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業計畫 - 離職
By Edwina
at 2017-12-31T17:54
at 2017-12-31T17:54
Table of Contents
現在就業市場變化很快
職涯發展也不像過去許多工作者
一生只待在一兩間公司
換句話說 不少人有機會經過多次待業期
(當然也有人總是能無縫接軌)
有時是自己想要轉換工作 離職後進入待業期
也有可能突然遭到資遣 或是公司經營不善 強制進入待業期
那麼何不每年度都花一點點時間 預先擬定個"本年待業計畫"
就像是逃生防災計畫一樣 有備無患
另外善用待業期的自由時間 也有助於提升職業發展空間
甚至在眾多求職者中脫穎而出
(能妥善安排待業期的人其實不多)
工作五年下來 經過3次待業期 (半年 2個月 1個月)
求職面試的時候這三段待業期從沒被負面檢視
而且還因為那時的規劃 得到不小的加分效果
提供一些心得與大家分享
-------
事前規劃
就算已經有工作 還是可以假想一下
如果我明天沒工作時 該怎麼辦 可以做些甚麼?
(當然也不是每天想 一年或半年花十幾分鐘想想其實就夠了)
建議可以依照輕重緩急分數個層面來思考和規劃
1.預備現金存款
待業期間除非有其他被動收入
不然意味著穩定現金收入將短暫的中斷
另外如果想在待業期間作些其他規劃 往往也需要增加一些開銷
如果沒了工作收入 就得評估現在手上的資源能在不吃緊的情況下過多久?
待業期間如果被缺錢的狀況逼急了
很多機會選項會消失 而且個人的判斷能力也會大受干擾
不少人因為缺錢 只好委屈接受比較差的工作
所以手上留存一筆待業期可動用的存款 是很重要的事
至於要留多少 可以以個人現況每月開銷為基準 預留至少半年的存款
此外還要考量是否可能至外縣市甚至海外工作
待業期間是否有其他成本較高的計畫打算進行?
(個人會留一年的開銷 另外10W作為特殊計畫預備使用)
2.如何在待業期間提升工作能力並提出證明
在台灣因為工時平均較高
不少人可能都沒有較充足的時間可以安排自己的工作能力學習計畫
或是公司與外界聯繫較為封閉 跟不上產業較新的技術 觀念
那麼待業期間也不失為一個可以自我充實的好時機
常見的管道有
a.參加進階職業技能訓練
b.參加專業領域的研討會 學會會議
c.創作更好的個人作品
d.閱讀業界最新的專業書籍 期刊
e.在國內外專業領域網路論壇
f.考取專業證照執照 檢定測驗
g.安排專業相關參訪 (可以兼作旅遊)
h.承攬專業度高的短期工作
除了決定怎麼樣自我學習外
別忘了先規劃怎麼在日後求職時 證明你的能力有所提升
證照執照 技能訓練會有相關證明 可當作履歷附件
個人作品可以規劃成作品集 用適合的方式呈現
至於其他部分 也可以作成某種成果集或報告書 展現你對該領域的心得和看法
另外雖然大家都說短期工作沒加分會扣分
但還是有些例外 某些專業性高的短期工作如果有好表現 其實有機會加分
3.健康管理
待業期間很適合安排健康檢查
檢視一下上一份工作對身心造成的影響
也針對自己的健康狀態 規劃下一份工作的條件
另外待業期間也是養成規律運動的好時機
就算沒維持下去 至少也比沒動到好
(但不要一開始太求好心切 強度一下太高 那容易受傷)
4.求職規劃
當然下一份工作還是很重要的事
待業前期好好檢視一下上一份工作是否在自己設定的長期目標路徑上
自上份工作結束後 自己累積了哪些籌碼 哪方面獲得成長?
