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糠也能發電 開放民眾加盟的印度發電廠 - 社企
By Steve
at 2012-09-21T23:42
at 2012-09-21T23:42
Table of Contents
米糠也能發電 開放民眾加盟的印度發電廠
本文網址:http://www.seinsights.asia/story/573/130/627
文:林以涵
本文原刊登於商業周刊「公益是門好生意」
印度日前的斷電事件導致6億7千萬人陷入黑暗,問題何在?目前位居主流的傳統集中式供
電系統設備老舊、發電量供不應求,再生能源如太陽能發電系統,長期使用成本雖然較低
,初始安裝費用卻可能讓一般家庭難以負擔。而印度政府擔心能源及食物價格通膨使政局
不穩,給予以煤和柴油等化石燃料為主的火力發電大量價格補貼,卻忽視其對環境與人體
健康帶來的負面影響。
點亮鄉村的米糠電力
潘德(Gyanesh Pandey),出生於印度最窮的地區比哈爾邦(Bihar),這裡超過85%、約
八千萬人口無法使用電力,謀生、求學等都遇到困難,陷入貧窮的惡性循環、也與外界隔
絕。
「我小時候因為電力不足而感到不如人,在大學時還被同學排擠」潘德說道。他學習電機
工程、到美國求學就職,身為一名傑出、享有優渥薪水的工程師,生活如魚得水,「但當
我回顧所有快樂與成就時,腦中總是伴隨一個呼喚-我知道我要運用自身專業、將光亮帶
回比哈爾邦。」
辭掉美國工作的潘德,回到印度後遇到亞達夫(Ratnesh Yadav)、辛哈(Manoj Sinha)
兩人。他們嘗試了一些新發明想改善印度電力問題,例如有機太陽能或生質能燈泡,但都
無法將發明變成一門可賺錢的生意,回想起來,潘德說「那時我總覺得,能解決照明問題
的是頂尖科技。」
直到他們發現,在比哈爾邦,當地農產品都有用途,甚至是水果殘渣也都拿來餵養動物,
很少有廢棄物,米糠(稻米果實的皮層)是唯一的例外-每年有18億公斤的米糠從稻米製
作過程中產生,而且毫無用處。他們便與印度政府的能源部門共同運用氣化技術,讓米糠
在低氧環境中被加熱、釋放出氣體,這些氣體便能燃燒、推動發電機渦輪。
他們所成立的社會企業名為米糠電力系統(Husk Power Systems,簡稱HPS),在印度各
地建造以米糠為發電來源的廠房,每小時可將50公斤的米糠轉換成3萬2千瓦的電力,提供
500個家戶的用電量。1公斤的米糠售價不到1盧比,而將其轉化成電力的成本約80盧比(
約新台幣50元)一個月,是煤油發電成本的一半,為鄉村提供更便宜、充足又安全的電力
。
HPS電廠使用隔熱金屬線和竹竿作為電力輸送管道,且與政府能源部門合作,得到資金補
貼,降低其固定成本。它移除一切不必要設計,讓電廠操作更簡單、更有效能,例如移除
渦輪增壓器、或將過濾燒焦米糠與灰燼的機制從自動水濾系統改為手動轉軸。
加盟設廠,為鄉村賦權
一個HPS電廠平均可以服務二到四個村莊,HPS不在自家企業內雇人管理電廠,而是開放當
地居民加盟成為電廠管理者,由每(數)個村莊自行運作電廠及收取電費,賦予其自給自
足權利。
HPS提供訓練課程,教導加盟者如何操作電廠、以及增加產品組合價值,例如在登門收取
電費時販售省電燈泡,提供居家檢查服務,甚至販售肥皂、食用油、小麵包等民生必需品
。
HPS也看到「垃圾中垃圾」的商機,設立副業,將燒焦米糠與灰燼製成肥料、水泥磚或薰
香材料,至今在印度有五個營運地點,雇用並提供500名婦女額外收入。
從2008年開始營運,至2011年,HPS已建造80個電廠、服務印度300個鄉村中的20萬人口,
而且以每週新建造2-3座電廠的速度成長中,預計將於2014年於印度建造2000個電廠,同
時將營運拓展到東南亞與非洲其他國家。這門好生意贏得許多社會創業比賽獎項,也得到
了來自社會企業創投組織聰明人基金(Acumen Fund)與穀牌石油基金會(Shell
Foundation)等資金支持。
很多時候,成功的創新並非來自新穎的大型點子,而是既有小點子們的匯聚、充分整合與
執行。回顧HPS的商業模式-氣化技術、降低固定成本、雇用當地居民,沒有任何一項是
空前絕後的,但當所有點子整合起來時,卻能提供鄉村地區更好的電力,促進就業與經濟
發展、同時享受30%的利潤。潘德說,「有複製潛力的並不是HPS電力的傳輸,而是我們如
何將現有技術應用到本土限制上、如何創造出一個能充分運用當地原料與人力的系統。」
=============================================================================
作者簡介
林以涵,畢業於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美國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公共事務研究所。現於台灣為美國一獨立顧問公司工作,提供諮詢服
務給社會企業、非營利組織、與國際發展機構,並為社企流創辦人兼總編輯。
--
本文網址:http://www.seinsights.asia/story/573/130/627
文:林以涵
本文原刊登於商業周刊「公益是門好生意」
印度日前的斷電事件導致6億7千萬人陷入黑暗,問題何在?目前位居主流的傳統集中式供
電系統設備老舊、發電量供不應求,再生能源如太陽能發電系統,長期使用成本雖然較低
,初始安裝費用卻可能讓一般家庭難以負擔。而印度政府擔心能源及食物價格通膨使政局
