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職場創業後真的有贏過領薪水嗎? - 職場
By Bethany
at 2021-08-29T12:10
at 2021-08-29T12:10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qwe50706 (小象小象)》之銘言:
: 家裡附近新開的鴨肉飯關門了
: 換了一間連鎖手搖飲料店在重新裝潢
: 因為好吃 價格也不貴所以常去
: 有跟老闆聊過幾次
: 知道他原本在當食品原料的送貨司機
: 一個月薪水四萬左右而已
: 但是每天工作9-10個小時
: 想說藉著自己的門路創業開一間餐飲店
: 沒想到最後撐不到一年就收攤
: 或許是因為疫情的關係
: 不過離開職場去創業的人
: 除了自由以外 收入遠勝過上班領薪水的多嗎?
: 感覺身邊的例子最後好像都只是和上班差不多而已
: 而且壓力更大
要看創業選擇的商業模式是哪一種
顧問類服務(賣時間和專業知識) 產品銷售(賣產品) 基礎服務(賣時間) 資本操作....
每一種模式有特別的條件和限制
另外現在商業模式也越來越複雜 有時會跨越不同的基礎模式作組合
很多人創業 並沒有先評估自己選的模式要怎麼評估和設定獲利標準
或是用上班領薪水的角度去設定 (那麼通常會撐不久)
如果創業的目標只是想賺比現有薪水稍高的金額 通常會失敗
甚至沒有把自己甚至親友的人力成本算入 失敗機率恐怕超過99%
市場上可以看到不少惡性競爭 有部分就是剛創業者們自己互殺的現象
因為錯估成本和設定獲利低標 結果創造創業者之間低價競爭
越多新手創業者的領域 越常見這種現象
例如設計接案市場 太多學生想創業 結果造成惡性競爭的低價市場
(甚至波及到原本稍微正常的中高階市場)
領薪水的員工創業 不一定能看到創業經營背後的成本
另外也容易低估系統和團體產生的效果
很多人脫離公司系統和人力組織創業後
才發現有很多自己不懂或無法掌控的部分
舉例來說 很優秀的設計師獨立出來開工作室
卻可能發現缺少業務能力 也不懂議約重點
因為這些過去在公司自己不用接觸
另外所有商業模式都需要一些基礎的會計 稅法 民法概念
這些可能當初在公司工作時 都不需要特別去了解
但自己創業後 如果忽略這些細節 往往會導致大災難
以前有和設計業的前輩討論過
那時得到的結論是 設計師自己創業
在有案源和懂基礎專案管理的情況下
正常來說一年要達到自己現在年收3倍的營收應該不難
如果低於3倍 代表自己先前的收入是部分仰賴公司提供的環境
自己的能力可能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厲害
如果高於4倍 那麼就真的當初公司給的待遇偏低
自己跳出來作 選擇是對的
因為設計業的薪酬基礎大概就是抓一位設計師
他能處理專案金額規模的1/3當作他的年薪
1/3是當作法定勞健保相關提撥 工作環境 工具成本 員工福利成本
1/3是管理成本 公司利潤 風險準備
所以當設計師自己出來創業時
理應把整年接案營收設定在自己原本年收的三倍為基本目標
例如原本年收60萬(本薪+獎金+加班費)的設計師
如果能力真的有個水準 那麼一年應該可以承接180萬的設計案
能力好一些的甚至可以達到300萬以上的年接案額
但很多設計師並不懂這樣的成本利潤架構
只想要出來多賺一些 很多人設定只想比原本年收多2~3成的接案金額
甚至還有人想說少接點案 生活過自在一些
結果這些人就會偏向以低價來接案
創業開始往往會高估毛利率 低估成本 高估請款速度 低估預付款項
低估稅務負擔 低估法律風險
所以一旦某個環節出問題 準備資金和資源不足
來不及反應時迅速倒閉....
-----
統計上創業5年後存活的剩1%
但這1%有多少比當初領薪水的年收還高? 又是個問號
另外創業如果沒有稅法上可追查的固定收入
貸款條件會變得超差 這也是很多人當初沒想到的狀況
--
: 家裡附近新開的鴨肉飯關門了
: 換了一間連鎖手搖飲料店在重新裝潢
: 因為好吃 價格也不貴所以常去
: 有跟老闆聊過幾次
: 知道他原本在當食品原料的送貨司機
: 一個月薪水四萬左右而已
: 但是每天工作9-10個小時
: 想說藉著自己的門路創業開一間餐飲店
: 沒想到最後撐不到一年就收攤
: 或許是因為疫情的關係
: 不過離開職場去創業的人
: 除了自由以外 收入遠勝過上班領薪水的多嗎?
