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30歲退休我是不是想太多了 - 職場
By Kristin
at 2021-02-14T03:47
at 2021-02-14T03:47
Table of Contents
其實我覺得每個認真想脫離工作去退休的人,肯定都已經做了不少功課跟準備了,唯一差
別的就是操作上保守點或積極點的方案。
金流壓力一般來說短時間壓力應該不大,有房沒貸款,日常家庭開銷不揮霍都可以活的很
穩定有品質。多個小孩或要換車,成本自己事先抓一抓即可,反正不缺車位,養車折舊每
年加10-20萬,小孩20-25萬,唸私校再加15-20萬,至於想送出國的話,我覺得你退休金
流規劃上,目前應該沒考慮這種問題,就當以後有順利資產增值後的一個潛在選項。
基本上風險的擔憂,其實就一個,報酬不如預期。操作不順,老本虧蝕,壓力上升下回鍋
職場,再不然就是資產分配報酬不如預期,入不敷出。其他什麼風險問題,包括健康、家
庭、意外事故、法律訴訟、天災人禍、十之八九就算有工作也很難或甚至更難處理。
所以你的問題其實很簡單,有沒有高估自己操作能力?自己一套投資穩定獲利的模式有沒
有成型?這我想是最核心的問題。也建議退休後,金流模型預估上報酬假設上可以抓保守
一點,不說把錢都丟ETF這種年均10%報酬率,相信你在操作上的績效跟自信也會選擇主動
操作的模式,但撇除掉前兩年這種大好牛市或大撒幣的年度,操作績效上抓個20%上下可
能會比較合理些。
歸根究底來說,市場就是你願意承受多高風險,以獲取多高報酬的地方,研究分析與選股
選市能力都是提高期望值的作法。要一個年化50%報酬的投組也不是達不到,但問題是能
接受下檔風險時,這樣的投組在退休時抱的住壓力嗎?
你也查了所謂25倍或4%法則,雖然這是用固定收益角度思考的退休方式,現階段資金水位
也沒辦法採取這樣的方式實施退休計畫。但急於一時退休的誘惑,提高資金水位,多增加
一些操作上的容錯率,我覺得對退休後資產管理壓力的降低是相當有幫助的。十個錯誤的
決策結果,九個半都來自於過度壓力下做出的決定。(無客觀統計數據,完全個人經驗主
觀歸納)
目前來看我覺得你現階段退休除了容錯率比較低之外,沒什麼太大問題。如果再累積個2-
3年,提高資金總水位,到時候會更游刃有餘,這段時間也能順帶驗證一個中期(5年)的
操作模式是否真的能穩定獲利。
最後一點想說的,跟你問題沒什麼關係,但跟工作與退休/專職還是有些關係。
工作說白了,就生活所需、社會地位跟自我成就認同這三件事所組成,用的就是時間自由
去交換而來。每個人對這些價值上的認定也有所不同。因此也沒所謂那個選擇更好(當然
前提是自己有得選)
退休或說專職投資或財富自由,其實都代表著獲取時間自由,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哪怕就算是混吃等死也好,也是自由,不在意他人眼光的情況下,其實很爽。真在意他人
眼光,想包裝點社會地位,弄個投資公司,美其名還能稱自己創業投資人,各類生活開銷
都還能走向另一套稅務模式。都能做到這樣了,還沒辦法產生點自我認同?哪就多挑戰些
新東西去還不簡單。
--
別的就是操作上保守點或積極點的方案。
金流壓力一般來說短時間壓力應該不大,有房沒貸款,日常家庭開銷不揮霍都可以活的很
穩定有品質。多個小孩或要換車,成本自己事先抓一抓即可,反正不缺車位,養車折舊每
年加10-20萬,小孩20-25萬,唸私校再加15-20萬,至於想送出國的話,我覺得你退休金
流規劃上,目前應該沒考慮這種問題,就當以後有順利資產增值後的一個潛在選項。
基本上風險的擔憂,其實就一個,報酬不如預期。操作不順,老本虧蝕,壓力上升下回鍋
職場,再不然就是資產分配報酬不如預期,入不敷出。其他什麼風險問題,包括健康、家
庭、意外事故、法律訴訟、天災人禍、十之八九就算有工作也很難或甚至更難處理。
所以你的問題其實很簡單,有沒有高估自己操作能力?自己一套投資穩定獲利的模式有沒
有成型?這我想是最核心的問題。也建議退休後,金流模型預估上報酬假設上可以抓保守
一點,不說把錢都丟ETF這種年均10%報酬率,相信你在操作上的績效跟自信也會選擇主動
操作的模式,但撇除掉前兩年這種大好牛市或大撒幣的年度,操作績效上抓個20%上下可
能會比較合理些。
歸根究底來說,市場就是你願意承受多高風險,以獲取多高報酬的地方,研究分析與選股
選市能力都是提高期望值的作法。要一個年化50%報酬的投組也不是達不到,但問題是能
接受下檔風險時,這樣的投組在退休時抱的住壓力嗎?
