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官解釋667號 - 考試
By Edwina
at 2009-11-20T22:15
at 2009-11-20T22:15
Table of Contents
離666才沒多久的時間,667就出來了(  ̄ c ̄)y▂ξ
http://www.judicial.gov.tw/constitutionalcourt/p03_01.asp?expno=667
解釋字號 釋字第 667 號
解釋日期 民國 98年11月20日
解釋爭點
訴願法第47條第3項及行政訴訟法第73條未明定寄存送達自寄存日起10日後始生效,違憲?
解釋文
訴願法第四十七條第三項準用行政訴訟法第七十三條,關於寄存送達於依法送達
完畢時,即生送達效力部分,尚與憲法第十六條保障人民訴願及訴訟權之意旨無違。
理由書
人民之訴願及訴訟權為憲法第十六條所保障。人民於其權利遭受公權力侵害時,
有權循法定程序提起行政爭訟,俾其權利獲得適當之救濟。此項程序性基本權之具體內容
,包括訴訟救濟應循之審級、程序及相關要件,須由立法機關衡酌訴訟案件之種類、性質
、訴訟政策目的以及訴訟制度之功能等因素,制定合乎正當法律程序之相關法律,始得實
現。而相關程序規範是否正當,須視訴訟案件涉及之事物領域、侵害基本權之強度與範圍
、所欲追求之公共利益、有無替代程序及各項可能程序之成本等因素,綜合判斷而為認定
(本院釋字第六六三號解釋參照)。
訴願及行政訴訟文書之送達,係訴願法及行政訴訟法所定之送達機關將應送達於
當事人或其他關係人之文書,依各該法律之規定,交付於應受送達人本人;於不能交付本
人時,以其他方式使其知悉文書內容或居於可得知悉之地位,俾其決定是否為必要之行為
,以保障其個人權益。為使人民確實知悉文書之內容,人民應有受合法通知之權利,此項
權利應受正當法律程序之保障。就訴願決定書之送達而言,攸關人民得否知悉其內容,並
對其不服而提起行政訴訟之權利,至為重要。訴願法第四十七條第一項規定:「訴願文書
之送達,應註明訴願人、參加人或其代表人、訴願代理人住、居所、事務所或營業所,交
付郵政機關以訴願文書郵務送達證書發送。」第二項規定:「訴願文書不能為前項送達時
,得由受理訴願機關派員或囑託原行政處分機關或該管警察機關送達,並由執行送達人作
成送達證書。」第三項並規定:「訴願文書之送達,除前二項規定外,準用行政訴訟法第
六十七條至第六十九條、第七十一條至第八十三條之規定。」故關於訴願文書之送達,原
則上應向應受送達人本人為送達(行政訴訟法第七十一條規定參照);惟如不能依行政訴
訟法第七十一條、第七十二條之規定為送達者,得將文書寄存於送達地之自治或警察機關
、郵政機關,並作成送達通知書二份,一份黏貼於應受送達人住居所、事務所或營業所門
首,另一份交由鄰居轉交或置於應受送達人之信箱或其他適當之處所,以為寄存送達。且
寄存之文書自寄存之日起,寄存機關應保存三個月(行政訴訟法第七十三條規定參照)。
是寄存送達之文書,已使應受送達人可得收領、知悉,其送達之目的業已實現,自應發生
送達之效力。
訴願及行政訴訟係處理人民與國家間之公法爭議,其目的除在保障人民權益外,
並確保國家行政權之合法行使(訴願法第一條第一項、行政訴訟法第一條規定參照)。立
法機關衡酌訴願及行政訴訟制度之功能及事件之特性,雖得就訴願及行政訴訟制度所應遵
循之審級、程序及相關要件,制定相關法律加以規範,但仍應合乎憲法正當法律程序之要
求。按行政訴訟法第七十三條雖未如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八條第二項就寄存送達之生效
日期另設明文,惟訴願人或當事人於提起訴願或行政訴訟時,於訴願書或當事人書狀即應
載明其住、居所、事務所或營業所(訴願法第五十六條第一項、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七條規
