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創投落戶國際金融中心 - 社企
By Emma
at 2012-11-20T21:51
at 2012-11-20T21:51
Table of Contents
慈善創投落戶國際金融中心
本文網址:http://www.seinsights.asia/story/480/130/762
文:魏華星(Francis)
本文原刊登於2012年9月15日香港社企驕陽
在資本市場裏,資本家很多時候同時兼任慈善家的角色,捐款給慈善機構或有需要人士。
至於捐款運用是否得宜、能否有效地達到預期目標,往往非捐款人所能控制。近年不少這
些「慈善資本家」開始意識到他們可以運用熟悉的創業基金(venture capital)模式,
透過投資慈善創投基金,直接參與「社會企業」,以民間力量解決社會問題。
資本巿場的創業基金專門向那些成立時間尚短,風險相對較高,但擁有創新的技術或運作
模式的商業項目提供資金,以換取這些新公司的股份,賺取潛質優厚的投資回報。新一代
的慈善資本家向創業基金取經;他們不再是傳統上只管"出錢"的善長人翁,而是透過入
股慈善創投基金,投資並創立社會企業去行善,並且把他們策劃商業項目和管理生意的專
業知識和豐富經驗,應用於慈善項目之上。於是,強調‘投資者/慈善家’與受惠機構高
度緊密合作的「慈善創投」(Venture Philanthropy)就應運而生,並且在最近十年在發
達地區得以迅速發展。
「慈善創投」的概念源自九十年代末的美國。《哈佛商業評論》在一九九七年一篇題為《
慈善資本:慈善機構如何從創業基金取經》("Virtuous Capital: What Foundations
Can Learn from Venture Capital”)的文章指出,慈善家或基金會應更關注受惠非牟利
機構的能力建立,打造更有效率而能持續發展的基礎去提供服務。作者並建議慈善機構採
用創投基金(Venture Capital)的管理方法,如管理風險、評核社會投資回報和制定退
出策略等。
九十年代末,正值科網熱的風潮,一些富創意的年輕朋友累積了豐厚財富,但不想以傳統
方式捐款到慈善機構,並覺得希望在善款運用方面參與更多。「慈善創投」正好滿足他們
的需要。此概念迅速在北美發展,及後傳播至歐洲及亞洲。
「慈善創投」五大元素 針對長遠持續發展
「慈善創投」的五大元素包括:第一,較長久且高度緊密參與的合作關係;第二,着重投
資帶來的社會效益;第三,著重建立管理營運的能力;第四,提供資金、管理知識與人際
網絡;第五,崇尚社會創新精神。這些「慈善創投」特有的元素對於同時以盈利和社會目
標掛帥的社會企業,可帶來根本性、持續性的幫助。
對於社會企業,「慈善創投」基金與一般資金來源最大分別,在於不但出錢資助社會企業
,更出力扶助它們成長。「慈善創投」會派出成員加入後者的董事局、在營運上出謀獻策
、甚至動員本身的人際網絡,以期在數年的投資期內,使受助社企運作暢順,並在基金退
出後,仍能自力更生,不再依賴政府資助或公眾捐獻。
部分來自非政府組織的人士認為,社企以商業模式運作有違傳統慈善項目「博愛」、「非
牟利」、「以人為本」甚至以「同理心」為籌款基礎的本質。但試想想,當前的環球趨勢
都在討論「持續發展」,如果一個服務項目能以商業模式、自負盈虧的運作持續下去,非
但可令更多有需要人士受惠,受惠者得到的服務也可以愈來愈好。再想一下,政府的社會
福利長遠是否可以無限量地發放?慈善家的捐款,又是否可以保證源源不絕,並以最有效
率的方法投入社會服務?
