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行政上榜心得 - 考試
By Odelette
at 2014-09-21T19:35
at 2014-09-21T19:35
Table of Contents
過去準備考試的時候,從本板獲得不少助益,
若干年前有幸考取人事行政地特四等(分區榜首)、地特三等(分區榜首),
在此寫下心得,供還在努力中的考生(特別是在職考生)參考。
---------------------------------------------------------------------------
一、原PO自介
從小對背誦不太在行,上高中以為讀自然組成績會好一點,
後來發現原來自己並非背誦不太在行、而是根本對讀書不太在行,
就讀大學、碩班皆非前段學校。
系上課業幾乎都是繳交作業、報告,一年沒幾次考試,
退伍後直接投入職場,長年來對於準備考試的能力退化至0,
雖然是這樣......還是可以考得上!
二、報考動機
以前接觸過私人公司人資部門的工作,
對於勞動法規與實務略懂,無法接受企業主的黑心,
既不想被壓榨勞力、也不想助紂為虐,
所以打算考公職,考不上就去賣雞排,
總之不想到私人公司做那些喪盡天良的勾當。
另外,
基於對勞動法規及現行考銓的了解,在此先告訴想要參加國考的網友,
公務人員的待遇以及各種相關法規,
相較一般勞工而言都「非‧常‧差」!(無誠勿試!)
請先搞清楚公務人員的權利義務、還有自己的報考動機,
不要拿補習班告訴你的不實幻想來自慰,免得考上了才覺得被騙。
三、準備過程
(一)規劃
工作的時候打算考國考,
因為對心理學跟考銓制度有興趣,所以想考人事行政;
因為不是全職考生,所以直接規劃兩年;
因為下班時間趕補習班有困難,所以去報了數位班。
做每一個決定都要知道理由在哪裡,
而且是「自己的理由」、不是「別人給的理由」
別人的考取歷程,只能參考、不能複製。
(二)上課
有些人沒補習也考得上,但我自認資質平凡、又非什麼本科系出身,
如果不想久戰,付錢去補習絕對是划算的決定。
上數位班滿不錯的理由:
1. 時間可以調整,能確實上完每一堂課,
不會因為失神、遲到而漏聽。
2. 名師大集合
不會有「XX老師只上北部班、OO老師只上南部班」之類的問題,
宋文+林清+程怡+郭如意+賴農惟......
全都是志X各科的頭號人物。
繳了錢就一定要「醒著」把課上完,
很多人只是有繳補習費,就自以為有在準備國考,
有一搭沒一搭的上課,這樣根本就考不上。
若可以醒著把課上完,應該已經有考前50%的實力。
(三)調整
計畫好之後,一定要確實檢討執行情況,
不要欺騙自己,該調整就要調整,
譬如我上了幾個月的課,發現課根本上不完,
高考全部大約300節課,
每天下班看3小時,理想狀況下一年可以看完,
但實際上絕對沒辦法看完......課都看不完哪來時間複習?
所以我把目標直接改到普考,
並且檢討上課經驗,找出需要重聽的課、以及聽課需要注意的地方,
直到此刻,我才覺得抓到準備國考的感覺,
前面幾個月的時間都只是在暖機而已。
(四)上場
採用「一次一科、以戰養戰」的方式,
主要目標雖在高普考,但每一次考試我都會設定一個重要目標,
例如一開始讀行政學,就去考有行政學選擇題的考試(如:國安五等),目標90分;
後來讀心理學、考銓,就把鐵路特考就加進來一起考,目標定在60分,
用這種方式一科一科把分數拉上來。
至於板上常見考場午餐文,我是都訂現場的便當,
因為平常午餐就都是吃便當,我不相信突然改成吃麵包饅頭自己會變超神勇,
我只求考試當天跟平常的每一天都一樣就好了,
我不求「僥倖上榜」,而是要「穩穩上榜」。
(五)衝刺
經過幾次考試的以戰養戰,
各科分數已經有一定水準,但不想最後差個0.5分之類的
所以考前兩個月,把工作辭掉,全力衝刺,
考試結果出來:落榜。
(六)檢討
收到成績單之後,各個科目分數都跟預期差不多,
惟獨心理學爆掉了,只有2X分,是歷次考試最低分。
於是花了三天,
徹底檢討自己的心理學是不是出了問題、是不是需要改變讀法,
檢討之後的結論:
「我沒問題!一定是考卷亂改!」繼續按照原本的讀法,
有時候,不能因為遇到一次意外,就對自己失去信心。
