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段空中飛人的日子 - 管理顧問業 - 轉職
By Isabella
at 2014-12-23T20:33
at 2014-12-23T20:33
Table of Contents
剛好看到版主辦了這樣的一個徵文活動,
非常的有意義, 就把自己以前寫過的文章整理一下,
再加上一些個人這幾年的觀察分享給大家,
有興趣的版友也可以搜尋我的ID找到過去發表的關於顧問業的一系列文章!
--------------------------正式開始的分隔線---------------------------------------
如果你們有看過喬治克隆尼的Up In the Air,
顧問生活差不多就是那樣,
飛過最多的一年是幾乎每個禮拜就在飛,
那一年在飛機上的時間超過300小時,
累積到一張人人稱羨的國泰航空鑽石卡,
(但大多數人不會想到我是拿多少生命換來的呢....)
因此我常跟朋友說我不是在飛機上就在往機場的路上…
廢話不多說, 來介紹一下我所處的管理顧問這一行吧!!
我想分成以下幾點來說明:
1. 顧問業到底是在做甚麼
2. 顧問業的職業生涯發展
3. 顧問業的組織架構
4. 顧問的一天
顧問業到底是在做甚麼
顧問到底是什麼鬼? 諮詢到底是在諮什麼?
什麼是管理顧問業? 常常有人這麼問我, 雖然是大哉問,
但不可否認很多人不清楚到底顧問業在做甚麼?
我個人認為:
Consulting is a process of problem solving and work as a team to create value,
不管你在哪一種顧問業, 都不外乎如此,
很多企業主或客戶對於顧問有刻板印象,
總覺得這群人是脫褲子放屁, 拿著我的手錶告訴我幾點...
為什麼我要花大錢請一堆乳臭未乾的小子告訴我我已經知道的事情,
尤其在台灣整個管理顧問的市場是非常惡劣的,
我已經很久沒在台灣做專案了...
不可否認的確有時候我也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
的確有時候心虛的不得了還要在客戶面前裝得很有經驗,
但我們也有很成功的專案,
透過系統化的分析, 很有邏輯的將問題及解決方案提供出來!!
我覺得顧問的價值在於透過不斷累積專案經驗,
在不同的產業及客戶中截長補短,
並透過系統化的架構, 詰問, 抽絲剝繭的邏輯工具
在專案過程中激發自己及客戶專案成員的潛力,
進而達到專案的目的!!
顧問業的職業生涯發展
再來談談顧問業的職涯發展,
其實所有的管理顧問公司的職階都大同小異,
僅有名稱不同, 有些公司會多一階少一階,
但升到Partner的時間基本上是差不多的,
下表括號內的是在該職缺的平均年資,
因此如果你平步青雲, 績效良好, 升到Partner僅需10+年的時間,
跟在一般產業比的話是比較快的一條職業道路, 至於薪水的話,
下表也提供了一個基礎給大家參考, 因為我已經在上海打滾多年,
因此所有幣別均為人民幣的年薪,
如果是Taipei Office的話會低一點, 這真的很現實呀!
每個層級或多或少都有一些Overlapping, 已經包含績效獎金,
但不包含ESPP及Senior Managing Consultant以後的Sales Bonus,
在這個行業每年都有不錯的調薪 (10% above),
如果是Promotion 更會有20%以上的增幅
基本上IBM GBS / Accenture Consulting / Capgemini / PwC Consulting / Deloitte
Consulting 薪資上大同小異,
當然如果你是Tier 1 MBB or Strategic Consulting
領Global Pay 的牛人那就另當別論了,
Entry Level Consultant (2 – 3 years): 130K – 200K
Senior Consultant (2 – 3 years): 180K – 400K
Managing Consultant (2 – 4 years): 350K – 600K
Senior Managing Consultant (3 – 4 years): 580K – 700K
Associate Partner (3 – 5 years): 700K – 900K
MD (Have their own grade) : 850K – ∞
通常顧問到了一定年紀或多或少都會厭倦這種頻繁出差的日子,
一方面是有了家庭, 另一方面是對於健康的考量,
若想要轉職, 在顧問業累積五年以上經驗後, 會有蠻多機會的,
大部分會轉到Industry內部的Consulting部門,
Fortune 500 的公司大部分都有類似的部門,
可以把他們想成是企業內部自己的幕僚顧問或者專案管理部門,
相對來講壓力比較小, 出差次數也沒那麼多, 比較能兼顧家庭及事業!
