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申請 - 工管
By Madame
at 2015-12-19T07:47
at 2015-12-19T07:47
Table of Contents
轉眼間四個月已經度過
錄取INSEAD後
沒有像考完GMAT寫下準備心得
到現在才補上
表示對於先前各版友校友提供的謝意
也希望能提供一些經驗
給正在申請學校或者準備申請MBA的逐夢夥伴
[背景]
GMAT: 710
TOEFL: 108
學歷: 台大昆蟲
年齡: 33
工作經驗: 7年香港外貿公司
申請MBA時
結婚一年多 小孩剛出生
老婆不想離開現有工作
因此我清楚兩年制的MBA不適合自己
未來想在香港繼續發展
當初選擇學校對我而言很明朗
CEIBS HKUST HKU跟CUHK
再加上有兩個校園的INSEAD
[顧問]
GMAT考完
就開始準備申請
本來想說這個成績申請這五間學校應該足夠
但跟幾個顧問聊過之後
發現還有自己過去工作背景的限制
錄取HKUST跟INSEAD可以說是遙不可及的夢
直到我跟Transcend的David Johnston碰面
分析為什麼自己想唸MBA
這些學校有沒有能力提供相對的課程或者校友
最後加上過去申請上的學生給David的反饋
讓他知道學校看重哪些條件
所以最後決定跟他合作
心得:
顧問過往的經驗
包括他的資歷 跟有多少學生申請上某間學校
不是我篩選的條件
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是溝通
對方是否展現足夠的誠意
給意見的方式能不能接受
建議有無建設性等等
這樣後續再討論的過程中
不會在想不出來的時候
就毫無進展
而是能給啟發性的提示
讓我們能在自己身上找到答案
[Essay]
跟David討論之外
我也跟正在學校就讀的學生或者校友碰面了解學校
也拜訪各個校區參加master class或者是coffee chat
除了在回答問題時
了解題目背後Admin想知道的故事
更可以進一步認識學校
確認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在這個過程中
David幫助我最多的地方在於
雖然一開始已經討論好內容 架構 跟經驗
但寫出來有時候太過冗長不夠精練
有時候寫作方向不對 沒有呈現該有的效果
David除了修飾文句之外
我們還會再討論細節
確保申請資料達到理想目標
心得:
有些經歷有些內容
並不是觸手可及
甚至需要掏心掏肺才能寫出這些段子
詢問自己的朋友家人
工作上可以互相訴苦的同事
都會是啟發靈感的來源
但是如果只是準備申請
還不急於當下
我會拓展無論是職業或者是業餘的活動
因為人生之所以會精彩
不是在MBA學校的排名
而是在自己投入心血獲取經驗或成就的每一刻
[面試]
申請的五間學校
在我沒有特別期待之下
陸陸續續給我面試通知
這個階段
是David幫助我最大的一環
最初練習時
我毫無頭緒
再加上緊張
回答內容雜亂無章
他教我怎麼架構答案
討論哪些故事可以運用在哪些題目上
給我充足的機會和他練習
雖然我第一次CEIBS的面試沒有表現得很好
但一起檢討出錯的原因
該修改的方向
然後每間學校都做不同的題目練習
後來三間學校的面試
我自己覺得都有一定程度的進步
最後INSEAD在過年前
面試通知最後一天
跟我說有面試機會
由於校友面試的內容可能差異很大
所以練習的內容又更廣
不過由於先前累積的經驗
準備起來沒那麼吃力
兩位校友也都很親切
心理壓力沒有特別大
心得:
因為工作經驗關係
我知道該如何解釋
工作相關的問題
但是behavior的問題
我就不那麼擅長
好在那是David的強項
他也願意跟我練習多次
給予意見
最後讓我習慣這樣的方式
進步到可以有信心回答所有MBA入學的問題
[錄取]
我在過年前收到CEIBS HKUST跟CUHK的錄取信
其中CUHK跟HKUST都給了獎學金
過年後收到HKU的錄取
而在INSEAD公佈結果的最後一天
收到備取通知
我當時覺得是件好事
心滿意足的決定就讀MBA
同時間我也可以見到家人
至少週末一起生活
不過我還是再考一次托福
在入學前參加線上課程
然後把這些經歷寫成一篇短的論文傳給INSEAD
完成申請的最後一步
沒想到在開學前一個月
意外收到INSEAD的錄取通知
在家人的支持
帶著複雜的心情來到楓丹白露
感謝一路上各個學校校友給予的意見
最後我能夠在自己適合的學校就讀
度過精彩的四個月
--
錄取INSEAD後
沒有像考完GMAT寫下準備心得
到現在才補上
表示對於先前各版友校友提供的謝意
也希望能提供一些經驗
給正在申請學校或者準備申請MBA的逐夢夥伴
[背景]
GMAT: 710
TOEFL: 108
學歷: 台大昆蟲
年齡: 33
工作經驗: 7年香港外貿公司
申請MBA時
結婚一年多 小孩剛出生
老婆不想離開現有工作
因此我清楚兩年制的MBA不適合自己
未來想在香港繼續發展
當初選擇學校對我而言很明朗
CEIBS HKUST HKU跟CUHK
再加上有兩個校園的INSEAD
[顧問]
GMAT考完
就開始準備申請
本來想說這個成績申請這五間學校應該足夠
