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滿意自己現在的工作嗎? - 職場
By Quanna
at 2016-10-01T12:49
at 2016-10-01T12:49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nawy798546 (台灣阿子眉)》之銘言:
: 想問這個問題的原因是
: 想當初年輕時剛要出社會的時候
: 總是懷著決心跟鬥志
: 但覺得幾年的時間就被環境消磨殆盡
: 感覺每天上班只會了生存
: 而沒有一絲快樂的感覺
: 也無法在工作上找到快樂跟成就感
出社會工作了幾年 也跟不同年齡的工作者有聊過
也漸漸發現一些不同世代的差異
似乎有某些原因讓現在年輕世代更容易產生理想和現實落差太大的失落感
(有些主觀判斷 不一定完全正確 我自己也是七年級生)
這邊就列出一些我認為年輕世代初入職場遭容易感到失落的因素
(只是就普遍性來說 而不是每個人都如此)
1.心中需求層級偏高
馬斯洛的需求理論 人對於各種需求有不同的層級
最低是基本的生理需求 再來是安全 然後是社交(歸屬感) 受尊重 最高是自我實現
在我的祖父母輩那一代 很多十多歲的年輕人心中求的只有滿足基本的生理需求
(因為戰爭 那時亞洲科技也還相對落後 生產效率低.... 能有東西吃就不錯了)
到了父母的世代 他們年輕時生活稍微好一點點
但基本上很多人心中追求的 大概還是在生理需求和安全上
(要養家 照顧家人 所以很多這輩的人會認為工作穩定能養家最重要)
是後來經歷快速發展階段 部分的人內心需求層級才隨著提高
但在現在的年輕世代 多數人從小在基礎生理需求上大多已經滿足
雖然整體社會福利看似沒有歐洲那麼高
但這十多年台灣社會在治安 醫療上提供的保護確實很高
另外加上觀念的轉變和媒體不斷的鼓催年輕人要有夢想
所以現代的年輕人往往出社會追求的層級跳至尊重層級甚至是想追求自我實現
(很多人花了很多時間在探索自我 但因此越來越困惑的人也不少)
但目標越高 和現實狀況的差距也容易越大
差距越大往往也就越失落
2. 出社會慢
祖父母輩出社會的平均年齡很低
甚至在那年代沒有所謂"出社會"這個詞
從小大多數人都要分擔家務家計 也不少人從小就參與社會上的一些活動
(那個時代 很多人也沒辦法一直在學校讀書)
也因此很早就認識到社會的現實狀況 (也早婚 早生 很早就擔負家庭責任)
或許也因此不少人從小就只能認命去做眼前能做的事 少人有空去想遙遠未來的事
到了父母輩 能讀到專科大學的人變多不少
但對多數家庭來說 很多人還是得半工半讀才能負擔學費
也不少人是工作一陣子才又去夜間補校進修
還有一些人是國中畢業就拜師為徒
所以那個世代不少人在20歲左右就有累積一些社會經驗
讀研究所 延畢 遊學的人相對現在少很多
那個年代男生還得當2~3年兵 在軍中接受普遍慘烈的煎熬....
現代年輕人出社會時間越來越晚 (我第一份正職工作是在26歲)
而且不少人主要生活圈侷限在校園和少數打工環境
但這些環境中比較熟識的人 往往同質性和年齡層都很接近
或許也因此對於實際的社會現況往往真的要等出社會才會有深刻的體驗
簡單來說 以前的人必須面對社會現實的時間相對的早
而現代年輕人有比較多時間在描繪自己的夢想 (但很多人只花時間描繪 沒真的實踐..)
3.習慣的回饋時間變短
以前讀心理學的時候 有上到回饋相關的理論 (獎懲機制)
人類因為有較長的長期記憶 較好的自我克制能力 規劃思考能力
所以能接受相對其他動物更長的報酬回饋時間
換句話說就是人類能為了某個目標
在短期內沒有正向報酬的情況下仍持續努力試圖達到目標
(不過每個人對此忍受的程度差異還是很大)
有不少研究指出 預測個人未來達成目標的機率 自制力會是很重要預測的指標
(不少到達個人自我實現的目標往往要花更多的努力 而中間的挑戰也更高)
也因此耐心 恆心 毅力 這些條件對於追求夢想是否成功會有很大的影響力
但是現代社會環境中的一些因素 讓大家更不容易有耐心....
以前科技不發達 很多事情無法有立即的回饋與反應 那年代只能慢慢等
(與人溝通難以即時通訊 訊息資料的取得得靠翻閱大量紙本 交通效率低...)
但現在科技發達 很多事情已經進步到
我們的行為發生後能夠在短期甚至在意識當下就有所反應
也就是現代社會大家對於習慣回饋出現的時間比以前更短了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大家也越容易沒有耐心
而且面對回饋遲遲不出現時 更容易心煩意亂 焦躁
也因此如果有些目標需要長時間默默付出 但過程中得到的回報有限
在現在社會很多人是沒有耐心把這過程走完的.......