下一份工作怎麼讓自己能更接近長期目標
哪些籌碼可以好好運用 找到更好的工作
重新檢視調整自己的履歷 自傳 作品集
也可以進一步尋求推薦人 引薦人
作好準備後便可以開始求職
5.人際關係維繫
平常工作忙 可能錯過不少聚會 也沒空拜訪重要的人
既然待業時間較多 何不抽些時間陪陪家人 拜訪友人
不用太在意自己現在處於待業中 而降低與他人聯繫的機會
待業的情況其實很正常 沒甚麼大不了的
有時反而會因為這樣的聯繫 多出不少機會
(幾個接案和工作機會就是這樣來的~)
6.休閒安排
當上面各方面的準備都完備後
還有剩餘的資金和時間 也別忘了安排一下在職期間比較難安排的旅遊
或是從事一些之前一直想要進行但總是沒時間的休閒活動
也因為上面的各方面準備如果充足
這時你也比較不會陷於待業期的慌亂不安中
可以放心盡情的好好享受這段自由時光~
-----
自己在確定要進入待業期時
就會開始通知過去接案的合作對象
通常還沒離職時 手上就有一些案子可以作了
練習工作上不足的技能 學習一些新的技術和知識
另外也會報名相關領域的研討會 研討會時認識多一些可能合作的人
(可以準備自己的個人名片 聯絡方式永遠跟著自己)
也會預想面試時可以拿出哪些待業期間的成果
(個人作品集裡有不少作品就是待業期間的接案或個人創作)
待業期間的成果 心得也會分享在相關論壇和個人FB上
有時還會覺得待業期間比上班還充實 忙碌~
因為有事先準備 所以很容易交待 待業期的問題
新的工作也是因待業期間的接案表現不錯 合作愉快
獲得朋友的推薦得到面試機會
一些心得與大家分享
也歡迎大家討論各自待業期間的準備~
--
職涯發展也不像過去許多工作者
一生只待在一兩間公司
換句話說 不少人有機會經過多次待業期
(當然也有人總是能無縫接軌)
有時是自己想要轉換工作 離職後進入待業期
也有可能突然遭到資遣 或是公司經營不善 強制進入待業期
那麼何不每年度都花一點點時間 預先擬定個"本年待業計畫"
就像是逃生防災計畫一樣 有備無患
另外善用待業期的自由時間 也有助於提升職業發展空間
甚至在眾多求職者中脫穎而出
(能妥善安排待業期的人其實不多)
工作五年下來 經過3次待業期 (半年 2個月 1個月)
求職面試的時候這三段待業期從沒被負面檢視
而且還因為那時的規劃 得到不小的加分效果
提供一些心得與大家分享
-------
事前規劃
就算已經有工作 還是可以假想一下
如果我明天沒工作時 該怎麼辦 可以做些甚麼?
(當然也不是每天想 一年或半年花十幾分鐘想想其實就夠了)
建議可以依照輕重緩急分數個層面來思考和規劃
1.預備現金存款
待業期間除非有其他被動收入
不然意味著穩定現金收入將短暫的中斷
另外如果想在待業期間作些其他規劃 往往也需要增加一些開銷
如果沒了工作收入 就得評估現在手上的資源能在不吃緊的情況下過多久?
待業期間如果被缺錢的狀況逼急了
很多機會選項會消失 而且個人的判斷能力也會大受干擾
不少人因為缺錢 只好委屈接受比較差的工作
所以手上留存一筆待業期可動用的存款 是很重要的事
至於要留多少 可以以個人現況每月開銷為基準 預留至少半年的存款
此外還要考量是否可能至外縣市甚至海外工作
待業期間是否有其他成本較高的計畫打算進行?
(個人會留一年的開銷 另外10W作為特殊計畫預備使用)
2.如何在待業期間提升工作能力並提出證明
在台灣因為工時平均較高
不少人可能都沒有較充足的時間可以安排自己的工作能力學習計畫
或是公司與外界聯繫較為封閉 跟不上產業較新的技術 觀念
那麼待業期間也不失為一個可以自我充實的好時機
常見的管道有
a.參加進階職業技能訓練
b.參加專業領域的研討會 學會會議
c.創作更好的個人作品
d.閱讀業界最新的專業書籍 期刊
e.在國內外專業領域網路論壇
f.考取專業證照執照 檢定測驗
g.安排專業相關參訪 (可以兼作旅遊)
h.承攬專業度高的短期工作
除了決定怎麼樣自我學習外
別忘了先規劃怎麼在日後求職時 證明你的能力有所提升
證照執照 技能訓練會有相關證明 可當作履歷附件
個人作品可以規劃成作品集 用適合的方式呈現
至於其他部分 也可以作成某種成果集或報告書 展現你對該領域的心得和看法
另外雖然大家都說短期工作沒加分會扣分
但還是有些例外 某些專業性高的短期工作如果有好表現 其實有機會加分
3.健康管理
待業期間很適合安排健康檢查
檢視一下上一份工作對身心造成的影響
也針對自己的健康狀態 規劃下一份工作的條件
另外待業期間也是養成規律運動的好時機
就算沒維持下去 至少也比沒動到好
(但不要一開始太求好心切 強度一下太高 那容易受傷)
4.求職規劃
當然下一份工作還是很重要的事
待業前期好好檢視一下上一份工作是否在自己設定的長期目標路徑上
自上份工作結束後 自己累積了哪些籌碼 哪方面獲得成長?
