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PO)106高考財稅行政上榜心得 - 考試
By Ida
at 2017-11-28T23:51
at 2017-11-28T23:51
Table of Contents
代PO,勿寄信
------------------------------------------------------------------
壹、前言
準備國考期間,常看國考版前輩的上榜心得定下心來專心備考。
今年有幸高考上榜,也來分享一下自己準備考試的方法,以供參考。
當了兩年的全職米蟲,感謝父母及男友的支持,讓我無後顧之憂。
貳、背景及讀書習慣
國立大學商學院畢業,對本科系並無興趣,所以選了錄取名額多的財稅
行政,也有考上之後會十分忙碌的覺悟。
專業科目雖然大學期間有約略修過,但僅學到皮毛,所以還是靠補函授
來提升分數。
大三時就買了函授來讀,不過因課業壓力,直到大四才把課程全部上完。
不太建議太早購買課程,畢竟時事及修法是財稅行政類科很重要的考點。
全職準備的前半年待在家裡念書,發現效率很差,後來調整成帶智障型手
機去圖書館念書,減少自己忍不住上網的時間。
(到圖書館才發現,很多人光是滑手機就浪費半天時間了,實在是準備考試的心腹大患XD)
從版上學到拿碼表來記錄自己的讀書時間,上廁所放空喝水等等一律不計
算,並在月曆上記錄下來,每天維持六小時以上的讀書時間。
前期每天讀兩科專業科目,熟讀後增加為每天三~四科,法律類及會計盡
量天天碰維持手感。
今年高考前三個月,陸續把除了會計跟租各的其他科目各整理一本筆記,
考前只看自己的筆記搭配題庫。
除了整理筆記,沒有額外練習申論題,所以申論部分的分數都不算太高。
自知沒有體力跟專注力考完普考又接著考高考,所以都只報高考。
一個禮拜至少慢跑兩天來排解壓力,準備國考通常是與世隔絕的,每周運
動算是我的精神糧食吧。
除了無法推掉的重要場合,很少跟一群朋友聚餐,還好朋友們都很體諒我,
也盡量配合我的時間,在我讀不下去的時候陪我出門散心。
參、成績
《105高考》 《106高考》 《106稅特台北》
申 測 合 申 測 合 申 測 合
國文 39 14 53 國文 43 18 61 國文 40 16 56
民法 19 36 55 民法 21 40 61 民法 34 40 74
法學 - - 76 法學 - - 76 法學 - - 76
租各 26 32 58 租各 18 36 54 租各 28 40 68
財政 26 30 56 財政 25 44 69 財政 31 38 69
經濟 19 46 65 經濟 29 50 79
會計 11 18 29 會計 23 36 59 會計 18 28 46
稅法 24 36 60 稅法 38 40 78 稅法 26 34 60
總成績 55.96 總成績 67.03(錄取) 總成績 63.92(未錄取)
錄取標準 61.07 錄取標準 60.33 錄取標準 64.26
肆、各科準備過程
一、國文
選擇作文沒有特別準備,吃高中老本,公文在大學時有修過寫過,
考前兩周開始搭配函授課本練習找回手感。
二、法學知識與英文
只有憲法拿考古題出來做,搭配函授講義。英文吃老本,法緒賭運氣。
三、民法
師資:高點周律師
搭配書目:上課講義、作對的選擇讓民法說話(大推)、
就是這本民法體系+解題書、民法(含概要)主題式申論題庫Q&A(微過時)
周律師上課很有條理,民法初學者上她的課會覺得民法很有趣,上課就
是講解法條,親屬繼承編有一些好用的口訣幫助記憶。
但缺點就是上課時不太會帶到選擇申論的答題方式,還是得自己找題庫作。
顏台大的【民法(含概要)主題式申論題庫Q&A】是看板上心得發現之前周律
師會推薦此書,不過我上課這年(103)就沒提到了。
讀完之後發現真的有點過時,對初學民法的來說不是很好閱讀,後來就當故
事看了,培養申論題的語感。
【就是這本民法體系+解題書】還滿淺顯易懂的,看完比較能理解申論題該
如何答題,對建立民法的架構也很有幫助。
最推薦的選擇題庫書是【作對的選擇讓民法說話】,雖然出版新書的時間離
高考沒幾個月,但真的很有用。
