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系之公司法務的面試 - 離職
By Christine
at 2016-05-07T00:41
at 2016-05-07T00:41
Table of Contents
這篇帶有強烈的主觀意識,有些侷限也與接觸過的產業別以及自我經歷有關;
也歡迎其他同業交流意見。
我大學是東吳,研究所是政大。
在我大學時,聽過一種說法,法律系畢業後只分為兩種人,
一個是有考上律師,一個是沒有考上律師。
在後來律師錄取名額增額,律師並不是那麼理所當然的賺錢之後,
這句話在現在的法律市場還是有一定的指標性。
本文不討論律師,反正我也沒牌,但現在律師走公司法務的越來越多,
一方面是律師本業的工作越來越少,二方面是到公司律師牌也是加分作用。
撇開律師牌不談,學歷有沒有用?
這是我在PTT常看到在戰的議題。
在法律系,幾乎是各級學校畢業都有屬於自己的工作位置,
但不當然代表錢賺的多寡。
法律行業有很多吃經驗值的工作,不難,很典型的熟能生巧,
甚至不是法律系的經過該有的訓練也可以作。
但如果真的作的好,滿賺的。
也有一些公司,學歷高沒有用,因為不好用;
我大學學弟(學士)是保險業的法務,熬個三四年現在薪水也快要四萬,
我覺得也不錯,但他們也不會找碩士進去。
也有滿多高端或具有特殊性質只要非該專業就很難插進去(我個人也不太敢試)的位置,
像是金融業的法遵、防止洗錢中心、專利等等。
面試是很有趣的事,因為可以看到不同的產業別,
也可以看到對於這個位子的不同想像。
我面試的是一般的公司行號,有些是外商,有些靠與國外貿易,有些是純粹國內的運作。
以下就簡單分享考試的經驗。
一、筆試
1.一般英文
如果沒有考多益,很多公司制式化規定要考英文。
一般來說就是文法以及聽力,如果不知道是什麼方式,
或許可以找一下網路的多益作作。
但於法務來說,作這個其實有點奇怪,再怎麼說法學英文滿制式化的,
所以它相當程度的與一般英文脫勾。
不過如果可以也還是建議考一下多益,有些公司買的試題不是很友善,
像仁寶的聽力,題跟題之間接續的太快,常常一換題型還來不及反應到底在考什麼,
就開始念了,我寫的手忙腳亂。
多益考不好還可以多考幾次,只是很花錢而已。
當然,有些公司的法務需要直接與外商連絡或討論契約,
但這些公司反而都會直接口試。
我碰過的保險公司,很多都希望在電話中先通過英文口試再面試,
我並沒有作過保險公司,但直接用英文討論案件顯然很重要就是了(吧?)。
然後我覺得很奇妙的是汎德XD
他的智力測驗是英文,會出現一些平常用不到的字,
如果分數低到底是智力不行還是英文不行?
不過他們可能要選智力高英文也好的吧(嗯?)。
2.法律英文
有中翻英,英翻中。
呃,十之八九會出現的是NDA,也就是保密條款。
其他比較常看到的是授權條款、賠償條款、終止條款。
簡單來說就是一般商業英文契約一定會碰到的東西,
買本英文契約來啃滿有用的。
也有直接看契約的。
我覺得法學英文的能力滿重要的,太多家在考了。
3.法律常識
有些人喜歡考觀念題,有些人喜歡考實務題,有些人喜歡考名詞解釋,
也有不少公司直接丟一份契約審。
我寫三題我常碰到的題目好了:
--代理跟經銷有什麼不同?
--OEM跟ODM有什麼不同?
--我司與母公司簽約,但實際買賣(交收貨以及貨款)都是與子公司進行,
請問與母公司的契約是否拘束子公司?
考試會看到一些自己沒有想過的問題,滿有趣的,尤其是審約,
審不同的約就會學到不同東西。
我自己一直都是一人法務,所以,面試是我學東西的來源之一。
但總是有些題目出的不好,
我有碰過有些題目並不是一般公司法務能夠接觸到的,要這樣考乾脆直接給法條就好了。
也有碰過單純抄法條的題目,「請問中國解僱勞工什麼狀況之下要經濟補償」?
