-09-01T13:31
at 2007-09-01T13:31
By David
at 2007-09-04T08:03
at 2007-09-04T08:03
By Carol
at 2007-09-04T19:39
at 2007-09-04T19:39
Related Posts
入學者用書
By Jake
at 2007-07-30T17:16
at 2007-07-30T17:16
請問上研究所後會用到線代嗎??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07-07-30T00:00
at 2007-07-30T00:00
Set a Security Question/Answer
By Tracy
at 2007-07-29T15:05
at 2007-07-29T15:05
關於精算工作的幾個疑問
By Heather
at 2007-07-26T11:03
at 2007-07-26T11:03
關於書單
By Rachel
at 2007-07-26T10:27
at 2007-07-26T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