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職面試準備與心態 - 職場
By Puput
at 2018-03-29T20:33
at 2018-03-29T20:33
Table of Contents
小妹前陣子經過水深火熱的轉職期間,前前後後面試了十家公司有,最近終於確定了一家
比較理想的工作。
之前投的領域都是偏向行銷、業務,應朋友要求把這段時間的心得打成文章,想在這裡跟
大家分享一下。
但都是個人的經驗,沒有所謂的對錯,如果有不認同的也歡迎一起討論增加多元的想法,
主要希望能幫助到一些需要的人~
【保持正向與耐心】
找工作是不是兩三天就能解決的事,如果包括自己沉澱與思考期間,時程勢必至少會以周
為單位到幾個月不等。
尤其是越大的公司作業時間越久,可能從投履歷後一兩周才連繫,我遇過面試當天說要三
個月後才能得知結果的。(台灣國際知名品牌)
在未知的狀態一定會慢慢被等待跟拒絕磨掉耐心、變得焦慮。
一旦發現自己被負能量佔據,無法心平氣和有衝勁時,就先讓自己充電休息一下再繼續。
帶著憤世嫉俗的心情是無法吸引好工作的。(對我就是迷信,但在我身上完全適用。)
在轉職休息的時間可以做做自己想做的事,尤其是上班以後因缺乏時間而無法完成的事,
或充實自己。也很適合當心情差時轉移注意力。
要相信自己會找到好工作、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要因為投履歷沒面試或面試沒上而懷疑自
己的能力以及是否能找到比原先更好的工作。
【堅持自己的原則】
所謂的原則就是考量下一份工作的標準,當初會離開原公司一定有某些原因。
而下一份工作自然不會想找到比原公司更差的。(廢話)
每個人一定都有各自在找新工作時的衡量。設一個底線,一旦決定後就不要輕易動搖退讓
,尤其是在時間與等待的壓力下。
例如:前一份工作薪水非常差22k,離開因為待遇太爛,所以你決定下一份工作無論如何都
要至少28k,你也許能容許1~2k的差距,但絕對不要因為很焦慮所以一有公司用你,薪水
一樣是22k時又栽了進去。
【面試事前準備】
其實我以前是不太準備作品集跟履歷,就人去然後憑著三寸不爛之舌上戰場。
但後來覺得在準備面試也是一項收穫,可以增加產業的知識、了解不同領域產業的工作內
容、公司的風格等等,其實蠻有趣的。
而且其實對於工作內容的了解程度,在面試時面試官絕對看得出來(公司很愛問:「你知道
我們公司/工作內容是在做甚麼嗎?」),他們當然也可能只因為你的人格特質跟能力符合
而錄用你,但事前準備更能代表你對這份職位的用心,絕對只有加分沒有扣分。
另外像是有些企業會要求英文自我介紹或其他需要額外攜帶的東西(作品集、電腦….),
多參考其他人的面試經驗也會有幫助。
【面試中】
把握機會問問題,把想知道的都問出來,讓雙方達成資訊透明。
相信直覺,像偵探一樣觀察蛛絲馬跡。面試官除了人資外,通常還會有主管面試,沒意外
的話以後就是你要對的主管。所以談話的感覺很重要,他在審核你你也在評估他。感覺不
對溝通不良,入職後也有很大的機會會遇到一樣的問題。
可以詢問入職前期是否有教育訓練,台灣幾乎都是中小型企業,有時組織很扁平,人力制
度都不完善,當他們模稜兩可說「做中學」時就要有心理準備。
福利跟待遇台灣習慣最後問,如果對方沒有主動說,還是要問清楚。好的公司會
開誠布公把工作內容、公司福利等等都說得很明白透明,不會刻意隱瞞。
【等待回覆期】
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也不要把所有籌碼壓在同一家公司。
當我們在等一家公司,而不行動(投履歷、面試其他家公司)時,可能會錯過好的機會,同
時期待越大當公司拒絕時,相對的失落與挫折感就越強。
我的作法是多投履歷,只要是職位產業覺得可以嘗試看看的都先投,收到面試邀約後再詳
細了解公司決定是否要面試。(這是在面試選擇較多的時候,如果連一場面試都沒有就去
吧,累積經驗也好。)
【選擇與拒絕】
想清楚自己對這份工作最追求的是甚麼,以及整題職涯規劃。不要因為找很久了有公司要
你就毫不考慮去了。(當然除非你真的很沒方向沒長遠規劃又有經濟壓力除外)。
前兩三份工作都可能是一個探索,每個階段對工作最看重的點也會不同,像是我第一份工
作有可能先考量經驗的累積、嘗試新領域、學習性……。
而第二份工作我就會把薪水的條件往上拉一點,再考慮到產業、未來發展性等。
我們跟公司是站在平等的角度,任何時候都有權利say no,就像企業拒絕我們並不是我們
不夠好,只是不適合。我們拒絕工作機會也是考量後覺得不適合罷了。
希望能幫助跟我一樣是職場初學者的朋友!