我有接觸過相關的工作,但誰會去背這個?
說真的臺灣的解僱要件我都背不出來了,要用時再去查就好了。
二、口試
1.第一次請法務
我一直都是公司第一個,也是一人法務。
大概是因為這樣,我面試過滿多「第一次請法務」的公司。
請法務的理由不太一樣,如:
--需要IPO(上市櫃)。
--想要拓展公司規模所以制度化。
--覺得公司好像要有法務。
--碰到一些實際上的困難。
--被合作律師說要請法務。
IPO實際上不太關法務的事,不談。
我覺得這類型的公司我碰過最有趣的是OPPO,他們內部對於請法務很有爭議,
而且法務事實上也沒有什麼工作。
但就是他們錢多,放一個也沒差。
對方跟我說這就是中國財大氣粗的思維,有用就用,沒用就算了。
基本上碰到第一次請法務的公司,我都會教對方怎麼用法務,
大部份都沒有概念。
得到的回饋有好有壞,也有些公司我很明白的跟對方說不用請法務,
怎麼安排人事會讓公司得到更好的效益。
但我非常討厭第一關碰到人資,因為問他們為什麼要請法務,
回答就是老板很制式的交待(他們沒有概念),
很難更深入的討論我在公司能夠有什麼樣的位子。
如前文,法務不只有審契約與給法律意見,
我會先問對方為什麼要請法務,說明我對法務這個職位的認知,
再看彼此有沒有合作的機會。
2.找個下屬
有補位的,有工作太多開新缺的。
這不多談,但能作的事基本上為上司所侷限。
不過大公司會比較需要有訴訟經驗的,因為大部份都自己打,
所以我覺得要進大公司,第一份工作要選律師事務所比較好。
然後我所碰過的大公司,
我很常聽到的一句話是:「你前份工作的薪水怎麼那麼高?」,
該「前份」工作連四萬都不到耶;
而跟我同期政大畢業的同學,一樣沒牌,我有問到的第一份都破四萬。
到底我自己的身價在哪說真的我自己也不太清楚,走來晃去再對照自己的同學,
差別滿大的。
好啦,其實這個我沒有什麼好分享的,因為我沒有當過其他法務的下屬。
可能是面試的也不太好。
不過談到薪水,
我第一份工作去應徵中國人壽,對方問我要多少,
我說三萬,對方冷冷的說你有什麼資格開價錢XD
我想那你問個屁呀。
然後去應徵王育敏的法案助理,我開三萬,
對方說,新鮮人不會有這個價,太高。
嗯...
三、建議能力
1.中國法律
太多傳產或代工廠在中國有工廠,尤其是勞工法,中國的勞工法非常有趣,
但真的要說整體法律都很好玩,我接觸不多,有機會可以來寫點自我的觀察。
2.英文契約的能力
臺灣畢竟是靠進出口,有些題目真的是寫到爛了。
此外,有些公司會希望有日文契約的能力。
3.其他
其他就隨緣吧,法律那麼多,沒有接觸就不會很正常。
我最近面試一間公司,筆試幾乎都是實務題,對方跟我說很多人都不會寫。
我就說,這些是實務題呀,碰過就會,沒碰過就不會,這樣而已。
不過回家找答案很重要,畢竟有人出可能是代表他們會遇到,
其他公司也有可能再出。
四、常見問題
1.你要考律師嗎?
很多公司會怕培養到一半法務考上律師就跑掉,
但也有公司會努力將法務培養成律師,寧願多付一點錢把人留下來。
2.為什麼不考律師?為什麼不想當律師?
3.你作過什麼得意的事
這應該就比較一般,但真的要說,公司沒事就沒事,
不是每間公司都有強力而且即時的舞台給法務發揮。
同理,法務也不太容易把事情搞砸,
說句玩笑話,很多事到法務這裡,都砸的差不多了。
不過,能被法務搞砸的,
一定都非常嚴重,而且百分之百是法務有很大的問題。
所以,有什麼真的讓你很挫折的事?你是怎麼處理的?
很常見的問題,但真的沒有。
4.如果與業務衝突怎麼辦?與老板意見不合怎麼辦?