每題都有詳解,才會知道自己到底哪裡卡住,民法選擇些微不同的語意答案
可能就截然不同,這本書很適合訓練對題目的敏銳度。
四、租各
財政跟稅法的綜合體,沒有特別準備。
五、財政
師資:施敏
搭配書目:施敏老師的課本及題庫
老師的課本編得很好,上課就是上課本的內容和繪圖解釋,照著老師的節奏
穩扎穩打基本上能答得不錯。
去書局翻其他財政學題庫書都覺得不是很順眼XD,所以才繼續買老師的題庫,
申論部分的解答滿多直接從課本複製貼上的,
但選擇整理得很好,又有解釋,有每題詳解是我後來挑題庫書的重點。
六、經濟
師資:蔡經緯
搭配書目:蔡經緯老師的課本及申論+選擇題庫
老師上課內容滿艱澀的,沒有經濟底子的人上會很痛苦,我聽了兩次才能大概
抓到一些訣竅。
上課筆記非常重要,但我自己覺得有點雜亂,後來是自己參考課本及上課筆記
整理出屬於自己的筆記,才比較懂這一科的重點在哪。
課本編得很好,但很多小細節真的要上過老師的課,搭配筆記看才比較容易,
個人很喜歡課本的脈絡,上課時跳來跳去的我反而無法吸收。
題庫部分,我覺得老師的題庫,不論是申論還是選擇都好難啊,每次都寫到很
想哭,懷疑自己到底念進去了沒,
高考出題跟老師的題庫比根本是初階的XD,所以這兩年選擇都滿得心應手的。
七、會計
師資:陳世華、鄭泓
搭配書目:鄭泓老師的講義、中級會計學題庫完全制霸
陳世華老師的教法我無法吸收,去年收到成績單就決定再買鄭泓老師的單科函
授,成績進步的幅度很顯著。
聽完一節課就開始複習的學習方法,讓我在中會這方面熟練不少,雖然很痛苦,
但每天一定要碰中會提升熟練度。
不過我理解、計算都慢,到高考前只把九回講義的練習題跟範例和制霸作完兩
次,所以還不是很熟。
這次高考的成績已經很滿意了,稅特時又爆掉哈,所以這科參考價值不高。
八、稅法
師資:施敏
搭配書目:施敏老師的上課課本及題庫、
架構式稅務法規&測驗題庫(不推)、稅務法規申論題庫Q&A(不推)
上課方法跟財政學一樣,都是依老師課本上課,然後補充筆記。
看板上心得推薦買了X光補習班張老師的題庫,只能說非常不適合我。
架構式選擇題庫前面的綱表整理得很好,但選擇題一點解釋都沒有,稅法年年
更新,卻有很多題目都是舊的作法才能解出答案。
稅務法規申論題庫Q&A裡過時的題目也很多,計算方面也沒有解釋怎麼算的,直
接數字出來而已,讓我看了很頭痛。
讀完上面兩本覺得浪費生命之後,又重回施敏老師的懷抱哈。
可能因為也不是上X光的函授,所以他們的書都跟我磁場不合,越看怨氣越深,
果斷換書。
施敏老師的題庫在選擇部分會有解釋,如有修法導致歷屆考古題的答案與現在
不符也會修正。
申論部分會更新到出版書之前最近一次的考試,解題也會隨修法更動。
一開始沒買老師的題庫,就是懷疑申論跟選擇集在一本會不會題目量不足。
自己寫過之後才發現題目量多沒用,若不能正確解題也只會淪為背答案了。
伍、結論
今年高考能上榜,實屬僥倖,自認平時的準備還不夠充足,幸
虧今年考運不錯,讓我順利上岸。
準備考試時適時的舒壓,把課本多讀幾遍內化成自己的知識。
上完課後立即複習真的很重要,可以縮短之後複習的時間。
然後,上課不用上太多次,若有觀念不通再重上即可,把時間
拿來讀熟比較要緊。
如果要買題庫,去書局翻翻是很重要的,千萬不要像我一開始
一樣別人推薦什麼就買什麼,
花了金錢和時間去讀不適合自己的書十分不值得。
--
------------------------------------------------------------------
壹、前言
準備國考期間,常看國考版前輩的上榜心得定下心來專心備考。
今年有幸高考上榜,也來分享一下自己準備考試的方法,以供參考。
當了兩年的全職米蟲,感謝父母及男友的支持,讓我無後顧之憂。
貳、背景及讀書習慣
國立大學商學院畢業,對本科系並無興趣,所以選了錄取名額多的財稅
行政,也有考上之後會十分忙碌的覺悟。
專業科目雖然大學期間有約略修過,但僅學到皮毛,所以還是靠補函授
來提升分數。
大三時就買了函授來讀,不過因課業壓力,直到大四才把課程全部上完。
不太建議太早購買課程,畢竟時事及修法是財稅行政類科很重要的考點。
全職準備的前半年待在家裡念書,發現效率很差,後來調整成帶智障型手