定參照),俾受理訴願機關或行政法院得將文書送達於該應受送達人;受理訴願機關或行
政法院依上開載明之住、居所、事務所或營業所而為送達,於不能依行政訴訟法第七十一
條、第七十二條規定為送達時,自得以寄存送達使應受送達人知悉文書內容,且寄存送達
程序尚稱嚴謹,應受送達人亦已居於可得知悉之地位。又訴願及行政訴訟文書之送達屬相
關制度所應遵循程序之一環,並有確保訴願及行政訴訟程序迅速進行,以維護公共利益之
目的。寄存送達既已使應受送達人處於可得迅速知悉其事並前往領取相關文書之狀態,則
以訴願文書寄存送達完畢時作為發生送達效力之時點,已得確保人民受合法通知之權利,
就整體而言,尚合乎憲法正當法律程序之要求,並與憲法第十六條保障人民訴願及訴訟權
之意旨無違。
行政訴訟與民事訴訟,因訴訟目的、性質、功能之差異,其訴訟種類、有無前置
程序、當事人地位或應為訴訟行為之期間等,皆可能有不同之規定。行政訴訟法與民事訴
訟法雖多有類似之制度,但其具體規範內容,除屬於憲法保障訴訟權具有重要性者外,並
非須作一致之規定。基於精簡法條之立法考量,行政訴訟法雖設有準用部分民事訴訟法之
規定,亦非表示二者須有相同之規定。就送達制度而言,人民權利受寄存送達影響之情形
極為複雜,非可一概而論。受寄存送達者,如於文書寄存當日即前往領取,其權利所受影
響,即與送達機關於會晤應受送達人時交付文書之送達無異,如增設寄存送達之生效期間
,反而形成差別待遇。反之,於文書寄存多日後始前往領取者,其能主張或維護權利之時
間,雖不免縮短,惟人民於行政訴訟之前,既已歷經行政程序與訴願程序,當可預計行政
機關或法院有隨時送達文書之可能,如確有因外出工作、旅遊或其他情事而未能即時領取
之情形,衡諸情理,亦得預先指定送達代收人或採行其他適當之因應措施,以避免受寄存
送達或未能即時領取而影響其權利。故訴願、訴訟文書之寄存送達,其發生送達效力之時
間,雖可能影響當事人得為訴訟行為之時機,但立法政策上究應如同現行行政訴訟法第七
十三條規定,於寄存送達完畢時發生效力,或應如同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八條第二項規
定,自寄存之日起經十日發生效力,抑或應採較十日為更長或更短之期間,宜由立法者在
不牴觸憲法正當程序要求之前提下,裁量決定之,自不能僅因行政訴訟法第七十三條規定
未如同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八條第二項設有自寄存之日起經十日發生送達效力之規定,
即遽認違反平等原則。
送達制度攸關憲法保障人民訴願及訴訟權是否能具體落實。鑑於人民可能因外出
工作、旅遊或其他情事而臨時不在應送達處所,為避免其因外出期間受寄存送達,不及知
悉寄存文書之內容,致影響其權利,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二月七日修正公布、同年九月一日
施行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八條第二項,增訂寄存送達,自寄存之日起,經十日發生效
力之規定,係就人民訴訟權所為更加妥善之保障。立法機關就訴願法及行政訴訟法未與上
開民事訴訟法設有相同規定,基於上開說明,行政訴訟法第七十三條規定所設之程序及方
式,雖已符合憲法正當法律程序之要求,並無違於平等原則,然為求人民訴願及訴訟權獲
得更為妥適、有效之保障,相關機關允宜考量訴願及行政訴訟文書送達方式之與時俱進,
兼顧現代社會生活型態及人民工作狀況,以及整體法律制度之體系正義,就現行訴願及行
政訴訟關於送達制度適時檢討以為因應,併此指明。
--
http://www.judicial.gov.tw/constitutionalcourt/p03_01.asp?expno=667
解釋字號 釋字第 667 號
解釋日期 民國 98年11月20日
解釋爭點
訴願法第47條第3項及行政訴訟法第73條未明定寄存送達自寄存日起10日後始生效,違憲?
