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成人ADD - 工管
By Yedda
at 2019-06-24T23:33
at 2019-06-24T23:33
Table of Contents
Monday Blue Buster 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成人ADD
原文出自:
https://mbacareerfitter.blogspot.com/2019/06/monday-blue-buster-mbaberkeley-haas.html
David您好!
成人ADD/ADHD是临床上的一种disorder
我就是一个被专业医学机构确诊的成人ADD
不过从职业规划的角度讨论成人ADD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ADD对我职业造成的影响,我一直不抱能够减轻的希望
所以对于David提到的解法很感兴趣
期待更新!
另外,我发了一篇求助帖提到自己在犹豫该不该去读part-time MBA
Berkeley HAAS part-time MBA: 去读 OR 再申一年full-time?
https://forum.chasedream.com/for ... amp;fromuid=1349792
David能不能给些建议?
[鏈結提問內容]
想请教大家,有没有人分享一下十几万刀读个part-time MBA回报率大噶是多少?网上的统计数据应该是full-time的
我知道个人背景不同,差距很大,只想有个reference。LZ在工业界混日子的话,二线城市一年十万刀左右。谢谢!
***
介绍一下自己的背景:
楼主的精神世界比较复杂,属于有病的那种。
32岁。机械工程本硕博,博士是美国念的,本来的理想是做学术,后来发现学术做不好,勉强毕业后去了中部湖区的工业界上班,做计算模拟,又觉得干不好,似乎脑子少根筋,所以没有passion。就开始考虑两条路:
1.试试本专业其他类型的岗位(结构设计)
2.读MBA做investment banking。
说得直白点:我是干别的不行才想读MBA的。。。
按照1和2的思路,今年一边申请新的工作,一边考了三次GMAT勉强刷到730,这个时候已经错过所有学校full time的申请deadline,但是part-time申请刚好能赶上,于是申了Haas的part-time。最后结果是找到了一份在硅谷做结构设计+控制编程的工作,同时也收到了Haas的录取。
现在有三种选择:
1. 一边工作一边读part-time
2. 放弃part-time,一边工作一边申full-time
3. 好好工作,不考虑MBA了
3是最理想的情况,这意味着在research测试和计算模拟都做不下去以后,我终于开窍了能把设计做好,一心一意当个工程师,不过工程思维是相通的,很大概率的结局是研发计算测试设计软件所有跟本专业有关的岗位轮一遍后发现我做什么都不行。
所以主要考虑1,2。商科我没有读过,能不能开窍是不知道的。先从钱的角度考虑吧。
LZ绿卡,不需要考虑身份问题。
搬去加州工作虽然加了工资,但是从购买力来说相当于降薪50%了,跳槽只想给自己最后一次尝试把本专业做好的机会。
这两周到处找人聊,下周必须决定读不读。
-
答:
樓主的問題很複雜,可能一次回不完。先回應您幾個關鍵點。
首先根據常年生涯諮商經驗彙整,理想生涯是由生涯三驅力:興趣技能、性格養成、專業能力(興趣、性格、專業能力)的組合,成為用興趣技能來吃飯,且因為興趣而永無止境地突破,因而物以稀為貴;
並因為每個人個性養成的獨特性,而不再競爭;
如此就能不再工作,才能快樂致富。
同樣由於大量生涯諮商經驗,筆者發現了一種「成年過動症」的現象,並且相當普遍。
從各種身心科的定義,是歸為「ADD/ADHD注意力缺失症」。
然而,由於過去並沒有以「環境情緒流體」為中心思想的生涯管理模式存在,因而難以深入探討這類注意力缺失的背後原因。
而就筆者的生涯諮商經驗,人的思維模式事實上是由求生環境中的制約而來的。
而筆者諮商經驗中,意外發現這些有「成年過動症」的個案們,基本上環境中都有對個案們有過高期望、或不予認同的權威人物存在。這些權威人物中很高的比例是父母。
另一方面,原則上這些權威人物還伴隨著「無差別地對待相異專業」;
與「對個案的不信念」,不相信個案的潛能能夠突破專業標準或競爭;
以及「被動式宇宙觀」--認為人是被環境所改變,而難以改變環境...等。
因此,筆者甚至認為ADD/ADHD可能取錯名了...不然應該早就根絕了才對。或許可以從其他角度,如:環境情緒流體的思維模式來探討。這部分留到筆者日後的文獻再做討論。
例如:樓主與其說是注意力缺失症,就筆者的生涯諮商經驗來看,其實認為並不是注意力缺失的問題,反倒是有「負念」傾向:語調清一色否定語氣,覺得似乎人生一事無成,沒路走了,只好再孤注一擲選個聽起來有人成功過的。
問題是,生物有追求快樂與希望的本能,也就是--正念。如此的負念顯然是學習而來的。那麼是如何地學習呢?對象是誰?典範模式為何?這些問題可以請樓主思考回憶一番。
然而,有幾個疑點讓筆者困惑:一是怎麼如此人生至今似乎都窮途末路,卻又都能絕處逢生呢?
曾有心理研究指出:長期的失敗者,其心理素質事實上強過成功者。
原因是失敗者可以長期忍受痛苦,而成功者多半因為無法忍受如此長期的痛苦,才選擇一鼓作氣成功。
另一點,也是樓主個案的關鍵點,就是「潛意識是很憨直的」
:如此一無所成的人生,若又處於沒有希望的狀態下,潛意識會直接選擇「終結痛苦」而自絕。
然而,樓主並沒有自殘傾向。這又是為什麼呢?
這表示水壩雖然在淹水,但卻同時也在漏水。
請問這個(微薄的快樂)漏水漏在哪兒呢?
從行為模式多半可以找到蹤跡--樓主在身處絕境時,會像此樓的模式這樣,向環境人物求助。
或許樓主是個社交能力頗強的人,能在人群中取暖。
又另一方面,樓主似乎是個學霸,能夠輕易在學術新知與標準測驗中拔得頭籌。
或許也因為這樣,反而成為一種包袱--如愛因斯坦所言,專家不能只是訓練有素的狗。
這多半可以從業餘嗜好中,找到平衡點。
請樓主想想平時的嗜好為何?各有什麼功能與慰藉?
不然哪有人會萬念俱灰的?
希望有回答到樓主的問題~
:)
Sincerely,
David Lee
--
Monday Blue Buster 每週一MBA生涯之公益解惑日 於MBA版
李大衛MBA生涯管理中心 www.mbacareerfitter.com
前美國最大MBA徵才會NSHMBA 首位華人官方職涯顧問
部落格: http://mbacareerfitter.blogspot.com
fb粉專與社團:David Lee's MBA Career Management 李大衛生涯管理中心
Leadership is love.
--
Tags:
工管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加拿大MBA申請(Rotman, Desautels錄取)
By Gary
at 2019-06-13T11:39
at 2019-06-13T11:39
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成年過動症與生涯的關係1
By Andy
at 2019-06-10T16:13
at 2019-06-10T16:13
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成年過動症2
By Christine
at 2019-06-03T14:47
at 2019-06-03T14:47
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成人過動症1
By Yuri
at 2019-05-27T21:05
at 2019-05-27T21:05
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30歲出國讀MBA是否不歸路
By Quintina
at 2019-05-20T23:41
at 2019-05-20T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