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會計高考錄取心得 - 考試

By Brianna
at 2011-10-10T11:05
at 2011-10-10T11:05
Table of Contents
一、背景
大學畢業後進入事務所兩年多,去年10月底離職,11月開始準備高考
,今年7月高考上榜,一共投資了8個多月的時間,我自己不是很聰明
的那種人,記憶力也不太好 (會上榜最驚訝的應該是身邊的朋友跟同
事們...),由於運氣可遇不可求,所以找出適合自己的讀書方式,加
一點技巧,對考試或多或少會有些幫助。
不過我始終相信:考試時如果可以保持愉快的心情,降低緊張,運氣可
能會比較好,成績也往往會比自己預料中的還高!
二、成績 :
高普都有報,普考沒上榜,而且也沒收到成績單,所以只有高考成績
申 選 總
國文 46 16 62
中級會計學 26 40 66
法英 56
會計審計法規 40 46 86
財政 30 48 78
成管會 43 46 89
審計學 23 46 69
政府會計 26 48 74
平均 73.44
錄取標準 64.7
三、教材 :
補習班(志光)發的課本&法典,審計有另外買題庫
四、準備方法 :
因為放榜至今已經很多上榜的人分享過很好的讀書方法跟準備方式了,
所以就以建議的角度(不一定都是自己的準備方式,但是倘若自己落榜
了,應該會做這樣的調整)&自己的作答技巧供大家做參考:
(1) 國文 & 法英 :因為高考所佔成數小,所以沒有花很多心思準備(除
非專業科目已經有相當的把握….),但是如果目標在普考,這兩科似乎
會變得很重要。
國文只準備了公文,約2~3個小時,因為考試九成以上都是考"函",所
以針對函的格式去記,不但可以節省很多時間也不會因為背太多格式而
混淆,但是考前至少要動筆練習過一遍,不然上考場時真的會很卡!!!
法英只準備了憲法,約5個小時,考前一天一個小時,共5天,因為大法
官釋字佔憲法考題大多數,所以直接上網找有關大法官釋字的題庫瀏覽
(PS:不是考前才找,而是考前才看),考量到直接看釋字要花很多時間,
也不一定看得懂,所以只好出此下策。
PS分數不高,可以參考其他上榜者更好的方法!!!
(其實這憲法&法緒&公文視訊都看過一次,不過也事隔半年多了,除了憲
法看筆記還有一點點印象外,法緒跟公文早已忘得一乾二淨,所以最好如
老師建議的:準備期間偶爾還是要翻一下!)
(2)政會 & 財政 :這兩科大家幾乎都是從零開始,沒把握考很好,至少
也不能被這兩科拖累,所以無論如何都不能放棄!!!
政會要記的分錄很多,剛開始會懷疑怎麼可能背得起來?但,就是有可能!
這種需要記憶的東西,不要隔太久沒碰,3分鐘也好,反覆看過幾遍後自
然而然就會有印象,有印象後為了避免混淆就是把新舊分錄同時拿來做對
照,再配合題目多練習就大功告成。較冷門的單元我就直接放棄了,與其
把時間花在難記又罕出的單元上,不如把常考的地方多翻幾遍。
財政學的範圍很廣,很難速成,看過一個單元後可以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
看,是否可以有邏輯的敘述因果關係&掌握到這個主題的關鍵字,涉及到
圖形的記得把縱軸跟橫軸各是什麼東西記好。
(3)中會 & 成會 :這兩科雖然我的分數很兩極,但是我相信準備的方式應
該是大同小異(中會是因為平時練習不夠,作答速度太慢加上粗心以致申論
被扣掉比較多的分數)。
首先,公式記熟,上課聽懂。
再來,各章節的觀念要釐清,至於如何釐清觀念?把相似的題目拿來做比較
,找出差異跟陷阱,記錄下來提醒自己,避免同樣的錯誤一犯再犯。
最後,多做題目練習速度,速度快便能爭取到更多檢查的時間,說不定可以
挽回許多粗心不慎犯下的錯誤!!!
(4)審計 & 會審 :這兩科都是以背為主的科目
審計沒有什麼特別的建議,就跟著背金永勝課本上的口訣,跟著記金永勝