(下一個世代這情況會更明顯 因為更習慣按幾個鍵想要的資訊 東西沒多久就會出現)
所以很多人無法待在同一類型的工作超過3年
因為待了2~3年好像都沒有足夠的回饋 而產生一種與目標越來越遠的不安感
只好選擇換領域再出發 但不少人最後還是沒找到理想目標的路 而陷入迷航情況
這種焦慮也只會使個人對現在的工作更加不滿
-------
總結上面三點
現在年輕人因為較晚出社會 所以對社會現實的認知比較弱
現代教育對年輕人灌輸要實現自我的高階層目標 卻也容易增加目標和現實的差距
而對於邁向目標的過程中缺乏正向回饋 對現代年輕人往往造成更大的打擊
這些因素讓年輕人普遍對於剛出社會的工作有很高比例的不滿
當然勞動條件的惡化也是重要主因之一 違反勞基法的公司似乎越來越多.....
而且好缺通常給能力優秀 背景強大 消息靈通的人先占走了
缺乏這些條件剛畢業的新鮮人大多只能接受不太好甚至爛到暴的缺
而許多人的夢也就在剛出社會沒幾年就徹底粉碎.....
(這部分很多是我個人觀察的心得 不一定就是如此 歡迎大家討論)
: 大家滿意自己現階段的工作嗎?
: 無論是薪水/同事/環境/工時/成就都綜合起來
: 真的樂於工作的人多嗎?
從出社會第一份正職(很不滿意) 換到第二份(滿意度普通)
經歷三年總算換到一份能開心工作的職缺了
(待遇更好 工作量變少 有加班費 通勤時間變少 同事變多又很好相處
老板願意授權 公司主管普遍願意扛責任 同事工作能力都很強
公司規模更大 知名度更高 海外市場拓展中 工時更彈性 保障優於勞基法不少
上班管制事項變少 發揮空間變大 還有額外教育資源 能挑戰的東西不少
能獲得成就感 公司辦公室舒適 窗外敦化南路樹蔭很漂亮 )
如果沒意外 打算這間公司待個7年以上
但回頭看看 當初的同學 學長姐 學弟妹還堅持在國內走設計路的以所剩無幾....
(還不到五年.. 這幾天聚餐 聽說過去幾位有理念有才華的學弟妹也退出台灣設計市場了)
有時想想為什麼自己能撐到今天 或許有一部分原因是我自己的夢想一開始沒那麼高
所以有些情況別人無法忍受 但我卻覺得還能接受 (不單指待遇 還有工作上的狀況)
另外我也比較知道自己想要發展的目標 自己也在學生階段就有多些準備
再加上運氣眷顧 所以才取得這樣的工作機會吧?
(如果只追求待遇 當初的指考選擇清交資工要比現在好三倍不難
不過因為喜好還是選了園藝~ 當年還很多人說我腦袋壞掉了....)
--
: 想問這個問題的原因是
: 想當初年輕時剛要出社會的時候
: 總是懷著決心跟鬥志
: 但覺得幾年的時間就被環境消磨殆盡
: 感覺每天上班只會了生存
: 而沒有一絲快樂的感覺
: 也無法在工作上找到快樂跟成就感
出社會工作了幾年 也跟不同年齡的工作者有聊過
也漸漸發現一些不同世代的差異
似乎有某些原因讓現在年輕世代更容易產生理想和現實落差太大的失落感
(有些主觀判斷 不一定完全正確 我自己也是七年級生)
這邊就列出一些我認為年輕世代初入職場遭容易感到失落的因素
(只是就普遍性來說 而不是每個人都如此)
1.心中需求層級偏高
馬斯洛的需求理論 人對於各種需求有不同的層級
最低是基本的生理需求 再來是安全 然後是社交(歸屬感) 受尊重 最高是自我實現
在我的祖父母輩那一代 很多十多歲的年輕人心中求的只有滿足基本的生理需求
(因為戰爭 那時亞洲科技也還相對落後 生產效率低.... 能有東西吃就不錯了)
到了父母的世代 他們年輕時生活稍微好一點點
但基本上很多人心中追求的 大概還是在生理需求和安全上
(要養家 照顧家人 所以很多這輩的人會認為工作穩定能養家最重要)
是後來經歷快速發展階段 部分的人內心需求層級才隨著提高
但在現在的年輕世代 多數人從小在基礎生理需求上大多已經滿足
雖然整體社會福利看似沒有歐洲那麼高
但這十多年台灣社會在治安 醫療上提供的保護確實很高
另外加上觀念的轉變和媒體不斷的鼓催年輕人要有夢想
所以現代的年輕人往往出社會追求的層級跳至尊重層級甚至是想追求自我實現
(很多人花了很多時間在探索自我 但因此越來越困惑的人也不少)
但目標越高 和現實狀況的差距也容易越大
差距越大往往也就越失落
2. 出社會慢
祖父母輩出社會的平均年齡很低
甚至在那年代沒有所謂"出社會"這個詞
從小大多數人都要分擔家務家計 也不少人從小就參與社會上的一些活動
(那個時代 很多人也沒辦法一直在學校讀書)
也因此很早就認識到社會的現實狀況 (也早婚 早生 很早就擔負家庭責任)
或許也因此不少人從小就只能認命去做眼前能做的事 少人有空去想遙遠未來的事
到了父母輩 能讀到專科大學的人變多不少
但對多數家庭來說 很多人還是得半工半讀才能負擔學費
也不少人是工作一陣子才又去夜間補校進修
還有一些人是國中畢業就拜師為徒
所以那個世代不少人在20歲左右就有累積一些社會經驗
讀研究所 延畢 遊學的人相對現在少很多
那個年代男生還得當2~3年兵 在軍中接受普遍慘烈的煎熬....
