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唸書嗎? - 職涯
By Kyle
at 2011-03-01T22:04
at 2011-03-01T22:04
Table of Contents
我想您現在很徬徨,所以我直接說重點:
1. 重大的決定切勿衝動。
2. 重點交待完畢。接下來不是重點,只是一個鄉民的閒話,僅供參考。
3. 從您所寫的內容來看,我判斷您對於這些事還沒有想清楚。
請再給自己一段時間,分析自己的想法與選擇的後果。
您與家人談過,是很好的一件事。若是沒有人批評與反對您的意見,就是一件壞事。
任何批評與反對的意見,都能夠協助您進一步釐清自己的想法,而不是阻止您。
4. 以您提供的資料,不可能在幾個月之內考到好成績。走指考這條路,您至少要有抗戰
整整一年的準備,甚至兩年、三年或是更久。
就如同補習班裡面那些醫科班的孩子,可以用好幾年重考來換醫科。
請想一想,比起他們,您願意付出多少年的青春,爭取一張屬於自己的入場券?
請記得,支付這張高價門票所需的代價,絕對不是從您自己身上掏出來的。
往後您身邊的人,還會繼續支付著您走這條路所帶來的,無形的高昂過路費。
人往往會忽略不是自己所支付的成本,但是確實會有許多人因為您的選擇,而犧牲許多
原本不是他們該付出的事物。
您永遠不知道別人為了您背了多少看不見的債務、付了多少看不見的帳單。
尤其是那些無法用金錢衡量的犧牲與奉獻,請您感謝他們。
5. 重考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要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東西,進入某個大學、
某個科系,只是追求某個目標的手段與起點,而不是終點。
不可本末倒置。
6. 重考不是唯一的方法,您至少還有考研究所這條路可以努力。
也有其它板友建議您先培養興趣,再來談是否要當作志業,這是另一條路。
但是以現代建構專業能力的觀點來說,一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十年的專業訓練。
同時要成為兩個領域的專家,還要處理不同知識框架之間的轉換與衝突,我認為養成的
時間一定遠超過二十年。
您的第一個十年在哪裡?我建議您先想一想這個嚴肅的問題。
而且,能夠引領您進入專業殿堂的敲門磚,絕對必須是專業的訓練。
您要去哪裡找專業的訓練?大學?研究所?實驗室?公司?
您要評估清楚,不知道就請您打聽清楚,這都是基礎的功課。
7. 在台灣進入生物、生技領域的科系並不是一條死路,卻是一條佈滿荊棘的困難道路。
先認清自己會面對什麼樣的挑戰與困難,是對自己必須負起的責任。
我不是這方面領域的專業人士,請爬文參考許多前輩分享生物、生技領域就業與工作
的困難與現實條件。
即使您僅僅是為了興趣而選擇進入此一領域,也請別輕視愛情與麵包的問題。
當您的人生背負著家庭、親人、伴侶、子女的種種羈絆之後,這些問題更會如滾雪球
一般膨脹,屆時只能面對處理,逃也逃不掉。
8. 我沒有預測未來的水晶球。我不可能告訴您明天會更好,也不可能預測您做了什麼樣的
選擇之後,結局對您是好還是壞。
但是我可以確定一件事,無論您做了什麼選擇,都要盡力把它轉為對你有利的經驗與
結果。
無關運氣,這是人生來就必須努力的理由。
不然您幾年後回頭一看,覺得白費力氣、虛擲光陰,不是很可惜嗎?