下一份工作怎麼讓自己能更接近長期目標
哪些籌碼可以好好運用 找到更好的工作
重新檢視調整自己的履歷 自傳 作品集
也可以進一步尋求推薦人 引薦人
作好準備後便可以開始求職
5.人際關係維繫
平常工作忙 可能錯過不少聚會 也沒空拜訪重要的人
既然待業時間較多 何不抽些時間陪陪家人 拜訪友人
不用太在意自己現在處於待業中 而降低與他人聯繫的機會
待業的情況其實很正常 沒甚麼大不了的
有時反而會因為這樣的聯繫 多出不少機會
(幾個接案和工作機會就是這樣來的~)
6.休閒安排
當上面各方面的準備都完備後
還有剩餘的資金和時間 也別忘了安排一下在職期間比較難安排的旅遊
或是從事一些之前一直想要進行但總是沒時間的休閒活動
也因為上面的各方面準備如果充足
這時你也比較不會陷於待業期的慌亂不安中
可以放心盡情的好好享受這段自由時光~
-----
自己在確定要進入待業期時
就會開始通知過去接案的合作對象
通常還沒離職時 手上就有一些案子可以作了
練習工作上不足的技能 學習一些新的技術和知識
另外也會報名相關領域的研討會 研討會時認識多一些可能合作的人
(可以準備自己的個人名片 聯絡方式永遠跟著自己)
也會預想面試時可以拿出哪些待業期間的成果
(個人作品集裡有不少作品就是待業期間的接案或個人創作)
待業期間的成果 心得也會分享在相關論壇和個人FB上
有時還會覺得待業期間比上班還充實 忙碌~
因為有事先準備 所以很容易交待 待業期的問題
新的工作也是因待業期間的接案表現不錯 合作愉快
獲得朋友的推薦得到面試機會
一些心得與大家分享
也歡迎大家討論各自待業期間的準備~
--
All Comments
By Genevieve
at 2018-01-01T21:50
at 2018-01-01T21:50
By Rachel
at 2018-01-04T14:16
at 2018-01-04T14:16
By Leila
at 2018-01-06T08:38
at 2018-01-06T08:38
By Elma
at 2018-01-08T10:02
at 2018-01-08T10:02
By William
at 2018-01-10T20:10
at 2018-01-10T20:10
By Audriana
at 2018-01-11T05:39
at 2018-01-11T05:39
By Agatha
at 2018-01-14T10:43
at 2018-01-14T10:43
By Eden
at 2018-01-19T06:52
at 2018-01-19T06:52
By Edwina
at 2018-01-23T05:00
at 2018-01-23T05:00
By Agnes
at 2018-01-23T06:51
at 2018-01-23T06:51
By Kyle
at 2018-01-27T14:30
at 2018-01-27T14:30
By Steve
at 2018-01-28T05:02
at 2018-01-28T05:02
By Barb Cronin
at 2018-02-02T03:52
at 2018-02-02T03:52
By Aaliyah
at 2018-02-03T09:21
at 2018-02-03T09:21
By Harry
at 2018-02-06T16:59
at 2018-02-06T16:59
By Kumar
at 2018-02-08T01:31
at 2018-02-08T01:31
By Delia
at 2018-02-08T18:19
at 2018-02-08T18:19
By Doris
at 2018-02-08T21:53
at 2018-02-08T21:53
By Callum
at 2018-02-09T05:08
at 2018-02-09T05:08
By Isabella
at 2018-02-13T20:19
at 2018-02-13T20:19
By Carol
at 2018-02-14T12:28
at 2018-02-14T12:28
By Genevieve
at 2018-02-18T13:41
at 2018-02-18T13:41
By Ophelia
at 2018-02-18T15:33
at 2018-02-18T15:33
By Andrew
at 2018-02-19T16:19
at 2018-02-19T16:19
By Dinah
at 2018-02-22T16:32
at 2018-02-22T16:32
By Yedda
at 2018-02-25T07:02
at 2018-02-25T07:02
By Barb Cronin
at 2018-02-28T13:13
at 2018-02-28T13:13
By Margaret
at 2018-03-02T16:55
at 2018-03-02T16:55
By Sierra Rose
at 2018-03-02T19:35
at 2018-03-02T19:35
By Sierra Rose
at 2018-03-07T01:17
at 2018-03-07T01:17
By Joe
at 2018-03-08T11:04
at 2018-03-08T11:04
By Rachel
at 2018-03-08T20:39
at 2018-03-08T20:39
By Una
at 2018-03-13T18:45
at 2018-03-13T18:45
By Victoria
at 2018-03-14T00:41
at 2018-03-14T00:41
By Sarah
at 2018-03-15T07:45
at 2018-03-15T07:45
By Zanna
at 2018-03-18T08:36
at 2018-03-18T08:36
By Catherine
at 2018-03-18T21:13
at 2018-03-18T21:13
By Skylar Davis
at 2018-03-19T21:33
at 2018-03-19T21:33
By Belly
at 2018-03-20T17:32
at 2018-03-20T17:32
By George
at 2018-03-23T13:21
at 2018-03-23T13:21
By Faithe
at 2018-03-26T14:28
at 2018-03-26T14:28
By Mary
at 2018-03-27T17:45
at 2018-03-27T17:45
By Rebecca
at 2018-03-31T11:49
at 2018-03-31T11:49
By Michael
at 2018-04-01T19:07
at 2018-04-01T19:07
By Kumar
at 2018-04-04T10:43
at 2018-04-04T10:43
Related Posts
被主管討厭黑掉了 …
By Olga
at 2017-12-31T16:42
at 2017-12-31T16:42
公司追要過往資料
By Michael
at 2017-12-31T15:37
at 2017-12-31T15:37
接近一年的空窗期履歷該怎麼寫?
By Emily
at 2017-12-31T11:34
at 2017-12-31T11:34
被主管討厭黑掉了 …
By Lauren
at 2017-12-31T09:24
at 2017-12-31T09:24
被主管討厭黑掉了 …
By Steve
at 2017-12-31T03:08
at 2017-12-31T03:08