若繼續選擇待在顧問業, 則免不了要轉向銷售部門,
畢竟顧問公司就是靠賣專案賣人頭賺錢的,
因此銷售壓力是很大的, 每一年要背的Quota也是很可觀的!!
顧問業的組織架構
顧問業基本上是採取矩陣式的組織,
你會被分配到對應的一個產業 (Industry) 及職能(Function)上,
舉例來說:
Function: Sales & Customer Service, Supply Chain, Strategy, Talent & Org
Industry: Finance, FMCG, Automobile, Tech & Communication
因此我可以是Supply Chain Consultant in High Tech Industry or
Strategy Consultant in Automobile 以此類推,
這樣的組織架構有助於培養產業知識 (Industry Know-How),
客戶也會比較相信這些懂得講行話的顧問!
顧問的一天
我們來看看苦情顧問在客戶端的一天
08:30 - 09:00 抵達客戶端 (客戶幾點上班, 我們就幾點上班)
09:00 - 11:00 開會
11:00 - 12:00 會議記錄與摘錄會議重點
13:00 - 15:00 內部解決方案討論
15:00 - 17:00 開更多的會
17:00 - XX:XX 會議記錄與準備隔天簡報
以上是相當簡化的版本, 顧問的一天也會依據職位的不同有所不同,
但基本上每一天都隨時處在不小心就會踩到客戶地雷的情況下,
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戒慎恐懼的心情中,
有道是好客戶帶你上天堂, 爛客戶帶你上刀山下油鍋生不如死呀....
如果是國外的案子, 那星期一或五通常是半天在飛機上,
但做一樣的事"會議記錄與準備隔天簡報"...差別只在於你是在三萬英呎高空XD
再來我們來看看快樂顧問沒有專案時歡樂的一天
09:30 - 10:30 慢慢晃到辦公室 隨便找個位子坐 (無固定座位之隨便坐辦公室)
10:30 - 11:30 關心國家大事及朋友動態
11:30 - 14:00 提早出去與久違的朋友或同事吃頓悠閒的午餐
14:00 - 17:00 匯報新專案準備進度與工作計畫
這種日子看起來很爽, 但通常不會持續太久,
因為沒有案子就代表你沒有替公司賺錢,
因此在顧問公司你會很常聽到Chargebility or Utilization 這個字,
意思是你有多少比率在客戶端替公司賺錢,
這個指標跟你的Bonus及升遷有很大的連結關係
Consulting Firm最希望的就是顧問365天都在客戶端為公司賺進大把鈔票囉!!
結語
我有幾點觀察分享給大家, 不一定對, 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對於中階外商經理人的建議:
1. 盡量申請在Regional HQ的職缺:
道理很簡單, 哪裡有資源, 就應該往哪裡去,
請問你有看過哪家跨國企業的CEO Visit 台灣嗎?
反之上海北京香港東京呢?
連在中國被封鎖的FB Mark 都要來北京清大演講,
而且還用中文, OMG, 這不是抱中國大腿嗎?
但現實是有一個13億的市場, 你不抱可有很多人要抱呀…
因此如果你已經是外商在台灣中階職位,
有感於升遷緩慢,
兩眼逐漸失去戰鬥的光芒,
想一展長才,
我的建議是可以內轉到大中華區的總部,
你的視野及格局會開闊很多!
整天被Regional GM看到的人升遷還是比較快的,
見面三分情呀! 切記切記!!
2. 看發展而不看年薪:
這點我想會有點爭議,
我的意思是如果你本身已經領不錯的薪水 (E.g. 2M TWD above / annual),
就不需要拘泥於到大中華區談的Package要x 2 or x 1.5,
該看的是該職缺的發展性,
是不是在大中華區總部下,
是不是一個正在發展的部門,
雖然不一定會談到非常高的薪水,
有些時候甚至沒有Relocation Package,
但與其選擇在台灣爽爽過,
倒不如來總部賭個三五年呢?