9. 請讓您過去的物理背景成為未來的助力,而不是嫌棄它、厭惡它。
您已經有過正統的大學物理學術訓練,這不是隨便可以得到,屬於您自己的資產。
「跨領域」這三個字是已經被喊爛的口號,真正做得到的人少之又少。
請善用自己的優勢,創造自己與眾不同的價值。
10.我 28 歲唸第二次大學,指考之前花費九個月關在重考班裡面每天唸書與考試。
取得入學資格只是困難道路的起點,往後還要繼續付出很多有形與無形的代價。
在此不是拿自己的例子佐證這種作法是否正確,我想 99% 的人都會認為我是愚蠢的
笨蛋。我只是告訴您,早已經有人這麼作過,而且這種人也不是只有我一個。
年紀不是問題,付不付得起隱藏在背後,那些看不見的巨大代價才是問題所在。
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訴您,現在回頭看我自己付出的代價,完全遠遠超乎我的想像。
可怕的是,在這個過程之中,被我犧牲的人事物,已經永遠無法用任何方法換回來。
更殘酷的是,無論付出多少心血,往往會得到遠低於期望的收穫。
最常見的情況是,即使付出一切努力,也得不到所渴望的事物。
請事先作好心理準備,然後抬頭挺胸盡全力追求。
勝利女神不見得要向您微笑,但是自己一定要能接受最後的結果。
無論終點是好是壞、結局是喜是悲,請您微笑著,接受它。
得之我幸,不得吾命。
11.我認為人人都有追求夢想的資格,無論是 27 歲還是 72 歲,起點都是一樣的。
一旦決定要作,就要有決心與毅力堅持下去,才對得起自己以及支持您的人。
痛苦請留給自己,後悔請留給別人。
12.要認清楚自己究竟是追求夢想還是逃避現實。
逃避痛苦是人之常情,只是要明白往後要付出多少代價,償還逃避所累積的債務。
13.不要跟別人比較,跟別人比您永遠是輸家。
請用今日的自己與昨日的自己比較,用明日的自己與今日的自己比較。
無關輸贏對錯,只是需要對自己有個交待。
14.別人怎麼看您是別人的事。關鍵是您怎麼看待您自己。
成功或是失敗、贏還是輸,只有您自己才能賦予評價,無關他人。
而且,要認清理想與成功是兩件不同的事。
實現理想的人常常一點也不成功,功成名就的人往往實現不了理想。
兩者兼得的人,就遠超出我們平凡人能夠理解的範圍了,不列入考慮。
15.唸不唸書不是您的問題所在。您到底想要什麼才是問題所在。
如果實在不知道想要什麼,就先從善待身邊的人、不要抱怨、努力做好自己分內的
事情開始。發現別人的好、培養自己的優點、保持樂觀進取,剩下的就不必擔憂。
作個誠實善良的好人,保持身體健康,就是人生最好的起點。
即使平凡也有平凡的偉大之處,當個普通人也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永遠不要輕視自己、永遠不要貶低自己。
16.加油,共勉之。
"Brick walls are there for a reason. The brick walls are not there to keep us
out. The brick walls are there to show how badly we want something. Because
the brick walls are there to stop the people who don't want something badly
enough. They are there to keep out the other people."
— Randy Pausch (The Last Lecture)
PS. 給想要轉錄的人:
轉載請註明出處(板名)與作者即可,謝謝。
不過我寫得亂七八糟又囉哩囉唆,看過就可以忘了啦。......( ̄_ ̄;)
--
1. 重大的決定切勿衝動。
2. 重點交待完畢。接下來不是重點,只是一個鄉民的閒話,僅供參考。
3. 從您所寫的內容來看,我判斷您對於這些事還沒有想清楚。
請再給自己一段時間,分析自己的想法與選擇的後果。
您與家人談過,是很好的一件事。若是沒有人批評與反對您的意見,就是一件壞事。
任何批評與反對的意見,都能夠協助您進一步釐清自己的想法,而不是阻止您。
4. 以您提供的資料,不可能在幾個月之內考到好成績。走指考這條路,您至少要有抗戰
整整一年的準備,甚至兩年、三年或是更久。
就如同補習班裡面那些醫科班的孩子,可以用好幾年重考來換醫科。
請想一想,比起他們,您願意付出多少年的青春,爭取一張屬於自己的入場券?