強調的公報重點而已。
會審法規一開始我是以一天記10個法條的速度在準備(第幾條第幾項沒有背
,法條也只是記個大概),以這樣的速度大約一個月可以翻過一輪(一共run
了3輪),直到考前一個月發現這個方法其實很有限,只能應付選擇題的部分
要應付申論題,最好是用”時間序列”的方式畫圖去記,然後用口述的方式
把流程從頭到尾run一遍,便可了解自己哪邊須再加強,再輔以”主題式”
的方式(ex:四種法各自適用的機關範圍;預算10大籌編原則etc.)把相關的條
文一次彙總起來記憶比較有效率。最後,為了避免各法間的混淆,用”比較”
的方式去找出各法之間的差異,申論題應該可以拿到不錯的分數。
五、衷心建議:
(1)書很厚,但是重點要慎畫,不然就會像某老師說的 :整本書畫得亮晶晶
,有畫的部分比沒畫的部分還多,這樣不但沒有辦法聚焦,還會花很多
冤枉的時間去找重點。
(2)如果有個單元花很多時間才好不容易弄懂,最好想辦法用自己的話在旁
邊簡短的做個memo(隨便畫個圖或表格都好)¸不然經歷一段時間之後,
又得花很多時間去重新理解or回憶,之前的努力不都白費掉了?
(3)下課後作筆記固然好,但倘若時間有限,我認為多練題目應該會更好。
(4)拿個輕薄的筆記本(覺得國高中的作業簿挺好用的),把容易忘的,自己
覺得很容易出錯的地方記下來,考試休息時間不知道念什麼就翻這個。
(5)考試前別去算命或是抽籤影響自己的心情,覺得念不完就要跟自己說:
沒關係,反正大家都念不完;畏懼申論題時也要跟自己說:沒關係,其實
大家也都很怕,催眠自己免緊張(PS:光靠催眠沒用,當然還是要唸書…)
(6)上考場時記得帶立可帶+備用帶(很重要!!!), 外加兩三隻又粗(0.7~1.0)
顏色又深(黑or深藍)的筆,字盡量寫大一點。
(7)讀書計畫要怎麼做因人而異,不詳細無妨,但至少可以約略的估算一下
倒數還剩幾天(否則考前會驚覺:時間嚴重不夠,到時候真的會慌亂到念
這個也不是念那個也不是的悲劇收場...)
一天要唸多久?我也不曉得,我自己是唸得下去就繼續唸,唸不下去就休
息,覺得煩時就找朋友聊天,翻翻報紙,看看課外書,聽個歌什麼都好,
不好的情緒不要收藏堆疊起來,保持愉快的心情,唸起書也比較有效率。
(8)高考普考最好都要去考,因為可以提早適應考場,如果容易緊張的人,
也可以藉這兩天來緩衝調適一下,練手感(我個人則是字有寫得一天比一
天整齊的感覺),而且有些觀念不清楚或是沒記熟的地方也可以即時挽救
(普考的公文收文跟發文者還寫相反= =",很慶幸還好有先去考普考...)
(9)越接近考試背的科目占一天唸書的比重要越來越高。可能許多人也有共同
的感覺,就是需要計算的科目一題要算很久,重點是,還不一定會寫對,
所以考前如果沒有,或不曉得哪科特別需要加強的話,還是盡量把時間留
給"背多分"的的科目吧。
(10)不用每一科都很厲害不要緊,考試是比總平均的,只要挑出幾科比較有把
握的當後盾,然後弱的科目不要太弱,就可以考上了。
六、最後:
很感謝補習班的老師,因為自己念絕對不會有這種成績!
還要感謝祖先,也許是他們積下來的功德,讓我考試的運氣都不錯...
當然還要感謝神明的保佑~
--
大學畢業後進入事務所兩年多,去年10月底離職,11月開始準備高考
,今年7月高考上榜,一共投資了8個多月的時間,我自己不是很聰明
的那種人,記憶力也不太好 (會上榜最驚訝的應該是身邊的朋友跟同
事們...),由於運氣可遇不可求,所以找出適合自己的讀書方式,加
一點技巧,對考試或多或少會有些幫助。
不過我始終相信:考試時如果可以保持愉快的心情,降低緊張,運氣可
能會比較好,成績也往往會比自己預料中的還高!
二、成績 :
高普都有報,普考沒上榜,而且也沒收到成績單,所以只有高考成績
申 選 總
國文 46 16 62
中級會計學 26 40 66
法英 56
會計審計法規 40 46 86
財政 30 48 78
成管會 43 46 89
