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保險業的心得 - 職場
By Hardy
at 2018-09-05T15:33
at 2018-09-05T15:33
Table of Contents
我認為你保險觀念要改一下
1.買保險本來就不會賺錢,頂多存錢
而且前提是你都安安穩穩的活到80-90歲
要賺錢就是 你早點死。越早死 賺越多
2.保險是讓你救急的
一旦重大意外 拖累的是家人
舉凡房貸 醫療費用 生活開銷 都是問題
有能力的前提下。應該先買保險 再去投資
才是負責任的行為。別讓意外 禍及妻小
最後希望大家買保險都賠錢。別賺錢
懂嗎?
※ 引述《demarcate (contrive)》之銘言:
: 看到這討論串 我提供另一個保險內勤視角好了
: 自己待過兩間國內的壽險內勤
: 待過的部門有商品、團險、投資、企劃,
: 也曾到業務單位輪調過
: 其他部門跟同業也有非常要好的朋友
: 三不五時會聚在一起聊聊近況
: 有一些長期觀察下來的想法,一定會有些人不認同就是
: 1.別買儲蓄險
: 儲蓄險最後你拿回的錢 事實上沒比定存多,這個大家上網做功課就知道
: 也別想說賺到額外的醫療險或傷害險
: 那都是保額低到可以忽略的贈品
: 你會因為一台機車的後照鏡很漂亮,就毫不猶豫地買這台機車嗎?
: 尤其是年輕人,我都會建議儲蓄拿去理財
: 那怕是丟ETF也好,保險放最後買
: 2.險種要分先後順序
: 像防癌險我就會覺得40歲後再保就好
: 當然你會說年輕時也有可能會得癌症阿!
: 嗯... 但癌症發現期的年齡通常不會是年輕
: (當然可以拿幾個特殊案例來跟我辯拉... 但這是機率問題)
: 又或者你知道家族有哪些病因,該病因發生率大概在幾歲
: 推估一下自己幾歲保可以達到最高效益
: 這算是有點逆選擇的作弊概念
: 3.別買終身險
: 考慮通膨 如果家中有十、二十年前的保單,你現在拿出來看
: 大概都會覺得很可笑...
: 繳的錢居然才那一點點保額
: 況且台灣過去幾年的通膨已經算是還好了,目前通膨成長率可是越來越高喔
: 你現在買了二十年期的終身壽險,20年後的醫療費用絕對大於當下
: 就算超過實支實付的額度我也不意外
: 不過我想還是一堆人會被業務用幾句話說服:
: 超過75歲,公司就不承保,所以還是早點保終身險比較好,算起來划算。
: 但真的划算嗎?
: 4.CP值最高的團險
: 團險這塊一直是各壽險公司想放手的一塊
: 獲利低又沒成長性,又容易被逆選擇理賠
: 但礙於少了團險,公司產品就少了一大塊拼圖 只好死命撐著
: 如果你公司有買團險,我建議員工自繳方案都可以買
: 幾乎都很划算
: (如果連自繳件都看不懂,有時間內內信我可以幫忙看)
: 甚至有些方案你覺得很有興趣,也能上網找幾個人一起跟窗口議價
: 因為團險的基本原理是大數法則分散風險,保費自然就會低
: 5.投資型商品也別碰
: 我剛出社會第一年投資報酬率只有少少5%
: 那時候就傻傻買了一個號稱每年7%報酬率的還本外幣投資型商品
: 扣掉手續費和匯差後,完全被套...
: 也別想說目前有哪個幣值匯率很能入場
: 過了幾年,我才意識到為何以前在美國研討會
: 一個政治經濟學教授跟我說:
: 連我和一堆投資公司都無法預測匯率了,更何況是你。
: 6.旅平險是必要的
: 出國旅遊建議還是要買旅平險
: 其實旅平險的理賠率一直很好,各壽險公司在這塊都很賺
: 那既然出事發生率低,幹嘛還要建議你買?
: 因為在於你在國外出事,往往難找到第一線醫療協助
: 光要找駐外代表處跟國外醫療就會把你和家人搞到神經虛弱
: (台灣當前的國際地位,你也知道駐外代表處能力有限...)
: 壽險公司在國外急難救助這塊CP值挺高的我覺得
: 反正旅平險也沒多貴,該讓人家賺的 還是讓利一下
: 7.別問業務員哪個方案最推薦
: 業務員多數會推薦你他最賺錢的商品,而非最適合你的商品
: 因為工作長期要做統計資料(因為是公司data,就無法透漏數字)
: 手上有很多險別、疾病理賠的年齡資料
: 賣最好的商品,往往是佣金比最高的商品
: 理賠率差的商品,公司自然會選擇更改內容或直接下架
: 所以我會建議把業務員跟保經都約出來聊,請他們對各商品說明
: 他們絕對很樂意被你約出來
: 最後自己做個比較,然後... 自己網路投保(被毆)
: 千萬別妄想有請業務代辦 往後售後服務好跟退佣這種東西,
: 需要理賠時 你自己當窗口對理賠人員還比較能爭取權益
: 自己進行理賠申請其實挺簡單的,文件準備齊全就ok
: 基本上核保人員也不會太刁難,沒理賠到通常是自己問題
: 畢竟理賠規則都寫好了,當初投保沒看清楚條約能怪誰= =
: 要知道,保險公司絕對不會做虧錢生意。
: 建議同樣的錢拿來投資,長期下來 複利效果絕對大很多
: 這也就是壽險業的投資證券部門為何留不住人才
: 一個月多給一萬,然後不能買賣股票
: 虧大了...