請記得,支付這張高價門票所需的代價,絕對不是從您自己身上掏出來的。
往後您身邊的人,還會繼續支付著您走這條路所帶來的,無形的高昂過路費。
人往往會忽略不是自己所支付的成本,但是確實會有許多人因為您的選擇,而犧牲許多
原本不是他們該付出的事物。
您永遠不知道別人為了您背了多少看不見的債務、付了多少看不見的帳單。
尤其是那些無法用金錢衡量的犧牲與奉獻,請您感謝他們。
5. 重考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要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東西,進入某個大學、
某個科系,只是追求某個目標的手段與起點,而不是終點。
不可本末倒置。
6. 重考不是唯一的方法,您至少還有考研究所這條路可以努力。
也有其它板友建議您先培養興趣,再來談是否要當作志業,這是另一條路。
但是以現代建構專業能力的觀點來說,一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十年的專業訓練。
同時要成為兩個領域的專家,還要處理不同知識框架之間的轉換與衝突,我認為養成的
時間一定遠超過二十年。
您的第一個十年在哪裡?我建議您先想一想這個嚴肅的問題。
而且,能夠引領您進入專業殿堂的敲門磚,絕對必須是專業的訓練。
您要去哪裡找專業的訓練?大學?研究所?實驗室?公司?
您要評估清楚,不知道就請您打聽清楚,這都是基礎的功課。
7. 在台灣進入生物、生技領域的科系並不是一條死路,卻是一條佈滿荊棘的困難道路。
先認清自己會面對什麼樣的挑戰與困難,是對自己必須負起的責任。
我不是這方面領域的專業人士,請爬文參考許多前輩分享生物、生技領域就業與工作
的困難與現實條件。
即使您僅僅是為了興趣而選擇進入此一領域,也請別輕視愛情與麵包的問題。
當您的人生背負著家庭、親人、伴侶、子女的種種羈絆之後,這些問題更會如滾雪球
一般膨脹,屆時只能面對處理,逃也逃不掉。
8. 我沒有預測未來的水晶球。我不可能告訴您明天會更好,也不可能預測您做了什麼樣的
選擇之後,結局對您是好還是壞。
但是我可以確定一件事,無論您做了什麼選擇,都要盡力把它轉為對你有利的經驗與
結果。
無關運氣,這是人生來就必須努力的理由。
不然您幾年後回頭一看,覺得白費力氣、虛擲光陰,不是很可惜嗎?
9. 請讓您過去的物理背景成為未來的助力,而不是嫌棄它、厭惡它。
您已經有過正統的大學物理學術訓練,這不是隨便可以得到,屬於您自己的資產。
「跨領域」這三個字是已經被喊爛的口號,真正做得到的人少之又少。
請善用自己的優勢,創造自己與眾不同的價值。
10.我 28 歲唸第二次大學,指考之前花費九個月關在重考班裡面每天唸書與考試。
取得入學資格只是困難道路的起點,往後還要繼續付出很多有形與無形的代價。
在此不是拿自己的例子佐證這種作法是否正確,我想 99% 的人都會認為我是愚蠢的
笨蛋。我只是告訴您,早已經有人這麼作過,而且這種人也不是只有我一個。
年紀不是問題,付不付得起隱藏在背後,那些看不見的巨大代價才是問題所在。
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訴您,現在回頭看我自己付出的代價,完全遠遠超乎我的想像。
可怕的是,在這個過程之中,被我犧牲的人事物,已經永遠無法用任何方法換回來。
更殘酷的是,無論付出多少心血,往往會得到遠低於期望的收穫。
最常見的情況是,即使付出一切努力,也得不到所渴望的事物。
請事先作好心理準備,然後抬頭挺胸盡全力追求。
勝利女神不見得要向您微笑,但是自己一定要能接受最後的結果。
無論終點是好是壞、結局是喜是悲,請您微笑著,接受它。
得之我幸,不得吾命。
11.我認為人人都有追求夢想的資格,無論是 27 歲還是 72 歲,起點都是一樣的。
一旦決定要作,就要有決心與毅力堅持下去,才對得起自己以及支持您的人。
痛苦請留給自己,後悔請留給別人。
12.要認清楚自己究竟是追求夢想還是逃避現實。
逃避痛苦是人之常情,只是要明白往後要付出多少代價,償還逃避所累積的債務。
13.不要跟別人比較,跟別人比您永遠是輸家。
請用今日的自己與昨日的自己比較,用明日的自己與今日的自己比較。
無關輸贏對錯,只是需要對自己有個交待。
14.別人怎麼看您是別人的事。關鍵是您怎麼看待您自己。
成功或是失敗、贏還是輸,只有您自己才能賦予評價,無關他人。
而且,要認清理想與成功是兩件不同的事。
實現理想的人常常一點也不成功,功成名就的人往往實現不了理想。
兩者兼得的人,就遠超出我們平凡人能夠理解的範圍了,不列入考慮。
15.唸不唸書不是您的問題所在。您到底想要什麼才是問題所在。
如果實在不知道想要什麼,就先從善待身邊的人、不要抱怨、努力做好自己分內的
事情開始。發現別人的好、培養自己的優點、保持樂觀進取,剩下的就不必擔憂。
作個誠實善良的好人,保持身體健康,就是人生最好的起點。