審計學 23 46 69
政府會計 26 48 74
平均 73.44
錄取標準 64.7
三、教材 :
補習班(志光)發的課本&法典,審計有另外買題庫
四、準備方法 :
因為放榜至今已經很多上榜的人分享過很好的讀書方法跟準備方式了,
所以就以建議的角度(不一定都是自己的準備方式,但是倘若自己落榜
了,應該會做這樣的調整)&自己的作答技巧供大家做參考:
(1) 國文 & 法英 :因為高考所佔成數小,所以沒有花很多心思準備(除
非專業科目已經有相當的把握….),但是如果目標在普考,這兩科似乎
會變得很重要。
國文只準備了公文,約2~3個小時,因為考試九成以上都是考"函",所
以針對函的格式去記,不但可以節省很多時間也不會因為背太多格式而
混淆,但是考前至少要動筆練習過一遍,不然上考場時真的會很卡!!!
法英只準備了憲法,約5個小時,考前一天一個小時,共5天,因為大法
官釋字佔憲法考題大多數,所以直接上網找有關大法官釋字的題庫瀏覽
(PS:不是考前才找,而是考前才看),考量到直接看釋字要花很多時間,
也不一定看得懂,所以只好出此下策。
PS分數不高,可以參考其他上榜者更好的方法!!!
(其實這憲法&法緒&公文視訊都看過一次,不過也事隔半年多了,除了憲
法看筆記還有一點點印象外,法緒跟公文早已忘得一乾二淨,所以最好如
老師建議的:準備期間偶爾還是要翻一下!)
(2)政會 & 財政 :這兩科大家幾乎都是從零開始,沒把握考很好,至少
也不能被這兩科拖累,所以無論如何都不能放棄!!!
政會要記的分錄很多,剛開始會懷疑怎麼可能背得起來?但,就是有可能!
這種需要記憶的東西,不要隔太久沒碰,3分鐘也好,反覆看過幾遍後自
然而然就會有印象,有印象後為了避免混淆就是把新舊分錄同時拿來做對
照,再配合題目多練習就大功告成。較冷門的單元我就直接放棄了,與其
把時間花在難記又罕出的單元上,不如把常考的地方多翻幾遍。
財政學的範圍很廣,很難速成,看過一個單元後可以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
看,是否可以有邏輯的敘述因果關係&掌握到這個主題的關鍵字,涉及到
圖形的記得把縱軸跟橫軸各是什麼東西記好。
(3)中會 & 成會 :這兩科雖然我的分數很兩極,但是我相信準備的方式應
該是大同小異(中會是因為平時練習不夠,作答速度太慢加上粗心以致申論
被扣掉比較多的分數)。
首先,公式記熟,上課聽懂。
再來,各章節的觀念要釐清,至於如何釐清觀念?把相似的題目拿來做比較
,找出差異跟陷阱,記錄下來提醒自己,避免同樣的錯誤一犯再犯。
最後,多做題目練習速度,速度快便能爭取到更多檢查的時間,說不定可以
挽回許多粗心不慎犯下的錯誤!!!
(4)審計 & 會審 :這兩科都是以背為主的科目
審計沒有什麼特別的建議,就跟著背金永勝課本上的口訣,跟著記金永勝
強調的公報重點而已。
會審法規一開始我是以一天記10個法條的速度在準備(第幾條第幾項沒有背
,法條也只是記個大概),以這樣的速度大約一個月可以翻過一輪(一共run
了3輪),直到考前一個月發現這個方法其實很有限,只能應付選擇題的部分
要應付申論題,最好是用”時間序列”的方式畫圖去記,然後用口述的方式
把流程從頭到尾run一遍,便可了解自己哪邊須再加強,再輔以”主題式”
的方式(ex:四種法各自適用的機關範圍;預算10大籌編原則etc.)把相關的條
文一次彙總起來記憶比較有效率。最後,為了避免各法間的混淆,用”比較”
的方式去找出各法之間的差異,申論題應該可以拿到不錯的分數。
五、衷心建議:
(1)書很厚,但是重點要慎畫,不然就會像某老師說的 :整本書畫得亮晶晶
,有畫的部分比沒畫的部分還多,這樣不但沒有辦法聚焦,還會花很多
冤枉的時間去找重點。
(2)如果有個單元花很多時間才好不容易弄懂,最好想辦法用自己的話在旁
邊簡短的做個memo(隨便畫個圖或表格都好)¸不然經歷一段時間之後,