現代年輕人出社會時間越來越晚 (我第一份正職工作是在26歲)
而且不少人主要生活圈侷限在校園和少數打工環境
但這些環境中比較熟識的人 往往同質性和年齡層都很接近
或許也因此對於實際的社會現況往往真的要等出社會才會有深刻的體驗
簡單來說 以前的人必須面對社會現實的時間相對的早
而現代年輕人有比較多時間在描繪自己的夢想 (但很多人只花時間描繪 沒真的實踐..)
3.習慣的回饋時間變短
以前讀心理學的時候 有上到回饋相關的理論 (獎懲機制)
人類因為有較長的長期記憶 較好的自我克制能力 規劃思考能力
所以能接受相對其他動物更長的報酬回饋時間
換句話說就是人類能為了某個目標
在短期內沒有正向報酬的情況下仍持續努力試圖達到目標
(不過每個人對此忍受的程度差異還是很大)
有不少研究指出 預測個人未來達成目標的機率 自制力會是很重要預測的指標
(不少到達個人自我實現的目標往往要花更多的努力 而中間的挑戰也更高)
也因此耐心 恆心 毅力 這些條件對於追求夢想是否成功會有很大的影響力
但是現代社會環境中的一些因素 讓大家更不容易有耐心....
以前科技不發達 很多事情無法有立即的回饋與反應 那年代只能慢慢等
(與人溝通難以即時通訊 訊息資料的取得得靠翻閱大量紙本 交通效率低...)
但現在科技發達 很多事情已經進步到
我們的行為發生後能夠在短期甚至在意識當下就有所反應
也就是現代社會大家對於習慣回饋出現的時間比以前更短了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大家也越容易沒有耐心
而且面對回饋遲遲不出現時 更容易心煩意亂 焦躁
也因此如果有些目標需要長時間默默付出 但過程中得到的回報有限
在現在社會很多人是沒有耐心把這過程走完的.......
(下一個世代這情況會更明顯 因為更習慣按幾個鍵想要的資訊 東西沒多久就會出現)
所以很多人無法待在同一類型的工作超過3年
因為待了2~3年好像都沒有足夠的回饋 而產生一種與目標越來越遠的不安感
只好選擇換領域再出發 但不少人最後還是沒找到理想目標的路 而陷入迷航情況
這種焦慮也只會使個人對現在的工作更加不滿
-------
總結上面三點
現在年輕人因為較晚出社會 所以對社會現實的認知比較弱
現代教育對年輕人灌輸要實現自我的高階層目標 卻也容易增加目標和現實的差距
而對於邁向目標的過程中缺乏正向回饋 對現代年輕人往往造成更大的打擊
這些因素讓年輕人普遍對於剛出社會的工作有很高比例的不滿
當然勞動條件的惡化也是重要主因之一 違反勞基法的公司似乎越來越多.....
而且好缺通常給能力優秀 背景強大 消息靈通的人先占走了
缺乏這些條件剛畢業的新鮮人大多只能接受不太好甚至爛到暴的缺
而許多人的夢也就在剛出社會沒幾年就徹底粉碎.....
(這部分很多是我個人觀察的心得 不一定就是如此 歡迎大家討論)
: 大家滿意自己現階段的工作嗎?
: 無論是薪水/同事/環境/工時/成就都綜合起來
: 真的樂於工作的人多嗎?