: 感覺身邊的例子最後好像都只是和上班差不多而已
: 而且壓力更大
要看創業選擇的商業模式是哪一種
顧問類服務(賣時間和專業知識) 產品銷售(賣產品) 基礎服務(賣時間) 資本操作....
每一種模式有特別的條件和限制
另外現在商業模式也越來越複雜 有時會跨越不同的基礎模式作組合
很多人創業 並沒有先評估自己選的模式要怎麼評估和設定獲利標準
或是用上班領薪水的角度去設定 (那麼通常會撐不久)
如果創業的目標只是想賺比現有薪水稍高的金額 通常會失敗
甚至沒有把自己甚至親友的人力成本算入 失敗機率恐怕超過99%
市場上可以看到不少惡性競爭 有部分就是剛創業者們自己互殺的現象
因為錯估成本和設定獲利低標 結果創造創業者之間低價競爭
越多新手創業者的領域 越常見這種現象
例如設計接案市場 太多學生想創業 結果造成惡性競爭的低價市場
(甚至波及到原本稍微正常的中高階市場)
領薪水的員工創業 不一定能看到創業經營背後的成本
另外也容易低估系統和團體產生的效果
很多人脫離公司系統和人力組織創業後
才發現有很多自己不懂或無法掌控的部分
舉例來說 很優秀的設計師獨立出來開工作室
卻可能發現缺少業務能力 也不懂議約重點
因為這些過去在公司自己不用接觸
另外所有商業模式都需要一些基礎的會計 稅法 民法概念
這些可能當初在公司工作時 都不需要特別去了解
但自己創業後 如果忽略這些細節 往往會導致大災難
以前有和設計業的前輩討論過
那時得到的結論是 設計師自己創業
在有案源和懂基礎專案管理的情況下
正常來說一年要達到自己現在年收3倍的營收應該不難
如果低於3倍 代表自己先前的收入是部分仰賴公司提供的環境
自己的能力可能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厲害
如果高於4倍 那麼就真的當初公司給的待遇偏低
自己跳出來作 選擇是對的
因為設計業的薪酬基礎大概就是抓一位設計師
他能處理專案金額規模的1/3當作他的年薪
1/3是當作法定勞健保相關提撥 工作環境 工具成本 員工福利成本
1/3是管理成本 公司利潤 風險準備
所以當設計師自己出來創業時
理應把整年接案營收設定在自己原本年收的三倍為基本目標
例如原本年收60萬(本薪+獎金+加班費)的設計師
如果能力真的有個水準 那麼一年應該可以承接180萬的設計案
能力好一些的甚至可以達到300萬以上的年接案額
但很多設計師並不懂這樣的成本利潤架構
只想要出來多賺一些 很多人設定只想比原本年收多2~3成的接案金額
甚至還有人想說少接點案 生活過自在一些
結果這些人就會偏向以低價來接案
創業開始往往會高估毛利率 低估成本 高估請款速度 低估預付款項
低估稅務負擔 低估法律風險
所以一旦某個環節出問題 準備資金和資源不足
來不及反應時迅速倒閉....
-----
統計上創業5年後存活的剩1%
但這1%有多少比當初領薪水的年收還高? 又是個問號
另外創業如果沒有稅法上可追查的固定收入
貸款條件會變得超差 這也是很多人當初沒想到的狀況
--
All Comments
By Faithe
at 2021-09-02T06:34
at 2021-09-02T06:34
By Bennie
at 2021-09-06T16:21
at 2021-09-06T16:21
By Emma
at 2021-09-11T05:46
at 2021-09-11T05:46
By Jack
at 2021-09-14T21:54
at 2021-09-14T21:54
By Irma
at 2021-09-17T06:22
at 2021-09-17T06:22
By Ophelia
at 2021-09-20T13:25
at 2021-09-20T13:25
Related Posts
新鮮人碩畢 offer請益(華碩FPM、長春採
By Daph Bay
at 2021-08-29T12:08
at 2021-08-29T12:08
韓國職場文化?
By Hedda
at 2021-08-29T10:49
at 2021-08-29T10:49
韓國職場文化?
By Emma
at 2021-08-29T10:41
at 2021-08-29T10:41
會議記錄音檔轉成逐字稿軟體
By Charlotte
at 2021-08-29T08:01
at 2021-08-29T08:01
中租零卡第二屆校園大使計畫
By Ivy
at 2021-08-28T22:35
at 2021-08-28T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