(每年10%調薪, 三年後就可能被挖角的機會…)
我想這個機會成本相對是低的,
但換取的報酬是可以期待的!
只要把家人安頓好, 讓他們成為支持你的後盾就夠了
對於想進外商的新鮮人建議:
1. 來總部做Internship吧:
會做這樣的建議主要是兩個原因, 一個是你的Global exposure,
再來就是外商的確會從Intern裡優先錄取新鮮人,
如果機票住宿對於你而言不是太大的負擔,
每天領120 – 250 RMB 的薪水你可以忍受,
我想很多人會說這薪水在上海是活不下去的,
的確, 但Internship 短短數月長則一年,
孩子, 我還是會強烈建議你來總部做Intern!!
忍一忍就過去了,
當作是一個對你職業生涯的小投資吧!
如果你夠優秀, 肯定可以拿到正式職缺,
我也相信台灣學子在能力上是沒問題的!!
2. 認認真真的寫份履歷:
這個其實在我之前的文章也一直強調,
當你有很好的學歷, 不錯的實習經驗,
但台灣新鮮人就是沒辦法很有組織地在一頁簡歷中將自己的好表現出來,
跟中國學生寫的履歷真的是差一大截,
我只能說多下點功夫,
有空多給一些已經工作的老大哥老大姊看一下,
或者去網上蒐一下各大MBA Career Center,
都會教你怎麼寫一份好履歷, 依樣畫葫蘆一下吧!!
3. 清晰的邏輯表達能力:
英文能力只是基本,
有很多人英文很強,
但是聽他說了老半天還是不知道他想表達甚麼,
如果有機會多做報章雜誌做Summary的練習,
譬如看經濟學人的專欄, 強迫自己寫一百字列點的摘要,
不僅練習英文也可訓練抽絲剝繭的能力
大概先說到這裡吧!
如果有興趣的版友可以站內信問我,
我會在有空時盡量解答!
--
非常的有意義, 就把自己以前寫過的文章整理一下,
再加上一些個人這幾年的觀察分享給大家,
有興趣的版友也可以搜尋我的ID找到過去發表的關於顧問業的一系列文章!
--------------------------正式開始的分隔線---------------------------------------
如果你們有看過喬治克隆尼的Up In the Air,
顧問生活差不多就是那樣,
飛過最多的一年是幾乎每個禮拜就在飛,
那一年在飛機上的時間超過300小時,
累積到一張人人稱羨的國泰航空鑽石卡,
(但大多數人不會想到我是拿多少生命換來的呢....)
因此我常跟朋友說我不是在飛機上就在往機場的路上…
廢話不多說, 來介紹一下我所處的管理顧問這一行吧!!
我想分成以下幾點來說明:
1. 顧問業到底是在做甚麼
2. 顧問業的職業生涯發展
3. 顧問業的組織架構
4. 顧問的一天
顧問業到底是在做甚麼
顧問到底是什麼鬼? 諮詢到底是在諮什麼?
什麼是管理顧問業? 常常有人這麼問我, 雖然是大哉問,
但不可否認很多人不清楚到底顧問業在做甚麼?
我個人認為:
Consulting is a process of problem solving and work as a team to create value,
不管你在哪一種顧問業, 都不外乎如此,
很多企業主或客戶對於顧問有刻板印象,
總覺得這群人是脫褲子放屁, 拿著我的手錶告訴我幾點...
為什麼我要花大錢請一堆乳臭未乾的小子告訴我我已經知道的事情,
尤其在台灣整個管理顧問的市場是非常惡劣的,
我已經很久沒在台灣做專案了...
不可否認的確有時候我也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
的確有時候心虛的不得了還要在客戶面前裝得很有經驗,
但我們也有很成功的專案,
透過系統化的分析, 很有邏輯的將問題及解決方案提供出來!!