(*)插曲-1
辭掉工作之後,發現自己考上博士班,
雖然不是什麼很好的校系,
但至少是所謂"頂大",所以就註冊入學了。
(七)續報
因為怕自己抓不到最新修法方向,續報數位班的現行考銓制度,目標在年底的地特。
某天上課的時候,郭老師突然到現場跟同學座談,
大家拿法典給老師簽名,我發現同學的法典都翻到爛爛的,
只有我的很白、很新,就像剛買的(因為我沒有讀法典的習慣)
郭老師問:「地方特考大家都有報名吧?應該都是報三等的吧?」
老師請有報三等的同學舉手一下,全班都舉手,只有我沒舉手。
老師問我怎麼沒舉手,我說我報四等,
老師的臉色看起來怪怪的,應該是覺得我幹麻去報四等,
讀人事行政我當然知道考三等跟四等的差別,
但我知道自己的規劃,所以對於老師的問題我一點都不遲疑,
看著法典上阿公的簽名,感覺上榜信心+5%
(*)插曲-2
基於學術研究的理由、還有為了要賺生活費,開始到科大兼課。
考試很重要,吃飯更重要。
(八)上榜
地特放榜,看到自己考榜首,老實說真的沒什麼特別的感覺,
因為我覺得我有付出,這個收穫算是理所當然。
四、公務生活
工作時間不會太誇張的加班,所以下班還有點時間讀書,
主管、同事人都很好,
尤其主管,一直給我鼓勵,讓我非常感激。
五、準備過程--part2
(一)規劃
評估自己能力跟下班後可用時間
覺得已經沒有足夠時間再去聽課、也不是非常必要聽課,
所以繼續用以戰養戰的方式,把之前沒有準備的高考科目補強,
找錄音檔來聽,依序補強各科,
然後剛好可以去考次年的高考。
(二)讀書
讀書的過程,我有三件事情不做:
第一、不在上班時間看書
一來是這樣效率很差根本是白做工,
二來是工作很多也不可能有時間。
第二、不背口訣
口訣是把原本就不甚了解的內容加以簡單化,經不起考驗,
如果內容有讀通,自然就會記住,口訣只是累贅,
讀通最重要,記不住代表沒讀通。
第三、不找同伴
過去的工作經驗讓我很習慣team work,
但國家考試沒有高深到一定要與別人討論,
上課老師講的內容有聽懂、回家有讀懂,就會上,
讀書會也許有其功能,但不會說沒參加就考不上。
每天下班吃完晚餐後先睡覺,睡醒之後讀到12點,
算起來頂多只能讀4小時,
接近考試就延長讀到1點,考前讀到2點。
每個禮拜有2個半天休息,跟家人、朋友互動。
(*)插曲-3
因為已屆適婚年齡,也有合適的對象,
所以就找個好日子把人生大事辦一辦,
花開堪折直須折啊~
(三)上榜
本來目標在高考,結果地特提前上榜,結束為期三年的國考之旅。
雖然有的科目完全沒上過、沒讀過,但還是有分區榜首,
我覺得是因為:有讀的科目我都讀得很確實、不躁進,
法律觀念觀念本來就是相通的,只要好好學習,書本會給你最忠實的回報。
六、結語:
(一)務實準備
國家考試從計劃那一刻起,就要以「務實」出發,穩紮穩打。
尤其是在職考生,更要好好分析個人狀況,做好計畫,
不要聽信補習班什麼「快速上榜」的鬼話,
也不要像無頭蒼蠅亂讀亂考,一定要清楚的知道:「我在幹麻?」
(二)上課只是前置作業
聽課是最輕鬆的,老師都很會講,被動聽課很happy,就像看電影一樣,
課上完之後,才是真正的戰爭,要從「被動」轉為「主動」,
主動去讀、去記,誠實的面對自己不足之處,不要逃避。
雖然上完課可以考50%,但前50%離上榜還很遠,
開始讀書才是從49%逐步向前推進。
(三)國文絕對重要
國考板一直有人說國文不重要、比重低,
建議各位自己算算看,國文真的比重很低嗎?
有人考50分、有人考70分,這20分的差距你打算用哪一科來補?
考前花個一兩個小時,背幾句成語、古文,放到作文裡面活用,
寫作文認真一點、多寫一點,要多拿個10分、20分絕對不難。
(四)國考不是人生的全部
考上後,不會從此就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每天還是要上班工作。
考榜首,也不會一舉成名天下知,頂多是填志願的那天有優先權。
所以不要覺得為了拼上國考什麼都可以犧牲,國考只是「換工作的過程」,
在這過程中,還是要吃飯、還是要玩樂、還是要實現理想,
本文前面寫了幾段插曲,就是想要表達這個理念,
該結婚就要結婚、該升學就要升學,不要想說「考上再說」,
考上沒什麼好說的,就是上班而已!