業務嘛,我覺得實話實說就好了,每個法務都會碰到,
有一次在智冠,對方問業務很急,
但契約很明顯的有問題,來不及跑流程,硬要推,怎麼辦?
我回答讓對方的主管背書,要怎麼作不是我決定的,
但我有把我認為的風險講清楚給對方評估就好。
「你什麼事情都問上司?你怎麼可以什麼都問上司?那我們請你來要幹嘛?」
對方的結論是,放個水也沒什麼。
這件事讓我檢討了很久。
後來我去其他公司面試,如果對方看起來很和善,我就會拿這題問對方會怎麼辦XD
我有問過的答案都跟我一樣,也有些人會覺得你到底在問什麼蠢問題XD
不過反正智冠我也沒上,算了。
「你覺得我們為什麼要錄用你?你除了學歷還不錯沒有什麼可取的啊!」
嗯...我們還是別浪費彼此的時間了。
不是不能這麼想,我也清楚很多公司面試我只是單純看我的學歷,
但如果你覺得沒什麼可取的,大可找履歷中有你覺得可取的就好了,幹嘛呢?
至於跟老板意見不合,當然是聽老板的。
公司又不是我的,我才不會為了跟老板意見不合跟他起爭執,
把我該作的事情作好就好了。
不過,如果是為了員工的權益,即使影響不到我,我都會努力幫同事爭取,
這是我的工作生涯中比較容易跟老板起衝突的事宜。
此外,有時候對方表示他們碰過很嘴硬的法務,認為法律就是對的,
太有「法律概念」,以此為是非對錯的標準。
嗯...如果公司真的作了自己不能接受的事,請有點格調,離職吧,這不是你的錯。
但除了勞基法(反正臺灣的老板對員工夠差了)之外,
大部份碰到的問題都有討論的空間,標準不太應該是法律,
而是公司整體利益的考量。
法律有時候也是種成本,員工的向心力也是,商譽也是。
近期的林鳳營就是很好的例子。
五、小結
嗯...每間公司對於法務的認知不太一樣,
但對於這個工作,我只想說法務也要知道,法律只是工具之一,
如果有其他比使用法律更好的手法,也值得一試。
在我面試的過程中,有些公司會避免找只會用法律的人。
不過這種事沒有標準答案。
有一次我應徵一間建築/物業公司,對方口試開了實務題,
社區的小孩不小心打破了公司案件中的玻璃,監視器沒有錄到,有人證但不願意出面。
請問公司要怎麼向這個孩子求償?
你沒有證據要怎麼求償?
對方得意的說以刑逼民啊,發個信到家長的信箱說不賠我們就要告你們毀損哦!
我心底翻盡白眼了。
畢竟對方不理你其實一點辦法也沒有,毀損不罰過失,更何況對方是小孩耶,
有沒有責任能力呢?
要傳出去公司的名聲不好聽。
要嘛就直接問,對方不願意,就自己乖乖補起來吧,
真的也沒多少錢,到底是一塊玻璃重要還是公司的名聲重要?
--
也歡迎其他同業交流意見。
我大學是東吳,研究所是政大。
在我大學時,聽過一種說法,法律系畢業後只分為兩種人,
一個是有考上律師,一個是沒有考上律師。
在後來律師錄取名額增額,律師並不是那麼理所當然的賺錢之後,
這句話在現在的法律市場還是有一定的指標性。
本文不討論律師,反正我也沒牌,但現在律師走公司法務的越來越多,
一方面是律師本業的工作越來越少,二方面是到公司律師牌也是加分作用。
撇開律師牌不談,學歷有沒有用?