我覺得顧問的價值在於透過不斷累積專案經驗,
在不同的產業及客戶中截長補短,
並透過系統化的架構, 詰問, 抽絲剝繭的邏輯工具
在專案過程中激發自己及客戶專案成員的潛力,
進而達到專案的目的!!
顧問業的職業生涯發展
再來談談顧問業的職涯發展,
其實所有的管理顧問公司的職階都大同小異,
僅有名稱不同, 有些公司會多一階少一階,
但升到Partner的時間基本上是差不多的,
下表括號內的是在該職缺的平均年資,
因此如果你平步青雲, 績效良好, 升到Partner僅需10+年的時間,
跟在一般產業比的話是比較快的一條職業道路, 至於薪水的話,
下表也提供了一個基礎給大家參考, 因為我已經在上海打滾多年,
因此所有幣別均為人民幣的年薪,
如果是Taipei Office的話會低一點, 這真的很現實呀!
每個層級或多或少都有一些Overlapping, 已經包含績效獎金,
但不包含ESPP及Senior Managing Consultant以後的Sales Bonus,
在這個行業每年都有不錯的調薪 (10% above),
如果是Promotion 更會有20%以上的增幅
基本上IBM GBS / Accenture Consulting / Capgemini / PwC Consulting / Deloitte
Consulting 薪資上大同小異,
當然如果你是Tier 1 MBB or Strategic Consulting
領Global Pay 的牛人那就另當別論了,
Entry Level Consultant (2 – 3 years): 130K – 200K
Senior Consultant (2 – 3 years): 180K – 400K
Managing Consultant (2 – 4 years): 350K – 600K
Senior Managing Consultant (3 – 4 years): 580K – 700K
Associate Partner (3 – 5 years): 700K – 900K
MD (Have their own grade) : 850K – ∞
通常顧問到了一定年紀或多或少都會厭倦這種頻繁出差的日子,
一方面是有了家庭, 另一方面是對於健康的考量,
若想要轉職, 在顧問業累積五年以上經驗後, 會有蠻多機會的,
大部分會轉到Industry內部的Consulting部門,
Fortune 500 的公司大部分都有類似的部門,
可以把他們想成是企業內部自己的幕僚顧問或者專案管理部門,
相對來講壓力比較小, 出差次數也沒那麼多, 比較能兼顧家庭及事業!
若繼續選擇待在顧問業, 則免不了要轉向銷售部門,
畢竟顧問公司就是靠賣專案賣人頭賺錢的,
因此銷售壓力是很大的, 每一年要背的Quota也是很可觀的!!
顧問業的組織架構
顧問業基本上是採取矩陣式的組織,
你會被分配到對應的一個產業 (Industry) 及職能(Function)上,
舉例來說:
Function: Sales & Customer Service, Supply Chain, Strategy, Talent & Org
Industry: Finance, FMCG, Automobile, Tech & Communication
因此我可以是Supply Chain Consultant in High Tech Industry or
Strategy Consultant in Automobile 以此類推,
這樣的組織架構有助於培養產業知識 (Industry Know-How),
客戶也會比較相信這些懂得講行話的顧問!
顧問的一天
我們來看看苦情顧問在客戶端的一天
08:30 - 09:00 抵達客戶端 (客戶幾點上班, 我們就幾點上班)
09:00 - 11:00 開會
11:00 - 12:00 會議記錄與摘錄會議重點
13:00 - 15:00 內部解決方案討論
15:00 - 17:00 開更多的會
17:00 - XX:XX 會議記錄與準備隔天簡報
以上是相當簡化的版本, 顧問的一天也會依據職位的不同有所不同,
但基本上每一天都隨時處在不小心就會踩到客戶地雷的情況下,
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戒慎恐懼的心情中,
有道是好客戶帶你上天堂, 爛客戶帶你上刀山下油鍋生不如死呀....