機去圖書館念書,減少自己忍不住上網的時間。
(到圖書館才發現,很多人光是滑手機就浪費半天時間了,實在是準備考試的心腹大患XD)
從版上學到拿碼表來記錄自己的讀書時間,上廁所放空喝水等等一律不計
算,並在月曆上記錄下來,每天維持六小時以上的讀書時間。
前期每天讀兩科專業科目,熟讀後增加為每天三~四科,法律類及會計盡
量天天碰維持手感。
今年高考前三個月,陸續把除了會計跟租各的其他科目各整理一本筆記,
考前只看自己的筆記搭配題庫。
除了整理筆記,沒有額外練習申論題,所以申論部分的分數都不算太高。
自知沒有體力跟專注力考完普考又接著考高考,所以都只報高考。
一個禮拜至少慢跑兩天來排解壓力,準備國考通常是與世隔絕的,每周運
動算是我的精神糧食吧。
除了無法推掉的重要場合,很少跟一群朋友聚餐,還好朋友們都很體諒我,
也盡量配合我的時間,在我讀不下去的時候陪我出門散心。
參、成績
《105高考》 《106高考》 《106稅特台北》
申 測 合 申 測 合 申 測 合
國文 39 14 53 國文 43 18 61 國文 40 16 56
民法 19 36 55 民法 21 40 61 民法 34 40 74
法學 - - 76 法學 - - 76 法學 - - 76
租各 26 32 58 租各 18 36 54 租各 28 40 68
財政 26 30 56 財政 25 44 69 財政 31 38 69
經濟 19 46 65 經濟 29 50 79
會計 11 18 29 會計 23 36 59 會計 18 28 46
稅法 24 36 60 稅法 38 40 78 稅法 26 34 60
總成績 55.96 總成績 67.03(錄取) 總成績 63.92(未錄取)
錄取標準 61.07 錄取標準 60.33 錄取標準 64.26
肆、各科準備過程
一、國文
選擇作文沒有特別準備,吃高中老本,公文在大學時有修過寫過,
考前兩周開始搭配函授課本練習找回手感。
二、法學知識與英文
只有憲法拿考古題出來做,搭配函授講義。英文吃老本,法緒賭運氣。
三、民法
師資:高點周律師
搭配書目:上課講義、作對的選擇讓民法說話(大推)、
就是這本民法體系+解題書、民法(含概要)主題式申論題庫Q&A(微過時)
周律師上課很有條理,民法初學者上她的課會覺得民法很有趣,上課就
是講解法條,親屬繼承編有一些好用的口訣幫助記憶。
但缺點就是上課時不太會帶到選擇申論的答題方式,還是得自己找題庫作。
顏台大的【民法(含概要)主題式申論題庫Q&A】是看板上心得發現之前周律
師會推薦此書,不過我上課這年(103)就沒提到了。
讀完之後發現真的有點過時,對初學民法的來說不是很好閱讀,後來就當故
事看了,培養申論題的語感。
【就是這本民法體系+解題書】還滿淺顯易懂的,看完比較能理解申論題該
如何答題,對建立民法的架構也很有幫助。
最推薦的選擇題庫書是【作對的選擇讓民法說話】,雖然出版新書的時間離
高考沒幾個月,但真的很有用。
每題都有詳解,才會知道自己到底哪裡卡住,民法選擇些微不同的語意答案
可能就截然不同,這本書很適合訓練對題目的敏銳度。
四、租各
財政跟稅法的綜合體,沒有特別準備。
五、財政
師資:施敏
搭配書目:施敏老師的課本及題庫
老師的課本編得很好,上課就是上課本的內容和繪圖解釋,照著老師的節奏
穩扎穩打基本上能答得不錯。
去書局翻其他財政學題庫書都覺得不是很順眼XD,所以才繼續買老師的題庫,
申論部分的解答滿多直接從課本複製貼上的,
但選擇整理得很好,又有解釋,有每題詳解是我後來挑題庫書的重點。
六、經濟
師資:蔡經緯
搭配書目:蔡經緯老師的課本及申論+選擇題庫
老師上課內容滿艱澀的,沒有經濟底子的人上會很痛苦,我聽了兩次才能大概
抓到一些訣竅。
上課筆記非常重要,但我自己覺得有點雜亂,後來是自己參考課本及上課筆記
整理出屬於自己的筆記,才比較懂這一科的重點在哪。
課本編得很好,但很多小細節真的要上過老師的課,搭配筆記看才比較容易,
個人很喜歡課本的脈絡,上課時跳來跳去的我反而無法吸收。
題庫部分,我覺得老師的題庫,不論是申論還是選擇都好難啊,每次都寫到很
想哭,懷疑自己到底念進去了沒,
