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換延畢或準時畢業?(國外碩的前提) - 職涯

By Victoria
at 2019-07-28T03:30
at 2019-07-28T03:30
Table of Contents
如題,目前大三升大四。
原本預計在大四時去奧地利交換一年,之後延畢一年再畢業。(延畢是因為系上修課規定)
先前申請交換的動機,是覺得這個機會很難得,想在大學留下更多回憶,並且在工作前大玩
一波(畢竟開始工作後很少有這種長假的機會QQ),之後就算要出國唸研究所,也會是3-5年
後的事情,和交換在時間上有所區隔,性質也不太相同。
但因為取得國外身份,出國唸研究所的日程被提前,可能在兩年內就會赴美唸研究所。
那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要去交換嗎?
還是該放棄交換?
在之前,其實隱約就對交換產生不安。畢竟一年並不算短,而且交換必延畢。之前大學已經
重考過了,重考+延畢+研究所(2年),等於我出社會﹑第一份工作就已經27歲,相對於同齡
的朋友他們可能已經有5年的工作經歷。
另一點是因為未來唸研究所打算跨領域,如果去交換的話怕時間沒辦法被有效的應用(原本
規畫交換時用線上課程自學該領域),還不如大四留在學校修該領域的課,紮實得把基礎打
好。並且,我打算唸碩班時取得雙學位,可能會多花一年的時間。多花一年在交換跟多花一
年取得雙學位,好像後者cp值更高?
==================================
懶人包/總整理:
(A)交換與延畢
優點:體驗歐洲文化﹑難得的經驗﹑學生時代用少少的錢周遊歐洲
缺點:很晚才進職場(26-27歲)﹑在國外無法專心準備碩班申請材料/無法專心探索碩班想修
的領域﹑交換時時間運用可能會很冗(旅行時除外)﹑辦理身份的程序可能會卡到大五
(B)放棄交換﹑準時畢業
優點:較早進入職場(25.26歲)﹑大四修跨領域的課同時自學,時間運用有效率也具挑戰性(
高壓成長更快﹑更專注)﹑申請研究所時間上較充裕﹑多的一年可以拿來唸研究所的雙學位(
假如能夠做到)﹑辦理身份的程序不會卡到其他事情
缺點:放棄了交換很可惜QQ
==================================
原本對時間並不那麼焦慮,畢竟研究所在原本的規畫裡是3-5年後的事情,沒有那麼急~但
現在研究所的計畫提前,交換和唸研究所的時間變很近,讓我開始思考是否要花這筆花費(
交換約40萬,但辦理身份和研究所已經要花300萬up)﹑以及時間上值不值得(大四正面臨就
業壓力)。
*補充:原規畫裡畢業後先工作,自己賺研究所的錢,同時歸還父母交換時的花費;如果交
換後馬上接著唸研,等於這340萬的重擔都在父母身上,所以考慮是否放棄交換。(不排除貸
款)
此外,交換的優點比如體驗外國文化/交外國朋友,在美國唸研究所期間也可以體驗到!?
唯一的差別就是長時間旅行,但未來工作後也能請假一個一個國家慢慢玩(希望可以QQ),好
像差別也沒那麼大了。
最後是很在意時間,27歲才剛開始累積工作經驗,真的感覺太傷了orz
想知道大家怎麼看這份抉擇,感謝!
--
原本預計在大四時去奧地利交換一年,之後延畢一年再畢業。(延畢是因為系上修課規定)
先前申請交換的動機,是覺得這個機會很難得,想在大學留下更多回憶,並且在工作前大玩
一波(畢竟開始工作後很少有這種長假的機會QQ),之後就算要出國唸研究所,也會是3-5年
後的事情,和交換在時間上有所區隔,性質也不太相同。
但因為取得國外身份,出國唸研究所的日程被提前,可能在兩年內就會赴美唸研究所。
那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要去交換嗎?
還是該放棄交換?
在之前,其實隱約就對交換產生不安。畢竟一年並不算短,而且交換必延畢。之前大學已經
重考過了,重考+延畢+研究所(2年),等於我出社會﹑第一份工作就已經27歲,相對於同齡
的朋友他們可能已經有5年的工作經歷。
另一點是因為未來唸研究所打算跨領域,如果去交換的話怕時間沒辦法被有效的應用(原本
規畫交換時用線上課程自學該領域),還不如大四留在學校修該領域的課,紮實得把基礎打
好。並且,我打算唸碩班時取得雙學位,可能會多花一年的時間。多花一年在交換跟多花一
年取得雙學位,好像後者cp值更高?
==================================
懶人包/總整理:
(A)交換與延畢
優點:體驗歐洲文化﹑難得的經驗﹑學生時代用少少的錢周遊歐洲
缺點:很晚才進職場(26-27歲)﹑在國外無法專心準備碩班申請材料/無法專心探索碩班想修
的領域﹑交換時時間運用可能會很冗(旅行時除外)﹑辦理身份的程序可能會卡到大五
(B)放棄交換﹑準時畢業
優點:較早進入職場(25.26歲)﹑大四修跨領域的課同時自學,時間運用有效率也具挑戰性(
高壓成長更快﹑更專注)﹑申請研究所時間上較充裕﹑多的一年可以拿來唸研究所的雙學位(
假如能夠做到)﹑辦理身份的程序不會卡到其他事情
缺點:放棄了交換很可惜QQ
==================================
原本對時間並不那麼焦慮,畢竟研究所在原本的規畫裡是3-5年後的事情,沒有那麼急~但
現在研究所的計畫提前,交換和唸研究所的時間變很近,讓我開始思考是否要花這筆花費(
交換約40萬,但辦理身份和研究所已經要花300萬up)﹑以及時間上值不值得(大四正面臨就
業壓力)。
*補充:原規畫裡畢業後先工作,自己賺研究所的錢,同時歸還父母交換時的花費;如果交
換後馬上接著唸研,等於這340萬的重擔都在父母身上,所以考慮是否放棄交換。(不排除貸
款)
此外,交換的優點比如體驗外國文化/交外國朋友,在美國唸研究所期間也可以體驗到!?
唯一的差別就是長時間旅行,但未來工作後也能請假一個一個國家慢慢玩(希望可以QQ),好
像差別也沒那麼大了。
最後是很在意時間,27歲才剛開始累積工作經驗,真的感覺太傷了orz
想知道大家怎麼看這份抉擇,感謝!
--
Tags:
職涯
All Comments