在香港生根的慈善創投 ──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
香港是一個非常發達的城市,可是第三界別、社會創新投資項目(social ventures)或
社會企業的發展卻遠遠追不上其他先進國家。要學會如何利用社會創投項目去協助解決社
會問題,着眼點必須放在社會企業的「創新性」。「創投」的協助方式,在這方面有很直
接的優勢。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Social Ventures Hong Kong,SVhk)是香港首個為推動社會企
業發展而成立的民間社企基金,目的是希望從多方面推動民間自發的社會力量,透過籌集
和投放資金、運用專業知識與網絡資源,協助創新的社會企業在香港發展。作為慈善創投
的先行者,SVhk自2007年開始動員過百位不同界別年青專業人士:當中有會計師、企業管
理顧問、律師、公關、建築師、市場與銷售管理,以及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專業人士等;
他們齊心以創新意念及「緊密參與和協作」方式,推動社會改變。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一方面利用各界網絡,尋找潛在項目,並以社企的創新性、持續性
、擴展性、對社會的重要性和社企家的能力等,作為篩選準則。另一方面,基金會選擇一
些香港的重點議題,如貧窮問題、人口老化和環境保護等,找相關的專家進行深度探索,
從中找出未被開發的潛在市場。
社會需要化爲商業機會
過去數年以來,SVhk參與的社企項目包括「鑽的」無障礙的士服務、有視障人士參與的「
黑暗中對話」和「暗中作樂聲演會」、協助邊緣青年的「豐盛髮廊」、關愛獨居長者的「
耆妙人生」助孝行動、關注世界糧食失衡的「同營膳」(Table For Two)計劃,以及針
對低收入家庭學童的「遊樂道」課後活動計劃等。全部項目都是針對迫切的社會問題,並
且都能自負營虧,以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運作。
「鑽的」的推出象徵「商業」與「社會」真正結合,透過連結的士業界及安老業界的力量
(資金、知識和網絡),令無障礙的士得以用社會投資的方式面世;自雇司機以專業的經
營手法,賺取收入的同時,直接解決今天部份輪椅使用者方便出行的社會需要,對人口急
速老化的香港意義重大。「鑽的」的誕生是慈善創投運作的典型。由概念的起源到商業計
劃的草擬都是靠一班來自各行各業的專業義工,扶助社會企業家來完成;以基金的網絡,
找來各方不同的顧問和商業夥伴,包括退休政府官員和的士持牌人等,縮短籌組成立的時
間。專業義工看到自己的貢獻在社會發生實實在在的作用,而對他們而言,也帶來莫大的
改變;除了繼續投放更多時間在社會企業,他們亦呼籲更多朋友和同事參與其中。
假如愈來愈多的社會需要,都能透過這種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手法來解決,這將是一股解決
社會問題的強大民間力量。
環球新趨勢 逐步優化資本主義制度
歐洲慈善創投協會(EVPA)由歐洲私募基金及風投行業的高管於2003年開始成立,致力推
廣及支援慈善創投的發展,至今已邀請過百家私人銀行、私募基金、慈善基金會及慈善創
投基金等,加入為會員。同一位創辦人剛在新加坡成立亞洲慈善創投協會(AVPN),服務
亞洲區會員。此一風潮勢必繼續在區内蓬勃發展。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金融投資或資本運作系統是一套相對完整的工具,本質並無好
壞;假如只顧創造財富的目標,而毫不理會社會的共享價值,將會為社會帶來更多不公義
。但若以同一工具,以慈善創投方式,一步一步建立起一種符合盈利與社會共享價值的投
資模式,優化資本主義制度,此舉將能正面改變整個資本運作的生態系統。
如果民間或私營力量能營造社會創新氣氛、集思廣益,一起走向共享的社會與環境價值,
建立大同的社會絕對不只是一個夢想。作爲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擁有難以取代的獨特優勢
,透過資本的流轉和匯聚來自世界各地的企業經驗,香港絕對可以成為區内或甚至全球以
