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團隊的編制請益 - 職場
By Irma
at 2020-05-20T01:37
at 2020-05-20T01:37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yellow1000 (千千)》之銘言:
: 目前在新創公司
: 目前團隊僅兩人,要負責公司兩個品牌的社群維運、行銷總覽,包含企劃、文案、設計、
: 投放、客服,全部都得自操,平台包含FB IG ,近日也擴及Line@,其他還有媒體、異業
: 合作等
: 而老闆本身業務出身,希望客服上的私訊不只是提供資訊,更要跟客人完整聊天、找到需
: 求,已經等同業務開發的性質,老實說真的很佔時間,為了假日,團隊的兩人還要輪班回
: 訊息,每週變成只會一起工作三天,溝通效率上並不是很良好
: 老闆最重轉換率,對內容總沒特別放上心,但又主觀+控制欲強
我前公司也像是你這樣的小新創
進去時,老闆還在自己跑業務、接演講
所以對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主觀意見,大小事都會想聽報告
差異點在我是1個人,只有負責自家品牌這樣
後來工作量隨著業績提昇而增多,開始忙不過來時,有跟老闆提過補人
但老闆總是覺得還好,要我加強自己的時間管理與分配
又過了一段時間,我又提了另一份需要補人的報告
老闆說︰補人會是長期支出,希望我能確定有夠多的事情交給這個人,那再補
那時我經驗還不夠,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就沒法再說什麼了
之後更深入參與公司營運一陣子後,回過頭來看大概能理解老闆在想什麼了
總歸一句話就是︰
「他覺得現在找一個人帶來的$$,小於他帶來的人事成本」
會有這結論,無非就是幾個面向相互影響
※對於你的工作內容、重要性與所需執行時間,沒有足夠的認識
※「超級簡化」來看,增長的工作量如果沒有到你目前的兩倍,找人都是虧的
※承上,找人是長期且固定的可見人事成本,但這人能創造的價值卻是未知數
※他還無法徹底相信你的判斷
換句話說,只要你能在報告時,順便幫站在老闆的角度考量完整
把這件事牽涉到的$$解釋的更清楚,而非單純考量自身"感受"的工作量
那只要報告的思維與數字,老闆也是可以認同,那補人就不遠了
像是底下這樣︰
1.將自身每週花在不同任務的工時整理與紀錄
2.依各任務的難易度與收益,給予不同的加權指數
(EX:業務開發屬於高加權,文書行政流程屬低加權)
3.列出那些因為忙碌而無法去開展的可開源項目
4.同時再預估這些新收入來源項目,會衍生的其他新任務的加權指數
5.最終就是計算與比較,看再找一個人的成本能帶來多少收益
(當然,找另一個業務或是助理的計算方式也會不同)
: 老闆給的自由度高,想問問各位前輩的行銷團隊,都是如何編制,以及進行工作流程呢?
: 例如:幾位設計+文案+投手、客服blabla
我是認為,公司還在從0到1的階段時,變數還很多
像是公司規模變動的頻率(受產業的市場大小影響)、完成消費流程的長短等
比較沒有標準答案,只能一直去調整或溝通
但我想你可以先從目前的營業額多少、人力配置與資源是否足夠
去推估未來的人力需求曲線,再去看怎麼分配
像我之前終於補人時,找來了另一個人,但裡頭銜根本是老闆秘書XDD
還要幫忙老闆演講邀約,以及老闆在外面社團的文書事務~
: 如果能回到十個月前,一定不會再自己能做則做,絕對會先以建構團隊為主進行,也算是
: 經驗上深刻學到了一次
這也是比較從本位出發的看法
先建構起一個團隊,代表初期的人事成本支出會很高
貴公司的現金流是否夠撐過前幾個月,這也是老闆才會比較清楚的事情
不然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回去問十個月前還不知道市場反應的你
當時的你,能否保證這個團隊能在第一時間就創造出超過人事成本的利潤這樣
PS︰突然想到,如果老闆還未被說服補人
那自己也可以試著去分出哪些任務的收益是高的,要優先做這些
做出取捨也是對思維的一種鍛鍊
以上,一些個人想法分享
但在不知道你的產業、商業模式等其他差異下
無法保證適合你,僅供參考
--
: 目前在新創公司
: 目前團隊僅兩人,要負責公司兩個品牌的社群維運、行銷總覽,包含企劃、文案、設計、
: 投放、客服,全部都得自操,平台包含FB IG ,近日也擴及Line@,其他還有媒體、異業
: 合作等
: 而老闆本身業務出身,希望客服上的私訊不只是提供資訊,更要跟客人完整聊天、找到需