又得花很多時間去重新理解or回憶,之前的努力不都白費掉了?
(3)下課後作筆記固然好,但倘若時間有限,我認為多練題目應該會更好。
(4)拿個輕薄的筆記本(覺得國高中的作業簿挺好用的),把容易忘的,自己
覺得很容易出錯的地方記下來,考試休息時間不知道念什麼就翻這個。
(5)考試前別去算命或是抽籤影響自己的心情,覺得念不完就要跟自己說:
沒關係,反正大家都念不完;畏懼申論題時也要跟自己說:沒關係,其實
大家也都很怕,催眠自己免緊張(PS:光靠催眠沒用,當然還是要唸書…)
(6)上考場時記得帶立可帶+備用帶(很重要!!!), 外加兩三隻又粗(0.7~1.0)
顏色又深(黑or深藍)的筆,字盡量寫大一點。
(7)讀書計畫要怎麼做因人而異,不詳細無妨,但至少可以約略的估算一下
倒數還剩幾天(否則考前會驚覺:時間嚴重不夠,到時候真的會慌亂到念
這個也不是念那個也不是的悲劇收場...)
一天要唸多久?我也不曉得,我自己是唸得下去就繼續唸,唸不下去就休
息,覺得煩時就找朋友聊天,翻翻報紙,看看課外書,聽個歌什麼都好,
不好的情緒不要收藏堆疊起來,保持愉快的心情,唸起書也比較有效率。
(8)高考普考最好都要去考,因為可以提早適應考場,如果容易緊張的人,
也可以藉這兩天來緩衝調適一下,練手感(我個人則是字有寫得一天比一
天整齊的感覺),而且有些觀念不清楚或是沒記熟的地方也可以即時挽救
(普考的公文收文跟發文者還寫相反= =",很慶幸還好有先去考普考...)
(9)越接近考試背的科目占一天唸書的比重要越來越高。可能許多人也有共同
的感覺,就是需要計算的科目一題要算很久,重點是,還不一定會寫對,
所以考前如果沒有,或不曉得哪科特別需要加強的話,還是盡量把時間留
給"背多分"的的科目吧。
(10)不用每一科都很厲害不要緊,考試是比總平均的,只要挑出幾科比較有把
握的當後盾,然後弱的科目不要太弱,就可以考上了。
六、最後:
很感謝補習班的老師,因為自己念絕對不會有這種成績!
還要感謝祖先,也許是他們積下來的功德,讓我考試的運氣都不錯...
當然還要感謝神明的保佑~
--
All Comments

By Belly
at 2011-10-12T02:23
at 2011-10-12T02:23

By Gary
at 2011-10-16T02:41
at 2011-10-16T02:41

By Mary
at 2011-10-18T13:55
at 2011-10-18T13:55

By Cara
at 2011-10-18T16:53
at 2011-10-18T16:53

By Emma
at 2011-10-21T20:14
at 2011-10-21T20:14

By Hazel
at 2011-10-26T03:26
at 2011-10-26T03:26

By Xanthe
at 2011-10-26T16:43
at 2011-10-26T16:43

By Ina
at 2011-10-31T13:37
at 2011-10-31T13:37
Related Posts
100年高考人事行政上榜心得

By Tom
at 2011-10-10T10:56
at 2011-10-10T10:56
100年交通行政高考錄取心得

By Elizabeth
at 2011-10-10T08:51
at 2011-10-10T08:51
關於警察考試

By Cara
at 2011-10-10T02:31
at 2011-10-10T02:31
100高普一般行政雙榜正取心得

By Emily
at 2011-10-09T21:25
at 2011-10-09T21:25
100年高考會計上榜心得

By Kumar
at 2011-10-09T18:06
at 2011-10-09T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