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問題不在人才,而是產業 - 職場
By Emma
at 2012-08-08T15:36
at 2012-08-08T15:36
Table of Contents
台灣不是沒人才,是企業對待人才,甚至是人力資源的態度有問題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20704
國科會召開會議時,關於台灣人才不足、人才斷層的說法再次被炒作。這其實是個怪論,
既顯示業界為自身缺點開脫、不願面對問題的心態,也展現了學者、經營者高高在上的態
度:目前居住在台灣的都不是人才?
「人才」是個常被提起的假議題,順著這個話題,討論很容易就會往「用高薪吸引國外人
才」的方向發展。它是產業界用來掩飾自身缺點,以及自認是菁英的人士為自己加薪的好
理由。
台灣的產業界儘管已經做到國際級的規模,也跟國際大廠有一定程度的往來,但是,卻幾
乎沒有脫離創業時期那種中小型、家庭式企業的運作眼界。台灣的產業界欠缺團隊作戰、
組織運作的能力,產業界對於經營困境的標準答案就是「要人才」。在台式的「人才論」
裡面,一旦遇上人的水準、人的數量無法滿足業界的需求時,大老闆們就似乎是一籌莫展
,至於西方企管學界研究的知識管理、組織型態、組織文化等強調團隊運作的產業運作方
式,在台灣的論述裡面幾乎看不到影子。我們對於產業、研發的想像,只有個人的層次,
而沒有團隊運作的思想。
更怪異的是,所有的話都只說了一半。業界、官員大談台灣人才的斷層,似乎認定大力吸
引外籍菁英,可以為陷入泥沼的台灣經濟帶來想法、作法的活力。這種論點講的很輕鬆,
說法但是,卻很少去談,台灣有沒有留下外籍人士的環境。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業界並沒有接納人才的準備,不論這樣的人才是來自於本土、海外歸
來,或者是外籍人士。近幾年在美國奮鬥多年的台裔、華裔人士,在台創業屢遭挫折,就
是例子。另外,只要翻看商業財經雜誌,就會發現業界長時間下來就是個不斷抱怨,而且
論點互相矛盾的團體。1970年代,台灣的業界普遍抱怨新鮮人本職學能不足;之後隨著教
育普及、經濟前景看好,業界改為關切新鮮人定性不足、時常跳槽;當教育不斷的強調學
生要有獨立思考能力時,業界開始發表新生代「太有自我主張」的聲音;然後當經濟前景
不如預期,一般人動極思靜時,業界又開始談到企圖心不足、應及早培養第二專長的說法
。
業界所抱怨的現象越多,顯示了台灣的業界,並沒有吸納人才的環境與能力。學校培養出
來的人,不論在業界的眼中成不成材,都應該有被發揮、磨練的機會。業界總對現狀的不
滿足,就像是被寵壞的小孩。教育、家庭、甚至社會,都在「國家競爭力」這個大帽子之
下動輒得咎,被壓的喘不過氣。似乎,一個接受過大學教育的勞工,他在長達40年職場生
涯當中的工作表現、專業能力,在20歲以前的教育就已經定型,而完全與企業無關。這樣
的態度其實是把企業經營發生的問題,全都歸咎到員工身上:員工的能力不足導致企業競
爭力不足。倒是很少人去談,經營者、作決策的人所需要擔負的責任。
而且,從台灣的歷史來看,締造經濟成果的人才,並不必然與薪資、物質報酬直接掛勾。
最典型的是台灣在1970年代開始發展半導體、資訊電腦產業的先鋒者,很多都是懷著「開
創新時代」的理想性,放棄了在美國的高薪、職場發展機會,而回到台灣。當時台灣的經
濟條件,遠遠不能提供跟西方等量齊觀的薪資、物質回報條件,卻仍然吸引了許多人投身
其中,這說明了即使在利益掛帥的資本主義社會中,仍然存在著金錢所辦不到的文化誘因
。然而,當我們今日在談「高薪吸引人才」時,卻把這一切說的只剩下錢財、名利,似乎
,人只有要物質誘因就夠了,人在職場上感到理想受挫、懷才不遇的情緒,根本不會存在
。
對於「人才」的奇言,只是顯示業界、菁英根本不認為問題出在他們身上。有了這樣的心
態,台灣的前景不出問題也怪。
--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20704
國科會召開會議時,關於台灣人才不足、人才斷層的說法再次被炒作。這其實是個怪論,
既顯示業界為自身缺點開脫、不願面對問題的心態,也展現了學者、經營者高高在上的態
度:目前居住在台灣的都不是人才?