--
比較理想的工作。
之前投的領域都是偏向行銷、業務,應朋友要求把這段時間的心得打成文章,想在這裡跟
大家分享一下。
但都是個人的經驗,沒有所謂的對錯,如果有不認同的也歡迎一起討論增加多元的想法,
主要希望能幫助到一些需要的人~
【保持正向與耐心】
找工作是不是兩三天就能解決的事,如果包括自己沉澱與思考期間,時程勢必至少會以周
為單位到幾個月不等。
尤其是越大的公司作業時間越久,可能從投履歷後一兩周才連繫,我遇過面試當天說要三
個月後才能得知結果的。(台灣國際知名品牌)
在未知的狀態一定會慢慢被等待跟拒絕磨掉耐心、變得焦慮。
一旦發現自己被負能量佔據,無法心平氣和有衝勁時,就先讓自己充電休息一下再繼續。
帶著憤世嫉俗的心情是無法吸引好工作的。(對我就是迷信,但在我身上完全適用。)
在轉職休息的時間可以做做自己想做的事,尤其是上班以後因缺乏時間而無法完成的事,
或充實自己。也很適合當心情差時轉移注意力。
要相信自己會找到好工作、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要因為投履歷沒面試或面試沒上而懷疑自
己的能力以及是否能找到比原先更好的工作。
【堅持自己的原則】
所謂的原則就是考量下一份工作的標準,當初會離開原公司一定有某些原因。
而下一份工作自然不會想找到比原公司更差的。(廢話)
每個人一定都有各自在找新工作時的衡量。設一個底線,一旦決定後就不要輕易動搖退讓
,尤其是在時間與等待的壓力下。
例如:前一份工作薪水非常差22k,離開因為待遇太爛,所以你決定下一份工作無論如何都
要至少28k,你也許能容許1~2k的差距,但絕對不要因為很焦慮所以一有公司用你,薪水
一樣是22k時又栽了進去。
【面試事前準備】
其實我以前是不太準備作品集跟履歷,就人去然後憑著三寸不爛之舌上戰場。
但後來覺得在準備面試也是一項收穫,可以增加產業的知識、了解不同領域產業的工作內
容、公司的風格等等,其實蠻有趣的。
而且其實對於工作內容的了解程度,在面試時面試官絕對看得出來(公司很愛問:「你知道
我們公司/工作內容是在做甚麼嗎?」),他們當然也可能只因為你的人格特質跟能力符合
而錄用你,但事前準備更能代表你對這份職位的用心,絕對只有加分沒有扣分。
另外像是有些企業會要求英文自我介紹或其他需要額外攜帶的東西(作品集、電腦….),
多參考其他人的面試經驗也會有幫助。
【面試中】
把握機會問問題,把想知道的都問出來,讓雙方達成資訊透明。
相信直覺,像偵探一樣觀察蛛絲馬跡。面試官除了人資外,通常還會有主管面試,沒意外
的話以後就是你要對的主管。所以談話的感覺很重要,他在審核你你也在評估他。感覺不
對溝通不良,入職後也有很大的機會會遇到一樣的問題。
可以詢問入職前期是否有教育訓練,台灣幾乎都是中小型企業,有時組織很扁平,人力制
度都不完善,當他們模稜兩可說「做中學」時就要有心理準備。
福利跟待遇台灣習慣最後問,如果對方沒有主動說,還是要問清楚。好的公司會
開誠布公把工作內容、公司福利等等都說得很明白透明,不會刻意隱瞞。
【等待回覆期】
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也不要把所有籌碼壓在同一家公司。
當我們在等一家公司,而不行動(投履歷、面試其他家公司)時,可能會錯過好的機會,同
時期待越大當公司拒絕時,相對的失落與挫折感就越強。
我的作法是多投履歷,只要是職位產業覺得可以嘗試看看的都先投,收到面試邀約後再詳
細了解公司決定是否要面試。(這是在面試選擇較多的時候,如果連一場面試都沒有就去
吧,累積經驗也好。)
【選擇與拒絕】
想清楚自己對這份工作最追求的是甚麼,以及整題職涯規劃。不要因為找很久了有公司要
你就毫不考慮去了。(當然除非你真的很沒方向沒長遠規劃又有經濟壓力除外)。
前兩三份工作都可能是一個探索,每個階段對工作最看重的點也會不同,像是我第一份工
作有可能先考量經驗的累積、嘗試新領域、學習性……。
而第二份工作我就會把薪水的條件往上拉一點,再考慮到產業、未來發展性等。
我們跟公司是站在平等的角度,任何時候都有權利say no,就像企業拒絕我們並不是我們
不夠好,只是不適合。我們拒絕工作機會也是考量後覺得不適合罷了。
希望能幫助跟我一樣是職場初學者的朋友!