: 真正的高手要嘛待一陣子就跳槽到外銀,普通一點就像我在其他部門自己來
: 因為在壽險內勤真的挺穩定,也不需要花到太多腦力精力在工作上
: 至少我待過的兩間公司是這樣
: 下班優閒看財報跟跑交易系統,上班躲到廁所下單XD
: 雖然上班時間有時候被綁的比較死
: 但自己也蠻慶幸有機會到壽險業,除了能隨時更新保險商品資訊
: 也免於受到不正確的保險資訊干擾
: 也算有很多自己的時間可以自我進修(理財、語言、文學等)
: 但即使在總公司內勤,保險這產業在台灣給人的觀感真的不好
: 像我弟到現在還是無法理解為何我不用賣保險= =a
: 大概是這樣,大概講一些原則性的概念
: 老實說,我自己也有買保險
: 就團險和員工自繳件而已,預計五年和十年後 我會再多買兩個險種
: 這樣自己搭配起來,我每年花不到一萬 就買到市值四~五萬多的同保額商品
: 保險是用來做人生理財的風險控管 不是買心安的
: 其他的錢留著多做功課投資吧
: 至少我問過周遭每年年化報酬率超過30%的人
: 有買保險,但都是買基本型低保費而已
: 大概是這樣,有機會可來信討論
--
1.買保險本來就不會賺錢,頂多存錢
而且前提是你都安安穩穩的活到80-90歲
要賺錢就是 你早點死。越早死 賺越多
2.保險是讓你救急的
一旦重大意外 拖累的是家人
舉凡房貸 醫療費用 生活開銷 都是問題
有能力的前提下。應該先買保險 再去投資
才是負責任的行為。別讓意外 禍及妻小
最後希望大家買保險都賠錢。別賺錢
懂嗎?
※ 引述《demarcate (contrive)》之銘言:
: 看到這討論串 我提供另一個保險內勤視角好了
: 自己待過兩間國內的壽險內勤
: 待過的部門有商品、團險、投資、企劃,
: 也曾到業務單位輪調過
: 其他部門跟同業也有非常要好的朋友
: 三不五時會聚在一起聊聊近況
: 有一些長期觀察下來的想法,一定會有些人不認同就是
: 1.別買儲蓄險
: 儲蓄險最後你拿回的錢 事實上沒比定存多,這個大家上網做功課就知道
: 也別想說賺到額外的醫療險或傷害險
: 那都是保額低到可以忽略的贈品
: 你會因為一台機車的後照鏡很漂亮,就毫不猶豫地買這台機車嗎?
: 尤其是年輕人,我都會建議儲蓄拿去理財
: 那怕是丟ETF也好,保險放最後買
: 2.險種要分先後順序
: 像防癌險我就會覺得40歲後再保就好
: 當然你會說年輕時也有可能會得癌症阿!
: 嗯... 但癌症發現期的年齡通常不會是年輕
: (當然可以拿幾個特殊案例來跟我辯拉... 但這是機率問題)
: 又或者你知道家族有哪些病因,該病因發生率大概在幾歲
: 推估一下自己幾歲保可以達到最高效益
: 這算是有點逆選擇的作弊概念
: 3.別買終身險
: 考慮通膨 如果家中有十、二十年前的保單,你現在拿出來看
: 大概都會覺得很可笑...
: 繳的錢居然才那一點點保額
: 況且台灣過去幾年的通膨已經算是還好了,目前通膨成長率可是越來越高喔
: 你現在買了二十年期的終身壽險,20年後的醫療費用絕對大於當下
: 就算超過實支實付的額度我也不意外
: 不過我想還是一堆人會被業務用幾句話說服:
: 超過75歲,公司就不承保,所以還是早點保終身險比較好,算起來划算。
: 但真的划算嗎?
: 4.CP值最高的團險
: 團險這塊一直是各壽險公司想放手的一塊
: 獲利低又沒成長性,又容易被逆選擇理賠
: 但礙於少了團險,公司產品就少了一大塊拼圖 只好死命撐著
: 如果你公司有買團險,我建議員工自繳方案都可以買
: 幾乎都很划算
: (如果連自繳件都看不懂,有時間內內信我可以幫忙看)
: 甚至有些方案你覺得很有興趣,也能上網找幾個人一起跟窗口議價
: 因為團險的基本原理是大數法則分散風險,保費自然就會低
: 5.投資型商品也別碰
: 我剛出社會第一年投資報酬率只有少少5%
: 那時候就傻傻買了一個號稱每年7%報酬率的還本外幣投資型商品
: 扣掉手續費和匯差後,完全被套...