解釋文
訴願法第四十七條第三項準用行政訴訟法第七十三條,關於寄存送達於依法送達
完畢時,即生送達效力部分,尚與憲法第十六條保障人民訴願及訴訟權之意旨無違。
理由書
人民之訴願及訴訟權為憲法第十六條所保障。人民於其權利遭受公權力侵害時,
有權循法定程序提起行政爭訟,俾其權利獲得適當之救濟。此項程序性基本權之具體內容
,包括訴訟救濟應循之審級、程序及相關要件,須由立法機關衡酌訴訟案件之種類、性質
、訴訟政策目的以及訴訟制度之功能等因素,制定合乎正當法律程序之相關法律,始得實
現。而相關程序規範是否正當,須視訴訟案件涉及之事物領域、侵害基本權之強度與範圍
、所欲追求之公共利益、有無替代程序及各項可能程序之成本等因素,綜合判斷而為認定
(本院釋字第六六三號解釋參照)。
訴願及行政訴訟文書之送達,係訴願法及行政訴訟法所定之送達機關將應送達於
當事人或其他關係人之文書,依各該法律之規定,交付於應受送達人本人;於不能交付本
人時,以其他方式使其知悉文書內容或居於可得知悉之地位,俾其決定是否為必要之行為
,以保障其個人權益。為使人民確實知悉文書之內容,人民應有受合法通知之權利,此項
權利應受正當法律程序之保障。就訴願決定書之送達而言,攸關人民得否知悉其內容,並
對其不服而提起行政訴訟之權利,至為重要。訴願法第四十七條第一項規定:「訴願文書
之送達,應註明訴願人、參加人或其代表人、訴願代理人住、居所、事務所或營業所,交
付郵政機關以訴願文書郵務送達證書發送。」第二項規定:「訴願文書不能為前項送達時
,得由受理訴願機關派員或囑託原行政處分機關或該管警察機關送達,並由執行送達人作
成送達證書。」第三項並規定:「訴願文書之送達,除前二項規定外,準用行政訴訟法第
六十七條至第六十九條、第七十一條至第八十三條之規定。」故關於訴願文書之送達,原
則上應向應受送達人本人為送達(行政訴訟法第七十一條規定參照);惟如不能依行政訴
訟法第七十一條、第七十二條之規定為送達者,得將文書寄存於送達地之自治或警察機關
、郵政機關,並作成送達通知書二份,一份黏貼於應受送達人住居所、事務所或營業所門
首,另一份交由鄰居轉交或置於應受送達人之信箱或其他適當之處所,以為寄存送達。且
寄存之文書自寄存之日起,寄存機關應保存三個月(行政訴訟法第七十三條規定參照)。
是寄存送達之文書,已使應受送達人可得收領、知悉,其送達之目的業已實現,自應發生
送達之效力。
訴願及行政訴訟係處理人民與國家間之公法爭議,其目的除在保障人民權益外,
並確保國家行政權之合法行使(訴願法第一條第一項、行政訴訟法第一條規定參照)。立
法機關衡酌訴願及行政訴訟制度之功能及事件之特性,雖得就訴願及行政訴訟制度所應遵
循之審級、程序及相關要件,制定相關法律加以規範,但仍應合乎憲法正當法律程序之要
求。按行政訴訟法第七十三條雖未如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八條第二項就寄存送達之生效
日期另設明文,惟訴願人或當事人於提起訴願或行政訴訟時,於訴願書或當事人書狀即應
載明其住、居所、事務所或營業所(訴願法第五十六條第一項、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七條規
定參照),俾受理訴願機關或行政法院得將文書送達於該應受送達人;受理訴願機關或行
政法院依上開載明之住、居所、事務所或營業所而為送達,於不能依行政訴訟法第七十一
條、第七十二條規定為送達時,自得以寄存送達使應受送達人知悉文書內容,且寄存送達
程序尚稱嚴謹,應受送達人亦已居於可得知悉之地位。又訴願及行政訴訟文書之送達屬相
關制度所應遵循程序之一環,並有確保訴願及行政訴訟程序迅速進行,以維護公共利益之
目的。寄存送達既已使應受送達人處於可得迅速知悉其事並前往領取相關文書之狀態,則
以訴願文書寄存送達完畢時作為發生送達效力之時點,已得確保人民受合法通知之權利,
就整體而言,尚合乎憲法正當法律程序之要求,並與憲法第十六條保障人民訴願及訴訟權
之意旨無違。
行政訴訟與民事訴訟,因訴訟目的、性質、功能之差異,其訴訟種類、有無前置
程序、當事人地位或應為訴訟行為之期間等,皆可能有不同之規定。行政訴訟法與民事訴
訟法雖多有類似之制度,但其具體規範內容,除屬於憲法保障訴訟權具有重要性者外,並
非須作一致之規定。基於精簡法條之立法考量,行政訴訟法雖設有準用部分民事訴訟法之
規定,亦非表示二者須有相同之規定。就送達制度而言,人民權利受寄存送達影響之情形
極為複雜,非可一概而論。受寄存送達者,如於文書寄存當日即前往領取,其權利所受影
響,即與送達機關於會晤應受送達人時交付文書之送達無異,如增設寄存送達之生效期間
,反而形成差別待遇。反之,於文書寄存多日後始前往領取者,其能主張或維護權利之時
間,雖不免縮短,惟人民於行政訴訟之前,既已歷經行政程序與訴願程序,當可預計行政
機關或法院有隨時送達文書之可能,如確有因外出工作、旅遊或其他情事而未能即時領取
之情形,衡諸情理,亦得預先指定送達代收人或採行其他適當之因應措施,以避免受寄存
送達或未能即時領取而影響其權利。故訴願、訴訟文書之寄存送達,其發生送達效力之時