這是我在PTT常看到在戰的議題。
在法律系,幾乎是各級學校畢業都有屬於自己的工作位置,
但不當然代表錢賺的多寡。
法律行業有很多吃經驗值的工作,不難,很典型的熟能生巧,
甚至不是法律系的經過該有的訓練也可以作。
但如果真的作的好,滿賺的。
也有一些公司,學歷高沒有用,因為不好用;
我大學學弟(學士)是保險業的法務,熬個三四年現在薪水也快要四萬,
我覺得也不錯,但他們也不會找碩士進去。
也有滿多高端或具有特殊性質只要非該專業就很難插進去(我個人也不太敢試)的位置,
像是金融業的法遵、防止洗錢中心、專利等等。
面試是很有趣的事,因為可以看到不同的產業別,
也可以看到對於這個位子的不同想像。
我面試的是一般的公司行號,有些是外商,有些靠與國外貿易,有些是純粹國內的運作。
以下就簡單分享考試的經驗。
一、筆試
1.一般英文
如果沒有考多益,很多公司制式化規定要考英文。
一般來說就是文法以及聽力,如果不知道是什麼方式,
或許可以找一下網路的多益作作。
但於法務來說,作這個其實有點奇怪,再怎麼說法學英文滿制式化的,
所以它相當程度的與一般英文脫勾。
不過如果可以也還是建議考一下多益,有些公司買的試題不是很友善,
像仁寶的聽力,題跟題之間接續的太快,常常一換題型還來不及反應到底在考什麼,
就開始念了,我寫的手忙腳亂。
多益考不好還可以多考幾次,只是很花錢而已。
當然,有些公司的法務需要直接與外商連絡或討論契約,
但這些公司反而都會直接口試。
我碰過的保險公司,很多都希望在電話中先通過英文口試再面試,
我並沒有作過保險公司,但直接用英文討論案件顯然很重要就是了(吧?)。
然後我覺得很奇妙的是汎德XD
他的智力測驗是英文,會出現一些平常用不到的字,
如果分數低到底是智力不行還是英文不行?
不過他們可能要選智力高英文也好的吧(嗯?)。
2.法律英文
有中翻英,英翻中。
呃,十之八九會出現的是NDA,也就是保密條款。
其他比較常看到的是授權條款、賠償條款、終止條款。
簡單來說就是一般商業英文契約一定會碰到的東西,
買本英文契約來啃滿有用的。
也有直接看契約的。
我覺得法學英文的能力滿重要的,太多家在考了。
3.法律常識
有些人喜歡考觀念題,有些人喜歡考實務題,有些人喜歡考名詞解釋,
也有不少公司直接丟一份契約審。
我寫三題我常碰到的題目好了:
--代理跟經銷有什麼不同?
--OEM跟ODM有什麼不同?
--我司與母公司簽約,但實際買賣(交收貨以及貨款)都是與子公司進行,
請問與母公司的契約是否拘束子公司?
考試會看到一些自己沒有想過的問題,滿有趣的,尤其是審約,
審不同的約就會學到不同東西。
我自己一直都是一人法務,所以,面試是我學東西的來源之一。
但總是有些題目出的不好,
我有碰過有些題目並不是一般公司法務能夠接觸到的,要這樣考乾脆直接給法條就好了。
也有碰過單純抄法條的題目,「請問中國解僱勞工什麼狀況之下要經濟補償」?
我有接觸過相關的工作,但誰會去背這個?
說真的臺灣的解僱要件我都背不出來了,要用時再去查就好了。
二、口試
1.第一次請法務
我一直都是公司第一個,也是一人法務。
大概是因為這樣,我面試過滿多「第一次請法務」的公司。
請法務的理由不太一樣,如:
--需要IPO(上市櫃)。
--想要拓展公司規模所以制度化。
--覺得公司好像要有法務。
--碰到一些實際上的困難。
--被合作律師說要請法務。
IPO實際上不太關法務的事,不談。
我覺得這類型的公司我碰過最有趣的是OPPO,他們內部對於請法務很有爭議,
而且法務事實上也沒有什麼工作。
但就是他們錢多,放一個也沒差。
對方跟我說這就是中國財大氣粗的思維,有用就用,沒用就算了。
基本上碰到第一次請法務的公司,我都會教對方怎麼用法務,
大部份都沒有概念。
得到的回饋有好有壞,也有些公司我很明白的跟對方說不用請法務,
怎麼安排人事會讓公司得到更好的效益。
但我非常討厭第一關碰到人資,因為問他們為什麼要請法務,
回答就是老板很制式的交待(他們沒有概念),
很難更深入的討論我在公司能夠有什麼樣的位子。
如前文,法務不只有審契約與給法律意見,
我會先問對方為什麼要請法務,說明我對法務這個職位的認知,
再看彼此有沒有合作的機會。
2.找個下屬
有補位的,有工作太多開新缺的。
這不多談,但能作的事基本上為上司所侷限。
不過大公司會比較需要有訴訟經驗的,因為大部份都自己打,
所以我覺得要進大公司,第一份工作要選律師事務所比較好。
然後我所碰過的大公司,
我很常聽到的一句話是:「你前份工作的薪水怎麼那麼高?」,
該「前份」工作連四萬都不到耶;
而跟我同期政大畢業的同學,一樣沒牌,我有問到的第一份都破四萬。
到底我自己的身價在哪說真的我自己也不太清楚,走來晃去再對照自己的同學,
差別滿大的。
好啦,其實這個我沒有什麼好分享的,因為我沒有當過其他法務的下屬。
可能是面試的也不太好。
不過談到薪水,
我第一份工作去應徵中國人壽,對方問我要多少,
我說三萬,對方冷冷的說你有什麼資格開價錢XD
我想那你問個屁呀。
然後去應徵王育敏的法案助理,我開三萬,
對方說,新鮮人不會有這個價,太高。
嗯...