當然退休以後更沒什麼好說的,都老摳摳了,你還有多少力氣追夢?
----------------------------------------------------------------------------
經歷這段過程,若有人問起我對考試的建議,
我通常都說:
國家考試不需要留後路,
你現在有多少本錢,就支付多少努力,
投入你的全部,但不要預支你的未來,
預支未來就是「負債」。
在你戰勝國考之前,不要製造負債來打倒自己。
--
若干年前有幸考取人事行政地特四等(分區榜首)、地特三等(分區榜首),
在此寫下心得,供還在努力中的考生(特別是在職考生)參考。
---------------------------------------------------------------------------
一、原PO自介
從小對背誦不太在行,上高中以為讀自然組成績會好一點,
後來發現原來自己並非背誦不太在行、而是根本對讀書不太在行,
就讀大學、碩班皆非前段學校。
系上課業幾乎都是繳交作業、報告,一年沒幾次考試,
退伍後直接投入職場,長年來對於準備考試的能力退化至0,
雖然是這樣......還是可以考得上!
二、報考動機
以前接觸過私人公司人資部門的工作,
對於勞動法規與實務略懂,無法接受企業主的黑心,
既不想被壓榨勞力、也不想助紂為虐,
所以打算考公職,考不上就去賣雞排,
總之不想到私人公司做那些喪盡天良的勾當。
另外,
基於對勞動法規及現行考銓的了解,在此先告訴想要參加國考的網友,
公務人員的待遇以及各種相關法規,
相較一般勞工而言都「非‧常‧差」!(無誠勿試!)
請先搞清楚公務人員的權利義務、還有自己的報考動機,
不要拿補習班告訴你的不實幻想來自慰,免得考上了才覺得被騙。
三、準備過程
(一)規劃
工作的時候打算考國考,
因為對心理學跟考銓制度有興趣,所以想考人事行政;
因為不是全職考生,所以直接規劃兩年;
因為下班時間趕補習班有困難,所以去報了數位班。
做每一個決定都要知道理由在哪裡,
而且是「自己的理由」、不是「別人給的理由」
別人的考取歷程,只能參考、不能複製。
(二)上課
有些人沒補習也考得上,但我自認資質平凡、又非什麼本科系出身,
如果不想久戰,付錢去補習絕對是划算的決定。
上數位班滿不錯的理由:
1. 時間可以調整,能確實上完每一堂課,
不會因為失神、遲到而漏聽。
2. 名師大集合
不會有「XX老師只上北部班、OO老師只上南部班」之類的問題,
宋文+林清+程怡+郭如意+賴農惟......
全都是志X各科的頭號人物。
繳了錢就一定要「醒著」把課上完,
很多人只是有繳補習費,就自以為有在準備國考,
有一搭沒一搭的上課,這樣根本就考不上。
若可以醒著把課上完,應該已經有考前50%的實力。
(三)調整
計畫好之後,一定要確實檢討執行情況,
不要欺騙自己,該調整就要調整,
譬如我上了幾個月的課,發現課根本上不完,
高考全部大約300節課,
每天下班看3小時,理想狀況下一年可以看完,
但實際上絕對沒辦法看完......課都看不完哪來時間複習?
