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貿大餅,看得到吃不到? - 企管

By Mia
at 2006-04-30T12:00
at 2006-04-30T12:00
Table of Contents
文/廖凱弘
「台灣就是太多政治,太少經濟,」台灣首富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上月在大陸北京說
的話,言猶在耳,事實上,這也是許多傳統產業大老闆的心裡話,同行的茂餘冷凍食品
集團董事長陳大器更是感慨萬千。
「國共經貿論壇」甫結束,大陸一口氣釋放出十五項「新」經貿措施,範圍遍及農、
漁、教育,甚至醫療等商機,一宣佈之後,台灣股市果然給足面子,盤面幾天下來,呈現
一路上揚的利多表現。
這次參與的台灣企業,加起來更將近台灣企業總產值的50%。這個數字,讓大家開始
注意到兩岸經貿的熱絡關係,各大媒體當然更想知道,大老闆們怎麼看這次的經貿論壇及
十五項對台「優惠」。
鏡頭一靠近,麥克風蜂擁,本想躲得遠遠的陳大器,這位擅長多角化投資的冷凍加工
食品大亨,可能是因為剛下飛機,一臉疲倦。記者問:「陳董,這次大陸行,有什麼收穫
嗎?」「收穫?你們幫我說說看吧!」回答時陳大器難掩落寞之情。
其實,眾所皆知,許多傳統產業對此趟大陸行有高度期待,像陳大器這樣的傳統產業
企業主,更是希望自己的生意,能不為各種「政治」因素所影響,及早佈局卡位中國新市
場。
早年經營房地產事業有成的陳大器,看到中國新崛起的漁產市場商機,早在2002年,
他即與大陸友人合資,在氣候、地理條件和台灣相似的海南島,創立「茂興海洋食品公司
」,專門從事養殖加工出口事業。後來,由於當地養殖水產事業發展相當迅速,競爭劇烈
,陳大器為顧及台灣的加工本業,分身乏術,只好賣掉手中股權,等時機更有利於自己時
,再做打算。
去年中國釋放出第一波經貿利多,他認為時機即將到來,看準漁產「冷凍加工品」的
豐厚商機,所以在高雄水產加工區投資上億資金,成立「茂餘冷凍加工股份有限公司」,
從事各種魚類冷凍加工以及外銷事業,主要產品廣及冷凍吳郭魚、冷凍虱目魚,以及冷凍
鮪魚、冷凍魷魚等等。
陳大器更在今年三月,說服董事會通過十億元的增資計畫,計畫於蘇澳、台中港等地
擴建漁貨冷凍加工廠,他打著如意算盤精算過,隨著兩岸走向開放政策,「冷凍加工品」
若能外銷中國大陸,甚至比在近海捕獲漁產品,然後賣往大陸的利潤,還要大上幾百倍。
而陳大器的第二波中國A計畫,更想等待台灣擴廠成功之後,再次前進中國沿海各大據點
(如海南、上海等地),佈局茂餘的冷凍事業版圖。
人算不如天算,陳大器這回是落空了。因為這次國共經貿論壇的十五項「新」措施中
,並不包含「冷凍加工品」,只有部份鮮、冷、凍水產品的零關稅優惠。
「好」時機總是來無影、去無蹤,一轉眼就錯過了,看似有無限「商機」,因為時機
尚未到來,或者錯綜複雜的政治經濟因素,可能就要再等下一波時機來臨……十五項經貿
「大禮」,無法滿足所有的企業主;對於中國市場的渴望,政治的因素,往往又是最大的
風險因素,如果你是陳大器,台灣增資擴廠計畫該喊「卡」嗎?中國冷凍加工品A計畫,
又該不該繼續加碼佈局呢?
歡迎投稿
管理雜誌邀請您,針對本月案例發表管理高見:
如果你是陳大器,你的下一步該如何佈局?冷凍加工品的無限商機,又該
如何掌握它到來的「時機」呢?請將您的想法寫出來,於5月15日前透過
以下管道寄至管理雜誌編輯部
e-mail:[email protected]
來稿請註明「管理雜誌管理大家談專欄收」,並附上真實姓名(發表時可用筆名)、身分
證字號、戶籍地址、通訊地址、服務公司名稱、職稱、聯絡電話等資料,我們預定錄取最
佳解決之道三名,刊登於 六月號雜誌,並頒予獎金新台幣1,000元感謝您的熱情參與。
--
「台灣就是太多政治,太少經濟,」台灣首富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上月在大陸北京說
的話,言猶在耳,事實上,這也是許多傳統產業大老闆的心裡話,同行的茂餘冷凍食品
集團董事長陳大器更是感慨萬千。
「國共經貿論壇」甫結束,大陸一口氣釋放出十五項「新」經貿措施,範圍遍及農、