如果是國外的案子, 那星期一或五通常是半天在飛機上,
但做一樣的事"會議記錄與準備隔天簡報"...差別只在於你是在三萬英呎高空XD
再來我們來看看快樂顧問沒有專案時歡樂的一天
09:30 - 10:30 慢慢晃到辦公室 隨便找個位子坐 (無固定座位之隨便坐辦公室)
10:30 - 11:30 關心國家大事及朋友動態
11:30 - 14:00 提早出去與久違的朋友或同事吃頓悠閒的午餐
14:00 - 17:00 匯報新專案準備進度與工作計畫
這種日子看起來很爽, 但通常不會持續太久,
因為沒有案子就代表你沒有替公司賺錢,
因此在顧問公司你會很常聽到Chargebility or Utilization 這個字,
意思是你有多少比率在客戶端替公司賺錢,
這個指標跟你的Bonus及升遷有很大的連結關係
Consulting Firm最希望的就是顧問365天都在客戶端為公司賺進大把鈔票囉!!
結語
我有幾點觀察分享給大家, 不一定對, 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對於中階外商經理人的建議:
1. 盡量申請在Regional HQ的職缺:
道理很簡單, 哪裡有資源, 就應該往哪裡去,
請問你有看過哪家跨國企業的CEO Visit 台灣嗎?
反之上海北京香港東京呢?
連在中國被封鎖的FB Mark 都要來北京清大演講,
而且還用中文, OMG, 這不是抱中國大腿嗎?
但現實是有一個13億的市場, 你不抱可有很多人要抱呀…
因此如果你已經是外商在台灣中階職位,
有感於升遷緩慢,
兩眼逐漸失去戰鬥的光芒,
想一展長才,
我的建議是可以內轉到大中華區的總部,
你的視野及格局會開闊很多!
整天被Regional GM看到的人升遷還是比較快的,
見面三分情呀! 切記切記!!
2. 看發展而不看年薪:
這點我想會有點爭議,
我的意思是如果你本身已經領不錯的薪水 (E.g. 2M TWD above / annual),
就不需要拘泥於到大中華區談的Package要x 2 or x 1.5,
該看的是該職缺的發展性,
是不是在大中華區總部下,
是不是一個正在發展的部門,
雖然不一定會談到非常高的薪水,
有些時候甚至沒有Relocation Package,
但與其選擇在台灣爽爽過,
倒不如來總部賭個三五年呢?
(每年10%調薪, 三年後就可能被挖角的機會…)
我想這個機會成本相對是低的,
但換取的報酬是可以期待的!
只要把家人安頓好, 讓他們成為支持你的後盾就夠了
對於想進外商的新鮮人建議:
1. 來總部做Internship吧:
會做這樣的建議主要是兩個原因, 一個是你的Global exposure,
再來就是外商的確會從Intern裡優先錄取新鮮人,
如果機票住宿對於你而言不是太大的負擔,
每天領120 – 250 RMB 的薪水你可以忍受,
我想很多人會說這薪水在上海是活不下去的,
的確, 但Internship 短短數月長則一年,
孩子, 我還是會強烈建議你來總部做Intern!!
忍一忍就過去了,
當作是一個對你職業生涯的小投資吧!
如果你夠優秀, 肯定可以拿到正式職缺,
我也相信台灣學子在能力上是沒問題的!!
2. 認認真真的寫份履歷:
這個其實在我之前的文章也一直強調,
當你有很好的學歷, 不錯的實習經驗,
但台灣新鮮人就是沒辦法很有組織地在一頁簡歷中將自己的好表現出來,
跟中國學生寫的履歷真的是差一大截,
我只能說多下點功夫,
有空多給一些已經工作的老大哥老大姊看一下,
或者去網上蒐一下各大MBA Career Center,
都會教你怎麼寫一份好履歷, 依樣畫葫蘆一下吧!!
3. 清晰的邏輯表達能力:
英文能力只是基本,
有很多人英文很強,
但是聽他說了老半天還是不知道他想表達甚麼,
如果有機會多做報章雜誌做Summary的練習,
譬如看經濟學人的專欄, 強迫自己寫一百字列點的摘要,
不僅練習英文也可訓練抽絲剝繭的能力
大概先說到這裡吧!
如果有興趣的版友可以站內信問我,
我會在有空時盡量解答!