社會價值為本的企業或資本典範。
作者簡介
魏華星(Francis)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創始人兼首席行政總裁 ,也是「三十會」的核心組織者。隨著在
市場營銷,廣告和戰略行業積累的經驗,Francis在致力於「香港社會創投基金」前曾擔
任電訊盈科策略性發展的助理副總裁,負責在中國的企業發展和戰略信息和通信技術業務
。他現在還是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兼職委員和大學客席講師。他希望能通過「香港社
會創投基金」的平台促進年輕專業人士的參與社會企業家精神和社會創新。
--
==========
更多有關社會創新與社會企業
社企流─台灣第一個華文社會企業資訊匯流平台 http://www.seinsights.asia/
社企流 Social Enterprise Insights Facebook粉絲團 http://ppt.cc/OHGY
社會企業討論區 PTT1 看板《Social-Ent》
--
本文網址:http://www.seinsights.asia/story/480/130/762
文:魏華星(Francis)
本文原刊登於2012年9月15日香港社企驕陽
在資本市場裏,資本家很多時候同時兼任慈善家的角色,捐款給慈善機構或有需要人士。
至於捐款運用是否得宜、能否有效地達到預期目標,往往非捐款人所能控制。近年不少這
些「慈善資本家」開始意識到他們可以運用熟悉的創業基金(venture capital)模式,
透過投資慈善創投基金,直接參與「社會企業」,以民間力量解決社會問題。
資本巿場的創業基金專門向那些成立時間尚短,風險相對較高,但擁有創新的技術或運作
模式的商業項目提供資金,以換取這些新公司的股份,賺取潛質優厚的投資回報。新一代
的慈善資本家向創業基金取經;他們不再是傳統上只管"出錢"的善長人翁,而是透過入
股慈善創投基金,投資並創立社會企業去行善,並且把他們策劃商業項目和管理生意的專
業知識和豐富經驗,應用於慈善項目之上。於是,強調‘投資者/慈善家’與受惠機構高
度緊密合作的「慈善創投」(Venture Philanthropy)就應運而生,並且在最近十年在發
達地區得以迅速發展。
「慈善創投」的概念源自九十年代末的美國。《哈佛商業評論》在一九九七年一篇題為《
慈善資本:慈善機構如何從創業基金取經》("Virtuous Capital: What Foundations
Can Learn from Venture Capital”)的文章指出,慈善家或基金會應更關注受惠非牟利
機構的能力建立,打造更有效率而能持續發展的基礎去提供服務。作者並建議慈善機構採
用創投基金(Venture Capital)的管理方法,如管理風險、評核社會投資回報和制定退
出策略等。
九十年代末,正值科網熱的風潮,一些富創意的年輕朋友累積了豐厚財富,但不想以傳統
方式捐款到慈善機構,並覺得希望在善款運用方面參與更多。「慈善創投」正好滿足他們
的需要。此概念迅速在北美發展,及後傳播至歐洲及亞洲。
「慈善創投」五大元素 針對長遠持續發展
「慈善創投」的五大元素包括:第一,較長久且高度緊密參與的合作關係;第二,着重投
資帶來的社會效益;第三,著重建立管理營運的能力;第四,提供資金、管理知識與人際
網絡;第五,崇尚社會創新精神。這些「慈善創投」特有的元素對於同時以盈利和社會目
標掛帥的社會企業,可帶來根本性、持續性的幫助。
對於社會企業,「慈善創投」基金與一般資金來源最大分別,在於不但出錢資助社會企業
,更出力扶助它們成長。「慈善創投」會派出成員加入後者的董事局、在營運上出謀獻策
、甚至動員本身的人際網絡,以期在數年的投資期內,使受助社企運作暢順,並在基金退
出後,仍能自力更生,不再依賴政府資助或公眾捐獻。
部分來自非政府組織的人士認為,社企以商業模式運作有違傳統慈善項目「博愛」、「非
牟利」、「以人為本」甚至以「同理心」為籌款基礎的本質。但試想想,當前的環球趨勢
都在討論「持續發展」,如果一個服務項目能以商業模式、自負盈虧的運作持續下去,非
但可令更多有需要人士受惠,受惠者得到的服務也可以愈來愈好。再想一下,政府的社會
福利長遠是否可以無限量地發放?慈善家的捐款,又是否可以保證源源不絕,並以最有效
率的方法投入社會服務?
