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PM 後菜鳥轉職經驗分享&建議 - 職場
By Jacob
at 2016-08-20T00:08
at 2016-08-20T00:08
Table of Contents
本篇主要分享個人從職場後菜鳥找主管缺的經驗(基本上都是網路/軟體業),雖不是超
頂尖強者但希望對版友多少有幫助。也希望更多後菜鳥能找到自己的一片天,而對於真菜鳥也有些小小建議。
*因為有些資訊較敏感,所以部分資訊沒有講的很清楚請見諒。
大概分成五大部分來說:
A. 個人背景
B. 求職事前準備
C. 求職過程
D. Takeaways
E. 新鮮人求職選擇建議
A. 背景
===================================
從小自己對於網路就有深不可拔的興趣,因此學生時期自玩了兩個 side project ,其中一個有 20k 會員, 另一個目前累積破 1.2 M pageviews。
大學、碩士讀商科類,碩士就讀時曾在三間公司實習,分別有產業分析部門、產品研發部門、以及網路 startup 啥都做的 intern。
之後在一間網路公司工作了約莫三年,從數位行銷一路碰到行銷自動化、資料追蹤、資料架構以及產品開發,離職前帶約莫 5 人團隊負責跨國擴張成長。
短結來說,正職經驗(行銷 + 軟體產品開發)約 3 年,原有薪資年薪約 700k~800k。
B. 求職事前準備
===================================
求職準備大概分成兩點: 1.設定個人目標與標準、 2. 使用的管道、3. 事前準備
1. 目標 & 標準
- 網路業
- 公司文化理念相符
- 有跨國拓展
- 希望主要待在在台灣,出差沒問題
- 年薪希望落於 1.2M~1.5M 之間
- 產品管理 or 行銷,至少中高階主管位階
(當初預期台灣找不到就找國外的工作了)
2. 管道
- 自有人脈
因為先前工作與在外面的分享會,建立了些個人人脈。所以離職後沒投履歷狀況下,分別也被七八間公司約去聊聊。
- Head Hunter
也有請朋友推薦獵人頭公司,與 hunter 碰面聊完一剛開始有推兩三間公司,但都被我打槍。有可能是他們手上沒適合的缺,加上我說年薪 1M 以下不考慮,後來就沒啥理我了(?!)。
- 104 & LinkedIn
104 和 LinkedIn 開著但沒投履歷,開放約莫一個月時間,大概有 4~6 間公司與獵人頭打來詢問是否有興趣,但因對那幾間公司服務沒興趣而婉拒。
3. 事前準備
去各公司前,我會翻遍公司相關新聞、文章,了解公司商業模式、目前策略方向,順便推算該公司 addressable market 多大。
了解後,接下來則會發想如果我是該產品的 PM 或 Marketing,會怎麼打造產品、價值主張、TA 設定 、搶佔市場...(基本上就是把未來策略規劃簡易的想過一遍)。
C. 求職過程
===================================
基本上產業來說都是鎖定網路業,差不多聊過七八間後,其中三間比較符合自己的期待。
1. 旅遊類網路公司
職務內容: 產品總監+跨國拓展
薪資:年薪 1.1M~1.2M + bonus
優勢:授權度高、可掌控產品、跨國拓展
劣勢:使用者規模相對較小、薪資較低
面談人:CEO, CTO
結果:Offer Get
2.B2B 軟體公司
職務內容:台灣區行銷總監
薪資: 年薪 1.5M~1.8M
優勢:薪資較高、有類似的產業經驗、授權程度超大
劣勢:對總部產品掌控力較低
面談人: CEO, CTO, COO
結果:未等到正式 Offer 就婉拒了
3. 工具類 App
職務內容: 行銷經理
薪資: 年薪 1.1M~1.2M
優勢:使用者規模很大、能整合之前工作的相關經驗
劣勢:對產品掌控力較低、需跨部門合作速度慢
面談人:CEO, COO
結果:Offer Get
考量時有做一個表格分別比較三間公司,包含: 使用者規模、預期一年後營收狀況、國際擴展狀況、職務內容、可新學習到的東西、年薪。
(公司文化沒特別比,因覺得這三間的文化都很 ok)
D. Takeaways
====================
1. 萬惡的問題"上份薪資多少",記得強調期望薪資
部分公司還是會問前一份薪資,通常目的是想用這個薪資水準墊上去要些,聽到這問題就得先小心下。
薪資想 30% up 甚至翻倍、不要被限制在上述狀況,記得勇敢喊出你要的價格。薪資絕對要把握轉職時機,很少公司能佛心讓你在職薪水一直加薪翻倍。
「公司的願付薪資,也是該公司多看重你能力、該職位價值的一個表徵」