所以我把目標直接改到普考,
並且檢討上課經驗,找出需要重聽的課、以及聽課需要注意的地方,
直到此刻,我才覺得抓到準備國考的感覺,
前面幾個月的時間都只是在暖機而已。
(四)上場
採用「一次一科、以戰養戰」的方式,
主要目標雖在高普考,但每一次考試我都會設定一個重要目標,
例如一開始讀行政學,就去考有行政學選擇題的考試(如:國安五等),目標90分;
後來讀心理學、考銓,就把鐵路特考就加進來一起考,目標定在60分,
用這種方式一科一科把分數拉上來。
至於板上常見考場午餐文,我是都訂現場的便當,
因為平常午餐就都是吃便當,我不相信突然改成吃麵包饅頭自己會變超神勇,
我只求考試當天跟平常的每一天都一樣就好了,
我不求「僥倖上榜」,而是要「穩穩上榜」。
(五)衝刺
經過幾次考試的以戰養戰,
各科分數已經有一定水準,但不想最後差個0.5分之類的
所以考前兩個月,把工作辭掉,全力衝刺,
考試結果出來:落榜。
(六)檢討
收到成績單之後,各個科目分數都跟預期差不多,
惟獨心理學爆掉了,只有2X分,是歷次考試最低分。
於是花了三天,
徹底檢討自己的心理學是不是出了問題、是不是需要改變讀法,
檢討之後的結論:
「我沒問題!一定是考卷亂改!」繼續按照原本的讀法,
有時候,不能因為遇到一次意外,就對自己失去信心。
(*)插曲-1
辭掉工作之後,發現自己考上博士班,
雖然不是什麼很好的校系,
但至少是所謂"頂大",所以就註冊入學了。
(七)續報
因為怕自己抓不到最新修法方向,續報數位班的現行考銓制度,目標在年底的地特。
某天上課的時候,郭老師突然到現場跟同學座談,
大家拿法典給老師簽名,我發現同學的法典都翻到爛爛的,
只有我的很白、很新,就像剛買的(因為我沒有讀法典的習慣)
郭老師問:「地方特考大家都有報名吧?應該都是報三等的吧?」
老師請有報三等的同學舉手一下,全班都舉手,只有我沒舉手。
老師問我怎麼沒舉手,我說我報四等,
老師的臉色看起來怪怪的,應該是覺得我幹麻去報四等,
讀人事行政我當然知道考三等跟四等的差別,
但我知道自己的規劃,所以對於老師的問題我一點都不遲疑,
看著法典上阿公的簽名,感覺上榜信心+5%
(*)插曲-2
基於學術研究的理由、還有為了要賺生活費,開始到科大兼課。
考試很重要,吃飯更重要。
(八)上榜
地特放榜,看到自己考榜首,老實說真的沒什麼特別的感覺,
因為我覺得我有付出,這個收穫算是理所當然。
四、公務生活
工作時間不會太誇張的加班,所以下班還有點時間讀書,
主管、同事人都很好,
尤其主管,一直給我鼓勵,讓我非常感激。
五、準備過程--part2
(一)規劃
評估自己能力跟下班後可用時間
覺得已經沒有足夠時間再去聽課、也不是非常必要聽課,
所以繼續用以戰養戰的方式,把之前沒有準備的高考科目補強,
找錄音檔來聽,依序補強各科,
然後剛好可以去考次年的高考。
(二)讀書
讀書的過程,我有三件事情不做:
第一、不在上班時間看書
一來是這樣效率很差根本是白做工,
二來是工作很多也不可能有時間。
第二、不背口訣
口訣是把原本就不甚了解的內容加以簡單化,經不起考驗,
如果內容有讀通,自然就會記住,口訣只是累贅,
讀通最重要,記不住代表沒讀通。
第三、不找同伴
過去的工作經驗讓我很習慣team work,
但國家考試沒有高深到一定要與別人討論,
上課老師講的內容有聽懂、回家有讀懂,就會上,
讀書會也許有其功能,但不會說沒參加就考不上。
每天下班吃完晚餐後先睡覺,睡醒之後讀到12點,
算起來頂多只能讀4小時,
接近考試就延長讀到1點,考前讀到2點。
每個禮拜有2個半天休息,跟家人、朋友互動。
(*)插曲-3
因為已屆適婚年齡,也有合適的對象,
所以就找個好日子把人生大事辦一辦,
花開堪折直須折啊~
(三)上榜
本來目標在高考,結果地特提前上榜,結束為期三年的國考之旅。
雖然有的科目完全沒上過、沒讀過,但還是有分區榜首,
我覺得是因為:有讀的科目我都讀得很確實、不躁進,
法律觀念觀念本來就是相通的,只要好好學習,書本會給你最忠實的回報。
六、結語:
(一)務實準備
國家考試從計劃那一刻起,就要以「務實」出發,穩紮穩打。
尤其是在職考生,更要好好分析個人狀況,做好計畫,
不要聽信補習班什麼「快速上榜」的鬼話,
也不要像無頭蒼蠅亂讀亂考,一定要清楚的知道:「我在幹麻?」
(二)上課只是前置作業
聽課是最輕鬆的,老師都很會講,被動聽課很happy,就像看電影一樣,
課上完之後,才是真正的戰爭,要從「被動」轉為「主動」,
主動去讀、去記,誠實的面對自己不足之處,不要逃避。
雖然上完課可以考50%,但前50%離上榜還很遠,
開始讀書才是從49%逐步向前推進。
(三)國文絕對重要
國考板一直有人說國文不重要、比重低,
建議各位自己算算看,國文真的比重很低嗎?