但跟幾個顧問聊過之後
發現還有自己過去工作背景的限制
錄取HKUST跟INSEAD可以說是遙不可及的夢
直到我跟Transcend的David Johnston碰面
分析為什麼自己想唸MBA
這些學校有沒有能力提供相對的課程或者校友
最後加上過去申請上的學生給David的反饋
讓他知道學校看重哪些條件
所以最後決定跟他合作
心得:
顧問過往的經驗
包括他的資歷 跟有多少學生申請上某間學校
不是我篩選的條件
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是溝通
對方是否展現足夠的誠意
給意見的方式能不能接受
建議有無建設性等等
這樣後續再討論的過程中
不會在想不出來的時候
就毫無進展
而是能給啟發性的提示
讓我們能在自己身上找到答案
[Essay]
跟David討論之外
我也跟正在學校就讀的學生或者校友碰面了解學校
也拜訪各個校區參加master class或者是coffee chat
除了在回答問題時
了解題目背後Admin想知道的故事
更可以進一步認識學校
確認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在這個過程中
David幫助我最多的地方在於
雖然一開始已經討論好內容 架構 跟經驗
但寫出來有時候太過冗長不夠精練
有時候寫作方向不對 沒有呈現該有的效果
David除了修飾文句之外
我們還會再討論細節
確保申請資料達到理想目標
心得:
有些經歷有些內容
並不是觸手可及
甚至需要掏心掏肺才能寫出這些段子
詢問自己的朋友家人
工作上可以互相訴苦的同事
都會是啟發靈感的來源
但是如果只是準備申請
還不急於當下
我會拓展無論是職業或者是業餘的活動
因為人生之所以會精彩
不是在MBA學校的排名
而是在自己投入心血獲取經驗或成就的每一刻
[面試]
申請的五間學校
在我沒有特別期待之下
陸陸續續給我面試通知
這個階段
是David幫助我最大的一環
最初練習時
我毫無頭緒
再加上緊張
回答內容雜亂無章
他教我怎麼架構答案
討論哪些故事可以運用在哪些題目上
給我充足的機會和他練習
雖然我第一次CEIBS的面試沒有表現得很好
但一起檢討出錯的原因
該修改的方向
然後每間學校都做不同的題目練習
後來三間學校的面試
我自己覺得都有一定程度的進步
最後INSEAD在過年前
面試通知最後一天
跟我說有面試機會
由於校友面試的內容可能差異很大
所以練習的內容又更廣
不過由於先前累積的經驗
準備起來沒那麼吃力
兩位校友也都很親切
心理壓力沒有特別大
心得:
因為工作經驗關係
我知道該如何解釋
工作相關的問題
但是behavior的問題
我就不那麼擅長
好在那是David的強項
他也願意跟我練習多次
給予意見
最後讓我習慣這樣的方式
進步到可以有信心回答所有MBA入學的問題
[錄取]
我在過年前收到CEIBS HKUST跟CUHK的錄取信
其中CUHK跟HKUST都給了獎學金
過年後收到HKU的錄取
而在INSEAD公佈結果的最後一天
收到備取通知
我當時覺得是件好事
心滿意足的決定就讀MBA
同時間我也可以見到家人
至少週末一起生活
不過我還是再考一次托福
在入學前參加線上課程
然後把這些經歷寫成一篇短的論文傳給INSEAD
完成申請的最後一步
沒想到在開學前一個月
意外收到INSEAD的錄取通知
在家人的支持
帶著複雜的心情來到楓丹白露
感謝一路上各個學校校友給予的意見
最後我能夠在自己適合的學校就讀
度過精彩的四個月
--
Tags:
工管
All Comments
By Franklin
at 2015-12-23T05:56
at 2015-12-23T05:56
By Ophelia
at 2015-12-23T14:51
at 2015-12-23T14:51
By Jessica
at 2015-12-23T19:28
at 2015-12-23T19:28
By Dinah
at 2015-12-28T12:48
at 2015-12-28T12:48
By Xanthe
at 2016-01-02T07:23
at 2016-01-02T07:23
By Belly
at 2016-01-06T02:21
at 2016-01-06T02:21
Related Posts
考太多次GMAT會不會影響申請
By Poppy
at 2015-11-19T18:23
at 2015-11-19T18:23
RSM intake Jan 2016
By Agnes
at 2015-11-14T19:43
at 2015-11-14T19:43
請問有早稻田的校友或在校生嗎?
By David
at 2015-11-12T12:39
at 2015-11-12T12:39
H1B抽不中的對策
By Iris
at 2015-11-05T09:33
at 2015-11-05T09:33
ESCP Europe Master in Management 分享
By Cara
at 2015-11-04T06:45
at 2015-11-04T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