: 求,已經等同業務開發的性質,老實說真的很佔時間,為了假日,團隊的兩人還要輪班回
: 訊息,每週變成只會一起工作三天,溝通效率上並不是很良好
: 老闆最重轉換率,對內容總沒特別放上心,但又主觀+控制欲強
我前公司也像是你這樣的小新創
進去時,老闆還在自己跑業務、接演講
所以對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主觀意見,大小事都會想聽報告
差異點在我是1個人,只有負責自家品牌這樣
後來工作量隨著業績提昇而增多,開始忙不過來時,有跟老闆提過補人
但老闆總是覺得還好,要我加強自己的時間管理與分配
又過了一段時間,我又提了另一份需要補人的報告
老闆說︰補人會是長期支出,希望我能確定有夠多的事情交給這個人,那再補
那時我經驗還不夠,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就沒法再說什麼了
之後更深入參與公司營運一陣子後,回過頭來看大概能理解老闆在想什麼了
總歸一句話就是︰
「他覺得現在找一個人帶來的$$,小於他帶來的人事成本」
會有這結論,無非就是幾個面向相互影響
※對於你的工作內容、重要性與所需執行時間,沒有足夠的認識
※「超級簡化」來看,增長的工作量如果沒有到你目前的兩倍,找人都是虧的
※承上,找人是長期且固定的可見人事成本,但這人能創造的價值卻是未知數
※他還無法徹底相信你的判斷
換句話說,只要你能在報告時,順便幫站在老闆的角度考量完整
把這件事牽涉到的$$解釋的更清楚,而非單純考量自身"感受"的工作量
那只要報告的思維與數字,老闆也是可以認同,那補人就不遠了
像是底下這樣︰
1.將自身每週花在不同任務的工時整理與紀錄
2.依各任務的難易度與收益,給予不同的加權指數
(EX:業務開發屬於高加權,文書行政流程屬低加權)
3.列出那些因為忙碌而無法去開展的可開源項目
4.同時再預估這些新收入來源項目,會衍生的其他新任務的加權指數
5.最終就是計算與比較,看再找一個人的成本能帶來多少收益
(當然,找另一個業務或是助理的計算方式也會不同)
: 老闆給的自由度高,想問問各位前輩的行銷團隊,都是如何編制,以及進行工作流程呢?
: 例如:幾位設計+文案+投手、客服blabla
我是認為,公司還在從0到1的階段時,變數還很多
像是公司規模變動的頻率(受產業的市場大小影響)、完成消費流程的長短等
比較沒有標準答案,只能一直去調整或溝通
但我想你可以先從目前的營業額多少、人力配置與資源是否足夠
去推估未來的人力需求曲線,再去看怎麼分配
像我之前終於補人時,找來了另一個人,但裡頭銜根本是老闆秘書XDD
還要幫忙老闆演講邀約,以及老闆在外面社團的文書事務~
: 如果能回到十個月前,一定不會再自己能做則做,絕對會先以建構團隊為主進行,也算是
: 經驗上深刻學到了一次
這也是比較從本位出發的看法
先建構起一個團隊,代表初期的人事成本支出會很高
貴公司的現金流是否夠撐過前幾個月,這也是老闆才會比較清楚的事情
不然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回去問十個月前還不知道市場反應的你
當時的你,能否保證這個團隊能在第一時間就創造出超過人事成本的利潤這樣
PS︰突然想到,如果老闆還未被說服補人
那自己也可以試著去分出哪些任務的收益是高的,要優先做這些
做出取捨也是對思維的一種鍛鍊
以上,一些個人想法分享
但在不知道你的產業、商業模式等其他差異下
無法保證適合你,僅供參考
--
Tags:
職場
All Comments
By Ivy
at 2020-05-23T02:01
at 2020-05-23T02:01
By Lily
at 2020-05-23T19:07
at 2020-05-23T19:07
Related Posts
勞工繳稅沒的領 逃漏稅卻申請!邱顯智:紓困應檢討稅制
By Kama
at 2020-05-19T21:25
at 2020-05-19T21:25
外送平台業者拒勞檢 議員質疑根本罰不怕
By Susan
at 2020-05-19T21:16
at 2020-05-19T21:16
公司同事的言語騷擾
By Hedda
at 2020-05-19T17:10
at 2020-05-19T17:10
如何回應假裝閒聊實則探人隱私的問題
By Enid
at 2020-05-19T16:49
at 2020-05-19T16:49
大家工作上有這種同事嗎?
By Sarah
at 2020-05-19T11:35
at 2020-05-19T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