三、建議能力
1.中國法律
太多傳產或代工廠在中國有工廠,尤其是勞工法,中國的勞工法非常有趣,
但真的要說整體法律都很好玩,我接觸不多,有機會可以來寫點自我的觀察。
2.英文契約的能力
臺灣畢竟是靠進出口,有些題目真的是寫到爛了。
此外,有些公司會希望有日文契約的能力。
3.其他
其他就隨緣吧,法律那麼多,沒有接觸就不會很正常。
我最近面試一間公司,筆試幾乎都是實務題,對方跟我說很多人都不會寫。
我就說,這些是實務題呀,碰過就會,沒碰過就不會,這樣而已。
不過回家找答案很重要,畢竟有人出可能是代表他們會遇到,
其他公司也有可能再出。
四、常見問題
1.你要考律師嗎?
很多公司會怕培養到一半法務考上律師就跑掉,
但也有公司會努力將法務培養成律師,寧願多付一點錢把人留下來。
2.為什麼不考律師?為什麼不想當律師?
3.你作過什麼得意的事
這應該就比較一般,但真的要說,公司沒事就沒事,
不是每間公司都有強力而且即時的舞台給法務發揮。
同理,法務也不太容易把事情搞砸,
說句玩笑話,很多事到法務這裡,都砸的差不多了。
不過,能被法務搞砸的,
一定都非常嚴重,而且百分之百是法務有很大的問題。
所以,有什麼真的讓你很挫折的事?你是怎麼處理的?
很常見的問題,但真的沒有。
4.如果與業務衝突怎麼辦?與老板意見不合怎麼辦?
業務嘛,我覺得實話實說就好了,每個法務都會碰到,
有一次在智冠,對方問業務很急,
但契約很明顯的有問題,來不及跑流程,硬要推,怎麼辦?
我回答讓對方的主管背書,要怎麼作不是我決定的,
但我有把我認為的風險講清楚給對方評估就好。
「你什麼事情都問上司?你怎麼可以什麼都問上司?那我們請你來要幹嘛?」
對方的結論是,放個水也沒什麼。
這件事讓我檢討了很久。
後來我去其他公司面試,如果對方看起來很和善,我就會拿這題問對方會怎麼辦XD
我有問過的答案都跟我一樣,也有些人會覺得你到底在問什麼蠢問題XD
不過反正智冠我也沒上,算了。
「你覺得我們為什麼要錄用你?你除了學歷還不錯沒有什麼可取的啊!」
嗯...我們還是別浪費彼此的時間了。
不是不能這麼想,我也清楚很多公司面試我只是單純看我的學歷,
但如果你覺得沒什麼可取的,大可找履歷中有你覺得可取的就好了,幹嘛呢?