你也查了所謂25倍或4%法則,雖然這是用固定收益角度思考的退休方式,現階段資金水位
也沒辦法採取這樣的方式實施退休計畫。但急於一時退休的誘惑,提高資金水位,多增加
一些操作上的容錯率,我覺得對退休後資產管理壓力的降低是相當有幫助的。十個錯誤的
決策結果,九個半都來自於過度壓力下做出的決定。(無客觀統計數據,完全個人經驗主
觀歸納)
目前來看我覺得你現階段退休除了容錯率比較低之外,沒什麼太大問題。如果再累積個2-
3年,提高資金總水位,到時候會更游刃有餘,這段時間也能順帶驗證一個中期(5年)的
操作模式是否真的能穩定獲利。
最後一點想說的,跟你問題沒什麼關係,但跟工作與退休/專職還是有些關係。
工作說白了,就生活所需、社會地位跟自我成就認同這三件事所組成,用的就是時間自由
去交換而來。每個人對這些價值上的認定也有所不同。因此也沒所謂那個選擇更好(當然
前提是自己有得選)
退休或說專職投資或財富自由,其實都代表著獲取時間自由,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哪怕就算是混吃等死也好,也是自由,不在意他人眼光的情況下,其實很爽。真在意他人
眼光,想包裝點社會地位,弄個投資公司,美其名還能稱自己創業投資人,各類生活開銷
都還能走向另一套稅務模式。都能做到這樣了,還沒辦法產生點自我認同?哪就多挑戰些
新東西去還不簡單。
--
Tags:
職場
All Comments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21-02-14T14:39
at 2021-02-14T14:39
By Elma
at 2021-02-18T12:51
at 2021-02-18T12:51
By Todd Johnson
at 2021-02-19T16:07
at 2021-02-19T16:07
By Christine
at 2021-02-20T23:31
at 2021-02-20T23:31
By Catherine
at 2021-02-24T04:12
at 2021-02-24T04:12
By Gary
at 2021-02-28T14:38
at 2021-02-28T14:38
By Jack
at 2021-03-03T03:32
at 2021-03-03T03:32
Related Posts
有職場新人的蜜月期應該多久的卦嗎?
By Quanna
at 2021-02-14T01:21
at 2021-02-14T01:21
育嬰留職停薪,公司群組會留著嗎
By Edwina
at 2021-02-13T18:36
at 2021-02-13T18:36
北市勞動局長:懲罰性罰款非雇主說了算
By Doris
at 2021-02-13T12:04
at 2021-02-13T12:04
廚師的證照 V.S 理髮師證照?
By Harry
at 2021-02-12T20:16
at 2021-02-12T20:16
2021 職場甘苦談暨聊天哈拉群
By John
at 2021-02-12T16:29
at 2021-02-12T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