當然薪資喊價也要先 survey 一下市場行情,網路都有很多情報,千萬不要沒 survey 就隨便亂喊。個人觀察(還是會有離群值)在 ”台灣” 的 Senior Marketing Manager / Product Manager 月薪大約 6~10 萬不等。
2. 平時常累積人脈
有人邀請你去分享就多去、或是在台灣一些知名電商 FB group 分享、或是自己寫文分享都好。本次所有面談的公司基本上都是自己認識的人脈網絡。
「個人品牌是靠經驗分享累積而成」
3. 對 菜鳥行銷 或 網路業 PM 的建議
行銷建議要嘛往 branding 做、要嘛你除了數位行銷強、會說故事、資料分析也要很強、甚至懂些技術(這裏指的是看的懂 API 文件、或是有啥新的第三方服務可以協助你優化行銷營運或成效)。不然很難建立起與他人的門檻,相反地一個好的 PM 也應該要有上述技能。
「單一能力強是基本,綜合領域能力產生的綜效才是建立自身門檻的關鍵」
4. 不仿嘗試新創公司
好處:是通常組織扁平升遷快、較授權學到的東西廣且深
缺點:前期薪資低,後期才有機會大爆發、策略方向會"經常"變動,很容易暈船、親朋好友基本上搞不懂你在做啥,總是問你幹嘛不去聽過的公司。
個人其實蠻推薦去新創公司,但挑選公司時要小心看新該公司做的東西是否有市場潛力、公司文化、以及上屬老闆是否為頂級強者(這對菜鳥打底非常重要)。
「新創熬過就是你的,前提是挑對公司、主管」
5. 有機會去國外晃還是去國外
國外薪水相較台灣真的高很多,沒什麼包袱建議還是往外闖。
E. 對 Junior Marketer / PM 求職選擇建議
=================================
1. 選擇願意高度授權的公司
授權越高,學得更多,你能創造的價值也更多。授權越少,做的事價值通常都不高。
*可問面試官:公司怎麼初始一個專案?每次決策流程會經過哪些人?
2. 選擇不怕犯錯的公司
越能快速試錯、快速修正的公司越強(越不會倒?),你也學得越快。
*可問面試官:公司每次 sprint / 專案進行 cycle 的區間?發現策略有誤如何因應修正?
3. 選擇重視數據的公司
數據是佐證每次決策方向對錯的幫手,也有助理性討論不鬼打牆,每一次驗證你就學得越
深。
*可問面試官:公司管數據的是哪個 team? 公司數據那些部門可以存取、怎麼存取?部門的 metrics 是?
4. 選擇有強者的公司
強者是你快速學習成長,也是你打底的關鍵。
如果一間公司上述四項通通沒有,你或許該考慮轉職了,時光寶貴沒時間浪費。
=================================
最後也分享之前自己面試人喜歡問的問題:
- 對我們認識多少?為何想來我們公司?
- 做過印象最深刻的專案? (會針對你的回答問得很深)
- 最失敗的專案經驗?再給你一次機會你會怎麼做?
- 對我們有什麼問題? (如果有想錄取的話會問,一方面考驗面試者有否用心研究公司、另一方面也用來宣揚公司好的地方吸引面試者)
未來有機會再來分享 行銷/產品人 工作的各種雷與解法。
--
頂尖強者但希望對版友多少有幫助。也希望更多後菜鳥能找到自己的一片天,而對於真菜鳥也有些小小建議。
*因為有些資訊較敏感,所以部分資訊沒有講的很清楚請見諒。
大概分成五大部分來說:
A. 個人背景
B. 求職事前準備
C. 求職過程
D. Takeaways
E. 新鮮人求職選擇建議
A. 背景
===================================
從小自己對於網路就有深不可拔的興趣,因此學生時期自玩了兩個 side project ,其中一個有 20k 會員, 另一個目前累積破 1.2 M pageviews。
大學、碩士讀商科類,碩士就讀時曾在三間公司實習,分別有產業分析部門、產品研發部門、以及網路 startup 啥都做的 intern。
之後在一間網路公司工作了約莫三年,從數位行銷一路碰到行銷自動化、資料追蹤、資料架構以及產品開發,離職前帶約莫 5 人團隊負責跨國擴張成長。
短結來說,正職經驗(行銷 + 軟體產品開發)約 3 年,原有薪資年薪約 700k~800k。
B. 求職事前準備
===================================
求職準備大概分成兩點: 1.設定個人目標與標準、 2. 使用的管道、3. 事前準備
1. 目標 & 標準
- 網路業
- 公司文化理念相符
- 有跨國拓展
- 希望主要待在在台灣,出差沒問題
- 年薪希望落於 1.2M~1.5M 之間
- 產品管理 or 行銷,至少中高階主管位階