--
All Comments
By Una
at 2014-12-24T13:50
at 2014-12-24T13:50
By Jack
at 2014-12-27T21:56
at 2014-12-27T21:56
By Eartha
at 2015-01-01T21:01
at 2015-01-01T21:01
By Olivia
at 2015-01-02T20:04
at 2015-01-02T20:04
By Ethan
at 2015-01-06T02:10
at 2015-01-06T02:10
By Ula
at 2015-01-10T12:44
at 2015-01-10T12:44
By Quintina
at 2015-01-11T02:44
at 2015-01-11T02:44
By Hamiltion
at 2015-01-11T12:46
at 2015-01-11T12:46
By Steve
at 2015-01-14T11:44
at 2015-01-14T11:44
By Donna
at 2015-01-17T13:23
at 2015-01-17T13:23
By Daph Bay
at 2015-01-17T23:18
at 2015-01-17T23:18
By Mason
at 2015-01-22T23:00
at 2015-01-22T23:00
By Isla
at 2015-01-26T00:10
at 2015-01-26T00:10
By Necoo
at 2015-01-29T08:27
at 2015-01-29T08:27
By Franklin
at 2015-01-31T10:11
at 2015-01-31T10:11
By Caroline
at 2015-02-02T14:05
at 2015-02-02T14:05
By Franklin
at 2015-02-04T21:02
at 2015-02-04T21:02
By Kristin
at 2015-02-08T16:54
at 2015-02-08T16:54
By Aaliyah
at 2015-02-11T21:36
at 2015-02-11T21:36
By Hazel
at 2015-02-14T16:50
at 2015-02-14T16:50
By Valerie
at 2015-02-18T02:24
at 2015-02-18T02:24
By Carol
at 2015-02-20T12:09
at 2015-02-20T12:09
By Genevieve
at 2015-02-25T03:16
at 2015-02-25T03:16
By Dinah
at 2015-02-26T12:55
at 2015-02-26T12:55
By Susan
at 2015-02-27T01:45
at 2015-02-27T01:45
By Linda
at 2015-02-27T02:49
at 2015-02-27T02:49
By Yedda
at 2015-02-27T17:41
at 2015-02-27T17:41
By Kama
at 2015-02-28T21:15
at 2015-02-28T21:15
By Irma
at 2015-03-01T13:35
at 2015-03-01T13:35
By Puput
at 2015-03-02T09:22
at 2015-03-02T09:22
By Catherine
at 2015-03-03T21:23
at 2015-03-03T21:23
By Agatha
at 2015-03-06T11:33
at 2015-03-06T11:33
By Cara
at 2015-03-09T12:45
at 2015-03-09T12:45
By Skylar Davis
at 2015-03-12T01:49
at 2015-03-12T01:49
By Odelette
at 2015-03-14T23:22
at 2015-03-14T23:22
By Skylar Davis
at 2015-03-18T09:09
at 2015-03-18T09:09
By Joe
at 2015-03-21T08:15
at 2015-03-21T08:15
By Anthony
at 2015-03-24T21:12
at 2015-03-24T21:12
By Madame
at 2015-03-28T13:52
at 2015-03-28T13:52
By Suhail Hany
at 2015-03-28T20:11
at 2015-03-28T20:11
By Blanche
at 2015-04-02T08:56
at 2015-04-02T08:56
By Michael
at 2015-04-03T06:41
at 2015-04-03T06:41
By Eartha
at 2015-04-05T12:20
at 2015-04-05T12:20
By Yuri
at 2015-04-08T23:58
at 2015-04-08T23:58
By Hedda
at 2015-04-11T22:24
at 2015-04-11T22:24
Related Posts
非自願離職
By Isla
at 2014-12-23T19:30
at 2014-12-23T19:30
嚕掉了嗎?
By Jack
at 2014-12-23T18:12
at 2014-12-23T18:12
預扣薪水的問題(勞健保)
By Rachel
at 2014-12-23T12:24
at 2014-12-23T12:24
有關年後換工作
By William
at 2014-12-23T11:45
at 2014-12-23T11:45
到外縣市做保全
By Jacky
at 2014-12-22T21:32
at 2014-12-22T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