有人考50分、有人考70分,這20分的差距你打算用哪一科來補?
考前花個一兩個小時,背幾句成語、古文,放到作文裡面活用,
寫作文認真一點、多寫一點,要多拿個10分、20分絕對不難。
(四)國考不是人生的全部
考上後,不會從此就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每天還是要上班工作。
考榜首,也不會一舉成名天下知,頂多是填志願的那天有優先權。
所以不要覺得為了拼上國考什麼都可以犧牲,國考只是「換工作的過程」,
在這過程中,還是要吃飯、還是要玩樂、還是要實現理想,
本文前面寫了幾段插曲,就是想要表達這個理念,
該結婚就要結婚、該升學就要升學,不要想說「考上再說」,
考上沒什麼好說的,就是上班而已!
當然退休以後更沒什麼好說的,都老摳摳了,你還有多少力氣追夢?
----------------------------------------------------------------------------
經歷這段過程,若有人問起我對考試的建議,
我通常都說:
國家考試不需要留後路,
你現在有多少本錢,就支付多少努力,
投入你的全部,但不要預支你的未來,
預支未來就是「負債」。
在你戰勝國考之前,不要製造負債來打倒自己。
--
All Comments
By Zora
at 2014-09-26T03:13
at 2014-09-26T03:13
By Selena
at 2014-09-28T10:47
at 2014-09-28T10:47
By Emily
at 2014-09-30T20:29
at 2014-09-30T20:29
By Aaliyah
at 2014-10-03T07:12
at 2014-10-03T07:12
By Robert
at 2014-10-06T08:41
at 2014-10-06T08:41
By James
at 2014-10-07T23:27
at 2014-10-07T23:27
By Elizabeth
at 2014-10-11T14:48
at 2014-10-11T14:48
By Robert
at 2014-10-14T09:52
at 2014-10-14T09:52
By Carol
at 2014-10-18T02:31
at 2014-10-18T02:31
By Yedda
at 2014-10-21T14:39
at 2014-10-21T14:39
By Robert
at 2014-10-24T22:36
at 2014-10-24T22:36
By Eden
at 2014-10-25T04:01
at 2014-10-25T04:01
By Doris
at 2014-10-29T05:45
at 2014-10-29T05:45
By Suhail Hany
at 2014-11-01T08:15
at 2014-11-01T08:15
By Sandy
at 2014-11-02T15:57
at 2014-11-02T15:57
By Olive
at 2014-11-04T05:32
at 2014-11-04T05:32
By Caroline
at 2014-11-07T05:02
at 2014-11-07T05:02
By Oliver
at 2014-11-09T08:50
at 2014-11-09T08:50
By Rae
at 2014-11-10T09:04
at 2014-11-10T09:04
By Belly
at 2014-11-13T10:19
at 2014-11-13T10:19
By George
at 2014-11-17T08:40
at 2014-11-17T08:40
By Kelly
at 2014-11-19T09:46
at 2014-11-19T09:46
By Edwina
at 2014-11-23T01:52
at 2014-11-23T01:52
By Olga
at 2014-11-24T02:38
at 2014-11-24T02:38
By Linda
at 2014-11-27T02:14
at 2014-11-27T02:14
By Aaliyah
at 2014-12-01T23:01
at 2014-12-01T23:01
By Audriana
at 2014-12-04T08:52
at 2014-12-04T08:52
By Callum
at 2014-12-05T22:02
at 2014-12-05T22:02
By Dora
at 2014-12-06T09:50
at 2014-12-06T09:50
By Edwina
at 2014-12-06T15:39
at 2014-12-06T15:39
By Regina
at 2014-12-09T14:09
at 2014-12-09T14:09
By Oscar
at 2014-12-11T06:17
at 2014-12-11T06:17
By Odelette
at 2014-12-15T11:56
at 2014-12-15T11:56
Related Posts
103高考教育行政上榜心得
By Ivy
at 2014-09-21T18:28
at 2014-09-21T18:28
分享美國會計師考試心得
By Elma
at 2014-09-21T18:26
at 2014-09-21T18:26
行政法參考書
By Thomas
at 2014-09-21T18:26
at 2014-09-21T18:26
高普考都市計畫 高考增額 普考正取 心得
By Quanna
at 2014-09-21T18:21
at 2014-09-21T18:21
參考書的選擇
By Elma
at 2014-09-21T17:49
at 2014-09-21T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