從出社會第一份正職(很不滿意) 換到第二份(滿意度普通)
經歷三年總算換到一份能開心工作的職缺了
(待遇更好 工作量變少 有加班費 通勤時間變少 同事變多又很好相處
老板願意授權 公司主管普遍願意扛責任 同事工作能力都很強
公司規模更大 知名度更高 海外市場拓展中 工時更彈性 保障優於勞基法不少
上班管制事項變少 發揮空間變大 還有額外教育資源 能挑戰的東西不少
能獲得成就感 公司辦公室舒適 窗外敦化南路樹蔭很漂亮 )
如果沒意外 打算這間公司待個7年以上
但回頭看看 當初的同學 學長姐 學弟妹還堅持在國內走設計路的以所剩無幾....
(還不到五年.. 這幾天聚餐 聽說過去幾位有理念有才華的學弟妹也退出台灣設計市場了)
有時想想為什麼自己能撐到今天 或許有一部分原因是我自己的夢想一開始沒那麼高
所以有些情況別人無法忍受 但我卻覺得還能接受 (不單指待遇 還有工作上的狀況)
另外我也比較知道自己想要發展的目標 自己也在學生階段就有多些準備
再加上運氣眷顧 所以才取得這樣的工作機會吧?
(如果只追求待遇 當初的指考選擇清交資工要比現在好三倍不難
不過因為喜好還是選了園藝~ 當年還很多人說我腦袋壞掉了....)
--
All Comments
By Susan
at 2016-10-02T15:06
at 2016-10-02T15:06
By Damian
at 2016-10-07T07:39
at 2016-10-07T07:39
By Michael
at 2016-10-08T14:25
at 2016-10-08T14:25
By Bennie
at 2016-10-09T16:45
at 2016-10-09T16:45
By Ina
at 2016-10-12T06:21
at 2016-10-12T06:21
By Kama
at 2016-10-16T16:24
at 2016-10-16T16:24
By Agatha
at 2016-10-20T19:43
at 2016-10-20T19:43
By Selena
at 2016-10-23T21:04
at 2016-10-23T21:04
By William
at 2016-10-28T15:34
at 2016-10-28T15:34
By Cara
at 2016-11-02T02:22
at 2016-11-02T02:22
By Emma
at 2016-11-05T23:03
at 2016-11-05T23:03
By Elma
at 2016-11-10T16:50
at 2016-11-10T16:50
By Elma
at 2016-11-11T00:13
at 2016-11-11T00:13
By John
at 2016-11-13T17:57
at 2016-11-13T17:57
By Bethany
at 2016-11-15T04:13
at 2016-11-15T04:13
By Charlotte
at 2016-11-16T22:52
at 2016-11-16T22:52
By Margaret
at 2016-11-18T00:46
at 2016-11-18T00:46
By Jacky
at 2016-11-20T15:18
at 2016-11-20T15:18
By Yuri
at 2016-11-24T04:35
at 2016-11-24T04:35
By Isla
at 2016-11-25T20:08
at 2016-11-25T20:08
By David
at 2016-11-26T06:25
at 2016-11-26T06:25
By Tracy
at 2016-11-30T23:15
at 2016-11-30T23:15
By Kyle
at 2016-12-05T22:54
at 2016-12-05T22:54
By Megan
at 2016-12-10T12:28
at 2016-12-10T12:28
By Sarah
at 2016-12-14T22:49
at 2016-12-14T22:49
By Connor
at 2016-12-17T20:51
at 2016-12-17T20:51
By Caitlin
at 2016-12-19T20:06
at 2016-12-19T20:06
By Erin
at 2016-12-23T21:13
at 2016-12-23T21:13
By William
at 2016-12-24T04:24
at 2016-12-24T04:24
By Madame
at 2016-12-25T15:44
at 2016-12-25T15:44
By Caroline
at 2016-12-30T08:32
at 2016-12-30T08:32
By Iris
at 2017-01-01T08:05
at 2017-01-01T08:05
By Heather
at 2017-01-04T17:56
at 2017-01-04T17:56
By Frederic
at 2017-01-05T18:08
at 2017-01-05T18:08
By Leila
at 2017-01-08T19:34
at 2017-01-08T19:34
By Jack
at 2017-01-12T12:26
at 2017-01-12T12:26
By Leila
at 2017-01-16T06:19
at 2017-01-16T06:19
By Ingrid
at 2017-01-16T10:32
at 2017-01-16T10:32
By Steve
at 2017-01-21T00:33
at 2017-01-21T00:33
By Quanna
at 2017-01-23T09:26
at 2017-01-23T09:26
Related Posts
法務offer選擇
By Dorothy
at 2016-10-01T11:36
at 2016-10-01T11:36
大家滿意自己現在的工作嗎?
By Oliver
at 2016-10-01T09:13
at 2016-10-01T09:13
是否要通勤?
By Xanthe
at 2016-09-30T23:44
at 2016-09-30T23:44
薪資抽成是否資方說改就改?
By Damian
at 2016-09-30T22:56
at 2016-09-30T22:56
因為兼職所以有兩份勞保,公司會發現嗎
By Joseph
at 2016-09-30T20:55
at 2016-09-30T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