--
All Comments
By Wallis
at 2018-03-31T05:15
at 2018-03-31T05:15
By Brianna
at 2018-04-03T07:32
at 2018-04-03T07:32
By Isabella
at 2018-04-04T08:26
at 2018-04-04T08:26
By Oscar
at 2018-04-08T07:35
at 2018-04-08T07:35
By Erin
at 2018-04-10T06:06
at 2018-04-10T06:06
By Sandy
at 2018-04-14T06:09
at 2018-04-14T06:09
By Catherine
at 2018-04-17T17:14
at 2018-04-17T17:14
By Kyle
at 2018-04-21T07:34
at 2018-04-21T07:34
By Agatha
at 2018-04-24T09:47
at 2018-04-24T09:47
By Skylar Davis
at 2018-04-26T18:44
at 2018-04-26T18:44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8-04-28T03:09
at 2018-04-28T03:09
By Damian
at 2018-04-30T23:00
at 2018-04-30T23:00
By Bennie
at 2018-05-01T06:19
at 2018-05-01T06:19
By Madame
at 2018-05-03T11:09
at 2018-05-03T11:09
By Kelly
at 2018-05-05T09:01
at 2018-05-05T09:01
By Frederic
at 2018-05-07T07:13
at 2018-05-07T07:13
By Eartha
at 2018-05-10T02:51
at 2018-05-10T02:51
By Leila
at 2018-05-14T14:49
at 2018-05-14T14:49
By Isla
at 2018-05-17T17:19
at 2018-05-17T17:19
By James
at 2018-05-19T14:31
at 2018-05-19T14:31
By Dinah
at 2018-05-24T13:39
at 2018-05-24T13:39
By James
at 2018-05-25T02:50
at 2018-05-25T02:50
By Robert
at 2018-05-26T09:49
at 2018-05-26T09:49
By Thomas
at 2018-05-28T17:58
at 2018-05-28T17:58
By Donna
at 2018-05-30T19:23
at 2018-05-30T19:23
By Robert
at 2018-06-01T07:16
at 2018-06-01T07:16
By Kristin
at 2018-06-01T12:20
at 2018-06-01T12:20
By Adele
at 2018-06-04T07:28
at 2018-06-04T07:28
By Kyle
at 2018-06-08T23:59
at 2018-06-08T23:59
By Sandy
at 2018-06-10T05:30
at 2018-06-10T05:30
By Olive
at 2018-06-10T11:26
at 2018-06-10T11:26
By Dora
at 2018-06-11T22:57
at 2018-06-11T22:57
By Faithe
at 2018-06-12T14:28
at 2018-06-12T14:28
By Wallis
at 2018-06-13T02:05
at 2018-06-13T02:05
By Gilbert
at 2018-06-16T10:09
at 2018-06-16T10:09
By Victoria
at 2018-06-19T18:56
at 2018-06-19T18:56
By Bethany
at 2018-06-21T14:48
at 2018-06-21T14:48
By Ula
at 2018-06-23T16:22
at 2018-06-23T16:22
By Ethan
at 2018-06-27T17:57
at 2018-06-27T17:57
By Delia
at 2018-07-01T07:34
at 2018-07-01T07:34
By Kama
at 2018-07-03T10:37
at 2018-07-03T10:37
By Connor
at 2018-07-06T22:16
at 2018-07-06T22:16
By Tristan Cohan
at 2018-07-07T06:31
at 2018-07-07T06:31
Related Posts
辦公室的留言蜚語
By Erin
at 2018-03-29T17:39
at 2018-03-29T17:39
維勝鋼鐵
By Hamiltion
at 2018-03-29T15:28
at 2018-03-29T15:28
上班的車程多久算合理?
By Quintina
at 2018-03-29T11:28
at 2018-03-29T11:28
勞保制度是怎麼算?
By Oscar
at 2018-03-29T09:58
at 2018-03-29T09:58
悶世代壓力大 7成2薪資不到4萬元
By Quintina
at 2018-03-29T06:54
at 2018-03-29T0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