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刑法31條身份犯疑問 - 考試

By Steve
at 2018-05-22T22:29
at 2018-05-22T22:29
Table of Contents
做練習題的時候遇到兩個相似題目,但答案卻不一樣,都是有關身份犯題目,請大師們解
惑
第一題
甲為公司會計,受乙慫恿,挪用公司資產,答案為:甲為業務侵占正犯,乙無業務身份,
但仍為業務侵占教唆犯
第二題
甲慫恿乙殺害乙的父親,答案為:乙成立殺害直系血親尊親屬罪,甲成立普通殺人罪教唆
犯
以上兩題題目均為一人有身分,一人無身分,但兩題答案卻不同解釋,是否在身份犯上有
不一樣的評估標準,這部分實在沒辦法理解,煩請各位大德開示了
--
Tags:
考試
All Comments

By Elizabeth
at 2018-05-27T04:38
at 2018-05-27T04:38
無身分,論普通侵占
更正:業務侵占教唆犯

By Gilbert
at 2018-05-28T18:44
at 2018-05-28T18:44

By Lucy
at 2018-05-28T21:47
at 2018-05-28T21:47

By Sarah
at 2018-05-28T23:51
at 2018-05-28T23:51

By Mason
at 2018-06-02T00:47
at 2018-06-02T00:47

By Anthony
at 2018-06-02T13:21
at 2018-06-02T13:21

By Tom
at 2018-06-03T03:40
at 2018-06-03T03:40

By Linda
at 2018-06-05T06:58
at 2018-06-05T06:58

By Regina
at 2018-06-09T00:18
at 2018-06-09T00:18

By Suhail Hany
at 2018-06-11T23:46
at 2018-06-11T23:46
分之罪時,實務:31條第一項擬制入罪+28條。學說:1.少
數說:先31條第一項擬制再31條第二項判斷是否具備刑之加

By George
at 2018-06-16T06:32
at 2018-06-16T06:32
減2:通說:只能成立共犯

By Dorothy
at 2018-06-17T04:12
at 2018-06-17T04:12
話,因為不管有沒有這條規定甲都只會成立普通殺人罪,31
條第二項沒有存在的必要。

By Aaliyah
at 2018-06-21T13:35
at 2018-06-21T13:35
稱為構成身分,亦即構成要件要素的身分,欠缺這種身分的行
謂的純正身分犯。所以,多數人共同違犯純正身分犯,原則上
不具構成身分的人是不可能成立本罪的共同正犯的,頂多只能
成立本罪的共犯,因為共犯只要有正犯的不法行為可以依附即
可成立,而無所謂身分的要求,但是刑法第31條以不得不使其

By Lauren
at 2018-06-21T15:50
at 2018-06-21T15:50

By Oliver
at 2018-06-23T20:34
at 2018-06-23T20:34
結構上,不具備這種身分的人,只能成立基本犯罪。因此教唆

By Isabella
at 2018-06-25T20:05
at 2018-06-25T20:05
種身分是具加重或減輕其刑的身分,亦即加減身分,這種身分
並非構成要件要素,而是罪責要素,所以又稱為罪責身分。在
或共同他人殺害父母的人,只能成立基本犯罪的教唆犯或共同
正犯。實務則是以第31條規定科以通常之刑,再利用罪刑相當
的原則,反推其罪應為通常之罪,亦即基本犯罪。

By Franklin
at 2018-06-29T16:52
at 2018-06-29T16:52
屬罪,本罪的身分是是罪責身分或稱加減身分,所以不具本身

By Aaliyah
at 2018-07-01T01:19
at 2018-07-01T01:19
的共同正犯、教唆犯或是幫助犯。第二題是殺害直系血親尊親
分的人,只能成立基本犯罪,亦即只能成立普通殺人罪,故不
論不具本身分的人是共同違反或是教唆、幫助,都只能成立普
通殺人罪的共同正犯、教唆犯或是幫助犯。

By Doris
at 2018-07-04T07:10
at 2018-07-04T07:10
不法行為?其實共犯還是有依附的,他依附的是正犯的基本犯
要件及違反性層次的不法行為並沒有任何關係,所以沒有依附
的可能性。

By Elvira
at 2018-07-08T04:13
at 2018-07-08T04:13

By Catherine
at 2018-07-11T07:49
at 2018-07-11T07:49
純正身份犯的概念,再往後推論比較好喔(個人看法) 另外
實務不認為業務侵占是雙重身份犯喔

By Agatha
at 2018-07-11T23:37
at 2018-07-11T23:37
如果一下子不能理解,那就算了,第31條規定得很清楚,直接
照第31條操作就可以了,順便把純正身分犯有哪些條文背起來
。

By Irma
at 2018-07-14T15:19
at 2018-07-14T15:19

By Gilbert
at 2018-07-15T09:15
at 2018-07-15T09:15

By Iris
at 2018-07-16T17:42
at 2018-07-16T17:42
不過業務侵占也有雙重身分的爭點...
Related Posts
邱大砲(邱博文的光碟適合後醫嗎?

By Eartha
at 2018-05-22T20:10
at 2018-05-22T20:10
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

By Bethany
at 2018-05-22T19:06
at 2018-05-22T19:06
關於考古題蒐集

By Blanche
at 2018-05-22T16:51
at 2018-05-22T16:51
最近放榜的考試

By Enid
at 2018-05-22T16:16
at 2018-05-22T16:16
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三讀通過

By Sandy
at 2018-05-22T15:50
at 2018-05-22T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