(當初預期台灣找不到就找國外的工作了)
2. 管道
- 自有人脈
因為先前工作與在外面的分享會,建立了些個人人脈。所以離職後沒投履歷狀況下,分別也被七八間公司約去聊聊。
- Head Hunter
也有請朋友推薦獵人頭公司,與 hunter 碰面聊完一剛開始有推兩三間公司,但都被我打槍。有可能是他們手上沒適合的缺,加上我說年薪 1M 以下不考慮,後來就沒啥理我了(?!)。
- 104 & LinkedIn
104 和 LinkedIn 開著但沒投履歷,開放約莫一個月時間,大概有 4~6 間公司與獵人頭打來詢問是否有興趣,但因對那幾間公司服務沒興趣而婉拒。
3. 事前準備
去各公司前,我會翻遍公司相關新聞、文章,了解公司商業模式、目前策略方向,順便推算該公司 addressable market 多大。
了解後,接下來則會發想如果我是該產品的 PM 或 Marketing,會怎麼打造產品、價值主張、TA 設定 、搶佔市場...(基本上就是把未來策略規劃簡易的想過一遍)。
C. 求職過程
===================================
基本上產業來說都是鎖定網路業,差不多聊過七八間後,其中三間比較符合自己的期待。
1. 旅遊類網路公司
職務內容: 產品總監+跨國拓展
薪資:年薪 1.1M~1.2M + bonus
優勢:授權度高、可掌控產品、跨國拓展
劣勢:使用者規模相對較小、薪資較低
面談人:CEO, CTO
結果:Offer Get
2.B2B 軟體公司
職務內容:台灣區行銷總監
薪資: 年薪 1.5M~1.8M
優勢:薪資較高、有類似的產業經驗、授權程度超大
劣勢:對總部產品掌控力較低
面談人: CEO, CTO, COO
結果:未等到正式 Offer 就婉拒了
3. 工具類 App
職務內容: 行銷經理
薪資: 年薪 1.1M~1.2M
優勢:使用者規模很大、能整合之前工作的相關經驗
劣勢:對產品掌控力較低、需跨部門合作速度慢
面談人:CEO, COO
結果:Offer Get
考量時有做一個表格分別比較三間公司,包含: 使用者規模、預期一年後營收狀況、國際擴展狀況、職務內容、可新學習到的東西、年薪。
(公司文化沒特別比,因覺得這三間的文化都很 ok)
D. Takeaways
====================
1. 萬惡的問題"上份薪資多少",記得強調期望薪資
部分公司還是會問前一份薪資,通常目的是想用這個薪資水準墊上去要些,聽到這問題就得先小心下。
薪資想 30% up 甚至翻倍、不要被限制在上述狀況,記得勇敢喊出你要的價格。薪資絕對要把握轉職時機,很少公司能佛心讓你在職薪水一直加薪翻倍。
「公司的願付薪資,也是該公司多看重你能力、該職位價值的一個表徵」
當然薪資喊價也要先 survey 一下市場行情,網路都有很多情報,千萬不要沒 survey 就隨便亂喊。個人觀察(還是會有離群值)在 ”台灣” 的 Senior Marketing Manager / Product Manager 月薪大約 6~10 萬不等。
2. 平時常累積人脈
有人邀請你去分享就多去、或是在台灣一些知名電商 FB group 分享、或是自己寫文分享都好。本次所有面談的公司基本上都是自己認識的人脈網絡。
「個人品牌是靠經驗分享累積而成」
3. 對 菜鳥行銷 或 網路業 PM 的建議
行銷建議要嘛往 branding 做、要嘛你除了數位行銷強、會說故事、資料分析也要很強、甚至懂些技術(這裏指的是看的懂 API 文件、或是有啥新的第三方服務可以協助你優化行銷營運或成效)。不然很難建立起與他人的門檻,相反地一個好的 PM 也應該要有上述技能。
「單一能力強是基本,綜合領域能力產生的綜效才是建立自身門檻的關鍵」
4. 不仿嘗試新創公司
好處:是通常組織扁平升遷快、較授權學到的東西廣且深
缺點:前期薪資低,後期才有機會大爆發、策略方向會"經常"變動,很容易暈船、親朋好友基本上搞不懂你在做啥,總是問你幹嘛不去聽過的公司。
個人其實蠻推薦去新創公司,但挑選公司時要小心看新該公司做的東西是否有市場潛力、公司文化、以及上屬老闆是否為頂級強者(這對菜鳥打底非常重要)。
「新創熬過就是你的,前提是挑對公司、主管」
5. 有機會去國外晃還是去國外
國外薪水相較台灣真的高很多,沒什麼包袱建議還是往外闖。
E. 對 Junior Marketer / PM 求職選擇建議
=================================
1. 選擇願意高度授權的公司
授權越高,學得更多,你能創造的價值也更多。授權越少,做的事價值通常都不高。
*可問面試官:公司怎麼初始一個專案?每次決策流程會經過哪些人?
