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麥可 波特五力分析是如何建構而成的? - 企管

Margaret avatar
By Margaret
at 2010-07-07T01:02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jdlee (jdlee)》之銘言:
: ※ 引述《rekp (掉手機 finding版)》之銘言:
: : 我思考了一下之後,感覺這五個角度似乎相互之間的依存關係蠻高的。
: : 譬如說,想要推不同的產品就要面對不同的顧客。
: : 而決定推不同的產品可能也需要不同的資源和團隊特性。
: : 又或者說因為不同的產品會需要面對不同的競爭者,
: : 反過來說,因為考量到不同的競爭者類型,最後的產品組合也會不同。
: 你說得沒錯。然而,每個元素環環相扣是很正常的一個現象。
: 這個model是從Timmons model衍生來的。Timmmons model裡面有三個元素: Opportunity,
: Resource, Team。我把其中的Opportunity細分出Customer, Competitor, Product三個
: 元素,於是就變成了這個CCPRT。
我印象中好的理論分析架構,

構面之間就算不能「週延」的解釋主題,也要彼此之間可以「互斥」,

切的越乾淨,在分析上就越不會有模糊地帶、使用起來也會 user-friendly,

傳統的SWOT、五力、4P甚至司徒的產市垂規地競…似乎都有這種特色,

我沒有讀過Timmons model,不過依照原po的解釋,

我覺得三個ORT剛好涵蓋了「方向」、「需求」、「方法」,

Opportunity告訴你未來哪邊有機會可以把握、

Resource告訴你達到這目標還需要什麼、

Team告訴你有了資源以後,要怎麼藉由好的方法順利達到目標。


把Opportunity細分成Customer、Competitor、Product,有幾個議題要考慮,

首先是這樣分恰不恰當?分不會分得模糊不清、彼此過度重疊?

這三個構面能不能完整詮釋Opportunity?

不過因為我沒有看過原本的model、也沒看過原po的詳細的解釋,

所以這部份就不妄加猜測~


再來是,假設把O拆解為CCR這件事情詮釋力夠,可以這樣拆沒問題,

那分完以後,CCR是不是可以跟RS並列?

因為如果CCR是從原本跟RS平行的O細分出來的,整個概念的層次應該會是;

一、Opportunity
(1)-Customer
(2)-Competitor
(3)-Product

二、Resource

三、Team

CCP三個各自的重要性,是不是能夠讓他們與RT並列同層次的構面?

舉個例子來說好了,

Promotion跟Product根據4p是同樣層級的構面,

假設我把Promotion分成網路、電視、平面、實體四個元素,(彼此互斥、接近週延)

那我可不可以說行銷有七大構面:

Product、Place、Price、網路行銷、電視廣告、平面媒體、實體促銷?

我想這其中應該還有很多議題是要思考的~


第三就是,假設以上兩點都沒有問題,

那…這樣算是現有分析架構的改良進化,還是算自己發展出來的一套理論架構?