間,雖可能影響當事人得為訴訟行為之時機,但立法政策上究應如同現行行政訴訟法第七
十三條規定,於寄存送達完畢時發生效力,或應如同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八條第二項規
定,自寄存之日起經十日發生效力,抑或應採較十日為更長或更短之期間,宜由立法者在
不牴觸憲法正當程序要求之前提下,裁量決定之,自不能僅因行政訴訟法第七十三條規定
未如同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八條第二項設有自寄存之日起經十日發生送達效力之規定,
即遽認違反平等原則。
送達制度攸關憲法保障人民訴願及訴訟權是否能具體落實。鑑於人民可能因外出
工作、旅遊或其他情事而臨時不在應送達處所,為避免其因外出期間受寄存送達,不及知
悉寄存文書之內容,致影響其權利,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二月七日修正公布、同年九月一日
施行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八條第二項,增訂寄存送達,自寄存之日起,經十日發生效
力之規定,係就人民訴訟權所為更加妥善之保障。立法機關就訴願法及行政訴訟法未與上
開民事訴訟法設有相同規定,基於上開說明,行政訴訟法第七十三條規定所設之程序及方
式,雖已符合憲法正當法律程序之要求,並無違於平等原則,然為求人民訴願及訴訟權獲
得更為妥適、有效之保障,相關機關允宜考量訴願及行政訴訟文書送達方式之與時俱進,
兼顧現代社會生活型態及人民工作狀況,以及整體法律制度之體系正義,就現行訴願及行
政訴訟關於送達制度適時檢討以為因應,併此指明。
--
Tags:
考試
All Comments
By Ida
at 2009-11-22T22:43
at 2009-11-22T22:43
By Megan
at 2009-11-25T08:59
at 2009-11-25T08:59
By Iris
at 2009-11-27T04:51
at 2009-11-27T04:51
By Olivia
at 2009-11-29T02:12
at 2009-11-29T02:12
By Emily
at 2009-12-01T00:16
at 2009-12-01T00:16
By Regina
at 2009-12-02T13:57
at 2009-12-02T13:57
By Dora
at 2009-12-06T04:38
at 2009-12-06T04:38
By Hardy
at 2009-12-09T23:13
at 2009-12-09T23:13
By Mia
at 2009-12-10T20:54
at 2009-12-10T20:54
By Thomas
at 2009-12-14T14:18
at 2009-12-14T14:18
By Frederica
at 2009-12-16T21:25
at 2009-12-16T21:25
By Edwina
at 2009-12-20T04:38
at 2009-12-20T04:38
By Joe
at 2009-12-22T06:16
at 2009-12-22T06:16
By Audriana
at 2009-12-23T02:02
at 2009-12-23T02:02
By Freda
at 2009-12-24T16:40
at 2009-12-24T16:40
By David
at 2009-12-27T13:07
at 2009-12-27T13:07
By Thomas
at 2009-12-27T23:34
at 2009-12-27T23:34
By Harry
at 2009-12-30T23:09
at 2009-12-30T23:09
By Quintina
at 2010-01-04T12:11
at 2010-01-04T12:11
By Damian
at 2010-01-06T00:05
at 2010-01-06T00:05
Related Posts
金卡出借心得
By Noah
at 2009-11-20T18:42
at 2009-11-20T18:42
國安三等電子組第一試通過成績
By Leila
at 2009-11-19T17:37
at 2009-11-19T17:37
98律師考取心得
By Mia
at 2009-11-17T20:43
at 2009-11-17T20:43
幫助記憶力的食物
By Robert
at 2009-11-17T00:47
at 2009-11-17T00:47
調查局資訊科學組第一試錄取心得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09-11-17T00:37
at 2009-11-17T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