高考出題跟老師的題庫比根本是初階的XD,所以這兩年選擇都滿得心應手的。
七、會計
師資:陳世華、鄭泓
搭配書目:鄭泓老師的講義、中級會計學題庫完全制霸
陳世華老師的教法我無法吸收,去年收到成績單就決定再買鄭泓老師的單科函
授,成績進步的幅度很顯著。
聽完一節課就開始複習的學習方法,讓我在中會這方面熟練不少,雖然很痛苦,
但每天一定要碰中會提升熟練度。
不過我理解、計算都慢,到高考前只把九回講義的練習題跟範例和制霸作完兩
次,所以還不是很熟。
這次高考的成績已經很滿意了,稅特時又爆掉哈,所以這科參考價值不高。
八、稅法
師資:施敏
搭配書目:施敏老師的上課課本及題庫、
架構式稅務法規&測驗題庫(不推)、稅務法規申論題庫Q&A(不推)
上課方法跟財政學一樣,都是依老師課本上課,然後補充筆記。
看板上心得推薦買了X光補習班張老師的題庫,只能說非常不適合我。
架構式選擇題庫前面的綱表整理得很好,但選擇題一點解釋都沒有,稅法年年
更新,卻有很多題目都是舊的作法才能解出答案。
稅務法規申論題庫Q&A裡過時的題目也很多,計算方面也沒有解釋怎麼算的,直
接數字出來而已,讓我看了很頭痛。
讀完上面兩本覺得浪費生命之後,又重回施敏老師的懷抱哈。
可能因為也不是上X光的函授,所以他們的書都跟我磁場不合,越看怨氣越深,
果斷換書。
施敏老師的題庫在選擇部分會有解釋,如有修法導致歷屆考古題的答案與現在
不符也會修正。
申論部分會更新到出版書之前最近一次的考試,解題也會隨修法更動。
一開始沒買老師的題庫,就是懷疑申論跟選擇集在一本會不會題目量不足。
自己寫過之後才發現題目量多沒用,若不能正確解題也只會淪為背答案了。
伍、結論
今年高考能上榜,實屬僥倖,自認平時的準備還不夠充足,幸
虧今年考運不錯,讓我順利上岸。
準備考試時適時的舒壓,把課本多讀幾遍內化成自己的知識。
上完課後立即複習真的很重要,可以縮短之後複習的時間。
然後,上課不用上太多次,若有觀念不通再重上即可,把時間
拿來讀熟比較要緊。
如果要買題庫,去書局翻翻是很重要的,千萬不要像我一開始
一樣別人推薦什麼就買什麼,
花了金錢和時間去讀不適合自己的書十分不值得。
--
All Comments
By Cara
at 2017-11-30T15:06
at 2017-11-30T15:06
By Irma
at 2017-12-03T08:39
at 2017-12-03T08:39
By Rachel
at 2017-12-05T06:03
at 2017-12-05T06:03
By Kama
at 2017-12-06T18:58
at 2017-12-06T18:58
By William
at 2017-12-09T19:30
at 2017-12-09T19:30
By Victoria
at 2017-12-13T18:20
at 2017-12-13T18:20
By Quintina
at 2017-12-18T01:52
at 2017-12-18T01:52
By Regina
at 2017-12-22T10:59
at 2017-12-22T10:59
By Liam
at 2017-12-25T17:12
at 2017-12-25T17:12
By Zanna
at 2017-12-29T03:23
at 2017-12-29T03:23
Related Posts
沈浩 生物全套
By Leila
at 2017-11-28T23:31
at 2017-11-28T23:31
民法-收養私生子 可否!?
By Doris
at 2017-11-28T22:43
at 2017-11-28T22:43
民法師資詢問
By Noah
at 2017-11-28T17:05
at 2017-11-28T17:05
監所考試科目
By Lily
at 2017-11-28T14:42
at 2017-11-28T14:42
民法
By Erin
at 2017-11-28T12:47
at 2017-11-28T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