By Agatha
at 2019-07-28T12:18
at 2019-07-28T12:18
我朋友就是先去美國讀書然後再去日本交換,給你參考

By Ina
at 2019-08-01T18:47
at 2019-08-01T18:47
你10年前晚了一年畢業嗎?

By Donna
at 2019-08-05T15:57
at 2019-08-05T15:57
樂觀了一些

By Michael
at 2019-08-10T04:57
at 2019-08-10T04:57
能也會花上一年,五年存三百可能也不容易,因為要
扣除生活費,所以我認為你的時間跟金錢的評估可能

By Brianna
at 2019-08-12T08:51
at 2019-08-12T08:51
的話,妳的預算可能要拉到兩倍以上哦。

By Erin
at 2019-08-13T19:12
at 2019-08-13T19:12
在學生時期去周遊歐洲,這個經驗就很有差了

By Gary
at 2019-08-15T01:57
at 2019-08-15T01:57

By Zenobia
at 2019-08-17T09:54
at 2019-08-17T09:54
的容錯時間變短,學校申請失敗,碩士延畢,壓力太

By Zenobia
at 2019-08-19T00:33
at 2019-08-19T00:33
大生病,都可能發生需要預留時間給這些無法預期的
事情,不過如果交換是必要的休息以及嘗試適應環境
或確認自己的目標等等就值得,純玩我不推,again
我不是享樂主義

By Hedy
at 2019-08-21T20:05
at 2019-08-21T20:05

By Ingrid
at 2019-08-24T02:46
at 2019-08-24T02:46

By Leila
at 2019-08-26T04:24
at 2019-08-26T04:24

By Isabella
at 2019-08-31T01:42
at 2019-08-31T01:42
費時間

By Hamiltion
at 2019-09-02T19:56
at 2019-09-02T19:56

By Poppy
at 2019-09-07T12:16
at 2019-09-07T12:16

By Hedwig
at 2019-09-10T20:42
at 2019-09-10T20:42

By Michael
at 2019-09-12T02:57
at 2019-09-12T02:57
你的一些顧慮我也都有過,甚至交換中期一直想快回台
灣工作,現在回頭看,交換經驗真的很值得,如果給我
重來的機會我會大學就去,對於人生的目標和想法有很
大的刺激,說不定你去完之後對於未來規劃的想法也改
變了。我覺得歐洲的人才流動和國與國間的文化交流應
該會比美國更多元。至於年紀問題,回台之後陸續面了
許多不同行業不同職位的工作,只要能有自信的為人生
歷程做出解釋,我基本上沒有遇到任何刁難或質疑。如
果是理工科就更不用擔心了。有需要可以私聊
Related Posts
繼續待下去或是換工作

By Olive
at 2019-07-26T14:22
at 2019-07-26T14:22
青發署108年補助計畫-職涯實踐╳創業DNA

By Lucy
at 2019-07-24T23:50
at 2019-07-24T23:50
政大外院VS北大社科院VS中字輩法律系

By Hardy
at 2019-07-24T23:27
at 2019-07-24T23:27
物理治療or重考牙醫?

By Lauren
at 2019-07-24T20:46
at 2019-07-24T20:46
創業貸款 X 政府補助申請實戰

By Isla
at 2019-07-24T17:36
at 2019-07-24T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