不穩,給予以煤和柴油等化石燃料為主的火力發電大量價格補貼,卻忽視其對環境與人體
健康帶來的負面影響。
點亮鄉村的米糠電力
潘德(Gyanesh Pandey),出生於印度最窮的地區比哈爾邦(Bihar),這裡超過85%、約
八千萬人口無法使用電力,謀生、求學等都遇到困難,陷入貧窮的惡性循環、也與外界隔
絕。
「我小時候因為電力不足而感到不如人,在大學時還被同學排擠」潘德說道。他學習電機
工程、到美國求學就職,身為一名傑出、享有優渥薪水的工程師,生活如魚得水,「但當
我回顧所有快樂與成就時,腦中總是伴隨一個呼喚-我知道我要運用自身專業、將光亮帶
回比哈爾邦。」
辭掉美國工作的潘德,回到印度後遇到亞達夫(Ratnesh Yadav)、辛哈(Manoj Sinha)
兩人。他們嘗試了一些新發明想改善印度電力問題,例如有機太陽能或生質能燈泡,但都
無法將發明變成一門可賺錢的生意,回想起來,潘德說「那時我總覺得,能解決照明問題
的是頂尖科技。」
直到他們發現,在比哈爾邦,當地農產品都有用途,甚至是水果殘渣也都拿來餵養動物,
很少有廢棄物,米糠(稻米果實的皮層)是唯一的例外-每年有18億公斤的米糠從稻米製
作過程中產生,而且毫無用處。他們便與印度政府的能源部門共同運用氣化技術,讓米糠
在低氧環境中被加熱、釋放出氣體,這些氣體便能燃燒、推動發電機渦輪。
他們所成立的社會企業名為米糠電力系統(Husk Power Systems,簡稱HPS),在印度各
地建造以米糠為發電來源的廠房,每小時可將50公斤的米糠轉換成3萬2千瓦的電力,提供
500個家戶的用電量。1公斤的米糠售價不到1盧比,而將其轉化成電力的成本約80盧比(
約新台幣50元)一個月,是煤油發電成本的一半,為鄉村提供更便宜、充足又安全的電力
。
HPS電廠使用隔熱金屬線和竹竿作為電力輸送管道,且與政府能源部門合作,得到資金補
貼,降低其固定成本。它移除一切不必要設計,讓電廠操作更簡單、更有效能,例如移除
渦輪增壓器、或將過濾燒焦米糠與灰燼的機制從自動水濾系統改為手動轉軸。
加盟設廠,為鄉村賦權
一個HPS電廠平均可以服務二到四個村莊,HPS不在自家企業內雇人管理電廠,而是開放當
地居民加盟成為電廠管理者,由每(數)個村莊自行運作電廠及收取電費,賦予其自給自
足權利。
HPS提供訓練課程,教導加盟者如何操作電廠、以及增加產品組合價值,例如在登門收取
電費時販售省電燈泡,提供居家檢查服務,甚至販售肥皂、食用油、小麵包等民生必需品
。
HPS也看到「垃圾中垃圾」的商機,設立副業,將燒焦米糠與灰燼製成肥料、水泥磚或薰
香材料,至今在印度有五個營運地點,雇用並提供500名婦女額外收入。
從2008年開始營運,至2011年,HPS已建造80個電廠、服務印度300個鄉村中的20萬人口,
而且以每週新建造2-3座電廠的速度成長中,預計將於2014年於印度建造2000個電廠,同
時將營運拓展到東南亞與非洲其他國家。這門好生意贏得許多社會創業比賽獎項,也得到
了來自社會企業創投組織聰明人基金(Acumen Fund)與穀牌石油基金會(Shell
Foundation)等資金支持。
很多時候,成功的創新並非來自新穎的大型點子,而是既有小點子們的匯聚、充分整合與
執行。回顧HPS的商業模式-氣化技術、降低固定成本、雇用當地居民,沒有任何一項是
空前絕後的,但當所有點子整合起來時,卻能提供鄉村地區更好的電力,促進就業與經濟
發展、同時享受30%的利潤。潘德說,「有複製潛力的並不是HPS電力的傳輸,而是我們如
何將現有技術應用到本土限制上、如何創造出一個能充分運用當地原料與人力的系統。」
=============================================================================
作者簡介
林以涵,畢業於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美國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公共事務研究所。現於台灣為美國一獨立顧問公司工作,提供諮詢服
務給社會企業、非營利組織、與國際發展機構,並為社企流創辦人兼總編輯。
--
Tags:
社企
All Comments
By Queena
at 2012-09-26T03:00
at 2012-09-26T03:00
By Puput
at 2012-10-01T01:16
at 2012-10-01T01:16
By Zenobia
at 2012-10-04T03:40
at 2012-10-04T03:40
Related Posts
街友自力更生的另一哩路-大誌雜誌
By Robert
at 2012-09-21T21:30
at 2012-09-21T21:30
大誌雜誌-屬於愚人世代的媒體
By Bethany
at 2012-09-21T21:22
at 2012-09-21T21:22
比二手車便宜 有沙灘車概念的非洲製汽車
By Agnes
at 2012-09-21T21:13
at 2012-09-21T21:13
激情後還留下什麼?
By Regina
at 2012-08-31T21:19
at 2012-08-31T21:19
從設計思考到社會企業
By Puput
at 2012-08-31T21:12
at 2012-08-31T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