即使平凡也有平凡的偉大之處,當個普通人也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永遠不要輕視自己、永遠不要貶低自己。
16.加油,共勉之。
"Brick walls are there for a reason. The brick walls are not there to keep us
out. The brick walls are there to show how badly we want something. Because
the brick walls are there to stop the people who don't want something badly
enough. They are there to keep out the other people."
— Randy Pausch (The Last Lecture)
PS. 給想要轉錄的人:
轉載請註明出處(板名)與作者即可,謝謝。
不過我寫得亂七八糟又囉哩囉唆,看過就可以忘了啦。......( ̄_ ̄;)
--
Tags:
職涯
All Comments
By Bennie
at 2011-03-03T00:33
at 2011-03-03T00:33
By Anonymous
at 2011-03-05T03:28
at 2011-03-05T03:28
By Catherine
at 2011-03-09T18:54
at 2011-03-09T18:54
By Hedda
at 2011-03-12T05:05
at 2011-03-12T05:05
By Robert
at 2011-03-13T21:07
at 2011-03-13T21:07
By Zenobia
at 2011-03-16T02:24
at 2011-03-16T02:24
By Belly
at 2011-03-17T10:17
at 2011-03-17T10:17
By Anthony
at 2011-03-18T08:09
at 2011-03-18T08:09
By Lauren
at 2011-03-19T23:45
at 2011-03-19T23:45
By Eartha
at 2011-03-22T13:40
at 2011-03-22T13:40
By Agatha
at 2011-03-23T13:31
at 2011-03-23T13:31
By Ingrid
at 2011-03-26T21:53
at 2011-03-26T21:53
By Isla
at 2011-03-30T01:35
at 2011-03-30T01:35
By Quintina
at 2011-04-03T15:55
at 2011-04-03T15:55
By Vanessa
at 2011-04-04T19:58
at 2011-04-04T19:58
By Linda
at 2011-04-05T03:21
at 2011-04-05T03:21
By Frederica
at 2011-04-09T01:44
at 2011-04-09T01:44
By Edwina
at 2011-04-11T15:52
at 2011-04-11T15:52
By Mia
at 2011-04-13T10:28
at 2011-04-13T10:28
By Damian
at 2011-04-18T10:07
at 2011-04-18T10:07
By Jacky
at 2011-04-22T01:52
at 2011-04-22T01:52
By Queena
at 2011-04-25T09:53
at 2011-04-25T09:53
By Bennie
at 2011-04-29T10:06
at 2011-04-29T10:06
By Lily
at 2011-05-03T18:11
at 2011-05-03T18:11
By Kristin
at 2011-05-07T21:58
at 2011-05-07T21:58
By Kristin
at 2011-05-09T17:41
at 2011-05-09T17:41
By Kristin
at 2011-05-10T12:52
at 2011-05-10T12:52
By Hazel
at 2011-05-14T04:03
at 2011-05-14T04:03
By Sarah
at 2011-05-15T14:15
at 2011-05-15T14:15
By Ina
at 2011-05-19T10:06
at 2011-05-19T10:06
By Linda
at 2011-05-22T00:31
at 2011-05-22T00:31
By Joseph
at 2011-05-24T23:15
at 2011-05-24T23:15