「人才」是個常被提起的假議題,順著這個話題,討論很容易就會往「用高薪吸引國外人
才」的方向發展。它是產業界用來掩飾自身缺點,以及自認是菁英的人士為自己加薪的好
理由。
台灣的產業界儘管已經做到國際級的規模,也跟國際大廠有一定程度的往來,但是,卻幾
乎沒有脫離創業時期那種中小型、家庭式企業的運作眼界。台灣的產業界欠缺團隊作戰、
組織運作的能力,產業界對於經營困境的標準答案就是「要人才」。在台式的「人才論」
裡面,一旦遇上人的水準、人的數量無法滿足業界的需求時,大老闆們就似乎是一籌莫展
,至於西方企管學界研究的知識管理、組織型態、組織文化等強調團隊運作的產業運作方
式,在台灣的論述裡面幾乎看不到影子。我們對於產業、研發的想像,只有個人的層次,
而沒有團隊運作的思想。
更怪異的是,所有的話都只說了一半。業界、官員大談台灣人才的斷層,似乎認定大力吸
引外籍菁英,可以為陷入泥沼的台灣經濟帶來想法、作法的活力。這種論點講的很輕鬆,
說法但是,卻很少去談,台灣有沒有留下外籍人士的環境。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業界並沒有接納人才的準備,不論這樣的人才是來自於本土、海外歸
來,或者是外籍人士。近幾年在美國奮鬥多年的台裔、華裔人士,在台創業屢遭挫折,就
是例子。另外,只要翻看商業財經雜誌,就會發現業界長時間下來就是個不斷抱怨,而且
論點互相矛盾的團體。1970年代,台灣的業界普遍抱怨新鮮人本職學能不足;之後隨著教
育普及、經濟前景看好,業界改為關切新鮮人定性不足、時常跳槽;當教育不斷的強調學
生要有獨立思考能力時,業界開始發表新生代「太有自我主張」的聲音;然後當經濟前景
不如預期,一般人動極思靜時,業界又開始談到企圖心不足、應及早培養第二專長的說法
。
業界所抱怨的現象越多,顯示了台灣的業界,並沒有吸納人才的環境與能力。學校培養出
來的人,不論在業界的眼中成不成材,都應該有被發揮、磨練的機會。業界總對現狀的不
滿足,就像是被寵壞的小孩。教育、家庭、甚至社會,都在「國家競爭力」這個大帽子之
下動輒得咎,被壓的喘不過氣。似乎,一個接受過大學教育的勞工,他在長達40年職場生
涯當中的工作表現、專業能力,在20歲以前的教育就已經定型,而完全與企業無關。這樣
的態度其實是把企業經營發生的問題,全都歸咎到員工身上:員工的能力不足導致企業競
爭力不足。倒是很少人去談,經營者、作決策的人所需要擔負的責任。
而且,從台灣的歷史來看,締造經濟成果的人才,並不必然與薪資、物質報酬直接掛勾。
最典型的是台灣在1970年代開始發展半導體、資訊電腦產業的先鋒者,很多都是懷著「開
創新時代」的理想性,放棄了在美國的高薪、職場發展機會,而回到台灣。當時台灣的經
濟條件,遠遠不能提供跟西方等量齊觀的薪資、物質回報條件,卻仍然吸引了許多人投身
其中,這說明了即使在利益掛帥的資本主義社會中,仍然存在著金錢所辦不到的文化誘因
。然而,當我們今日在談「高薪吸引人才」時,卻把這一切說的只剩下錢財、名利,似乎
,人只有要物質誘因就夠了,人在職場上感到理想受挫、懷才不遇的情緒,根本不會存在
。
對於「人才」的奇言,只是顯示業界、菁英根本不認為問題出在他們身上。有了這樣的心
態,台灣的前景不出問題也怪。
--
Tags:
職場
All Comments
By Dinah
at 2012-08-08T18:14
at 2012-08-08T18:14
By Regina
at 2012-08-09T02:52
at 2012-08-09T02:52
By Kumar
at 2012-08-11T10:50
at 2012-08-11T10:50
By Kyle
at 2012-08-13T15:30
at 2012-08-13T15:30
By Brianna
at 2012-08-14T16:10
at 2012-08-14T16:10
By Connor
at 2012-08-15T02:29
at 2012-08-15T02:29
By Ingrid
at 2012-08-18T04:21
at 2012-08-18T04:21
By Zenobia
at 2012-08-18T11:14
at 2012-08-18T11:14
By Lauren
at 2012-08-22T05:47
at 2012-08-22T05:47
By Zenobia
at 2012-08-27T05:25
at 2012-08-27T05:25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2-08-31T19:01
at 2012-08-31T19:01
By Cara
at 2012-08-31T22:04
at 2012-08-31T22:04
By Christine
at 2012-09-05T16:11
at 2012-09-05T16:11
By Ida
at 2012-09-10T08:59
at 2012-09-10T08:59
By Connor
at 2012-09-11T14:07
at 2012-09-11T14:07
By Gary
at 2012-09-12T07:51
at 2012-09-12T07:51
By Sarah
at 2012-09-15T12:25
at 2012-09-15T12:25
By Ophelia
at 2012-09-20T00:36
at 2012-09-20T00:36
By Charlotte
at 2012-09-24T05:48
at 2012-09-24T05:48
By Agatha
at 2012-09-27T14:17
at 2012-09-27T14:17
By Ingrid
at 2012-09-30T22:42
at 2012-09-30T22:42
By Emily
at 2012-10-05T10:59
at 2012-10-05T10:59
By Hedwig
at 2012-10-10T04:09
at 2012-10-10T04:09
By Daph Bay
at 2012-10-13T16:49
at 2012-10-13T16:49
By Skylar Davis
at 2012-10-15T16:34
at 2012-10-15T16:34
By Olivia
at 2012-10-20T03:38
at 2012-10-20T03:38
By Zora
at 2012-10-22T10:11
at 2012-10-22T10:11
By Edward Lewis
at 2012-10-26T21:56
at 2012-10-26T21:56
Related Posts
大成集團飼料業務
By Xanthe
at 2012-08-08T12:27
at 2012-08-08T12:27
政府補助保證就業-創意美髮師培訓班
By Damian
at 2012-08-08T12:01
at 2012-08-08T12:01
如何在短時間內快速增進工作所需英文?
By Daniel
at 2012-08-07T22:17
at 2012-08-07T22:17
這種新人怎麼教比較好
By Eden
at 2012-08-07T15:53
at 2012-08-07T15:53
補習班導師薪資?
By Eartha
at 2012-08-07T11:13
at 2012-08-07T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