至於跟老板意見不合,當然是聽老板的。
公司又不是我的,我才不會為了跟老板意見不合跟他起爭執,
把我該作的事情作好就好了。
不過,如果是為了員工的權益,即使影響不到我,我都會努力幫同事爭取,
這是我的工作生涯中比較容易跟老板起衝突的事宜。
此外,有時候對方表示他們碰過很嘴硬的法務,認為法律就是對的,
太有「法律概念」,以此為是非對錯的標準。
嗯...如果公司真的作了自己不能接受的事,請有點格調,離職吧,這不是你的錯。
但除了勞基法(反正臺灣的老板對員工夠差了)之外,
大部份碰到的問題都有討論的空間,標準不太應該是法律,
而是公司整體利益的考量。
法律有時候也是種成本,員工的向心力也是,商譽也是。
近期的林鳳營就是很好的例子。
五、小結
嗯...每間公司對於法務的認知不太一樣,
但對於這個工作,我只想說法務也要知道,法律只是工具之一,
如果有其他比使用法律更好的手法,也值得一試。
在我面試的過程中,有些公司會避免找只會用法律的人。
不過這種事沒有標準答案。
有一次我應徵一間建築/物業公司,對方口試開了實務題,
社區的小孩不小心打破了公司案件中的玻璃,監視器沒有錄到,有人證但不願意出面。
請問公司要怎麼向這個孩子求償?
你沒有證據要怎麼求償?
對方得意的說以刑逼民啊,發個信到家長的信箱說不賠我們就要告你們毀損哦!
我心底翻盡白眼了。
畢竟對方不理你其實一點辦法也沒有,毀損不罰過失,更何況對方是小孩耶,
有沒有責任能力呢?
要傳出去公司的名聲不好聽。
要嘛就直接問,對方不願意,就自己乖乖補起來吧,
真的也沒多少錢,到底是一塊玻璃重要還是公司的名聲重要?
--
All Comments
By Enid
at 2016-05-07T23:22
at 2016-05-07T23:22
By Rae
at 2016-05-08T21:22
at 2016-05-08T21:22
By Candice
at 2016-05-12T10:57
at 2016-05-12T10:57
By Edwina
at 2016-05-15T19:54
at 2016-05-15T19:54
By Rae
at 2016-05-19T22:34
at 2016-05-19T22:34
By Mason
at 2016-05-23T06:50
at 2016-05-23T06:50
By Jessica
at 2016-05-26T03:00
at 2016-05-26T03:00
By Andrew
at 2016-05-29T00:42
at 2016-05-29T00:42
By Freda
at 2016-05-29T21:21
at 2016-05-29T21:21
By Valerie
at 2016-06-03T02:03
at 2016-06-03T02:03
By Emily
at 2016-06-04T06:15
at 2016-06-04T06:15
By Caroline
at 2016-06-04T12:30
at 2016-06-04T12:30
By Skylar Davis
at 2016-06-07T10:07
at 2016-06-07T10:07
By Ursula
at 2016-06-08T02:25
at 2016-06-08T02:25
By Rosalind
at 2016-06-10T23:18
at 2016-06-10T23:18
By Jake
at 2016-06-13T02:06
at 2016-06-13T02:06
By Dora
at 2016-06-13T04:56
at 2016-06-13T04:56
By William
at 2016-06-18T03:52
at 2016-06-18T03:52
By Rae
at 2016-06-21T22:22
at 2016-06-21T22:22
By Irma
at 2016-06-22T09:06
at 2016-06-22T09:06
By Ophelia
at 2016-06-26T17:01
at 2016-06-26T17:01
By Madame
at 2016-06-30T00:37
at 2016-06-30T00:37
By Kama
at 2016-07-02T00:41
at 2016-07-02T00:41
By Susan
at 2016-07-03T02:04
at 2016-07-03T02:04
Related Posts
關於面試的問題
By Damian
at 2016-05-06T22:53
at 2016-05-06T22:53
勞保最低級距
By Dorothy
at 2016-05-06T21:44
at 2016-05-06T21:44
新鮮人怎麼撐下去
By Mason
at 2016-05-06T19:58
at 2016-05-06T19:58
奴工的環境
By Mia
at 2016-05-06T19:55
at 2016-05-06T19:55
IBM intern 相關問題
By Leila
at 2016-05-06T19:35
at 2016-05-06T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