: 也別想說目前有哪個幣值匯率很能入場
: 過了幾年,我才意識到為何以前在美國研討會
: 一個政治經濟學教授跟我說:
: 連我和一堆投資公司都無法預測匯率了,更何況是你。
: 6.旅平險是必要的
: 出國旅遊建議還是要買旅平險
: 其實旅平險的理賠率一直很好,各壽險公司在這塊都很賺
: 那既然出事發生率低,幹嘛還要建議你買?
: 因為在於你在國外出事,往往難找到第一線醫療協助
: 光要找駐外代表處跟國外醫療就會把你和家人搞到神經虛弱
: (台灣當前的國際地位,你也知道駐外代表處能力有限...)
: 壽險公司在國外急難救助這塊CP值挺高的我覺得
: 反正旅平險也沒多貴,該讓人家賺的 還是讓利一下
: 7.別問業務員哪個方案最推薦
: 業務員多數會推薦你他最賺錢的商品,而非最適合你的商品
: 因為工作長期要做統計資料(因為是公司data,就無法透漏數字)
: 手上有很多險別、疾病理賠的年齡資料
: 賣最好的商品,往往是佣金比最高的商品
: 理賠率差的商品,公司自然會選擇更改內容或直接下架
: 所以我會建議把業務員跟保經都約出來聊,請他們對各商品說明
: 他們絕對很樂意被你約出來
: 最後自己做個比較,然後... 自己網路投保(被毆)
: 千萬別妄想有請業務代辦 往後售後服務好跟退佣這種東西,
: 需要理賠時 你自己當窗口對理賠人員還比較能爭取權益
: 自己進行理賠申請其實挺簡單的,文件準備齊全就ok
: 基本上核保人員也不會太刁難,沒理賠到通常是自己問題
: 畢竟理賠規則都寫好了,當初投保沒看清楚條約能怪誰= =
: 要知道,保險公司絕對不會做虧錢生意。
: 建議同樣的錢拿來投資,長期下來 複利效果絕對大很多
: 這也就是壽險業的投資證券部門為何留不住人才
: 一個月多給一萬,然後不能買賣股票
: 虧大了...
: 真正的高手要嘛待一陣子就跳槽到外銀,普通一點就像我在其他部門自己來
: 因為在壽險內勤真的挺穩定,也不需要花到太多腦力精力在工作上
: 至少我待過的兩間公司是這樣
: 下班優閒看財報跟跑交易系統,上班躲到廁所下單XD
: 雖然上班時間有時候被綁的比較死
: 但自己也蠻慶幸有機會到壽險業,除了能隨時更新保險商品資訊
: 也免於受到不正確的保險資訊干擾
: 也算有很多自己的時間可以自我進修(理財、語言、文學等)
: 但即使在總公司內勤,保險這產業在台灣給人的觀感真的不好
: 像我弟到現在還是無法理解為何我不用賣保險= =a
: 大概是這樣,大概講一些原則性的概念
: 老實說,我自己也有買保險
: 就團險和員工自繳件而已,預計五年和十年後 我會再多買兩個險種
: 這樣自己搭配起來,我每年花不到一萬 就買到市值四~五萬多的同保額商品
: 保險是用來做人生理財的風險控管 不是買心安的
: 其他的錢留著多做功課投資吧
: 至少我問過周遭每年年化報酬率超過30%的人
: 有買保險,但都是買基本型低保費而已
: 大概是這樣,有機會可來信討論
--
Tags:
職場
All Comments
By Isla
at 2018-09-07T02:41
at 2018-09-07T02:41
By James
at 2018-09-09T16:58
at 2018-09-09T16:58
By Barb Cronin
at 2018-09-13T08:13
at 2018-09-13T08:13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8-09-14T13:30
at 2018-09-14T13:30
By Freda
at 2018-09-17T10:27
at 2018-09-17T10:27
By Rebecca
at 2018-09-18T23:08
at 2018-09-18T23:08
By Cara
at 2018-09-22T16:17
at 2018-09-22T16:17
By Caroline
at 2018-09-24T02:53
at 2018-09-24T02:53
By Lily
at 2018-09-28T18:02
at 2018-09-28T18:02
By Doris
at 2018-09-29T16:34
at 2018-09-29T16:34
By Dinah
at 2018-10-02T02:56
at 2018-10-02T02:56
By Christine
at 2018-10-06T17:04
at 2018-10-06T17:04
By Mary
at 2018-10-10T20:11
at 2018-10-10T20:11
By Elvira
at 2018-10-11T18:46
at 2018-10-11T18:46
Related Posts
從事保險業的心得
By Kelly
at 2018-09-05T13:18
at 2018-09-05T13:18
家裡有開公司爽不爽
By Franklin
at 2018-09-05T12:56
at 2018-09-05T12:56
talevale texhnology(天慧科技)
By Jacob
at 2018-09-05T12:33
at 2018-09-05T12:33
數人同時交接新人
By Candice
at 2018-09-05T04:27
at 2018-09-05T04:27
新加坡樟宜機場DFS免稅店銷售員請益
By Kristin
at 2018-09-05T01:08
at 2018-09-05T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