By Tom
at 2011-05-27T09:58
at 2011-05-27T09:58
By Elma
at 2011-05-29T16:20
at 2011-05-29T16:20
By Agatha
at 2011-06-02T20:47
at 2011-06-02T20:47
By Margaret
at 2011-06-06T21:45
at 2011-06-06T21:45
By Tracy
at 2011-06-10T13:21
at 2011-06-10T13:21
By Hazel
at 2011-06-15T12:17
at 2011-06-15T12:17
By Ingrid
at 2011-06-19T05:33
at 2011-06-19T05:33
By Eden
at 2011-06-23T04:59
at 2011-06-23T04:59
By Andrew
at 2011-06-26T08:02
at 2011-06-26T08:02
By Emily
at 2011-06-29T13:13
at 2011-06-29T13:13
By Ingrid
at 2011-07-04T12:01
at 2011-07-04T12:01
By Enid
at 2011-07-08T09:48
at 2011-07-08T09:48
By Donna
at 2011-07-11T11:11
at 2011-07-11T11:11
By Bethany
at 2011-07-12T04:46
at 2011-07-12T04:46
By Audriana
at 2011-07-13T03:06
at 2011-07-13T03:06
By Elma
at 2011-07-13T14:16
at 2011-07-13T14:16
By Dinah
at 2011-07-15T04:41
at 2011-07-15T04:41
By Steve
at 2011-07-16T04:57
at 2011-07-16T04:57
By Candice
at 2011-07-18T16:00
at 2011-07-18T16:00
By Oscar
at 2011-07-19T04:18
at 2011-07-19T04:18
By Isla
at 2011-07-23T14:29
at 2011-07-23T14:29
By Lydia
at 2011-07-27T10:43
at 2011-07-27T10:43
By Franklin
at 2011-07-28T01:07
at 2011-07-28T01:07
By Margaret
at 2011-07-29T10:17
at 2011-07-29T10:17
By Candice
at 2011-07-30T21:26
at 2011-07-30T21:26
By Ula
at 2011-08-02T10:22
at 2011-08-02T10:22
By Madame
at 2011-08-05T12:28
at 2011-08-05T12:28
By Elvira
at 2011-08-09T18:40
at 2011-08-09T18:40
By Kama
at 2011-08-10T09:24
at 2011-08-10T09:24
By Ingrid
at 2011-08-13T03:29
at 2011-08-13T03:29
By Daph Bay
at 2011-08-15T13:16
at 2011-08-15T13:16
By Steve
at 2011-08-19T16:34
at 2011-08-19T16:34
By Linda
at 2011-08-20T23:49
at 2011-08-20T23:49
By Blanche
at 2011-08-25T18:49
at 2011-08-25T18:49
By Kumar
at 2011-08-28T20:27
at 2011-08-28T20:27
Related Posts
該不該轉換跑道
By Belly
at 2011-03-01T17:31
at 2011-03-01T17:31
很沒安全感
By Adele
at 2011-02-28T21:35
at 2011-02-28T21:35
最近總是覺得為何一定要讀書
By Isabella
at 2011-02-28T15:24
at 2011-02-28T15:24
該辭職全心準備轉職嗎??
By Anthony
at 2011-02-28T08:39
at 2011-02-28T08:39
27歲的交叉口
By Bethany
at 2011-02-28T02:22
at 2011-02-28T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