2. 選擇不怕犯錯的公司
越能快速試錯、快速修正的公司越強(越不會倒?),你也學得越快。
*可問面試官:公司每次 sprint / 專案進行 cycle 的區間?發現策略有誤如何因應修正?
3. 選擇重視數據的公司
數據是佐證每次決策方向對錯的幫手,也有助理性討論不鬼打牆,每一次驗證你就學得越
深。
*可問面試官:公司管數據的是哪個 team? 公司數據那些部門可以存取、怎麼存取?部門的 metrics 是?
4. 選擇有強者的公司
強者是你快速學習成長,也是你打底的關鍵。
如果一間公司上述四項通通沒有,你或許該考慮轉職了,時光寶貴沒時間浪費。
=================================
最後也分享之前自己面試人喜歡問的問題:
- 對我們認識多少?為何想來我們公司?
- 做過印象最深刻的專案? (會針對你的回答問得很深)
- 最失敗的專案經驗?再給你一次機會你會怎麼做?
- 對我們有什麼問題? (如果有想錄取的話會問,一方面考驗面試者有否用心研究公司、另一方面也用來宣揚公司好的地方吸引面試者)
未來有機會再來分享 行銷/產品人 工作的各種雷與解法。
--
All Comments
By Victoria
at 2016-08-24T22:59
at 2016-08-24T22:59
By Emma
at 2016-08-27T18:28
at 2016-08-27T18:28
By Kyle
at 2016-08-31T10:26
at 2016-08-31T10:26
By Oliver
at 2016-09-03T07:27
at 2016-09-03T07:27
By Noah
at 2016-09-03T20:08
at 2016-09-03T20:08
By Adele
at 2016-09-08T05:28
at 2016-09-08T05:28
By Necoo
at 2016-09-08T16:08
at 2016-09-08T16:08
By Ula
at 2016-09-09T19:50
at 2016-09-09T19:50
By Eartha
at 2016-09-14T00:10
at 2016-09-14T00:10
By Todd Johnson
at 2016-09-16T19:14
at 2016-09-16T19:14
By Lucy
at 2016-09-20T09:37
at 2016-09-20T09:37
By Hamiltion
at 2016-09-21T14:36
at 2016-09-21T14:36
By Jacky
at 2016-09-23T07:28
at 2016-09-23T07:28
By Kyle
at 2016-09-23T14:08
at 2016-09-23T14:08
By Madame
at 2016-09-24T08:37
at 2016-09-24T08:37
By Una
at 2016-09-26T09:15
at 2016-09-26T09:15
By Madame
at 2016-09-26T12:33
at 2016-09-26T12:33
By Steve
at 2016-09-27T21:20
at 2016-09-27T21:20
By Frederic
at 2016-09-30T16:38
at 2016-09-30T16:38
By Rosalind
at 2016-10-01T20:57
at 2016-10-01T20:57
By Candice
at 2016-10-05T02:56
at 2016-10-05T02:56
By Emma
at 2016-10-08T07:17
at 2016-10-08T07:17
By Erin
at 2016-10-08T21:08
at 2016-10-08T21:08
By Isabella
at 2016-10-10T05:26
at 2016-10-10T05:26
By Joe
at 2016-10-11T13:19
at 2016-10-11T13:19
By Liam
at 2016-10-15T07:46
at 2016-10-15T07:46
By Jessica
at 2016-10-18T20:49
at 2016-10-18T20:49
By Victoria
at 2016-10-19T15:19
at 2016-10-19T15:19
By John
at 2016-10-23T08:07
at 2016-10-23T08:07
By Connor
at 2016-10-28T03:33
at 2016-10-28T03:33
By Kristin
at 2016-10-28T10:40
at 2016-10-28T10:40
Related Posts
工作未滿三個月 是否有離職證明?
By Hedda
at 2016-08-19T22:43
at 2016-08-19T22:43
By Charlotte
at 2016-08-19T22:42
at 2016-08-19T22:42
奇妮孕婦裝(巴拿馬商黎阿迪國際)
By Quintina
at 2016-08-19T20:34
at 2016-08-19T20:34
慧洋海運 船舶工程師
By Liam
at 2016-08-19T19:28
at 2016-08-19T19:28
關於勞健保轉出單的問題
By Kelly
at 2016-08-19T18:37
at 2016-08-19T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