漁、教育,甚至醫療等商機,一宣佈之後,台灣股市果然給足面子,盤面幾天下來,呈現
一路上揚的利多表現。
這次參與的台灣企業,加起來更將近台灣企業總產值的50%。這個數字,讓大家開始
注意到兩岸經貿的熱絡關係,各大媒體當然更想知道,大老闆們怎麼看這次的經貿論壇及
十五項對台「優惠」。
鏡頭一靠近,麥克風蜂擁,本想躲得遠遠的陳大器,這位擅長多角化投資的冷凍加工
食品大亨,可能是因為剛下飛機,一臉疲倦。記者問:「陳董,這次大陸行,有什麼收穫
嗎?」「收穫?你們幫我說說看吧!」回答時陳大器難掩落寞之情。
其實,眾所皆知,許多傳統產業對此趟大陸行有高度期待,像陳大器這樣的傳統產業
企業主,更是希望自己的生意,能不為各種「政治」因素所影響,及早佈局卡位中國新市
場。
早年經營房地產事業有成的陳大器,看到中國新崛起的漁產市場商機,早在2002年,
他即與大陸友人合資,在氣候、地理條件和台灣相似的海南島,創立「茂興海洋食品公司
」,專門從事養殖加工出口事業。後來,由於當地養殖水產事業發展相當迅速,競爭劇烈
,陳大器為顧及台灣的加工本業,分身乏術,只好賣掉手中股權,等時機更有利於自己時
,再做打算。
去年中國釋放出第一波經貿利多,他認為時機即將到來,看準漁產「冷凍加工品」的
豐厚商機,所以在高雄水產加工區投資上億資金,成立「茂餘冷凍加工股份有限公司」,
從事各種魚類冷凍加工以及外銷事業,主要產品廣及冷凍吳郭魚、冷凍虱目魚,以及冷凍
鮪魚、冷凍魷魚等等。
陳大器更在今年三月,說服董事會通過十億元的增資計畫,計畫於蘇澳、台中港等地
擴建漁貨冷凍加工廠,他打著如意算盤精算過,隨著兩岸走向開放政策,「冷凍加工品」
若能外銷中國大陸,甚至比在近海捕獲漁產品,然後賣往大陸的利潤,還要大上幾百倍。
而陳大器的第二波中國A計畫,更想等待台灣擴廠成功之後,再次前進中國沿海各大據點
(如海南、上海等地),佈局茂餘的冷凍事業版圖。
人算不如天算,陳大器這回是落空了。因為這次國共經貿論壇的十五項「新」措施中
,並不包含「冷凍加工品」,只有部份鮮、冷、凍水產品的零關稅優惠。
「好」時機總是來無影、去無蹤,一轉眼就錯過了,看似有無限「商機」,因為時機
尚未到來,或者錯綜複雜的政治經濟因素,可能就要再等下一波時機來臨……十五項經貿
「大禮」,無法滿足所有的企業主;對於中國市場的渴望,政治的因素,往往又是最大的
風險因素,如果你是陳大器,台灣增資擴廠計畫該喊「卡」嗎?中國冷凍加工品A計畫,
又該不該繼續加碼佈局呢?
歡迎投稿
管理雜誌邀請您,針對本月案例發表管理高見:
如果你是陳大器,你的下一步該如何佈局?冷凍加工品的無限商機,又該
如何掌握它到來的「時機」呢?請將您的想法寫出來,於5月15日前透過
以下管道寄至管理雜誌編輯部
e-mail:[email protected]
來稿請註明「管理雜誌管理大家談專欄收」,並附上真實姓名(發表時可用筆名)、身分
證字號、戶籍地址、通訊地址、服務公司名稱、職稱、聯絡電話等資料,我們預定錄取最
佳解決之道三名,刊登於 六月號雜誌,並頒予獎金新台幣1,000元感謝您的熱情參與。
--
Tags:
企管
All Comments

By Puput
at 2006-05-03T08:08
at 2006-05-03T08:08

By Odelette
at 2006-05-06T14:34
at 2006-05-06T14:34
Related Posts
非營利事業的管理方法

By Anthony
at 2006-04-28T19:54
at 2006-04-28T19:54
非營利事業的管理方法

By Mason
at 2006-04-28T10:47
at 2006-04-28T10:47
關於迪士尼動畫的行銷策略...

By Lucy
at 2006-04-27T17:54
at 2006-04-27T17:54
推薦跨國企業經營管理《品牌背後的故事》

By Gary
at 2006-04-27T11:25
at 2006-04-27T11:25
非營利事業的管理方法

By Annie
at 2006-04-25T22:47
at 2006-04-25T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