一個是就前人已經分析過的構面進行深入的探討與詮釋、改良,

另外一個是真的自己透過觀察、探討、訪查,詮釋一個還沒有被善加解釋的議題。

比如說,在波特之前,也許沒有人對於一個產業可以有完整的視野,

又或者在他之前,探討供應鏈就探討供應鏈、探討顧客就探討顧客,

波特的五力,以一個更高的角度去把各個構面的探討納入他的五力分析,

讓後來的人在分析產業的時候,不會顧此失彼、看了替代品卻忘了考慮潛在競爭者,

最後才是用好懂好記的名稱和概念圖讓人容易理解。

: : 整體的感覺似乎應該建立在 五力+SWOT 的先行分析的前提之下,才能比較明確。
: Five-force model用在新創公司不是那麼好用,尤其是這個新創公司會創造出新產業
: 的時候。首先,全新的產業,其上下游結構還未完整。其二,產業初期變化快速,
: 分析完five-force沒多久又要重新分析一次,很麻煩。
: 用SWOT分析新創公司也不是很有意思,因為分析的結果一定是weakness一大堆,strength
: 一點點, opportunity很多, threat很多。此外,新創公司的特色就是uncertainty.
: 在一大堆uncertainty的情況下套用一堆假設分析出來的結果也uncertain.
: Timmons model的好處是它強調的是新創事業的動態。創業者看到事業機會後,首要工作
: 就是去設法取得所需資源。缺錢就找創投,缺人才就去找獵人頭。Timmons model裡面的
: resource指的並不是公司目前"擁有"的resource,而是指為了成功追求機會,公司需要但
: 目前"欠缺"的resource.
: SWOT跟5-Force就比較屬於靜態的分析,沒有什麼動態的概念在裡面。
SWOT跟五力,其實重點都不是在怎麼分析,

而是根據分析得到的結果,要怎麼去擬定或是修改策略,

因為他們都是所謂的觀念架構,是讓你可以更全面的看一個議題。

其實如果即使是新創公司,五力分析的好,他們都是觀察外部環境很好的工具,

產業變化快速->五力分析常常重新分析->策略隨時依照環境因應,

聽起來也挺不錯的不是嗎?

另外上面那段Timmons model的話,其實都包涵在SWOT的概念底下呀~

創業者看到事業機會後 -> Opportunity

缺錢就找創投,缺人才就去找獵人頭 -> Weakness

只是Timmons用比較專屬於新創公司的方法去切割這個議題~


以上,一點個人的淺見心得 :)

--
_ _ _ _
─────── ~┌▌` .│▌" N──────────
 ̄  ̄

--
Tags: 企管

All Comments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10-07-11T12:12
GJ!
Thomas avatar
By Thomas
at 2010-07-12T20:40
GJ

公司治理題目問題

Xanthe avatar
By Xanthe
at 2010-06-23T13:39
在96台糖甄選試題裡的其中一題 有關公司治理哪項錯誤? 答案是: 經理人替董事會獲取最大利益的經營理念, 董事會則負責督導管理階層是否符合公司的目標。 想請問一下這句錯誤在哪裡呢? 感恩!! - ...

請問個案尋找 ?

Quintina avatar
By Quintina
at 2010-06-22T00:34
我想找一些個案關於瀕臨破產的公司東山再起成功的 請問我應該去哪找才找的到這類型的個案 ? 謝謝 - ...

請問麥可 波特五力分析是如何建構而成的?

Hedda avatar
By Hedda
at 2010-06-19T22:17
※ 引述《rekp (掉手機 finding版)》之銘言: : : 我自己曾經也一時心血來潮,試著去創造自己的分析工具。在看了一些關於創業跟 : : 競爭的書籍後,自行歸納出一個CCPRT(Customer, Competitor, Product, Resource, : : Team)分析架構。從這五個角 ...

請問麥可 波特五力分析是如何建構而成的?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10-06-18T19:09
: 波特當初是如何導出這5力的呢?(就好像愛因斯坦當初是如何想出E=mc^2的呢?牛頓 : 當初是如何想出F=ma的呢?) : 真正的答案恐怕要問波特本人才知道。但是我猜測,應該是經由大量的資料收集、 : 整理、分析、歸納之後得到的。 : 我自己曾經也一時心血來潮,試著去創造自己的分析工具。在看了一些關於創業 ...

歸因理論的判別

Rae avatar
By Rae
at 2010-06-17T21:50
真是太感謝你了,謝謝囉^ ^ ※ 引述《sk2fish (靜氣 靜氣)》之銘言: 這是Robbins的管理學上面寫的 林孟彥翻譯 第7版 特殊性 今天遲到的員工,是其他人常常抱怨那個不負責任的人嗎? 我們想知道的是,他這種行為是否很少有。 如果偶而才發生一次,觀察者會將這種行為歸為外部因素,亦即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