在香港生根的慈善創投 ──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
香港是一個非常發達的城市,可是第三界別、社會創新投資項目(social ventures)或
社會企業的發展卻遠遠追不上其他先進國家。要學會如何利用社會創投項目去協助解決社
會問題,着眼點必須放在社會企業的「創新性」。「創投」的協助方式,在這方面有很直
接的優勢。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Social Ventures Hong Kong,SVhk)是香港首個為推動社會企
業發展而成立的民間社企基金,目的是希望從多方面推動民間自發的社會力量,透過籌集
和投放資金、運用專業知識與網絡資源,協助創新的社會企業在香港發展。作為慈善創投
的先行者,SVhk自2007年開始動員過百位不同界別年青專業人士:當中有會計師、企業管
理顧問、律師、公關、建築師、市場與銷售管理,以及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專業人士等;
他們齊心以創新意念及「緊密參與和協作」方式,推動社會改變。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一方面利用各界網絡,尋找潛在項目,並以社企的創新性、持續性
、擴展性、對社會的重要性和社企家的能力等,作為篩選準則。另一方面,基金會選擇一
些香港的重點議題,如貧窮問題、人口老化和環境保護等,找相關的專家進行深度探索,
從中找出未被開發的潛在市場。
社會需要化爲商業機會
過去數年以來,SVhk參與的社企項目包括「鑽的」無障礙的士服務、有視障人士參與的「
黑暗中對話」和「暗中作樂聲演會」、協助邊緣青年的「豐盛髮廊」、關愛獨居長者的「
耆妙人生」助孝行動、關注世界糧食失衡的「同營膳」(Table For Two)計劃,以及針
對低收入家庭學童的「遊樂道」課後活動計劃等。全部項目都是針對迫切的社會問題,並
且都能自負營虧,以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運作。
「鑽的」的推出象徵「商業」與「社會」真正結合,透過連結的士業界及安老業界的力量
(資金、知識和網絡),令無障礙的士得以用社會投資的方式面世;自雇司機以專業的經
營手法,賺取收入的同時,直接解決今天部份輪椅使用者方便出行的社會需要,對人口急
速老化的香港意義重大。「鑽的」的誕生是慈善創投運作的典型。由概念的起源到商業計
劃的草擬都是靠一班來自各行各業的專業義工,扶助社會企業家來完成;以基金的網絡,
找來各方不同的顧問和商業夥伴,包括退休政府官員和的士持牌人等,縮短籌組成立的時
間。專業義工看到自己的貢獻在社會發生實實在在的作用,而對他們而言,也帶來莫大的
改變;除了繼續投放更多時間在社會企業,他們亦呼籲更多朋友和同事參與其中。
假如愈來愈多的社會需要,都能透過這種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手法來解決,這將是一股解決
社會問題的強大民間力量。
環球新趨勢 逐步優化資本主義制度
歐洲慈善創投協會(EVPA)由歐洲私募基金及風投行業的高管於2003年開始成立,致力推
廣及支援慈善創投的發展,至今已邀請過百家私人銀行、私募基金、慈善基金會及慈善創
投基金等,加入為會員。同一位創辦人剛在新加坡成立亞洲慈善創投協會(AVPN),服務
亞洲區會員。此一風潮勢必繼續在區内蓬勃發展。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金融投資或資本運作系統是一套相對完整的工具,本質並無好
壞;假如只顧創造財富的目標,而毫不理會社會的共享價值,將會為社會帶來更多不公義
。但若以同一工具,以慈善創投方式,一步一步建立起一種符合盈利與社會共享價值的投
資模式,優化資本主義制度,此舉將能正面改變整個資本運作的生態系統。
如果民間或私營力量能營造社會創新氣氛、集思廣益,一起走向共享的社會與環境價值,
建立大同的社會絕對不只是一個夢想。作爲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擁有難以取代的獨特優勢
,透過資本的流轉和匯聚來自世界各地的企業經驗,香港絕對可以成為區内或甚至全球以
社會價值為本的企業或資本典範。
作者簡介
魏華星(Francis)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創始人兼首席行政總裁 ,也是「三十會」的核心組織者。隨著在
市場營銷,廣告和戰略行業積累的經驗,Francis在致力於「香港社會創投基金」前曾擔
任電訊盈科策略性發展的助理副總裁,負責在中國的企業發展和戰略信息和通信技術業務
。他現在還是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兼職委員和大學客席講師。他希望能通過「香港社
會創投基金」的平台促進年輕專業人士的參與社會企業家精神和社會創新。
--
==========
更多有關社會創新與社會企業
社企流─台灣第一個華文社會企業資訊匯流平台 http://www.seinsights.asia/
社企流 Social Enterprise Insights Facebook粉絲團 http://ppt.cc/OHGY
社會企業討論區 PTT1 看板《Social-Ent》
--
Tags:
社企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什麼是發展經濟學?
By Erin
at 2012-11-20T17:39
at 2012-11-20T17:39
以立國際服務的志工領隊
By Bennie
at 2012-11-20T00:26
at 2012-11-20T00:26
公平貿易咖啡的先鋒-Cafedirect
By Skylar Davis
at 2012-11-19T15:48
at 2012-11-19T15:48
社會企業Young at Heart
By Noah
at 2012-11-18T00:07
at 2012-11-18T00:07
若水徵才-「改變,從現在開始」
By Una
at 2012-11-17T00:19
at 2012-11-17T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